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将军放心,小的明白。”
张明会的亲信连夜出关去自然瞒不住祁王府暗卫,秃子道:“只要不是往洛阳送消息,都不用管他。”
松江城里有张明会送去的人手不足为奇,秃子甚至知道得张明会授意去松江的人中,在护城军中任职武将的不在少数。
王爷曾说过,只要这些人愿意去松江城,能不能把他们留下,叫他们一心为祁王府所用,看的是祁王府的本事。
这些年来,祁王府的暗卫一直盯着那些人,存有异心的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渐渐成了祁王府自己的人手。
可惜了,张明会若是聪明些,不叫朝廷的探子在他这儿弄了个老窝,没叫王妃迁怒于他,以王爷对燕州军的安排,张明会这个燕州将军还能多干几年。
王妃进府第二日王爷就训过话了,王妃跟王爷一体,王妃下的令,他们就要去办。
“头儿,辽东军那边只怕不会像张明会这样配合。”
“他配不配合都不耽误我们办差,他若是跟咱们反着来,你的项上人头,或者是辽东将军的项上人头,总要交一颗上去。”
秃子扫视所有手下:“我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众人低头称是。
分出一些人手把山海关抓的探子送回祁王府,秃子带着一队人马往西,另一队人马往东而去。
天际泛起了鱼肚白,张明会的亲信骑马朝松江城狂奔,他身后一队祁王府的暗卫押着阶下囚也在前往松江城的路上。
此时,松江城邻山村。
杜氏叫小闺女和儿媳起来用早食,用了早食后她们就要回城了。
阿萱一边自己喝粥,一边还记得给娘和大嫂也盛一碗:“娘,咱们回城是回咱们自己家还是去姐姐家?”
“先回咱们家,等傍晚你爹下值了,咱们一家人再一起去祁王府。”
杜氏跟女儿说完话,又对大儿媳说:“昨儿晚上你睡得着,你不知道,入夜时大郎使人传了消息回来,他这段日子要忙,这几日没空家来,叫你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
段氏笑着点点头:“安安和大郎没事儿我就放心了,他只管忙他的去,我在家好吃好喝的,哪里需他记挂着。”
杜氏含笑点点头,这个大儿媳选得好,是个当家主母的料。
用了早食,叫丫头婆子收拾好行李出发,出发前杜氏叫张嫂子带人去菜园子里摘了几筐菜蔬,除了自己吃,给祁王府,还有郭家、田家、张家、大儿媳娘家各送一筐。
马车摇摇晃晃跑起来,杜氏拉着大儿媳闲话道:“你娘也太客气了,前些日子我请她来村里住几日,她愣是不肯来。”
段氏知道她娘为什么不肯来,一是不想离开她爹,二是家中还有年纪尚小的侄子侄女在家,她不放心。
当家作主的妇人,掌管着一大家子,哪里是说走就能走的。
杜氏叹气道:“好在这次事情算是了了,希望以后能安稳些吧。”
“娘您别担心,安安那般聪明,她知道给自己留后路。”
“你才嫁进来她就出嫁了,你对她知道得不深,你别看她对着家里人都是一张笑脸,她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惹急了她,她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流放路上安安在芦苇荡里一刀结果了人的事不好跟大儿媳说,杜氏只把安安在洛阳行商的事讲给大儿媳听。
“不管安安对外如何,对家里人还是很讲情分的,跟她一块儿做买卖的胡家,现在投到她手下的韩掌柜,还有我娘家杜家,都受过她的好。”
“安安许多话不会说到明面上,你只看她如何行事就知道她性情。安安重情,我这个做娘的,还有你们这些兄弟姐妹,都要念她的好,不要叫她伤心。”
“以后我和
你爹不在了,你们夫妻,还有阿萱,一定要互相扶持,纵使做不到心贴着心,也不要生分了。若是到了这一步,我和你爹在地底下也不会放心。”
阿萱扬起头,傲声道:“我才不会跟姐姐生分呢,我跟姐姐天下第一好。”
段氏明白婆婆的苦心,她跟婆婆保证:“阿萱,安安,永远都是我和文卿的妹妹,一家人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解不开的结,我们以后会好好的。”
杜氏拍拍段氏的手道:“当初给文卿相看时,我一眼就看中了,知道你是好姑娘,娶妻娶贤,你愿意进我们顾家门是我顾家的福气。”
杜氏性情开朗,这种话明着夸她的话段氏没少听婆母说,但不管听再多次,段氏心里都觉得甜。
顾家的马车进城,先去东街张家药铺。
张家就一家四口,因张世南和张隐山父子日日在药铺守着,刘氏和儿媳李氏都来了城里住。
杜氏还要去其他几家,就没下马车,到了张家药铺门前,只叫张嫂子把菜蔬从后头车架上搬去药铺里。
杜氏掀开车帘,喊了声:“刘妹妹,我家菜园子的菜吃不完,刚好进城给你家送一筐来,你拿去吃。”
儿子儿媳在后院整理药材,这会儿没有病家求诊,刘氏自己一个人看着铺子。
刘氏从门里出来,看到后面车架上好几筐菜,就跟杜氏道:“那好,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杜氏笑道:“怎的只你一个人看着药铺,其他人呢?你儿媳可好?”
“我儿媳好得很,隐山和他媳妇儿在后院忙,隐山他爹昨儿回来了一趟又去祁王府了不在家,你大哥杜大夫出外诊去了,也不在。”
刘氏笑道:“就我这个闲人无事可做,就在铺子里转悠转悠。”
段氏和阿萱忙叫人请安,刘氏笑着道:“看你们这样儿就忙得很,就别下马车来了,免得折腾。”
杜氏左右瞧了瞧,街上都是人,她有心想问是不是祁王伤得过重,才叫张大夫在王府里住着,街上到处都是人,倒是不好开口。
刘氏看出了她的担心,走过去小声道:“听说确实伤得不轻,不过都熬过了。”
杜氏松了口气,熬过来就好。她早该知道安安那儿有好药,肯定有用,只是到底还没有当面见过人,忍不住担心。
从刘氏这儿得了准信儿杜氏就放心了,她笑道:“我还要去我亲家府上一趟,这就先走了。”
刘氏道:“去吧,回头你得空再来我这儿坐坐。”
“哎。”
从张家药铺离开,刘氏眼底的焦虑一下少了,说笑时都笑得痛快了些。
顾家的马车转去也在城东的段家,送了一筐菜,不算什么好礼,送的就是个情谊。
段家门房管事鞠躬弯腰笑道:“小的使人去后宅通报了,杜夫人、小姐、顾小娘子,不如去下车去家里歇歇脚?”
杜氏问儿媳:“要不在你娘家用午食,下午我叫车夫来接你?”
段氏说不用:“过些日子得空了再说。”
段夫人跟前的管事媳妇儿气喘吁吁跑来,段氏笑道:“劳烦妈妈跑一趟,您去跟我娘说一声,下午我们一家要出门,今日不得空,改天再来家中。”
那管事媳妇儿笑道:“哎,那您们慢走,夫人、小姐、顾小娘子,得空了再来。”
目送顾家的马车走了,那管事媳妇儿忙跑回去禀报,段夫人才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就听管事媳妇儿说:“小姐跟杜夫人从村里回城,估计是自家菜园子里的菜蔬吃不过来,顺手给咱们家送一筐。”
段夫人的小儿媳笑道:“杜夫人是个实在人,也真疼爱小姑,拿咱们家当实在亲戚呢。”
这话说到段夫人心坎儿里去了,段夫人赞赏地看了眼小儿媳,又笑问:“除了这个,可还说了什么?”
“小姐说,下午顾家一家子还要出门,今儿没空闲,改天再来咱们家。”
下午还要出门啊?段夫人转念一想,婉娘还怀着孕,轻易不好出门,能叫顾家一家子都出门拜访的,除了昨儿才回城的祁王夫妻之外,还能有哪家?
段夫人笑叹道:“王妃跟娘家人关系亲呐。”
祁王妃跟娘家关系亲近,对他们段家这种转了个弯的亲戚,自然也是有许多好处的。
过去好几日了,段夫人现在都记得那日祁王府侍卫满城抓捕官员时,是多让人心惊肉跳。
段夫人自信自家夫君不是贪赃枉法的,也不会背叛祁王,但是那样的风声鹤唳的情况下,段夫人这个掌家夫人不可能不害怕。
那日,段家隔壁那家在税赋衙门当差的二级官被抓了,吓得家里孩子不敢出门,祁王府的管事特地来送了句话,说段大人傍晚要去顾大人家,今晚上就不回来了。
当时听到那句话,段夫人紧张的心一下就松了。
他们家若是没跟顾家结亲,夫君若只是个普通官员,人家祁王府的侍卫哪里会专门跑来就为了给她家传句话呢?
那时候段夫人就知道他们家跟顾家和祁王府的关系只能好,不能坏。
还是夫君有远见,闺女的这门亲事选得好,从人到家世,没有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