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府里一份,王妃再单独赏一份,他们拿双份的好处,自然要更护着王妃的产业。
徐志到里头那间办事处,从门口往里瞧,屋里的桌案上堆满了文书,周尘和他手下的几个管事忙得喝水的工夫都没有。
周尘抬眼瞧见徐志,忙起身喊他,徐志一改懒散模样,麻利儿地溜了。
徐志到主院外溜达了一圈,见到魏嫂子、郑二家的、晓月、小菊这些王妃跟前近身伺候的,热情万分地打招呼,姐姐妹妹地乱叫一通。
小菊笑问:“好你个徐志,你可是偷懒了?早上不来,上午不来,偏要等到这时候才到。”
徐志哈哈一笑:“不是我偷懒,是王爷体谅我们不容易。为了早日赶路回来,昨儿冒夜吹了一肚子寒风才进城,王爷说没事叫我们做,叫我们回家歇息几日再上值。”
“叫你歇几日,怎么你今日就来了?”
“这不是想你们了嘛。”
小菊双手叉腰道:“呸,瞧你这油嘴滑舌的,有功夫在我们这儿白话,你还不如去王爷跟前露个脸,这也是你的功劳。”
徐志惊讶:“咱们小菊妹妹如今也知道这些了?可真是不得了。”
晓月拦着小菊,笑道:“王爷王妃还在歇午觉,你们俩就别吵嘴了。”
徐志看了眼气鼓鼓的小菊,轻咳一声,问道:“你们都在这儿,刘忠怎么不在?”
“去后院办事了吧,你也知道马上过年了,人情来往的事情少不了,前头周长史他们在理礼单,刘公公带着人要先把库房单子查一遍,以免出现什么疏漏。”
“刘忠办事还真是仔细。”
“那当然了,要不王妃也不会叫他去外面办大事。”
徐志立刻抓住话尾,忙问道:“什么大事?我几个月不在,府里面又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大事?”
小菊才不告诉他呢,刘忠好歹跟她们一样都是王妃的心腹,刘忠在主子那儿得看重,总比其他人占了这个便宜来得好。
况且,刘忠不在,王妃跟前的大管事就算轮不上她,也该轮到魏嫂子或是晓月,这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小菊以前单纯,这一年多在王府里看着学着,如今也有点心眼儿了。
就是心眼儿不多,若不是晓月拦着,徐志再问上两句话,说不得就能套出来。
晓月笑道:“你
是王爷跟前的长随,就是王妃那儿要用人也不会把你喊去,你问什么问?”
他是去不了,但是还有其他人可以去,多的是人想替主子办事儿,在主子跟前露脸呢。
徐志还想再打听,刘忠回来了。
“哟,刘哥,听说您要发达了,可别忘了兄弟们啊。”
刘忠看了他一眼,没搭理他称兄道弟的示好,只说:“你怎么黑成这样了?听说你家要给你说人家的,你这副尊容,谁家小娘子看了会喜欢?”
打仗呢,有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谁管自己的黑了还是瘦了?回来后也没照过镜子,这会儿徐志忙摸自己的脸,问他们:“真的黑了?”
“黑!”
“丑!”
“难看!”
大家都给出了发自内心的回答,徐志悲愤望天:“罢了罢了,若是没人看上我,我不成婚就是,左右王爷不会缺我一口吃的。”
大伙儿顿时笑起来,魏嫂子笑着指点他道:“我看你在外跑来跑去的,也不适合找个娴静的小娘子,王妃的侍卫队里有许多小娘子,你不如请人给你牵牵线,寻个武艺高强的吧。”
寻个武艺高强的?不不不,他还是喜欢温柔活泼的小娘子。
小菊正跟晓月说话,感觉到有人看她,她回头瞪他一眼:“你看什么?”
徐志笑了笑,却不说话。
徐志在主院门房处混了会儿,里头王爷王妃起了,他进去跟主子请个安,就走了。
徐志先去周尘那儿走了一趟,又去库房那边问了问,下午天色还未黑,就有人去张贵那儿说粮款的事。
张贵知道,官衙欠谁的粮款也不可能欠王妃的粮款,他今儿就是闲来无事去王府走一趟罢问问了,没想到人家这么快就把钱送来了,还忙赔不是。
张贵送人出门时笑道:“也不怪你,单子没送到你们那儿,你们也不知道我们家的粮款还没结。”
来送钱的小吏忙道:“多谢张管事体谅,多谢多谢。”
把人送走后,张贵回屋跟媳妇儿说:“以前还在洛阳时,咱们替主子办事也没这么容易的。都是一家人,府里各处还会给咱们这些庄头使绊子。”
妻子笑道:“那哪能一样,王妃手握大权,底下那些机灵的不吹捧你都算不懂事了,怎么还会给咱们使绊子。”
是呀,不一样了。跟对了主子,不过几年间就改头换面了。
张贵一家脱了奴籍后,为了办事方便,刘忠给张家人在王府后街弄了一套一进宅子,跟以前相比,这日子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张贵换了身外出的衣裳,道:“趁着还未天黑,我再去府里走一趟,粮款已到,其他各项事务也该早点了结,庄子里各处都等着过年赏钱。”
妻子给他戴上帽子,道:“去吧,我做好晚食等你回来。”
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欢欢喜喜地等着过年,顾佑安对过年也十分期盼,过完年,到了正月里,她的肚子就能卸货了。
过小年前一日,顾佑安就劝她娘回去:“爹和大哥忙得很,顾不上家里,大嫂要照顾宁宁更是没空闲,阿萱您又指望不上,家里还得靠您。”
如今顾家不比以前的,无论是年节上各家人情来往,还是办年宴都是大事儿,必须有女主人才能理顺家里的杂事。
杜氏不放心:“你这肚子日渐大了,我若是不在……”
“您就放心吧,周祈跟您都学会了,给我揉腿按肩都熟练得很,有他在您还不放心?”
女儿这话说得太白了些,杜氏忙看了眼祁王,祁王一脸自在,好似不觉得丢面子,杜氏也就不在意了。
杜氏道:“我回去也成,等过完年,家里办完年宴我再回来。”
“嗯,您初十回来也成,张叔昨儿来府里给我把脉,说了等到中旬才会临盆。”
杜氏看着女儿肚子道:“哪有那么准的,赶早不赶晚,早做准备准没错,妇人生产就是一脚进鬼门关,难着呢。”
不用她娘说,顾佑安惜命着呢,早就给自己准备的差不离了。
比如在主院东厢房单独收拾出一间生产的屋子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隔两天还熏蒸消毒,准备的被子垫子也是再三熏过的。
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提前找了外婆留下的书,自己抄写一本剖腹产流程的书送给张叔,问就是说从别处得的,叫张叔先研究着。
能做的准备都做了,若是真碰上,那也是命该如此。
不过她相信会一切顺利的。
顾佑安把她娘劝走,又叫刘忠把准备的年礼一块儿送去顾家,这才跟周祈回他们的院子。
回到屋里,她要坐,他拉着不让:“张大夫和岳母都说叫你多动动,你再走一会儿。”
“我累了。”
“再走一圈。”
顾佑安瞪他,正想跟他掰扯掰扯,看他神色不对,试探道:“你不会是被我娘说紧张了吧?”
周祈拉着她走:“乖,绕一圈再休息。”
顾佑安只好跟着他走路,不过她还是得说:“你看看我的肚子,最近我都不敢放开了吃,就是怕孩子长太大了不好生。今早医女给我摸肚子,还说我肚子里的孩子大小正好。”
“多走走总是没错的。”
顾佑安也不跟他争,唉,走就走吧。
夫妻俩在宽敞的屋里又溜达了两圈,顾佑安捧着肚子真觉得累了,他这才放她休息。
这个休息指的是躺下,还必须侧躺,在他怀里那种。
躺在周祈怀里时,顾佑安想起小时候,那时候她妈去世不久他爸就再娶,外婆冷笑着骂她爸。
外婆说:孩子不是自己怀的,不是自己生的,生下来后又没有费心思照顾过,若再是个德行差没责任感的,纵使是亲生孩子在他那儿也跟外头捡来的没两样,说丢就丢。
最后外婆总结陈词:女人眼瞎看错人就算了,若眼瞎还摊上个心疼男人的臭毛病,活该被抛妻弃子。
外婆把她那个阴险小人没责任感良心被狗吃了的爸,还有她那个恋爱脑早死的妈一块儿骂了。
捏着周祈的手指玩儿,她想,周祈悉心照顾她,为了孩子和她担心,付出了心力,其实也是在培养感情。
她想好了,等孩子降生后,他这个做爹的必须照顾,无痛当爹总要付出点什么。
“周祈。”
“嗯?”
“孩子生下来你得带。”
“有奶娘,有下人照顾,你要我怎么带?”
“以后只要你在家,你要抽空陪孩子玩儿,等孩子大了,你要教孩子读书习字,骑马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