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她忽然不敢触碰这些年孜孜以求的真相。
  李惜文察觉到她的颤抖,刹那间意识到什么。
  “雪亭。”李惜文轻拍她后背,轻飘飘地说出了一件没有人会相信的事,“你其实喜欢他,对吗?”
  此恨绵绵的前提,是此爱无期。
  她终于要面对这个事实。
  她喜欢杨谈,喜欢那个十五岁的小师哥。
  也喜欢眼下这个酷吏权臣,至死不渝的杀师仇人。
  真是无可救药啊。
  -
  那天过后,李太师大病一场,捱到冬至,已是回天无力。
  人之将死,也许回光返照。冬至那日白雪亭去看他,老人家竟清醒了,认出她来,还记得她是这年春天回的长安,记得她小时候抄惜文的作业,被他罚打手板。
  李溢坐在轮椅上,老皱的脸上浮起和蔼的笑。
  他静静看着白雪亭,仿佛透过她,看见了数十年前的很多人。
  “好孩子,受苦了。”李溢说着。
  他的后辈学生太多了,这句话像说给白雪亭,也像是说给很多人听。
  晚霞落下,王朝的余晖烧到尽头,李溢快要咽气了。
  李家人乌泱泱跪了一片,老人家却只找白雪亭。
  他已奄奄一息,仍费力支起身子,手指指着枕头——
  “濯尘、濯尘有信……留给你……”
  李溢怔怔看着她,眼神逐渐不再聚焦。
  他恍惚看见了谁,只是已经发不出声音,只动了动嘴唇。
  ——他仍叫她,兰陵?哦,是露华啊……
  可是都不是。兰陵和露华,都不在人世了。
  李溢猝然倒下,仓促气绝。
  恸哭声骤起,白雪亭无声捂住了心口。
  原来她又送走了一个长辈。
  -
  翻开那封信时,白雪亭身边没有任何人。
  “爱徒雪亭亲启:
  阿翩,抱歉。
  写下这封信时,我自知已是必死之局。当年承诺会代替隐年和露华照顾你一生,终究要失约。但老师没有办法,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惟一的破局之道。
  老师真正的死因,没有那么光彩。我本就是该死之人。
  我曾经犯下一件错事,使得国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很难想象吧?王雁荣叛乱,长安沦陷,其实与我有关。
  王雁荣原本不叫这个名字,他姓燕,名三义,曾随你母亲征战漠北,是她麾下一名校尉。待你父母退隐后,他更名换姓,成了幽州边军的一名游击将军。此人悍勇异常,莽直,只认得字,没读过什么书。由于军功被提拔为一方守将,心有不安,是以,与我时常往来书信。
  那时昭惠病故,新政夭折,你父母退隐,大家都凉了心。燕三义是你母亲的忠实拥趸,深恨世家。我感念他赤诚,因而在书信上与他说得多了些,甚至无意中,泄露过长安的一些机密。
  我没想到他记在了心里,也没想到,他对世家的恨、对你母亲的敬佩,已经随着年岁增长,变成了对权欲的渴望。
  我泄露出的长安布防,帮助燕三义轻松攻下了皇都。王雁荣叛乱的余痛蔓延到如今。我,也成了间接害死你父母的刽子手,国朝的罪人。”
  白雪亭看到这里,猝然将信翻过去。
  她心口闷痛得无法呼吸,脏腑不可抑制地泛起绞痛。
  她自以为十八年大起大落,再没有什么能伤到她。
  然而看到魏渺这封自罪书,她还是痛不欲生。
  给了她第二个家的人,居然是害死她父母的人。
  她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恨世间的所有所有。
  她恨花开,恨雪落,恨春风拂面,恨日照人间,恨飞鸟翔天灿烂自由,恨游船归港此心得安。
  人间的一切于她而言如此不可理喻。
  如同自虐,白雪亭翻过信纸,继续读下去。
  突然间,房门被人轻轻叩开,此刻已是夜半,风雪交加。
  那人来得匆匆,身上依稀有霜雪气息。
  直到被杨谈抱紧了,白雪亭才恍然发觉,这间屋子冷得可怕。
  她喉咙像粘连在一起,说话时很痛:
  “……你为什么才来。”
  杨谈轻轻抚着她脊背,抚平她这颗皱紧的心。
  “李惜文来告诉我,我才知道你从李太师那里拿到了老师的遗书。来晚了,对不起。”
  第60章 “杨家给人抄了!杨家人全死光了!”
  杨谈从白雪亭手中接过那封信。
  几张薄薄的信纸捻在指尖,格外烫人。
  他一目十行扫过,面对必死之局,魏渺笔迹还这样整齐冷静,一一诉请事实真相。
  这哪里是绝笔信呢?分明是自罪书。
  教人看了,整颗心都要被剜碎。
  -
  “现在说来,像个笑话。
  阿翩,你这样灵秀,从一块纵心物外的牌匾,就能猜出老师所谓的辞官归田,不过是聊以安慰而已。没错,我从未真正放下,我无一刻不想重披紫袍、回归长安,承继太师与你父母之志,铺开新政,根治沉疴,将郭杨连根拔起,为我当年的糊涂赎罪。
  但我不能。
  当年,杨纵统领三法司,夺回长安后,是他来亲审逆案。他把我的罪责瞒了下来,代价是我要离开朝局。我只能答应。
  谁也没想到,我离开长安那天,行嘉跟了过来。那么固执,赶都赶不走。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并非一败涂地,杨纵会为逼我退隐付出代价。
  而关键,就在行嘉。
  果然,行嘉中了进士,杨纵等不及了。他知道比起他,行嘉更信任我。他是一整个家族的掌权人,怎么能容忍接班人与我站在一起呢?所以,杀我势在必行。
  我自知躲不过,我自知该死。但我不能死得毫无意义。
  所以,我利用了行嘉。”
  -
  白雪亭蓦地扣住他手腕,杨谈安抚地拍拍她手背。
  冬夜这样长,长安这么大,他们缩在一间狭窄的屋子里,紧紧靠着彼此。
  像群狼环伺的密林间,两只离了家乡,迷了方向的鹿。
  -
  “王朝至今,国祚绵延百六十年,江河日下。世家兼并土地,培植党羽,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被他们占了个满。寒庶学子甚至求不到一封推举考试的信函,无数栋梁之才因此埋没。阿翩,即使老师做不到了,新政也需要有人不惧生死地将它延续下去。
  孩子,新政就像你,跌跌撞撞摔摔打打长大。自乾德皇帝启用李太师变法以来,新政数度起落。许多人加入它,许多人抛弃它。
  太师是变法之始,是开启这个时代的钥匙。无奈当年的李府不像现在,他终究不能狠心与家族切割,只能辞官挂印,慢慢调转船头,开李氏族学,期盼能以圣贤道理令后辈明志。
  你父被郭杨处处掣肘,你母亲被夺了兵权,他二人心灰意冷,离开长安。起初曾与我数度通信,常言壮志难酬,哪怕放弃了,也痛苦。后来,他二人生下你。每回与我通信,总是提你又识得什么字,又闯了什么祸。
  我知道,他们有了新的寄托,不再执着于那些虚无缥缈的大事了。
  阿翩,到此处,你应该明白我想说什么。
  其实那日火烧蓬庐,本可以不让你看见。但我设计,让行嘉在你生辰那天杀我。凭你的性子,定然与他此生不死不休。
  抱歉,老师明明看出来你二人情窦初开,却偏偏要用这样恶劣的手段斩断你们的缘分。因为乱局之中,情爱如饮鸩止渴,是慰藉,更是放弃的理由。你们不能重蹈隐年与露华的覆辙,这是老师的私心。
  我引着行嘉走了一条杀师正道的不归路,我断绝了你此生难得的温暖。
  阿翩,澄心,老师再次向你致歉。
  抱歉耽误你和行嘉,抱歉毁了蓬庐,抱歉骗了你。
  只是这条路,我一定要逼你们走。前人已经放弃,我不能手软。
  但愿吾之爱徒澄心行嘉,除朝堂积弊,还我朝青天碧海。
  罪人魏渺濯尘书于章和二十年霜降”
  -
  这封信落笔的那天,白雪亭将迎来一生一次的及笄礼。
  她期待着杨谈会从长安回来,带给她这个世上最珍贵的礼物。她期待魏渺为她挽起头发,告诉她从今后她就是大人了。
  她以为苦海已尽,她终于又有家人了。
  然而在她不知道的地方,爱她的人编织了一场阴谋,无声中攫她入局,引诱她甘愿放弃自我,走上那条既定的洗冤复仇之路。
  一切尘埃落定,白雪亭竟然只觉得虚无。
  她卸力,偎进杨谈怀里。
  杨谈默默收紧怀抱的力度。
  窗外仍然刮风下雪,喧嚣着,教人心乱如麻。在这样冷寂的夜里,他只有她,她也只有他。他们没有了亲人,遗物一般的爱与师恩不再纯粹,他们双双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像两颗弃子,同病相怜。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