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李世民暗暗比较了一下大唐与其的差距,下定了决心。
“抚民教化乃帝王之责,开疆拓土亦是帝王之责啊。”等到大唐休养生息,就要考虑开疆拓土的事情了。
李世民又连忙吩咐宫人传令画师们速速绘下这副地图。
“另外去告诉阎立本,务必将其摹下!”
。
汉宣帝时空。
刘询细细记下“中东”、“石油”等等名词。
“虽然大汉如今既没有科学,又没有机器,但这些总会有的。”刘询已经下定决心要发展科技之道了,“这黑色的金子如此珍贵,自然还是要先用一用外头的,就算大汉用不到,也能给后人存一份起家的根本。”
刘询自诩已经是抛开一家一姓之天下,站在整个民族的高度来看,但下一刻想到大汉之后的是个什么奇行种的“后人”,顿时又觉得这东西不留也罢,留着也是被一群蠢货霍霍的命。
又是想骂司马家那一群又蠢又坏的菜鸡的一天呢!
“世家,九品中正,哼!”
。
汉武帝时空。
先前云青青说的什么地理位置什么的,农人们听不明白,但她一说为了抢夺水源而争斗不休,他们就瞬间感同身受了。
“是嘞是嘞!关系到水,谁都不会退步的!”
“为了一口水打架甚至打死人也不少见哦。”
“咱们村今年初不久是为了这几亩地的水跟邻村狠狠打了一通吗?我记得有人头都打破了。”
“幸好咱们赢了,不然今年的收成哪能这么好啊!”
“对对对,明年还要打,打赢了水就又是咱们取大头了!”
“没错!没错!”
赵过头疼地看着村人们七嘴八舌地一通讨论下来,坚定了来年继续全村出动去争水的念头,这一刻,他心底的想法无比清晰——
在研究出耕种之法前,还是要把水利设施修一修啊。
。
【“第三就是宗教问题,我觉得跟这些地方的宗教比起来,我国历史上的宗教争斗仿佛都显得温情脉脉了,儒释道三巨头和其他小山头虽然也你踩我我踩你,但总体上还是以和为贵、兼收并蓄,讲究一个和而不同,甚至到了后期已经是多家互相渗透、互相缝合了。
退一万步讲,也没混到西方那些一神教派之间、同一教派的不同分支之间打出狗脑子的程度。”云青青想起那些血淋淋的事实,仍然觉得汗毛倒竖。
“再往下就是一些外部势力的干预,基于以上三点,这个地方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自然就有各种势力想要在其中掺一手,保证自己能够取得相关利益,或者退一步说,至少不能让自己的对手取得利益,于是在宗教各派混战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加成下,这片土地久久无法迎来和平与安宁。”
云青青长长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同样是生活在一片天空下的人,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想想现在那些林立的、彼此仇视的国家,就更能觉得中国能够以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绵延千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了。”】
。
秦始皇时空。
“宗教。”始皇帝闭了闭眼,想着如今的百家学说。
“看来,大一统不仅是灭六国、统一文字与度量衡等,更重要的是,要统一思想。”
老秦人不用担心,麻烦的是那些贼心不死的余孽和各怀异心的百家学说。
经过这段时间对后世逐渐了解,始皇帝心里渐渐清楚,单纯依靠法家是没有办法治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国度的。
“仿汉朝之儒皮法骨?”始皇帝摇了摇头。“所谓天人感应,虽惠一时,却毁后世,不可。”
始皇帝的脑中不断回想着这段时间焚膏继晷阅读的史书典籍,思绪混乱间突然听得云青青的一句“兼收并蓄”,始皇帝突然明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非一家一派之言,能为朕所用、于国有益者,当皆用之。”
法家以法律民,儒家安定人心,兵家守土开疆,还有医家之医术,农家之技艺、墨家之机巧……甚至那科学之道,皆要融汇其中,纳入帝王的掌控之下。
——这就是他要用的“道”,统御四海臣民之心的道。
。
晋怀帝时空。
佛图澄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很是为后世佛教的兴盛而高兴。
“佛道大兴,乃吾辈之幸。”
他不远万里自西域至洛阳,就是为了弘扬佛法,如今听到云青青的只言片语,颇有老怀大慰之感。
但佛图澄毕竟是得道的高僧,很快就平复了心中的波澜,转而暗自开始为未来绸缪。
“佛法无边,自引人皈依,只怕后世佛道大兴,反而会有鱼目混珠……”
佛图澄原本就是恪守戒律之人,如今更是决意考校前法,修一部佛家弟子的戒律以规范后世。
。
汉高祖时空。
“大一统!大一统!”
刘邦想起了多年前惊鸿一瞥的故人。
“始皇啊始皇,这一点足以领你屹立千古皇帝之巅,后继之人再如何宏韬伟略,也不过是在你搭的宫室上添砖加瓦罢了。”
刘邦高举酒樽,大笑出声:
“不过我一小小亭长,竟也能站在此山之巅俯瞰天下、放眼后世!
当浮一大白!”
刘邦哼着不成曲的调子,眯着眼睛幽幽地想:也不知那汉文帝是乃公的哪个儿子,总不可能真是刘盈那小崽子?
他摇摇头,斩钉截铁地否定了这个想法。
别的儿子不敢保证,但如今的刘盈身上绝对没有一代英主的帝王之姿,就算他日后有所长进……
“那也要他能斗得过吕氏才行。”刘邦低声喃喃,忽而又暴躁了起来,“要是这小崽子真有本事,乃公也不至于如此苦恼!”
好烦。
不知道吕雉猜到她掌权又失势之后吕家的下场,还会不会愿意继续干活?要是大汉第二代掌权人不靠谱,那怕不是步上秦朝的后尘!
“要不还是找一找那汉文帝究竟是谁吧……不若将他养到皇后膝下?
啊呀,要是那小子还在他娘的肚子里,那不就坏了!”
天知道这儿子还能不能生出来!刘邦可心心念念着他的好曾孙呢!
。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也在念着“大一统”。
自从云青青明里暗里展示出她对大宋的不屑和鄙夷之后,赵匡胤对于一统河山的执念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若不能统一南北、收复故土,又朕有何颜面自诩建不世之功,续汉唐伟业?”
赵匡胤又想起了评论区看到的后世那些糟心的子孙,比如那个签下“澶渊之盟”、气得赵匡胤眼前一黑的赵恒,还有比如那个叫赵佶的更是重量级,那些卖官鬻爵就不用说了,主要是那些巧立名目的“花石纲”、“生辰纲”云云,可算是让他这穷困潦倒的老祖宗开了眼了。
原本考虑到不能损伤帝王颜面、维护皇室尊严,但赵匡胤方才突然想起来,那“靖康之耻”还摆在这里呢,天知道是不是这些个王八犊子搞出来的!
骂!往死里骂!
赵匡胤决定上大号开喷了。
——不苟了,大不了柴荣砍了那个自己吧!
第157章 说战(三)
【“现在大家对这里的局势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我们来看一下本次冲突的双方。
首先说明,这是基于我个人的、片面的了解,只跟大家做个介绍。”在网上刷多了视频,云青青条件反射性地先叠了个甲,发表了一通宇宙免责声明。
“其实按照传说,两族应该同出一脉,都是闪米特人的后代,有一支从爱琴海沿岸移居迦南,就被称为迦南人。
另一支呢,就在族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也迁徙到了迦南,而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之后改名为以色列——带领族人又迁徙到了埃及,后来不堪忍受压迫的雅各人又在摩西的带领下回到迦南故地……一直到公元一世纪,耶路撒冷被罗马攻破,雅各人流落世界各地。”
云青青也被这些混杂着各方信息的、真真假假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搞晕了,含含糊糊地混过了这一段,只给观众们画饼,说些什么“一键三连、后面填坑”之类古人们听不懂的话。】
。
唐太宗时空。
“如此看来,这闪族人也是饱经风雨磨难的民族啊。”李承乾看着云青青的手指在地图上不断来回,轻轻感慨道。
李承乾觉得很新奇,在他安居宫中潜心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与汉人全然不同的种族正在世界的另一端经受着磨难。
“这似乎就是女郎先前所说的,虽处同一苍穹之下,却是迥然不同的两种际遇。”
李承乾的目光不自觉地滑倒了东方的那只雄鸡上。
“若是按照女郎所言,华夏之地,东为洋海,西为戈壁高山,北方冰天雪地而南方多为瘴气密林,四方皆绝境……这有何尝不是一种得天之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