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立皇弟为储君?”
  埋首于政务之间的刘恒闻言抬头,微微眯眼,脸上神情莫测。
  后宫。
  正在和长女闲话的窦皇后一怔,明明身处温暖的殿内,她却觉得一股寒意袭上身来。
  “母后?母后?”刘嫖的呼唤让窦皇后回过神来,她强撑着露出如常的神色,继续教导女儿。
  窦皇后知道,此事一出,她必须得做点什么了。
  刘启和刘武正面对面坐着读书,听闻此言,兄弟俩不约而同地抬头对视。
  刘武脑子发懵,不知道怎么开口。
  刘启放下竹简,拍了拍他的手以示安慰。
  “此为后人臆测,当个故事听听便罢,无需往心里去。”
  刘武毕竟年纪尚小,自然是兄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连连点头。
  “臣弟绝无此心。”
  。
  宋太祖时空。
  赵光义却很想点头附和窦太后的提议。
  “兄终弟及,于国有益,又有何不可?”
  赵光义自认为自己也是为大宋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论功劳、论才干甚至是论与兄长的亲近,哪一样比不上侄儿赵德昭?
  只可恨自从天幕出现以后,兄长就渐渐疏远了自己,那些见风使舵的朝臣也揣摩圣心,不与自己往来。
  不过没关系。
  赵光义心想。
  “只要官家一日不立太子,我就还有机会。”
  。
  汉景帝时空。
  在等待臣子们听宣而来的过程中,刘启恍惚了一下,想起了一些故人。
  “也不知梁王在封国如何了?”
  他一面回忆起了同胞兄弟的情谊,一面又不由地担忧,若是太后因此勾起思子之情,是否又会横生波澜?
  。
  汉惠帝时空。
  叔孙通没心思揣摩那些勾心斗角,他感觉自己已经要被那大傩的场景气晕了。
  “无礼之至!”叔孙通引经据典地大骂着那尴尬且辣眼睛的场景,以抚慰自己那深受其害的心灵,其行文如流水般地骂完之后,叔孙通悲哀地意识到。
  “先贤之礼仪,后世无存矣!”
  或许是战乱、天灾,或许只是单纯因为时间流逝,这些如今习以为常的礼仪、服饰等物都没能流传下去,以致两千多年以后的后人,只能凭借史书中的只鳞片爪天马行空地进行猜想,然后还原出这让不管是对于古人还是今人来说都过于超前的艺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叔孙通恍惚之间似乎感受到了圣人当年的心境。
  “传承方为光大之基啊。”
  叔孙通一边想着传承的事,一边飞快地输入文字和评论区的宋儒们对喷。
  。
  唐太宗时空。
  看着汉景朝的旧事,李世民原本为那清单中的《贞观之治》而飘飘然的心情突然沉了下来。
  “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天策上将那敏锐地感知突然告诉李世民,他或许应该做好一套应对策略——不论是私人情感上,还是国家方略上。
  嗯,这种事情,自然要找大舅子来商量了。
  。
  晋武帝时空。
  刘渊聚精会神地盯着视频,为昔日大汉的浮光掠影而心神摇曳。
  “大汉!大汉!”刘渊的眼中浮现向往与野心,但很快被他压了下来。
  “时机未到。”
  此时的中原仍然强大,至少远非匈奴五部能匹敌,在实力差距面前,一切都只能慢慢筹谋,以待来日。
  。
  【剧情一步步开展,云青青也逐渐沉浸其中。
  又一集看完,云青青站起身稍微活动一下身体。
  “能在外忧内患的情况下打出一个文景之治,棋圣果然不愧于庙号守门员的称呼。”云青青笑了笑,“哪朝哪代能有大汉这配置啊,从高祖高后,到文景之治,再到汉武朝,以及后面的昭宣二帝,这继承人水平、这明君频率哪朝哪代看了都得流泪。
  你说是吧,始皇?”】
  。
  始皇帝:……竖子!
  刘启:能不能不要提下棋的事情了!
  刘邦:笑歪了嘴,乃公的子孙有乃公之风啊!
  被夸的几位皇帝:嘿嘿。
  赵祯:别人酸人家儿子水平高,我就不一样了,我酸人家有儿子。
  李世民:大汉有的大唐必然不会逊色,我的承乾自然是极好的继承人!
  朱元璋:咱就不说了,咱的标儿肯定是明君!
  。
  【活动完,云青青一边收拾洗漱一边继续放电视。
  “对了,过几天我有一趟出差,还挺远的,大家可以猜猜,我要去哪?”】
  第144章 出发
  接下来的日子琐碎如常,云青青每天在起床时开直播,一直播到晚上休息。
  她不再老是挑起话题试图抓人眼球,更多的时候云青青都把直播间视为无物,自如地做自己的事情。
  【宿主,我感觉你变了很多。】
  机械音在云青青的意识中响起,系统对云青青的心态改变有所察觉,难得地有了好奇心。
  【是啊,因为我感觉,还是得以自己的生活为重。】
  虽然云青青表现得漫不经心,但时常还是因“有能力改变历史却没有做到最好”而感到沉重和不安,会有一种“如果系统找到的是别人是不是能做得更多更好”的惶恐和焦虑,但是现在她的心态变了。
  ——既然事已至此,那也只能是我,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能做的也只是为古人们立下一个标杆。
  让他们看到人力可以达到的境界,让受到要压迫的人和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都能看到普通人的存在,也能意识到普通人的力量,仅此而已。
  换句话说,云青青彻底认清了自己的水平。
  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生态在,以她的能力最好的就是不要试图展现这些能力。
  她只要站在这里,就够了。
  【人的绝大部分忧虑都来源于对自己的认知不足。】
  放下了那些念想,云青青就自然而然地开始摆烂。
  。
  【“早,朋友们。”云青青哈欠连天地进了电梯,此时的天色还未全亮,她拖着行李箱一路站到了路灯的暖光下。
  “好困好困,早八就够要命的了,现在才六点不到。我是可以五点睡,但我不能五点起啊。”云青青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又打了个哈欠,“要不是没有高铁,我才不愿意赶飞机呢。”
  碎碎念着,云青青等的同事也到了,几个人一起打了个车往地铁站赶去。】
  。
  明世宗时空。
  飞机!
  早起吐纳的朱厚熜闻言瞬间睁开了眼睛。
  上一次匆匆一瞥的划过天际的钢铁巨鸟,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朱厚熜连忙深呼吸几口按耐住激荡的心情。
  “莫不是这飞机竟然用之于民不成?”没赶上云青青上一次坐飞机,朱厚熜只能在心底猜测。
  “此等神器,用之于军已是无上利器,用于庶民……”简直无法想象这背后所代表的强盛国力。
  随着云青青在地铁中睡过去,外头的天色逐渐大亮,崔文言上前提醒朱厚熜斋醮已设,诸位道长仙师已在殿外等候。
  朱厚熜起身往外走。
  《西游记》的播出还是对朱厚熜抑佛崇道的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原本逐渐被打压的佛家又有抬头之势,为此他不得不再度大肆封赏道士们,并加大了毁佛寺、逐僧人的力度。
  而现在,他要去举行斋醮用以请神了。
  。
  汉武帝时空。
  “赵吏!”
  赵过手持木板和炭笔走过田间地头,路过的农人们纷纷和他打招呼。
  “今年是个丰年啊。”
  看着热火朝天收割的场景,赵过满眼都是喜悦。
  他研究了许久堆肥与施肥、精耕细作等耕种的方法,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农人按照他的方法施行。
  这其实是很冒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田地歉收乃至绝收,但赵过多年来踏踏实实研究耕作、和农人推心置腹的行为给他带来了回报,有一部分农人愿意挑出一小块田地来施行,当然,这个决定也让他们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这一小块地看上去确实产量有所提高!
  赵过放下写满字的木板,拿起了一旁的石刀,迈入田中和农人们一起收割。
  “让我们瞧瞧,这块地能有多少收成!”他干劲十足地吆喝,顿时四下想起应和声。
  赵过弯腰之前看了一眼天幕,云青青还在瞌睡之中,赵过衷心地默念。
  “太一神在上,请保佑神女身康体健。”
  赵过低头开始收割。
  农人们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沉默着劳作,沉默着为云青青祈福。
  至于天幕上的精彩内容?有时间可以看一看,但更多时候,他们还是要专注于手上的活计,毕竟这才是他们活下去的根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