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醉仙楼的后厨里,刘掌柜背着手,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家大厨。
大厨被他盯得心里发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看清楚了吗?”刘掌柜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明月楼的小龙虾,配料无非就是花椒、辣椒、蒜、姜,再加些香料,你们照着做!”
大厨擦了擦汗,硬着头皮点头应下。
他心里其实没底,但看着掌柜那志在必得的样子,又不敢多说什么。
只能按照吩咐,小心翼翼地开火炒制。
半个时辰后,一盘红艳艳的小龙虾出锅了。
光看外表,这与明月楼的一般无二。
于是刘掌柜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剥虾壳时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当虾肉入口的瞬间,他的脸色骤变,猛地吐了出来。
“呸!这什么玩意儿?”
失望和愤怒像潮水般涌上心头,“肉又柴又腥,调料味全浮在表面,根本没入味!”
大厨脸色煞白,后背的衣衫都被冷汗浸透了:“掌柜的,我、我是按照您说的配料做的啊......”
他心里叫苦不迭,明明就是照着尝出来的味道配的,怎么差这么多?
“废物!”刘掌柜怒骂一声,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重做!煮的时间短点,调料再多放些!”
他不信邪地想,一定是火候没掌握好。
顾笙能做到的,他们醉仙楼没理由做不到!
与此同时,八珍楼和聚仙阁的后厨也上演着同样的戏码。
马东家尝了一口自家的小龙虾后,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这肉又老又柴,和明月楼的简直天壤之别。
孙老板更是直接摔了筷子,那浓重的泥腥味让他差点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三位大厨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
八珍楼的大厨喃喃自语:“明明......配料就是那些啊......”
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做出来的味道却差这么多?
“再试!”
刘掌柜咬牙切齿地下令,眼睛里燃烧着不服输的火焰。
他就不信了,顾笙还能有什么秘方不成?!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调整火候、增减调料,做出来的小龙虾始终差之千里。
要么肉质发柴,要么腥味难掩,要么调料浮于表面。
完全没有明月楼那种鲜香入味、回味无穷的滋味。
三位掌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马东家狠狠一拍桌子,震得杯盘叮当乱响:“该死!顾笙到底藏了什么诀窍?!”
他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而此时,明月楼的小龙虾生意,依旧如火如荼,门庭若市......
第91章 别来无恙啊,哥哥......
两天后的清晨。
街边的早点摊陆续支起, 蒸笼里冒出腾腾热气。
可今日的街巷却与往日不同。
几乎每个早点摊前,都有人在议论同一件事。
“听说了吗?明月楼那小龙虾,啧啧啧, 简直绝了!”
一个挑着扁担的货郎分享道:“我昨儿排了半个时辰的队才买到, 那麻辣味的,吃得我舌头都麻了还停不下来!”
旁边卖豆腐的老汉咂了咂嘴,摇头感叹:“谁能想到啊, 那田里的害虫,竟能做成这般美味?”
他昨天独自一人竟然吃掉了四斤, 可还觉得不过瘾。
而这样的对话, 在川州府的每一条街巷、每一间茶馆里不断上演。
醉仙楼的刘掌柜站在自家酒楼门口,听着街上行人兴致勃勃的议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醉仙楼, 作为川州府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酒楼, 一直保持着高傲的姿态。
他从未真正重视过一个新开张的明月楼。
然而, 如今的明月楼却在短短几个月内展现出了超越之势。
而且这背后的东家竟然还是一个哥儿,一个年轻的哥儿!
刘掌柜的手指无意识地掐进掌心, 心里翻涌着不甘和嫉妒。
在短短三四天的时间里,明月楼的小龙虾如同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速风靡着整个川州府。
连带那些小摊小贩也沾了光, 生意兴隆得不得了。
明明他们三家酒楼也尝试做了小龙虾,可偏偏就是做不出明月楼那个味道!
“顾笙......”他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名字,眼底闪过一丝阴狠。
他心里明白, 再这样下去, 醉仙楼的生意怕是要被彻底抢走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转身走进了酒楼。
“我倒要看看, 你能得意多久!”
小龙虾的热潮,彻底席卷了川州府。
“诶,你吃没吃过明月楼那小龙虾?”成了人们见面时的第一句话。
“那麻辣味的,吃得我直冒汗,可就是停不下来!”
“我更喜欢蒜蓉的,香得很!”
“要我说,十三香的最绝,那味道,啧啧啧......”
茶楼里、街巷间,甚至大户人家宅子里,所有人都在谈论着这道新奇的美食。
就连平日里最矜持的闺阁小姐们,也忍不住让丫鬟偷偷去买一份回来尝鲜。
而在信河村,这几日的景象更是翻天覆地。
信河村的村民们,这几日的笑容比过去几年加起来还要多。
现在的他们是天还没亮就已经提着木桶、竹篓,成群结队地往田里赶了。
“柱子哥,咱们村这下可算翻身了!”
二狗抱着一筐刚抓的小龙虾,笑得见牙不见眼。
“照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咱们村就能家家户户盖上新房了!”
他现在已经开始攒钱娶媳妇了~
赵柱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稻田,阳光洒在绿油油的稻苗上,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波浪。
“是啊......”他轻声说道,眼眶有些发热。
“谁能想到,这些祸害庄稼的玩意儿,竟成了咱们的福星!”
村民们穿梭在田埂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未来的美好愿景。
“以前啊,看到这些爬虫就头疼,现在可好,它们就是咱们的宝贝疙瘩!”老一辈的老人抽着旱烟,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大爷,这多亏了明月楼,咱们才有了这翻身的机会。”赵雷也忍不住感慨道。
“对对对,等咱们赚了钱,可得好好谢谢人家顾掌柜。”
二狗两人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附和着。
赵柱突然说道:“爹,您说如今这爬虫这么值钱,咱们是不是得把它们养得肥些,让顾掌柜多收咱们的货?”
他昨日去送货的时候,已经看到隔壁村也有人在抓爬虫了。
一股危机感袭来!
赵雷若有所思地点头,觉得有理,“你们先去把今日的五百斤备好。”
赵柱点了点头,拿起一个空的竹篓朝田埂上走去。
“柱子哥,今天咱们再多抓点!”二狗跟在身后兴奋地搓着手,一想到今日又有进账就忍不住兴奋。
“昨天咱们村光靠抓虾就挣了五十两银子!这可比种地来钱快多了!”
是啊,整整五十两啊!
赵柱蹲在田埂上,看着稻田里密密麻麻爬动的小龙虾,心里既震撼又感慨。
他伸手抓起一只小龙虾,红褐色的甲壳在晨光下泛着光泽。
“真是......世事难料啊......”他喃喃自语,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不远处,村里的孩子们光着脚丫在田里跑来跑去,欢快地喊着:“这边!这边好多!”
“小心点!别踩坏了稻子!”赵柱笑着喊道。
明月楼门前,排队的人群从早到晚就没断过。
“掌柜的,再加两斤十三香的!”一个穿着绸缎的富商拍着桌子喊道,满手红油也顾不上擦。
“这玩意儿真是越吃越上瘾!”
周林安忙得脚不沾地,可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收不住。
他偷偷瞥了一眼账本,心里乐开了花。
这才几天啊,利润就已经翻了好几番!
“顾笙,咱们是不是该再招几个伙计了?”
他凑到顾笙身边,压低声音道,“再这么下去,咱们的人手怕是要不够用了!”
顾笙站在二楼,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食客,嘴角微扬。
“不急。”他轻声道,“这个时间招人容易混进一些目的不纯的。”
周林安一想,也是。
这个节骨眼,无法确保招募到的每个人都是纯粹不带目的的。
“跟大家说一声,这段时间就多辛苦些,等到发月钱的时候,我们会额外多发些奖金。”
周林安点了点头,只要工钱给得够,什么抱怨都没有了。
于是转头纷纷阿福把消息传下去。
这几日,小龙虾的火爆让顾笙忙得脚不沾地,每日都是天黑了才回家。
但今日不同,李修远今日傍晚便休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