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起初,只是绸缎庄王掌柜差人送来几尺新布,说是谢过那日试味的鸭肉。
还顺带捎来邻家杂货铺的几句打听。
又过几日,那抱着婴孩的妇人竟领着两个相熟的婆子登门,一进门便笑说:“顾老板,上回的鸭子香得我家娃儿直咂嘴,今儿特意带老姐妹来尝尝鲜!”
张良的眼睛亮得像是点了灯,手脚麻利地招呼着,案板上的鸭子片得飞快。
油纸包好递过去时,那婆子咬了一口脆皮,眯着眼直咂舌。
“哟,这皮儿!脆得跟炸响炮似的,肉还嫩得能掐出水来!”
她转头对同伴道,“没骗你吧?比东街那老字号还地道!”
不多时,门口竹篮里的试味鸭肉竟不够分了,张良只好歉意地挂上“明日请早”的小木牌。
顾笙依旧守在炉火旁,唇角却噙着淡淡的笑意。
他添了些新炭,听着油脂滴落的滋滋声,手下不疾不徐地刷着蜜水。
案头那本小册子又添了几页——今日卖了三只整鸭!
傍晚打烊前,竟有个书院学生模样的少年探头进来,挠着头说:“同窗说您这儿鸭子是‘京都一绝’,我娘过寿,想订一只明晚的。”
顾笙拿出纸笔快速记录了信息。
斜阳铺在青石板上,将“京都烤鸭”的朱红木匾镀了层金边。
那初生的锐气,终于化作了街巷里悄然扎根的暖意。
第121章 我......我去摆桌
第二日傍晚, 夕阳现出,给青石板路镀上一层温暖的橘红。
顾笙刚将最后一点炉灰清理干净,昨日那位书生模样的少年便如约而至, 步履轻快。
顾笙笑着迎上, 从保温的食格里取出预订好的那只整鸭。
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入手沉甸甸,透着暖意。
不等何展程开口, 顾笙又利落地打开另一只油纸包。
里面是半只精心片好的鸭肉,皮肉分离, 码放整齐。
旁边还配着一小叠薄饼、葱丝、萝卜条和一小罐酸梅酱。
“何公子, ”顾笙笑道,“令堂寿辰,小店没什么贵重贺礼, 这半只片皮鸭, 算是添个彩头。”
“祝夫人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生辰吉乐!”
何展程又惊又喜, 连声道谢:“顾老板太客气了!这……这怎么好意思?”
“昨日同窗就赞不绝口,今日又承您厚意,我娘定会欢喜!”
他一手接过预订的整鸭, 另一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包片皮鸭。
主仆二人目送何展程步履轻快地消失在巷口,这才转身仔细收拾好铺面,落了锁, 踏着暮色归家。
何府内, 华灯初上,寿宴正待开席。
花厅里笑语喧阗,三张八仙桌已摆开架势。
何展程踏进府门时, 管家正指挥着仆役布菜。
他笑着将手中两个油纸包递过去:“刘叔,劳烦将这个摆盘,趁热端上来。”
“这可是我特意为母亲寿辰寻来的新鲜吃食。”
管家刘叔应声接过,入手便觉温热,油纸上还晕染开点点诱人的油渍。
他不敢怠慢,立刻唤来厨房的巧手仆妇。
很快,那整只烤鸭便被拆解、摆盘,连同片皮鸭的精致拼盘,一同作为压轴的热菜,在宴席将开时端上了主桌。
当这道菜被仆妇稳稳放在主桌中央时,满厅的喧闹都为之一静。
只见那整只烤鸭卧于青花瓷大盘之中,色泽红亮如晚霞浸染。
饱满丰腴的形体在灯烛映照下,仿佛披着一层晶莹剔透的蜜蜡流光,闪烁着诱人的油润光泽。
鸭皮紧绷,上面点缀着细密均匀、犹如金红云霞般的焦酥脆泡。
热气袅袅升腾,带着一股奇异而霸道的浓香瞬间撞入每个人的鼻腔。
那是滚烫油脂的醇厚芬芳混合着淡淡果木烟熏的独特气息,霸道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何母坐在主位,被这从未见过的菜品和奇香吸引。
她好奇地看向儿子:“程儿,这是……哪来的肉?瞧着好生稀奇,香味也特别得很!”
何展程笑着起身,走到母亲身边,朗声道:“母亲,这叫‘烤鸭’。”
“是儿子今日特意从一家新开的铺子‘京都烤鸭’订来的,给您尝尝鲜。”
他边说边拿起一张薄如蝉翼的饼皮摊在掌心,又按顾笙教的。
熟练地夹起一片油亮酥脆的鸭皮连带细嫩鸭肉,蘸上一点深红的酸梅酱。
再放上几根雪白的葱丝和爽脆的萝卜条,手指翻飞间,一个精致的小卷便已成型。
“这是‘片皮鸭’的吃法,”
何展程将卷好的鸭卷递到母亲唇边,眼中带着期待,“母亲您尝尝?”
“那老板听说您过寿,特意赠送了这半只片皮鸭呢。”
儿子的心意,何母自然欣然领受。
她接过那小巧的卷儿,优雅地送入口中。
贝齿轻合,“咔嗤”一声极细微的脆响在口中绽开,紧接着便是那层鸭皮惊人的酥裂感!
滚烫丰腴的鸭油混合着酸梅酱的酸甜果香瞬间弥漫开来,恰到好处的酸度完美化解了油腻,只留下满口醇厚的甘香。
细嫩的鸭肉带着淡淡果木烟熏气,与清爽的萝卜、辛香的葱丝在舌尖交织碰撞。
何母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眸倏然亮起。
她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咀嚼的速度,脸上迅速漾开惊喜又满足的笑容。
咽下后忍不住轻拍了下桌面,连声赞道:“哎呀!这滋味……妙!”
“皮脆得惊人,肉嫩得入口即化,这酱酸甜得也恰到好处!”
“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程儿,这是哪家的手艺?当真独特!”
桌上众人早已被那香气勾得食指大动,又见何母如此盛赞,哪还按捺得住?
纷纷学着何展程的样子动手卷饼,或者直接夹起盘中那色泽诱人的片皮鸭肉。
一时间,花厅里“咔嚓”、“咔嗤”的脆响此起彼伏。
紧接着便是满堂抑制不住的惊叹与满足的喟叹。
“嚯!这皮!脆得像刚炸好的虾片!”
“这肉好嫩!汁水足得很!”
“蘸酱!快蘸点这个红酱!”
“天呐,味道一下子又不一样了,酸甜解腻,更显鸭肉鲜香!”
“单吃也好吃!原汁原味,油脂丰盈,香得霸道!”
“是啊是啊,卷着吃清爽,单吃浓郁,蘸酱又别有风味!”
“这一只鸭子,竟能吃出三种天地来!当真是独异!新奇又美味!”
幸福感如同那蒸腾的热气,弥漫在整个厅堂。
原本矜持的宾客们此刻也放开了手脚,争相品尝,脸上洋溢着纯粹享受美食的快乐光彩。
何展程见大家吃得高兴,又夹起一块盘中预订的那只整鸭上切下来的鸭肉,连着皮,放到母亲碗里。
介绍道:“母亲,您再尝尝这个,这是普通烤鸭的吃法。”
“单吃原味,或者蘸着这特制的酸梅酱,都极好,要趁热吃才最香。”
何母依言尝了,同样赞不绝口。
席间气氛愈加热烈,有人忍不住问道:“贤侄,这‘京都烤鸭’开在何处?”
“这般美味,改日定要去光顾一番!”
何展程连忙放下筷子,笑着回答:“就在南西梧桐巷尾,一家新开不久的小店,门脸不大,挂着‘京都烤鸭’的牌匾便是了。”
“京都烤鸭?”一位须发半白的老者捋须沉吟。
“这店名……口气不小啊!敢以‘京都’冠名?”
旁边一位刚咽下一大口卷饼的胖商人却立刻接话:“嘿!老哥,口气大不大另说,可这味道,是真担得起这名号!”
“香脆酥嫩,滋味丰富,依我看,这‘京都’二字,名实相副!”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确实!味道没得挑!”
“对,名字是大气了些,可这烤鸭的味道,也着实是大气,配得上!”
“管他名字大小,好吃才是真道理!改日定要去那梧桐巷寻一寻!”
第二日下午,一向清冷的梧桐巷忽然变得热闹了起来。
何府寿宴的宾客们果真三五成群地寻来。
巷尾那方小小的铺面门前,竟排起了一条蜿蜒的队。
张良忙得脚不沾地,案板上的刀光快成一片残影,油纸包递出一只又一只。
那“明日请早”的木牌早被挤到墙角,无人顾得上看。
顾笙立在炉火旁,炭火映得他眉目温润。
新炭添入,油脂滴落的滋滋声混着巷中的喧嚷。
他手下刷蜜水的动作不疾不徐,昨日那胖商人挤到铺前,举着刚咬一口的鸭腿高声嚷道:“顾老板!昨夜那席上没尝够,今儿专程来补上!”
“啧啧,这皮脆肉嫩,刚出炉的竟比寿宴上更鲜三分!”
旁边一位须发半白的老者捋须颔首,慢悠悠卷着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