第192章

  韩愈觉得这“文艺复兴”颇有一番熟悉的既视感。
  “借倡古文之名,扬治国治学理念,这不就是我如今在做之事?”
  韩愈想起六朝以来那些一味追求排偶、音律,讲究辞藻、典故,但实际上形式僵化、内容虚无的骈文就头痛不已。
  “骈文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行文当质朴自然,文以载道!
  吾等原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
  唐高宗时空。
  李治细细叮嘱武后:“明日当召太医令觐见,令其面陈疫病防治之事。”
  武后应喏,简要讲了讲目前已成定例的异国他邦入大唐之时边关对于防疫的要求,又保证择日将会布告天下,令百姓知之。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你做事,我素来是放心的。
  只是瘟疫可怖,再如何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
  明成祖时空。
  “倒是没有想过,残元早已剿灭,而蒙古还有如此强大的势力残留在中亚、西亚等地区。”朱棣皱了皱眉,片刻后又尽数舒展,“罢了,总归暂时祸害不到大明,且令其在西边发展着吧。
  遣人照着汉宣、隋文经略西域一般,去其中运作一番,去打那些异族总比掉头来霍霍大明百姓的好。”
  第185章 世界(二十四)
  【“在奥斯曼土耳其发展壮大之际,东边的元朝逐渐摇摇欲坠。元朝的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边的贝加尔湖更是成为了元朝的内湖,可以说‘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虽然拥有了广袤的领土,但是元朝并没有于之相匹配的健全机制,王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皇位继承混乱、政变频繁的状况,到后期更是政治腐败、权臣干政,再加上蒙古汉化的进度迟滞,为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元朝推行民族隔离和歧视的政策;统治者又实行苛政杂税,不仅是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就是底层的蒙古人也过得极为艰难。
  1351年,黄河泛滥,元惠宗令贾鲁治黄河,动用十五万民夫与两万士兵,欲令黄河复归旧道,贾鲁确实有治河之能,使黄河南流合淮入海。但其麾下官吏敲诈勒索、极尽压榨,民众甚怨之,白莲教趁机率教众起事,以红巾为标志,称‘红巾军’,红巾一出,天下影从。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起义正式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敲响了‘壮哉乾元’的丧钟。”
  怀揣着小心思,云青青匆匆略过了这段时间的风云跌宕,直接将时间线拉到了明初。
  “洪武皇帝从各路义军之中脱颖而出,在击败了南方的其他竞争对手之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并在次年攻破元大都,至此,中原丢失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得以收回!
  而元惠宗北遁上都,隔年又至应昌,仍旧使用‘大元’国号,盘踞一方,与明朝对峙了十几年。洪武皇帝为此发动了多次北伐北元的军事行动,一直到1388年明军于捕鱼儿海击溃北元残部,才算正式抹除了‘大元’这个国号;1042年北元内乱,但是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旧部阿鲁台与瓦剌决裂,拥立窝阔台后裔鬼力赤为大汗,仍然活动在明朝边境,这就是后来所称的‘鞑靼’。”】
  。
  元顺帝时空。
  脱脱脸色狰狞,神色恐怖得仿佛要杀人,
  “大元的基业,竟亡于吾等之手吗?!!”脱脱目眦欲裂,转而又鼻头一酸,忍不住嚎啕出声。
  滁州。
  去岁冬天,彭早住自称鲁怀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朱重八见郭子兴有在濠州安稳下来的势头,就带着自己的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了濠州,一路南下招兵买马,先略定远,又克滁州,结果等他刚攻下滁州不久,郭子兴因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又来投奔他了。投奔不说,朱重八仍自居为郭大帅麾下之将,但在朱重八交出兵权之后,郭子兴在其子郭天叙的挑唆下对朱重八有了芥蒂,这就让他很难受了。
  故而这段时间朱重八很是怏怏不乐,于是今夜叫上了新投效的幕府书记李善长并徐达、汤和等几个兄弟来府上喝酒,佐着云青青的讲述下酒,一面对那些前朝旧事、外邦风云指指点点。
  “也不知这能驱逐蒙古鞑子的洪武皇帝究竟是何方英雄?恢复中华、再造一统!这是何等的伟业!”朱重八吞了一口酒业,目露神往,“不知我朱重八能否跟着郭大帅为其一卒?”
  徐达、汤和几人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于洪武皇帝的向往,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忘籍此表达一番“虽然很向往但还是大哥第一位”的忠心,只有李善长静静小嘬了几口,幽幽地道:“为什么朱将军就不能是洪武皇帝呢?”
  “那咱定然……嘎?”朱重八傻了。
  “噗——”徐达等人喷了。
  只有李善长继续声音轻飘飘地说起了这段时间他通过深扒评论区明朝人的发言得出的严密推导过程,最后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这洪武皇帝极有可能就是朱将军!”
  说完,却没听见有人提问或是附和,李善长一看,好家伙,全都是一脸梦幻地不知道在想啥。
  李善长深思:这家伙也能当开国皇帝?莫非是我的推断有误?
  。
  明太祖时空。
  听到云青青的后半段话,朱元璋脸上的五官都要皱成一团了。
  今年徐达、常遇春奉命北伐,顺利攻克元朝大都,迫使元帝妥懽帖木儿仓皇北遁,虽然朱元璋对徐达令其得以遁逃不满,但说实话,朱元璋内心也已将北元残部视为秋后的蚂蚱,觉得他们已经蹦哒不了几天了。
  谁能想到这蚂蚱居然还真能蹦哒呢?
  “北宋末年,燕山一带曾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朕深以此为鉴,大明切不可步宋之后尘,当一鼓作气,彻底击溃残元部众!”
  朱元璋心想:这可不能再打出什么几征了,要的就是做足准备、一次抄底,永绝后患!
  。
  宋孝宗时空。
  赵昚的注意力却在另一个地方。
  “白莲教?”赵昚回忆了一下,民间似乎有一个叫做“白莲宗”的教派,好像是净土宗系的新教门,在当地流传甚广以致朝廷也有所耳闻,据说是其创始宗师慈照仰慕东晋名僧慧远莲社遗风所创。
  赵昚熟练地调出阅览区搜索“慈照”,果然搜索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果然,此白莲宗就是彼白莲教,而白莲宗曾因‘愚夫愚妇转相证诱,聚落田里,皆乐其妄’而遭朝廷禁止,慈照更是以“食菜事魔”的罪名被流放至江州,一直到三十年前,也就是太上皇绍兴三年,慈照才遇赦还京。
  等等……
  “慈照大师正在京师?”赵昚思及后来是白莲教的教众起兵反元,更是打出了“复宋”的旗号,对白莲宗及慈照也心生一丝好感,“不若来日召见慈照大师,听其演说净土法门?”
  若于国有益,不妨将这禁令稍稍松上一松?
  ——尚不具悉白莲教千年来反宋复唐、反元复宋、反明复元、反清复明这一系列光辉奋斗历程的赵昚如是想道。
  。
  【“明朝建立之后,洪武皇帝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大搞屯田、提倡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又徙富民、抑豪强,清查户口等,国内民力得以迅速恢复,开创‘洪武之治’,又先后征服云南、辽东等,剪除元朝的羽翼,收回河西走廊,一统天下,其功绩自然是彪炳史册,但他也有自身的缺陷与局限性,这些先不聊,光是说说他在位的后期,经历了丧孙、丧子、丧妻之后的洪武皇帝再无桎梏,又为了能让建文帝顺利即位,在朝堂开启了‘洪武大逃杀’,将朝堂几乎清理一空,还有他重启殉葬、明令禁海、滥发纸钞、定制八股等政策也确实贻害千年。
  但正如管理员所说的‘其为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
  。
  明成祖时空。
  朱棣想起当年老爷子宁愿让朱允炆那个小崽子继承皇位也不愿意考虑几个儿子,心中就仍有积怨,纵然他知道老爷子素来偏爱大哥,但太子人都死了,他还执意要太子一系一个毫无建树的小崽子继承他的一切,这让他们这些为大明镇守边疆的儿子如何想?
  更何况,那小崽子看起来仁善,杀起叔叔们来可是毫不手软!
  “可惜啊可惜,这大明江山最后还是落到了我手中!”朱棣楠楠自语,也不知这话是要说给谁听,“朕还要将大明推上一个堪比汉唐的盛世,好叫世人知晓,朕!才应该是这社稷的主人!”
  。
  清圣祖时空。
  “明太祖授天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古酌今,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及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康熙对于朱元璋倒是极为肯定,“其为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