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刘凌冷笑一声:“学厨三年?菜谱背了几本?若不是有墩子配菜,咱家看你切菜都切不明白吧,谁叫你进灶房的?”
小年轻反驳道:“菜谱自然是背过的,我师父夸我有学厨的天分,这才荐我进的灶房当差。”
呵,连黑鱼不能配茄子都不知道的蠢货,竟还敢说自己的有天分?
他不知道,难道灶房里其他厨子也不知道?
刘凌阴冷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连周尘都忽然被吓了一跳,这老东西不是动杀心了吧?
“张二什么时候回来?”
小太监道:“回大总管,张管事去农庄了,明儿上午才回来。”
“既张二不在,灶房咱家就交给你。”刘凌指着那个蠢货道:“带下去好好审问,他爹娘,兄弟姐妹,荐他进灶房的人,都给咱家好好审一遍。”
姓孟的小年轻顿时慌了:“大总管,为什么抓我?大总管……”
两个小太监立刻捂住嘴把人拖下去。
屋里的其他人拼命低着头,一个个吓得噤若寒蝉。
刘凌拿了张热帕子缓缓擦手:“王爷王妃真是太纵着你们了,一个个得了几回赏,就真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
张二手下一小管事想给自己和同僚们辩解一句,抬头对上刘凌毒蛇一般的目光,浑身一抖,再不敢说话。
擦了手的帕子随意扔桌上,刘凌阴恻恻似男似女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咱家不管你们谁死谁活,只要差事出了岔子,不管是不是你们做的,一个都跑不了。”
“北荒村那边年年都缺开荒的官奴,你们若是不愿意在祁王府,就去北荒村开荒吧。”
“大总管息怒,大总管息怒!”
灶房总管事张二得到了消息,听说刘凌把灶房所有人都召集了,好似有大事,他顾不得还没装车的菜蔬,借了一匹马着急赶回来。
张二忙求饶道:“刘总管,刘爷爷,您饶了我们一回吧,有什么事儿您只管交代,我一定给您查得明明白白。”
刘凌露出个讥讽的笑:“张二,跟你刘爷爷混说什么?你小子的脑袋保不保得住都做不得准呢。”
张二吓傻了,这……怎么就说到他头上了。
刘凌抬脚出门,张二跪着想到刘凌身边,被小太监拦了:“张大管事,对不住了,麻烦您跟我们走一趟。”
刘凌出门,周尘连忙跟上去:“刘总管,您这……王妃知道吗?”
刘凌问他:“周长史,有何话要跟咱家说?赶紧说吧,咱家还要去办其他事,忙得很。”
刘凌不搭他的茬儿,周尘也套不出什么话来,只得好声好气道,王府后宅安稳求他伸把手了。
刘凌冷笑一声,扔下周尘走了。
周尘那个气啊,偏偏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天黑了,该歇息了,睡前顾佑安喝了一碗银耳羹,刘忠禀报了灶房的事。
“干爹发作了灶房一干人等,绣房、库房、马房那边都会去敲打一遍,不懂事的都打发出去,以免出乱子。”
“嗯,刘总管办事我信得过。”
用人不疑,刘凌这种除了王府就没有其他倚仗的忠心老仆,最是信得过。
她进王府也大半年了,王妃的权柄紧紧握在手里,借这个机会,也该仔细把王府里的奴才从上到下清理一遍了。
第71章 祁王重伤看好戏
花了两日功夫,祁王府内外整肃一清,从前院门房、管事处、随侍处、马房等,到后院灶房、花园、库房、书房等各处奴才一个个皮都绷紧了,生怕哪里出了岔子被刘总管扔去开荒干苦力。
刘凌这个阴狠毒辣的老太监像是要吃人似的,他所经过之处鸟兽皆散,顾佑安对他倒是笑眯眯的,只要刘凌到主院禀事,屋里肯定有一张他的椅子坐。
“府里到底人多,咱家到底上年纪了,一双眼睛总有盯不到的地方,王妃您那,这段时日还是别嫌烦,叫屋里人跟着在您身边伺候,就算是夜里,也别离了他们。”
顾佑安心里有数呢:“您放心,从前儿晚上起就叫晓月他们排班了,一个丫头一个媳妇儿算一班,晚上都睡在我屋里。”
刘凌笑着点点头,王
妃心里有成算,他这个做奴才的就多说了。
“还有一件事,王妃您以前吃喝都是大厨房那边送的,从今儿起,老奴叫张二从大厨房调几个合您口味的厨娘到主院住着,主院的小厨房该用起来了。”
这个顾佑安也没意见:“听您的。”
顾佑安道:“小厨房一旁的两间空屋,一间收拾出来给厨娘住,一间用来做库房。小厨房一干采买用度叫刘忠负责,采买回来的食材等,我会叫杜家来的几位婶娘把关。”
刘凌赞同:“杜家来的几位夫人咱家见过了,是有几分本事的,先请他们几位盯着,咱家已吩咐人去外头找几个会医术会调理人的女大夫,到时候来替她们了。”
一主一仆把里里外外的事都梳理了一遍,确保万无一失,累了两日的刘凌这才慢慢悠悠回他自己的院子躺着。
祁王府向来门户紧,这日后,门户就更是看得紧了。
除了周尘这样王府的管事官之外,其他外人想送帖子求见王妃基本见不到人,就算有要事,也是由王妃身边的管事太监刘忠出面处理。
这几日,刚卸下东北将军职位的孟开孟老将军,带着孟家其他子弟都到了松江城,刚好五月二十是孟老将军的寿辰,孟家就想借这个机会办一场寿宴,告诉松江城里众人,他们孟家以后就要在松江城落脚了。
孟家的大管家亲自去祁王府送帖子,他不仅没见到周长史,连祁王府的管事都没见到一个,就被门房处的小厮请出去了。
管家怒火中烧,他再是个下人,那也是孟家的下人,祁王府竟这般对他,简直岂有此理!
管家回去就禀报大夫人:“听说顾家常去祁王府,吃喝住宿都是有的,怎么到咱们家,送个帖子都送不进去了?可见祁王妃低看咱们家。”
袁夫人皱眉:“你去送帖子时是如何说的?”
那管家道:“小的到祁王府角门处,好声好气跟门房处的人说,咱们家老将军大寿在即,五月二十要办寿宴,这会儿给王妃送帖子,想求见王妃,去王妃跟前磕头请个安。”
“门房处的小厮如何说的?”
“他们只叫小的把帖子放筐里,就叫小的走。小的一瞧,那筐里堆放着许多乱七八糟的帖子,我们家的帖子怎么能跟那些破落户的帖子放一起?小的就说王妃若是没空闲,小的见一见周长史,或是刘忠也可。”
“门房处还是不给传话?”
“正是,那些人好不讲理,一句话不回我,就把我轰出门去。”
“门房处的小厮你可认得?”
“认得,不只是他们,那些小厮的老子娘小的都认得,他们都是祁王府的家生子。”
孟管家也是孟家的老人了,他既认识那些小厮,那些小厮肯定也认识他,不可能赶错了人。
这事儿,倒是有些难办了。
袁夫人捏着手里的账册,垂眸想,他们家老将军办寿宴,其他宾客来了,若是祁王妃不来,那他们家这个寿宴办了也没多大意思。
管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被祁王府门房处的小厮赶出来他才这般生气。
这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管家道:“要不,叫老爷给祁王去封信?”
“还有几日就要办寿宴了,这时候去信也来不及了。”袁夫人叹气:“还有一个法子,先去请顾家人,顾家若是答应要来,多少顶些事。”
“夫人,这事可要告诉老爷和老夫人?”
“自然要告诉,一会儿我去说。”
以前他们孟家看的是祁王的脸色,男人们的事很少到后宅,妇人们感受不明显,如今有了个祁王妃,袁夫人才知道时时在意事事小心的日子,到底有多难过。
袁夫人去跟公婆请安,这时孟老将军和老夫人正在院子里种花草,说说笑笑正开心呢。
袁夫人犹豫着要不等晚上再来,孟老夫人瞧见她了:“站门口做甚?怎么不过来?”
袁夫人忙上前请安,笑道:“看您正在忙,就想着等您忙完了再来。”
活到这把岁数了,在后宅过了大半辈子,老夫人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她笑道:“说吧,什么事叫你这般忧心?”
袁夫人又是叹气:“祁王妃那儿的事。”
袁夫人把管家送帖子的事说给公婆两人听,听后老夫人说:“祁王府门房处的小厮既认识孟管家,不肯通报祁王妃就罢了,连管事都不肯通报,其中定是有什么缘由。”
“不是因为祁王妃她对咱们家……?”
孟老将军轻哼:“周祈精得很,若顾家那个小娘子真是这般上不得台面的,他也不会一心想把人娶进门。”
袁夫人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怪她,心里早就落下了偏见,认为祁王妃知道他们家想把女儿嫁进祁王府,肯定对他们家没有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