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帖子送到门房处,等她回来时,见小姐去书房了,她这才把这几日跟小姐去老宅的大丫头兰草拉到无人处,打听这几日发生何事了。
  “妈妈您别问,您问了我也不能告诉你。您也知道,咱们家小姐规矩大,我若是传了主子的闲话,被小姐知道,只怕立即要被撵出去。”
  张妈妈在家守院子,没能跟去老宅,她想知道老宅的事,兰草不说,她竟一点办法都没有。
  张妈妈好话说了一箩筐,兰草只道:“不该您问的您就别问,咱们做下人的只听小姐吩咐便是。”
  兰草撒开张妈妈要去院里伺候,张妈妈没法子,只能作罢。
  张妈妈私下里猜测,难道小姐跟段家的五姑娘有什么嫌隙不成?
  张妈妈这样熟知道主子脾气的下人都有猜测,从来没在阿萱这儿得过冷脸的段五小姐就更知道不对劲了。
  阿萱不来同她玩就罢了,连回帖都不是她的笔迹,这是为何?
  熟悉阿萱的都知道她是个爱憎分明的性子,却不是个无理取闹的,段五小姐又写了封帖子送去顾家,半个时辰后,送信的婆子拿着帖子回来,说顾家门房告了罪,说他们家的小姐真是没空闲。
  段五小姐感觉到不对劲了,一下想起前几日六堂弟挨打的事,就去问祖母到底发生了何事。
  段夫人听孙女说完顾小姐不接她帖子的事,皱起眉头来。
  段家大夫人见婆婆不高兴,她自来知道公婆宠爱六郎,试探着帮六郎说话道:“纵使六郎出言不逊,也不至于叫你们两个姑娘家断交吧。好歹,还有你姑姑在中间,顾小姐也真是……”
  段五小姐苦笑:“阿萱回帖都是叫丫头写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六郎的缘故。”
  段夫人叹息,跟孙女道:“她自来是被宠着长大的,又是个性情中人,她若是不愿再接你的帖子,就是你姑姑那儿,也管不到她那儿去。”
  段家大夫人惊道:“难道真是因为六郎的缘故?”
  五小姐只摇摇头,她哪里能知道?
  段夫人叹气:“不管是不是因为这回事,六郎都要严加管教,不把他的性子掰回来就不许他出门。”
  段夫人犹豫了一瞬,又对大儿媳道:“你去跟老二媳妇儿说,你们爹说了,孟家那等富了好几代的人家尚且养不起纨绔子弟,咱们段家这样的门户更是养不起,孟家四代而衰,咱们段家只怕两代就败干净了。他们夫妻若是管不好六郎,那就分家别过。”
  段家大夫人顿时惊醒了,原本只觉得是小孩儿家吵闹几句罢了,听婆婆的意思,好似公爹觉得祁王府和顾家对他们段家有看法,一个不好会影响到整个段家的前途?
  不须婆婆多言语,段家大夫人立刻就去找二弟妹,她甚至想好了,二房夫妻若是不会教孩子,那就他这个当大伯母的来。
  阿萱倒不知道段家后宅因为她不跟段五小姐来往就生了这么多事,她在家闲不住,隔天就带着丫鬟婆子和侍卫出城去,去辽东看看她的地。
  自从几年前辽东军跟祁王府示好后,军权方面还没进展,辽东那一大片荒地却被落到了祁王府手里。
  祁王府本来就想往辽东军安插自己人,白世杰当时一松口,顾佑安就叫人去那边建了农庄,叫庄头带人去那边开荒种地。
  阿萱早就想跟姐姐一样有大片土地,这不,前些年她就如愿了,她得了辽东大块荒地,也在那边建了农庄,姐姐说那些地是提前送给她的嫁妆。
  骑马奔跑在大道上,阿萱心里畅快极了,还是这样的日子适合她。
  第88章 新的出路理想
  东山港。
  东山港港口沿岸绵延十余里都是官府建起来的商铺和库房,只要不是千里冰封的冬季,这里日日都热闹繁华,南来北往的船队、商队络绎不绝,松江城过来的各行业商会都在这儿安营扎寨。
  东山港的道路横平竖直,起名儿遵循了松江城的惯例,除了港口沿岸那条路叫滨海路外,城里其他路都以方位命名,东街、西街、南街、北街。
  东山港的衙门和各行业商会都在北二街,北一街上只有一户人家,那就是祁王府。
  祁王和祁王妃一年来不了几趟,寻常除了偶有几个眼熟的祁王府仆从出来采购柴米油盐外,很少见到其他人。
  今儿跟寻常不同,早上太阳才从海平面升起来,就见几个下人拿扫帚打扫街道,一会儿王府的大门洞开,门房处几个人抬凳端盆儿,把大门里外都擦得干干净净。
  又过了会儿,街上的商铺开门了,早出打鱼的渔民回港了,附近百姓进城来卖鲜货了,王府的管事带着人赶去买头一批尖货。
  北二街上才来衙门点卯的官吏们看着后头那条街上许多人进进出出,有不知内情的小吏就问:“往日一街那边安静得很,今儿怎么回事?”
  “不知啊,一街上只有王府一座宅子,下人这般勤快,难道是王爷要来了?”
  几个从松江城调任来东山港的官吏笑道:“还真叫你们猜着了,应该是王爷或是王妃要来了。”
  那个面嫩的小吏激动道:“此话当真?我来衙门当差大半年了,还没见过王爷王妃的真容,这回可要见到了。”
  “这回咱们肯定能看到,王府在最里头那条街,王爷王妃进城来肯定要从咱们衙门跟前过。”
  “哈哈哈,别想了,王府后街就是北城门的城墙,王爷王妃就是来,肯定也是从王府后街进府,不会从咱们衙门跟前过。”
  说话的人是田总督手下书吏,他知道王爷王妃今年来过几回东山港了,不过每回都是从王府后街进府,没从城里过,王爷王妃不露面,其他人甚至都不知道王爷王妃来过东山港。
  “唉,王爷王妃来咱们东山港,怎么不来咱们衙门巡查巡查?”
  “巡查个什么?这些小事还用王爷王妃来?监察衙门那些讨人厌的无孔不入,有他们盯着你还不够,你还要王爷王妃来?”
  为了监督松江城官员,松江城前些年新设了个监察衙门。
  官员们都知道监察衙门个个本事了得,对贪官污吏斩尽杀绝,但是谁都不知道监察衙门里都有谁,只知道他们只听王爷王妃的命令,权限极大。
  监察衙门的官员越是神秘就越叫人害怕,这会儿提起监察衙门,从官员到小吏都没心情说笑了,都自省起来,自己应该没犯什么原则性错误吧。
  田稼轩一脚迈进大门,左右看了看:“都什么时辰了?还不去当值?愣在这儿做甚?”
  几个胆子小的官吏行了礼赶忙走了,田稼轩手下的书吏过来笑道:“总督,大伙儿刚才看见后头北一街上热闹得很,都猜王爷王妃要来了。”
  田稼轩笑着点点头:“你们一个个脑子转得还挺快。”
  “真要来了?王爷来还是王妃来?”
  “都来,算算时辰,估计中午十分就会进城。”
  田稼轩一边往他的总督衙门里走,一边跟书吏道:“你去催一催,今儿需要处置的文书都赶在午时前送来,下午本官不在衙门,若是有事叫他们明日再来。”
  “是,小的这就去通禀。”
  在东山港的许多’怀才不遇’的官员看来,田总督不过是而立之年,从他参加松江城选官至今也还不满十年,就能一路从赋税衙门里的一介小官升至如今的东山港总督的位置,靠的就是田家跟王妃家是故交,王妃一路提拔他,他才会官运亨通。
  很少有人会直白地承认自己不如人,纵使所有人看得见东山港在田总督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他们还是会觉得不是自己比不上田总督,只是自己没背景,没遇到肯提拔他们的贵人罢了。
  午时初刻,田稼轩完成今日的公务后,交代了手下人几句,就带着人急匆匆去西城门,叫许些人忍不住投去暗羡的目光。
  田稼轩身上还穿着官服,也不怕热,自己骑马出城去,在西城门碰到韩掌柜一行人,韩掌柜拱手笑道:“草民见过总督大人。”
  田稼轩翻身下马,笑道:“韩掌柜客气,你这是要去哪儿?”
  “哈哈哈,当然是总督大人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韩掌柜半个月前才从江南回东山港,他下船时就叫人给王妃送信了,没过几日刘忠回信,韩掌柜才知道王妃要来东山港,算一算路程,估摸着这两日就能到。
  韩掌柜只能估算个大概日子,不知道王妃具体什么时辰来,他想的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几个老友去西城门外的茶寮喝茶闲谈,顺便等候迎接王妃。
  韩掌柜不知道王妃到的具体时辰,不过这会儿碰到田总督,他急忙赶过来,说明王妃快到了。
  跟韩掌柜相交多年的何掌柜、曹大当家的、张掌柜等人都对田总督问好,田稼轩对他们客气地点点头。
  这些都是松江城的普通买卖人,说他们
  普通也不全对,因为他们多年前就跟王妃一块儿走商做生意,奉王妃为药行的行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