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茹喝了两碗汤,轻抚着微微鼓起的小肚子打了个饱嗝,而李星远虽然依旧保持着小大人的仪态,但夹菜的速度明显比平时快了许多。
  “漂亮二哥夫哥哥,明天还能吃这个吗?”李茹眼巴巴地问。
  蠃…明明中午之前刚说想吃蠃的!
  所以,爱会消失,对吗?
  顾笙看了李修远一眼,轻咳一声:“明天咱们吃点清淡的。”
  “啊——”李茹失望地拖长音。
  李星远突然开口:“二哥是担心香味又引来邻里吧。”
  听闻,一家人同时看向李星远。
  “笙哥儿,是出了什么事吗?”秦丽芳放下碗筷担忧问道。
  今日下午他们几人去了大伯家,不知家里发生了何事。
  李茹举起小手发言,把今天好多人来抓鸡的事说了一遍。
  李星远淡定地扒着米糊:“刚才我出门时,张叔还问我们家里是不是藏了个御厨。”
  顾笙……啊哈,这怎么就传出了御厨了?!
  ---
  夜深人静时,顾笙独自坐在桃树下发呆。
  月光如水,给老桃树披上一层银纱,他轻轻抚摸着树干,想起自己原来的世界。
  这莫非就是“仰首望皓月,俯首念桑梓”的感觉?
  他想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才仅两个月,却恍若隔世,觉得原来的世界已是遥远的记忆。
  “还不睡?”李修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顾笙回头,看见他披着外衣站在月光下,轮廓清晰如同刀刻。
  “在想事情,”顾笙拍拍身边的凳子,“坐会儿?”
  人在感性的时候,情感往往变得尤为脆弱,此时特别渴望有个人陪,顾笙就是如此。
  李修远踌躇片刻,在哥儿柔和目光的注视下,最终还是坐了下来,但还是稍稍离得远了些。
  两人肩并肩望着月亮,一时无言。
  “李修远,我想家了。”忽然,顾笙开口,声音低了下去。
  李修远侧目看他。
  “哦,不是这个顾家。”他解释了一声,但这解释跟没说一样。
  因为李修远只知,顾笙除了这个顾家,就只剩这个顾家。
  所以,他终究还是后悔了吗?
  李修远静静看了他一会儿,随即抬手,轻轻地抚了抚他的背部。
  顾笙的身体不由自主地一震,这个动作,难道是在试图安抚他?
  远处,李母与李倩二人正悄悄地匿于墙角,偷偷观看顾笙与李修远二人在月下幽会。
  “娘,您看,二哥还对人动手动脚,他是不是对笙哥儿有好感啊?”李倩压低了声音问道。
  啊啊啊~二哥喜欢笙哥儿,她是不是马上就要有二哥夫了!
  刚才,她言及顾笙此时正独自一人在院里吹风赏月,转眼,她二哥便急匆匆地赶去了。
  啧啧啧,看得这般紧!
  秦丽芳笑着轻敲打了下女儿的额角,拉着人离开了。
  她家老二终于开窍了,看来无需她再费心撮合两人,接下来得赶紧想办法筹划彩礼了!
  次日,天色尚暗,李修远便已起床整理,今天,他要去私塾了。
  往常,他对于离家前往镇上学堂并没有感到特别,但这一次,心中却无故弥漫着一股不舍,下次归家,又将是几天之后……
  李修远背上箱笼,刚出家门不远,便恰巧遇上了隔壁邻居。
  王凤梅刚一出家门,便意外地遇到了正准备离家求学的李家二郎,她原本想打个招呼便离去,却不知为何,昨日顾笙的身影突然在她脑海中浮现。
  那哥儿现在长得越发标致,还有一手好厨艺……
  “李家二郎,”王婶突然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这笙哥儿可曾婚配啊?我娘家有个侄子……”
  李修远笑容一僵:“他……暂时不考虑这些。”
  “哎呀,这怎能不考虑呢,笙哥儿快二十了吧,这可不能耽误了!”
  这李家老二,把人领回家后,又不婚娶,简直就事‘占着茅坑不拉屎’,王凤梅在心中暗自腹诽道。
  她不依不饶,“要不先见见?我那侄儿容貌俊秀,定能让人眼前一亮。”
  李修远心中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烦躁,正打算婉言谢绝,却见顾笙拿着一个包裹匆匆追了出来:“你起得好早,我给你烙了几张饼,拿着路上吃。”
  李修远嗯了一声,伸手接过包裹,指尖不小心碰到顾笙的手,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了一下。
  注意到旁边还有人,顾笙故作镇定地咳了一声,结果呛得直咳嗽。
  “有没有事。”李修远立刻紧张上前,轻拍他的背部。
  顾笙抬头,正对上李修远近在咫尺的脸。
  光亮下,那双平日冷峻的眼睛此刻竟带着一丝温柔。
  顾笙突然觉得呼吸有些困难,连忙移开视线,退了一步,“那,那个……你路上注意安全!”
  “嗯。”李修远有些不舍地收回了手,将饼放入箱笼中,“回去吧。”
  顾笙朝王凤梅点了点头,赶忙转身离开。
  李修远松了口气,却发现自己目光无法从顾笙身上移开——那人走在月光下,身影修长而清瘦,与这古朴的小院奇异地和谐相融。
  “多谢婶子好意,他不需要。”他说完便转身离开。
  王凤梅尴尬地轻触鼻尖。
  作为过来人,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于是提着篮子,默默朝着相反方向前行。
  另一边,顾笙走远后这才伸手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耳朵,心里嘀咕:这古代人怎么比现代人还会撩?
  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啊!
  第14章 哪家姑娘这么有福气?
  李修远去镇上私塾授课后,李家小院就安静了许多。
  没过两日,周敏的孩子办三朝礼,李家人穿戴整齐去贺喜,那匹原本说早送去的布也托到了这日才带去。
  顾笙也跟着去了,才隔几日没见,这小家伙已从皱巴巴的模样蜕变为粉嫩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又多瞧了几眼。
  周敏见他喜欢,笑着打趣道:“笙哥儿这么喜欢孩子,日后自己生了,定也是个疼孩子的。”
  顾笙耳根微热,连忙摆手:“敏姐儿说笑了。”
  心里却想着,他不想,他害怕!
  甚至难以想象自己怀孕生子的场景。
  宴席上,顾笙作为周敏母子的救命恩人,不仅被邀请坐在主桌,还受到了大伯一家以及周敏娘家亲戚们的敬酒。
  他推辞不过,只好浅尝辄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席逐渐接近尾声。
  趁着大家不注意,顾笙悄悄离席,走到院中透气。
  回程的路上,顾笙已经无法走直线,若非周兰搀扶着,他总往沟里走。
  终于到家后,便一头栽在床上,很快就沉沉睡去。
  “这孩子,不能喝就别硬撑,躲着点就是了,怎还谁敬了都老老实实地喝完,就没见这么老实的。”连酒都不会躲,秦丽芳在一旁帮忙盖被子,忍不住评论了一句。
  “哥哥喝了十碗。”李茹在一旁报数道。
  “怪不得。”秦丽芳道。
  也不知道顾笙以前有没有喝过酒,不过依着王翠枝那德兴,别说酒了,恐怕连水也会被她吝啬地限制,不让人轻易饮用。
  这会儿见顾笙睡得乖巧,秦丽芳便说道:“茹儿,你拿上几文钱,去胡大夫那抓副醒酒的方子,不然明天怕有笙哥儿受的。”
  李茹点了点头,接过钱便出门了。
  不知是体质原因还是喝了醒酒汤的缘故,第二天醒来时,顾笙没感到任何的不适,用了早饭后便又央着周兰带他进山。
  “笙哥儿,你咋这么爱往山里跑?”周兰边走边问。
  “山里宝贝多,运气好能赚大钱。”顾笙拨开杂草四处查看。
  可惜,上次发现天麻似乎花光了他的运气,后面这几次进山都没什么大收获,只零零散散挖到些石斛。
  正午时两人便启程返回了。
  尽管现在正值早春时节,但太阳的光芒已开始变得有些灼热。
  这阵子,村民们已经开始陆续下田劳作。
  李大河与李明远近日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在自家后院制作顾笙说的农家肥。
  关于这种农家肥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其制作过程就是将粪类、草木灰、秸秆混合堆积一起等着他们发酵就成。
  至于什么是发酵,顾笙解释了,但他们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爹,也不知笙哥儿从哪儿知道的信息,这农家肥真的能提高产量?”李明远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还是忍不住有些怀疑。
  李父点了点头:“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是头一次听说。”
  但一想到顾笙在说这事时,那笃定的神情,“行了行了,既然做了就选择相信,笙哥儿总归不会害我们。”
  李明远应了声,继续手上的活。
  再过几天就要播种了,关于种子的事,顾笙也说过该如何浸种催芽,怎样选种留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