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阿萱歪头想,她隐隐约约记得,好久好久以前,他们家里好像也有很多人。
阿萱突然问了句:“姐姐,我们还有一个家?”
“我们只有一个家,爹娘身边就是我们的家。”
“哦。”
阿萱似懂非懂地点头,随后笑嘻嘻地拉着姐姐去厨房:“娘藏了好吃的,有橘子呀,还有螃蟹,我都没吃过呢。”
“那不是螃蟹,那是秃黄油。”
“哎呀,娘说的是螃蟹嘛。”
阿萱想偷嘴,可惜好吃的都藏在柜子里,她打不开柜子,机灵地把姐姐拉过去。
小丫头实在馋嘴,缠着姐姐打圈儿,就是不肯走。
顾佑安见锅里还有温热蓬松的馒头,就拿了个馒头撕成两半,姐妹俩一人一半,沾着秃黄油一起吃,那叫一个香咧。
顾稳家来了,一进屋就听到两个女儿在厨房笑,他也笑了起来。
第43章 成交心疼韩掌柜
顾佑安走商顺利归家了,过了两日,顾文卿和田二郎两人也从松江城回来了。
家里人齐全,就着顾佑安带回来的南方特产,顾家请田家,张家来家中相聚,大伙儿热热闹闹吃顿新鲜的宴席。
南京带回来的盐水鸭、梅花糕、板鸭、腌笋做的腊肉包子、秃黄油拌面等等好菜蔬,又有杨婆子的好手艺操持出一大桌南方的菜肴,吃得大家心满意足。
张隐山吃完后咂巴嘴:“秃黄油还是新做的好吃,带回来的到底失了几分风味。”
田二郎给他一脚:“行了啊,故意说出来气我们,小心挨揍啊。”
张隐山灵活躲开,笑道:“真不是故意气你们,实话实说罢了。”
田清德给自己倒了杯雨花茶,问顾佑安:“南方可安稳?”
“安稳,我瞧着太湖决堤的影响基本上消除了,今年是个丰收年,当地粮价较去年,一斗米跌了两三文钱。”
唉,若是松江城跟朝廷关系联系得紧密些,也不用担心干旱饿死人。
松江城才多大的地方,才多少人口?
都不用朝廷救灾,只要山海关那里不阻拦,靠着松江城里大大小小的商队运送粮食,就能解了松江城的旱灾。
田清德:“祁王府的人要求商队明年开年就去关内运送粮食,还放出话来,说不须担心过不了关。顾兄,你猜这话是真是假?”
顾佑安抬起头来,她也想知道这事儿的真假。
顾稳道:“我看有六七分真。”
“何以见得?祁王跟皇上的关系举朝皆知的差,难道朝廷还会帮咱们?”田清德显然看穿了皇帝爱民如子的虚伪模样。
顾稳笑道:“这事儿有两个关键,一是松江城干旱的事朝廷知不知道?若是现在还不知道,中间就有个时间差。其二,山海关的燕州将军明面上跟祁王不来往,谁知道暗地里……”
话不用说透,在场的人都明白了。
顾佑安细想,若是祁王真能控制朝中喉舌说项,叫朝廷迟一步知道松江城干旱之事,再叫山海关守军做睁眼瞎,运粮这事儿还是稳当的。
“松江城的百姓家里多少有些存粮,又守着绵延不绝的山脉,就算绝收了也能想法子填饱肚子。跟百姓比起来,松江城干旱受影响最大的是东北军。”
还是那句话,松江城终究太小了,人口太少,土地太小,粮食太少。松江城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份,所得粮食也难以轻松养活一支军队。
东北军和祁王的关系摆在那儿,一旦朝廷断粮,东北军把松江城当作退路是人尽皆知的。
“祁王府推行的都是良策,若是给祁王府十年,朝廷再无法用军队和粮食辖制祁王府,到那时,谁压制谁还不一定。”
“可惜了!”
张世南瞥田清德一眼,这厮难道不是因为直言上谏被流放的吗?你一个以忠直传出名声的御史,竟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哈哈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田某人因直言犯谏被流放,如今又没拿皇帝的好处,于情于理我都问心无愧,难道一句真话还说不得?”
张世南笑道:“田兄乃是顶天立
地的真汉子,俯仰无愧于天地!”
“敬顶天立地!”
“敬顶天立地!”
顾佑安笑眼弯弯,也跟着喝了一杯。
顾佑安突然想起郭元春说的话,她家现在确实不须担心,手里有家资,身边有亲朋好友,大家同生共死走过来,互为倚靠,什么难关都能闯过去。
痛快相聚一日且不提,晚上半夜时分,顾佑安忽觉得冷,起身穿衣裳,惊醒了小菊。
“小姐,您是要喝水?”
“不喝水,我去外头瞧瞧。”
小菊醒来了也觉得冷,她搓搓胳膊坐起来:“怎么突然这么冷了?小姐您别动,我去给炕添些柴火。”
不需小菊动手,门外头王全小声说话:“外头下雪了,小姐别出来受凉,我和陈昌去添把火。”
顾佑安还是想出去看看,她穿好袄子出门,房门打开,冷风从外头灌进来吹得她的长发随风狂舞,顾佑安被雪花迷了眼。
“安安,可穿暖了?”
顾佑安嗯了声:“爹,今晚上的雪下得大呀。”
顾稳望着外头的风雪交加的黑夜,叹道:“下吧,趁早多下几场大雪。”
“别在外头站着,回去歇着吧。”
“嗯。”
父女俩简短交谈了两句,各自回屋歇息。
大门关起来,屋里暖融融的,小菊正搓手呢,忙掀开被子:“小姐,快进来暖暖。”
顾佑安钻进被窝,笑问:“松江城比洛阳冷多了,会不会受不住?”
“受得住,我乐意跟小姐在一起。”
小菊打小就被哥嫂卖给了顾家,以前她在顾家庇护下长大没觉出不同来,顾家败落后她跟杨婆去别家讨生活,才知道做人丫头任人欺辱的日子有多难过。
如今,好不容易又跟小姐在一处了,大雪寒冷,关外偏僻这些都是小事。
刚才被开门的风雪激灵清醒了,小菊睡不着,小声问:“小姐,以后你若是出嫁了,也要带上我,我给您铺床叠被,您不要嫌我蠢笨。”
顾佑安闭目嗯了声:“去哪儿都带着你,以后就是去乞讨,上山落草为寇,都带着你。”
小菊震惊:“小姐还想上山落草为寇?”
顾佑安逗她,笑道:“你小姐我射箭的本事不说百发百中吧,那也是神箭手一个,我若是落草为寇,肯定是方圆百里最厉害的土匪,你敢不敢跟我去?”
小菊一咬牙,道:“去,小姐当土匪,我还给您当丫头。”
顾佑安大笑,笑得泪眼婆娑,笑够才道:“傻丫头,快睡吧。”
“哎。”
屋里暖融融叫人毛孔都张开了,外头寒风呼呼地刮,大雪下了一整晚,第二天早晨起来,积雪到顾佑安膝盖。
“哎呀,这雪下得真及时啊!”
杜氏早上开门就看到外头的大雪,欢喜得连说三声好,还叫家里人都出来看。
顾稳笑着说:“下雪是好事,赶紧做早食,吃了早食我要去镇上一趟。”
“哎,这就做。”
杜氏喜滋滋地去厨房,魏嫂子、张嫂子一个烧火,一个正在洗米煮粥。杨婆在切泡发好的昆布。
“杨婆,做什么好吃的?”
杨婆笑道:“回夫人的话,昨儿我瞧小姐和小小姐挺喜欢吃囤煮的昆布,今儿我想做一碟醋腌昆布出来试试味道。”
杜氏看也眼灶台上发好的面,和刚调好的包子馅儿,就道:“哎呀,辛苦你一大早做这么多好吃的,你才刚来,可要悠着些,别把自己累着了。”
“不累,回来的路上坐车多过走路,我身子骨好着呢。”
魏嫂子和张嫂子也说她们精神得很,家里有什么活儿只管交代她们去做。
杜氏笑道:“冬天倒是不忙,你们该休息就休息,等到开春了,有你们忙的。”
外头,顾稳跟王全和陈昌在说话,顾稳道:“以后陈昌还是跟着我出门办事,王全你是家里的管家,里里外外你要多顾着些。”
“小的遵命。”
“但凭老爷吩咐。”
王全他们来松江城也有两三日了,老爷一直没给他们安排差事,王全和陈昌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这会儿听主子还用他们,两人都激动应下。
“该说的话安安应该已经跟你们说过了,如今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你们也心里有数吧。”
王全和陈昌垂头听主子吩咐。
顾稳的语气平稳又激昂,缓缓道:“当年我带着你们几个从益州一路到洛阳,十几年里从个秀才高升至实权工部郎中。如今从头再来,除了你们外,我还有一双好儿女助阵,我相信以后顾家会越来越好。”
王全立即跪下:“奴才听主子令。”
陈昌也激动跪下,磕头。
顾稳笑道:“起来吧,一会儿用了早食陈昌跟我去镇上办事,王全去夫人跟前问问有没有事情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