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桌子人顿时开怀大笑,这丫头!
秋风把笑声送远,月落月升,许多日夜轮转,山里跑下来的风,终于吹黄了叶子,吹熟了粮食。
秋收的号角响起,全村人都下地抢收,郭师傅和郭素这对顾家和田家人请来的武先生本来回家歇几日的,他们也不回去,留在顾家帮着收粮食。
有郭师傅父女俩帮忙,顾家的手脚也快不了,地里的粮食收到一半时,请了忙完的罗家人来帮忙,又花了几日才把近四十亩地收完。
顾家的屋里和院子堆满了粮食,顾稳来不及管家里,拿着他规划好的水渠图纸出门。
里正招呼了村里各家青壮,他们要赶在地里冻上之前把水渠修出来。
邻山村的水渠动工了,平安镇周围的其他几个村落都过来瞧,瞧完回去一商量,都来请顾稳过去帮忙看看,看看他们村的水渠该如何修。
顾稳一个人忙不过来,邻山村的水渠交给田清德监管,他带着田大郎和顾佑安前去各村帮着修水渠。
顾稳显然对女儿很信任,勘探、水渠线路规划、画图纸等等,父女俩有商有量,只要顾佑安说得在理,顾稳从不反驳。
田大郎原以为顾叔带他和安安一块儿,是为了教他们如何做事,田大郎跟了几日后,发现只有他什么都不懂需要人教,安安仿佛是天生就会。
田大郎归家把这些话告诉他爹,田清德轻哼:“生你们两个有什么用,我和娘辛苦把你们养大,一个两个的都快及冠的人了,一点不顶事。”
无辜被牵连的田二郎有嘴难言:“爹,我今年才十八,快要及冠的是我哥。”
田清德训道:“你难道少叫我和你娘费心了?一顿吃一大盆,比猪都吃得多,长一身肉有什么用?”
田二郎光着胳膊,肌肉硬鼓鼓的,这些都是他这大半年跟郭师傅辛苦学武得来的。
田二郎还想为自己辩解一二,瞧他爹一肚子邪火没处撒,给他哥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悄咪咪跑了。
溜了溜了!
唉,他哥也是自找的,明知道爹羡慕顾叔有个聪明的女儿,他还去爹跟前说这说那,活该被骂。
田二郎想起那晚上,在芦苇荡里,顾佑安杀人时利索的手法和冷静的眼神,顿时一哆嗦。
那是个狠人,惹不起惹不起!
田大郎挨了一顿骂,隔天还是要跟着顾稳父女俩去做事,这一忙就忙到了下雪。
“下雪了!”
纷纷扬扬的白很快在田地里落了白白一层,挖水渠的村民手里的动作更快了,赶在地结冻前尽量先把水够挖出来,再慢慢去山上找石头修水渠,明年开春再费些工夫就差不多了,等到春秋用水时,水渠就派上用场了。
“驾!”
忽听得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干活的村民纷纷抬起头,只见一伙二十个人背着弓箭骑马往邻山村去。
“哎哟,都忙忘了,往年下头场雪的时候,祁王府的护卫都会去山里打猎,把野物赶去深山。”
说话的村民扭头跟顾稳说:“顾先生,你家在邻山村,你们村离老虎岭最近,每年祁王府的护卫都是从你们村进山。”
“话说好些年没见过老虎下山了吧。”
“五六年前我家还在东源县,邻山村开荒头一年有老虎下山咬死了四五个人,后头几年再没听说过了。”
“祁王府的护卫每年都来一趟,有老虎也被赶走了。”
一群人议论一阵,雪越下越大,停了手里的活儿,各自归家休息吧。
“顾先生,明儿见!”
顾稳摆摆手,笑着跟大伙儿告别。
三人回到邻山村,早就收割完毕的邻山村白茫茫一
片,就跟去岁他们流放过来时瞧见的一样。
顾佑安抬头看后面苍翠的青山,白雪飘落树梢,也无鸟鸣,安静极了。
初雪下到半夜,隔天顾稳带着田大郎去隔壁村,顾佑安没去。
养了一年的身子骨好似终于好彻底了,吃了张世南做的许多养生丸药,昨晚顾佑安身上来了。
早上把消息告诉她娘,杜氏欢喜不已,压着嗓子道:“我的老天爷,总算来了,今儿你在家好好躺着,一会儿我去请你张叔给你把一把脉。”
杜氏去张家了,郭素煮了红糖水给顾佑安端来:“肚子疼不疼?”
顾佑安默默点头,有点可怜兮兮的味道。
原来她跟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外婆是个老中医,从小给她调养身子,她就没受过这个苦。
来了大周朝,这还是头一回。
张世南和张隐山父子一块儿来顾家,顾佑安瞧见张隐山肩上的药箱,忍不住惊讶,这是什么意思?
张世南给顾佑安把脉后,道:“不是什么大事,用我之前给的方子煮两服药继续喝着,再调养几回也就断根了。”
张世南叫张隐山拿金针出来,他给她扎几针。
张世南行针前有洗手的习惯,他去顾家厨房洗手时,张隐山咧嘴笑道:“我爹说了,他准备明年去松江城里开药铺行医。”
“张叔想通了?”
“好事啊!”
张隐山笑着点点头,对他们家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好事!
第26章 北山上俊美男子
张家准备明年开春去松江城开药铺,为了攒下赁铺子的钱,他们家这一二年里不准备建房子了。
听张世南说,等行医挣些钱财,到时候再回村建设几间房子也不迟。
罗家则不同,为了攒钱建房子,罗家今年辛苦了这许多年,如今地里的活儿忙完了,又该想其他挣钱的法儿了。
罗家的男人们去松江城找活儿干,妇人们在家收拾粮食。不过自己家的粮食也不用着急,罗家大媳妇儿来顾家打听,问顾家雇不雇人搓玉米棒子。
没有机器全靠手搓,这可是个辛苦活儿,顾家人少忙活不过来,肯定是要请人的。
做生不如做熟,罗家三个媳妇儿就这样日日搬着小板凳过来顾家搓玉米棒子。
顾佑安身上还没干净,她娘不许她出门受冻,加上郭素昨日回平安镖局了,顾佑安在家待着也无事,就跟着一块儿搓玉米。
顾佑安跟着搓了几根,手掌红彤彤的,杜氏心疼得很,催她回自己屋里休息,看书还是睡觉,随她的意。
顾佑安起身出去,一刻钟后回来,拿回来几块木板子,每块木板子上都钉了三排钉子,钉子锤进木板里,只有钉帽歪七扭八地露在外面。
“娘,用这个试试。”
“这个是什么东西?”
“搓玉米的,铁钉子硬,一搓玉米粒就掉下来了,这不比手好用?”
杜氏拿来钉子板一试,哎,还真是。
罗大媳妇儿忙夸道:“还是你们读书人脑子好使。”
杜氏笑着道:“她也就是有点小聪明,你们可别夸她。”
杜氏扭头跟女儿说:“你身上不舒坦,别在这儿坐着,会回屋休息去。你不是说过几日要跟你张叔去药农家吗?这两日养一养精神。”
顾佑安也不跟她娘拉扯,对几位罗家媳妇儿点点头,这就先走了。
罗家三媳妇儿羡慕道:“还是杜婶子心疼闺女。”
罗家大媳妇儿接话,道:“杜婶子,听说张家那位要行医了?你可知道?”
“好像是有这个打算。”杜氏道:“叫我说,张世南医术那般好,本就该救疾救困,在村里种地完全是耽误他了。”
“我们只知道张大夫懂些药理,竟不知他有这样的本事,以前也没听说过啊。”
邻山村里的人,从关内逃荒过来的和流放过来的,大约是一半一半。各家住得远,平日里来往也不密切,张家的事知道的人不多。
张世南如今肯拿起药箱行医了,以前的事情他都放下了,杜氏为了给张世南扬名,也愿意帮张家多说两句,就道:“我听你们婆母说过,你们罗家是山东来的?”
罗大媳妇儿道:“正是,我们家是山东青州府人。”
“张大夫家祖籍山东莱州府,青州府距莱州府不远,或许你们听说过莱州府以前出过一位张神医,前面几十年张神医在洛阳太医院当太医,名满天下。”
罗家三个媳妇儿都惊呆了,张大夫竟是张神医后人?
罗家大媳妇儿激动道:“听乡里的人说,都说是他天生的神仙转世,只要一摸脉就知道人的前世今生。”
杜氏笑着道:“是不是神仙转世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洛阳人都知道,张老神医极擅小儿和老人病症,张神医故去后,洛阳城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贵人都极惦念张老神医。”
“张大夫也擅长小儿和老人病症?”
“张老神医是张大夫的祖父,这祖父教孙子肯定不留私,张大夫肯定是擅长的。不过据我所知,张大夫在妇人病上也极厉害,你们若是身上有什么不舒坦的,尽可以请张大夫瞧瞧,趁着冬日不用下地,正好养一养身子骨。”
杜氏这话说到罗家三个儿媳心坎里了,这些年来为了攒下家业,男人们拼命,他们这些当媳妇儿的也当老牛使,多年下来大病没有,小病倒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