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张家?山东张家?
顾佑安眉头微挑,啧,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张隐山皱眉:“多少年没来看过咱们,突然来干什么?”
刘氏唉呀一声:“还不是药方的事,他们知道你爹手里有好几张保养秘方,他们想要把那些方子送去柳家疏通关系,好歹送个张家人进太医院。”
张世南流放后,张家人都龟缩回山东,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张家族长想着先皇已逝,皇位上早已经换了一位当家作主的,这么多年过去,张家人也该找机会崛起了。
新皇登基后,张家送了不少子弟去考太医院,一个通过的都没有,想来想去,想到了柳家。
柳贵妃是现在宫里最得宠的嫔妃,柳贵妃生了皇子后容颜到底不比年轻的妃嫔,柳家私下里一直在给柳贵妃寻保养的方子,洛阳城里许多有消息门路的人家都是知道的。
“你爹骂他们不思进取,做大夫的不比医术反而走起歪门邪道来了,丢了张家的脸。”
顾佑安想了想,张世南说丢张家的脸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张世南是怕张家人掺和进宫里,一不小心把张家全族的命都给赔进去了吧。
“咱们都被那边除族了,他们怎么好意思来问我们要方子?”张隐山愤怒:“骂哪里够,换成我,非得拿药锄砸他们一个头破血流不可。”
“你看你这孩子,叫你回去劝你爹,你倒生起气来了。”
张隐山拉着他娘道:“走,先回家,回家再说。”
张家母子俩走了,顾佑安肯定道:“张家来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松江城要药方,暗地里肯定得了柳家的承诺,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跑这一趟。”
杜氏惊呼:“哎呀,那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张叔一家在松江城,柳家在洛阳再有权势,也管不到这里来。”
张家人来邻山村闹腾一回,以张世南的脾气,方子肯定不会给,肯定还会绝了回关内的心。
顾佑安笑着跟她娘说:“我的药材生意又多了几分成功的可能。”
“这又是哪里来的话?”杜氏不解。
顾佑安并不给她娘解释,只笑道:“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傍晚顾稳归家,听说张家那边出事了,吃了晚食后,洗漱一番换了身干净衣裳,去张家问问情况。
顾佑安早就等着,她爹要去张家,她抬脚就跟上。
月色清凉,路边地里叽叽喳喳的虫鸣衬的夜色格外静,月光在地上落下父女俩一长一短的影子来。
顾稳:“咱们家人少,你以前……家中人口也不多,张家那样动辄一两千人的大家族跟咱们不一样,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剪不断理还乱。虽然你想张家给你帮忙,一会儿过去你别怂恿,否则等人家回过神来,你里外不是人。”
“爹,我明白。”
顾稳嗯了声,随后道:“没有张家人也不要紧,等咱们家起来了,你要找懂行的人也不难。”
顾佑安知道的,不过是眼前张家就很好用,她顺手拉拢罢了。
第25章 好事情退无可退
为了节省些,村里人家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晚上少有人家点油灯的。张家今日不同,顾家父女俩一进张家院子,就瞧见微微火光在屋里窗下摇曳着。
张世南写了封信已晾干,他默默把信装好,递给站在一旁的儿子:“明儿去松江城云来客栈,把信交给他们。”
张隐山接过信一瞧,收信人写的是张家族长张世文的名字。
“信送到了就回来,不必跟他们说话。”
“知道了。”
张世南推开窗,见顾家父女俩进来,笑道:“你们父女怎么这时候来?”
张世南语气淡淡,脸上瞧不出什么不妥来,顾稳也就不多问了,也笑道:“为水渠的事儿,傍晚村口的吴大郎家找我说,他家的地离水渠远,纵使去水渠挑水浇地能省下些事,到底还是赶不及,他想从你家地里,挖条沟引水过去。”
顾稳慢慢走到屋檐下,道:“知道你家今日有远客,吴老大不好上门来,咱们两家住得近,吴老大特意托我来问问你。”
张世南不在意道:“从我家地里挖条水沟倒是不要紧,只是这地里挖的水沟不比水渠好用,一桶水引过去,只怕要渗半桶到我家地里浪费了,如今各家都在水渠里挑水,他要引水,别家可愿意?”
“他跟人说好了,过几日等大家伙儿浇完头一遍,他再引水。”
“那你跟他说,我答应。”
说完水渠的事,旁的话也不好说,顾稳只道:“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两家相交不久,但是情谊还是在的,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张兄尽管开口。”
“多谢顾兄,叫顾兄操心了。”
张世南不是个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他既不愿多说,顾稳点点头,天儿晚了,就此告辞。
顾佑安喊了声张隐山:“明儿可有空带我上山认药材?”
“明儿不得闲,后日吧。”
“行,那就后日。”
张家的事外人不好掺和,张世南不开口,顾稳想从张家人那里打听打听朝廷的事,全没了可能。
顾佑安知道她爹的意思,第二天一早张隐山去松江城送信,顾佑安也去松江城。
顾家的菜园子里各种菜蔬长得好,自家人吃不完,摘了些晒干菜存着,其他吃不及的,杜氏摘了叫郭素送回平安镖局,给镖局的孩子添个菜。
郭素和顾佑安一人背着一背篓菜去平安镖局,出发得晚,快午时才到松江城。
两人背着菜从东城门进去,穿过东街,拐到南街,往西直走到平安镖局。
“有人在家吗,我回来啦!”
郭素吆喝一声,镖局里跑出来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一个个就似那山里的猴子一般,又精神又利索,嘻嘻哈哈的,叫人看了就高兴。
“素姐姐,你回来啦!”
“义父咋没回来?”
“呀呀,素姐姐给我们送菜来了,今儿又省下一笔菜钱啦。”
“素素,听说你去给人当先生了?当先生可威风?”
一群孩子抢着说话,郭素这个话多的都插不上嘴,还是一个年纪大的嫂子出来按住一群小不点儿,叫他们把菜送去厨房,再把背篓送回来。
郭素擦擦汗道:“张嫂子,这是杜婶婶家的菜,杜婶婶种了许多吃不完,叫我送些回镖局来。除了菜之外,还有配的消暑药茶,嫂子记得煮给他们喝。”
“哎哟,真是有心了,多谢杜夫人惦记着我们。”
张嫂子对顾佑安笑着道:“这位是顾家的小姐吧,辛苦你走一趟。”
“嫂子客气,家里人叫我安安,嫂子唤我安安便是。”
客气寒暄一阵,三人进门,张嫂子叫人送来茶水,郭素喝了一碗解渴后才问:“张哥他们不在家?”
“不在,前几日有几家关内来的商队来松江城,你张哥带着镖局里那几个年纪大的去南街上扛活去了,估计要忙几日。”
每年六月到九月这几个月,商队来往最为繁忙,也是散活儿最多的时候。
张嫂子问道:“你和你义父在顾家可顺利?你们去邻山村这么久了,连中秋都不知道送个信回来,我们昨儿还在商量,过两日去邻山村看你们去。”
郭素哈哈一笑:“义父忙,我也忙,在邻山村日子过得自在,就没想起来给家里送信。”
听郭素这般说,张嫂子看顾佑安的眼神格外柔和,这顾家人看来人品不错,没有苛待他们家的人。
郭素塞给张嫂子几两银子:“这是我和我义父的工钱,义父叫我带回来给您入账。”
“都给我?你不留些在身上使?”
“不用,我花不着什么钱,嫂子,我们还有事,就先走了哈。”
郭素见顾佑安冲她眨眼,郭素几句话说完,带着顾佑安就要走。
“哎,你这孩子,留下吃了午食再走。”
“不用了,我们还有事,嫂子回头见。”
顾佑安冲张嫂子点点头:“我们先走了。”
从平安镖局出去,两人背着空背篓,顾佑安问郭素:“云来客栈在哪里?”
“云来客栈在南街上,听说是韩家开的客栈,里头住宿的多是关内来的客商。”
“云来客栈的饭菜可好?”
郭素连忙点头:“听说云来客栈的大厨都是从关内请的,云来客栈的饭食特别香,我以前跟哥哥姐姐们去南街上扛活,只要碰到饭点儿,坚决不去云来客栈,那香味呀,馋的人口水直流。”
“听你这般说,今儿我们去尝尝,我请客。”
“真的呀,咱们赶紧走。”郭素犯了馋瘾了。
两人走着去云来客栈,门口招呼客人的小二哥看到她们两个穿着普通,还背着两个背篓,愣了一下,见其中一个气质与寻常小丫头不同,他慌才笑着迎她们进门。
“两位小娘子要住宿还是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