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嗯,我知道。”
杜氏还是不放心,除了女儿跟前贴身伺候的小菊外,另把魏嫂子和张嫂子都派去女儿跟前伺候,叫她们看紧些。
祁王知礼地站在一旁,等顾家人交代完说完话了,他的未婚妻上马车了,他才上马,护在马车旁边。
祁王坐在马背上拱手道:“顾大人,杜夫人,本王告辞。”
“王爷慢走。”
目送祁王把自己的女儿带走,这还没到大婚那一日呢,杜氏心里就不是滋味。
顾稳拍拍她肩,劝道:“孩子大了,各自要奔各自的前程,咱们做父母的,总会面临这一日。”
“爹爹,我不走呢。”
刚才想跟姐姐一块儿走的阿萱没走掉,这会儿眼巴巴瞧着姐姐走远的马车,扭头又跟爹娘卖乖。
杜氏低头瞧着小女儿笑道:“我瞧着你这丫头也不是个安分的,等长大了,说不准你比你姐姐跑得还快。”
阿萱轻哼,反正她现在不跑,哎呀,哪里都去不了。
被小女儿一搅和,杜氏没空忧愁,她道:“说好了晚上要请田家和张家用饭的,王全,一会儿你去两家请一请。”
“哎,小的记下了。”
顾稳陪着夫人进门,边走边道:“大郎和安安下月就要成婚,他们舅父虽远在益州府来不了,还是该送封信过去。”
“是这个理,一会儿你写封信叫人送出去。”
送信一是通知杜家,他们夫妻的儿女成婚了。二呢,安安成了祁王妃,杜家知道这个消息后,若是有其他打算,明年也好早些过来。
顾文卿回头,看着顾家的门楣,心中升起一丝羞愧,他这个做哥哥的不争气,顾家到如今都是爹和妹妹撑起来的。
松江城。
祁王忙碌得很,亲自把顾佑安送到民人巷就忙去了,倒是省了魏嫂子和张嫂子的事儿。
祁王走了,半刻钟后顾家来了许多祁王府的奴才,有婢女,有仆妇,有小厮,有侍卫等,这几乎就是给王妃配备的人手。
大太监刘凌今儿特意过来送人过来,也是为了来拜见未来女主子。
刘凌腿脚不利索,刘忠亲扶着他干爹刘凌进门。
顾佑安见状忙道:“您老身子不舒坦,该交代刘忠去办就是了,怎么还亲自来?”
刘凌扶着干儿子的手缓缓进门,笑道:“老奴给主子请安,主子吉祥。”
请安后刘凌这才道:“府里头的事情刘忠不如我这个老东西知道得齐全,王爷既叫老奴亲自过来送人,肯定是想叫老奴给您盘盘道儿。”
“原来如此,辛苦您跑一趟了。”
顾佑安叫他坐,又叫人上茶来。
“老奴谢主子赐座。”
刘凌缓缓坐下,歇了口气,把怀中的名册递上,这才道:“主子不知,咱们祁王府到松江城也有些年月了,这些年,府里的奴才生老病死的,人口有增有减,不过来来回回啊,大部分都是从洛阳跟来的那批人,新进的奴才却不多。”
顾佑安翻开名册,这本名册跟刘忠前些日子送到她手里的名册更细致些,每个人背后除了记下职务外,还把姻亲故旧的关系都写上了,王府里一些管事顺着关系往上摸,堂亲表亲的,竟还有在宫里当差的。
顾佑安见了也不觉得奇怪,皇室宗亲家的累世奴才,就像地方上的小吏。上头的主子换了又换,他们却一直都在,繁衍昌盛得很。
刘凌笑道:“这些人不像老奴这等没根的,除了主子无所依靠。他们嘴上称奴才,心里却不定如何想,偏偏呢,主子有时候用得着他们,也不能把人都赶了去。”
“送我这儿来的奴才,也有这样的?”
“下头会办事的老鬼们有几个这样的,送到您跟前当差的要简单些。比如给您选的一等大丫鬟张晓月,那丫头是祖父那一辈流放来的,流放前也只是个出身低微的捕快,如今呢,她只有个哥哥在护城军当千户,家里简单。”
顾佑安翻开另一本名册,找到张晓月的名字,跟刘凌说的一样。再看给她的一等侍卫李显,是通过松江城的武官选拔出的头,并不是家生奴才,背后没有牵扯,也简单。
刘凌:“丫头、侍卫就罢了,给您管库房的可不能是眼拙的,所以给您选了郑二家的媳妇儿。郑二家的媳妇儿姓孟,原是先皇后的陪嫁丫头,后来嫁了姓郑的管事,人称一声郑二媳妇儿。”
顾佑安嗯了声,道:“考虑得周到,既是先皇后跟前的人,眼睛肯定毒辣,叫她管库房出不了岔子。”
刘凌含笑点头:“郑二媳妇儿本分,孟家人这些年,年年来松江城,郑二媳妇儿一次都没暗中见孟家的人,是个可靠的。”
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刘凌这个宫里过了大半辈子的老太监,心里装着的事可多了,祁王府里的旧人,送到她跟前来的奴才,一个个什么来历什么性情,没有他不清楚的。
刘凌今儿告诉她的这些,远比她前些日子从册子里瞧见的深得多,比刘忠告诉她的那些更齐全。
刘凌一坐下就讲了两个时辰,中间只喝了一盏茶润润口,顾佑安体谅他身子骨不好,也不久留他,只说叫他先回去,过两日再请他来坐一坐。
刘凌道:“不急,这会儿人都在外头,不如传他们进来,您见见?”
“也好。”
刘忠见主子点头,低头退出去传话。
不过一会儿,刘忠在门外禀报:“主子,丫鬟媳妇儿婆子来拜见。”
“进!”
大丫鬟晓月,管事的郑二媳妇儿各领着一队人进来磕头。磕头毕后,一个个报上名来,顾佑安都
记在了心中。
见完丫鬟婆子,又传唤侍卫,领头的一等侍卫李显带着侍卫进门拜见,顾佑安把所有侍卫都瞧了一遍。
“刘公公。”
“咱家在。”
顾佑安道:“府里可有女侍卫?”
“以往府里没有女主子,也没特意培养女侍卫,府里有几个身手不错的妇人,身上领着其他差事,主子若是需要,老奴回去选一支女侍卫出来。”
顾佑安嗯了声:“先选吧,回头我再给你一个名单,都记到王府侍卫队伍里。”
刘凌心明眼亮,知道她说的是何人,点头记下了。
该配备的人手都齐全了,该过她手的各项事务也该做起来了。
隔天顾佑安坐着王妃规制的马车去松江城衙门所在的城西一街,侍卫奴仆,前呼后拥,气势非凡。
存放账册的库房距农事衙门不远,顾稳一早骑马从邻山村赶来衙门点卯,刚记了名,几个同僚就围上来。
“顾大人,你家那位将才从咱们衙门跟前过,呵,煊赫得很,好大的气派!”
“哦,那是祁王妃的车架?我说呢,往常祁王在城里也没这么大的排场,除了祁王外,下官也想不到哪家有这底蕴。”
“顾大人,恭喜啊。”
“什么时候吃顾大人家的嫁女酒?”
一众同僚围着顾稳,顾稳只笑着道:“日子定在十月初八,到时候请大家去家中喝一杯。”
“好,那咱们说好了。”
门外铜钟响了三声,到当值的时候了,大家说笑几句,也就散开各自办各自的差事了。
顾稳小声交代陈昌去外头瞧瞧,一会儿回来禀报。
陈昌悄悄出门出去,半刻钟后跑回来,找了个空档回禀道:“是咱们家小姐,听守门的吏员说,咱们家小姐一早就来了,王府的周长史在一旁陪着咱们小姐看这两年粮食的账本。”
陈昌面露喜意:“咱们小姐还没进门就能管这些事,可见王爷对咱们小姐有多看重。”
“嗯,这些事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别去外头说,免得外人说咱们家轻狂。”
“老爷放心,小的知道分寸。”
顾家人知道分寸,这时正陪站在一旁陪未来王妃看账册的周尘后悔自己之前有失分寸。
到底是他小看了她,谁能知道几年前流放过来,差点死在劫盗匪徒手里的小丫头如今竟能毫不留情地斥责他做事不妥当?
顾佑安微微皱眉:“好在总账本没错,分账上的小小疏漏我就不追究了,下午去粮仓巡视一番,瞧瞧账册和粮食可对得上。”
周长史忙道:“主子您放心,军粮事关重大,没人敢弄鬼。”
顾佑安并不信他说的话,她只信自己。
查账查到中午,下午王妃的车驾出城去西郊粮仓,粮仓从上到下的官员杂工等都排队整齐跪迎。
顾佑安下马车,环视四周,对大丫鬟晓月道:“你带着人对账本,我去查粮仓。”
“奴婢听令。”
张晓月是昨日送到顾佑安身边的大丫鬟,今儿上午试过了,她聪明心细,又懂账本,今日对账的事就交给她主管。
顾佑安一点没废话地去粮仓,大太监刘忠忙跟上,周尘和粮仓的管事也忙上前陪从。
没进门的媳妇儿伸手管夫家事,传出去只怕要叫人笑话死。顾佑安则不同,她出行乘坐的是王妃车驾,跟随的仆从侍卫都是王妃的规制,等傍晚她要归家,祁王亲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