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李婶把碗放下,大手一挥。
“然后我都准备回去了,结果一看诶!好俊的年轻人!他一个人窝在集市那里摆摊,摊子上黑乎乎的跟牛粪一样,我这种热心人能让他空着手回去吗,我立马就冲过去买了一包。”
李婶大步冲到客厅的角落,一把拎起来那包泥巴,“看!这可是最新款的营养土!那个年轻人说不管种什么东西,只要撒进去保准比之前都长的好!”
“哇……”女儿欢呼着鼓掌,感觉自己的妈妈耀眼极了。
“……啊?”丈夫捧着碗,嘴巴都没能闭上。
李婶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太得意了,不小心在种了很多年地的丈夫面前说出了不合常理的事情,且透露出来她看人长得俊俏才买东西的了。
“你可别不信,虽然说你在乡下种了这么多年地,但发掘新事物的眼光还是不如我,这包就是最新研发的营养土,我之前在网上都看见了的!”李婶直接拍胸脯。
“呃……这个吧……原来是这样啊哈哈。”李婶丈夫连忙扒了两口饭,装作自己什么都没发现。
对方不相信。
多年夫妻的李婶立马就发现了这一点。
“不信我?我是什么人啊?我还能买到没有用的东西?直接试试就知道了!刚好厨房里还有两个烂盆,把地上的蒜头栽进去!我要让你这个落后的老头子看看什么叫最新款的营养土!”
“呃……这个……好吧。”李婶丈夫又扒了两口饭,显然是根本不相信的。
第145章 耕地蚯蚓/土地荒芜3
但李婶是什么人啊?
看人不相信一下子就来劲了, 原本的三分信任变成了七分笃定,立马拍着胸脯说这包营养土肯定行。
“哇,妈妈好厉害!”小女儿十分信任, 拍着手鼓励。
“呃,其实我也没有不信……”李婶丈夫含含糊糊, 但在李婶锐利的眼光下还是渐渐小了声音。
“其实吧, 试试也行。”李婶丈夫果断改口, “虽然我没怎么听说过,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说不定这就是最新研制出来的呢。”
李婶这下满意了, 看着一脸支持的女儿和满脸认可的丈夫,顿时又感慨起来了, “你们还真别说,那个卖东西的小伙长的可真俊啊, 十里八乡最俊的, 要不是赶着做午饭, 我真想多留一会, 买他个十包八包的。”
“哇……帅哥哥!”女儿激动鼓掌。
“咳咳。”李婶丈夫发出了提醒的咳嗽声。
李婶的语锋一转,“我的意思是这个小伙这么帅,卖的东西肯定是不错的,不然人家也犯不着,光靠脸就能挣钱了,像那种拍电视剧的大明星一样知道吧?”
“哇, 妈妈好聪明!”女儿是永久的捧场王。
李婶丈夫这下也没话说了,还能说什么呢,都夫妻这么老多年了,妻子是什么性格他还不知道吗?
“你们先吃着, 我这就去把大蒜栽进去,铁定好用的,你们就等着吃蒜苔吧,到时候炒腊肉,喷喷香的。”
李婶势不可挡的去种蒜头了,又在家人的视线中拍着胸脯保证,包好用的。
女儿照样是个捧场王,丈夫也早已习惯了。
一家人十分配合,在白天兴致勃勃的去看花盆里的蒜头 ,并点评着这种泥巴这么黑一定很有营养,在晚上睡前好好浇水,按照大蒜所需要的水量细心的浇,主打的就是一个认真配合且向上。
“妈妈,我感觉蒜马上就要长出苗来了。”李婶女儿用刷牙的杯子小心翼翼的倒水进去,一脸认真。
“我也觉得。”李婶把花盆搬到阳台上,已经有些不在意蒜头到底能不能长出苗来了。
生活中的事情太多,各种事情也非常多样,一包18块钱买来的营养土到底好不好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明天又赶集了,那个卖土的年轻小伙不知道还在不在那,我去问问这个土怎么用吧,可能是我们不清楚方法。”
李婶状若无意的说。
“你都种了这么多年地了,种个蒜头还不清楚方法。”丈夫在客厅默默回话。
“你这人真不讲道理,时代在进步懂不懂啊。”
李婶蹲下来看了一眼花盆,湿乎乎的土蓬松温润,还真有点营养土的气质,总感觉非常肥厚有气质,18块钱一包也是值得的。
明天再去看看吧。
李婶下定决心,带着这个念头入睡,并在第二天的七点半准时起床,简单洗漱一番就挎上了菜篮走在了集市。
“李婶,野生草鱼要不要来一只?”
“待会再来看,我现在有事呢。”李婶信誓旦旦。
“豆腐,新鲜的水豆腐,李婶要不要买点豆腐回去炖汤。”
“等会儿等会儿,我待会回来就买,你给我留两块啊。”
李婶目不斜视,路过了一个又一个摊位,在密集的人群里钻来钻去,最后终于停在了尽头那里。
……
叶辞风还在摆摊,准确的说应该是摆一个没人来的摊。
第一个18块钱的名额已经给出去了,剩下的都88一包,压根没人买,在物美价廉的集市上,就连问一句然后拍大腿离去的都不多,纯纯无人问津。
就连看他长相好来问话的都没几个,因为大清早来赶集的都老花眼,人脸都看不太清的。
“哎呀小伙子,你还记得我不,我上次在你这买了一袋营养土,已经用上了,可好用了,我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又黑又亮,我这次是来再买两包的。”
李婶喜笑颜开,好视力让她看见叶辞风就忍不住笑,迅速又买了两包营养土,理所当然地站在摊位前唠嗑。
李婶很能聊,从天南聊到地北,从国家形势聊到这块集市上哪家摊子最实惠,滔滔不绝兴致昂扬,聊到叶辞风都忍不住提醒她该去买菜了。
“哎呀!快中午了!”李婶一拍大腿,风风火火的告别叶辞风的摊位,迅速离开摊位去买菜了。
李婶买完菜回家,把东西收拾好后看着两包88元的营养土,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
就连她这么自信昂扬的人,在村子里的集市上买到一包88的所谓营养土,也是会怀疑自己的。
“唉……怎么就……”李婶有些懊恼,但想到摊主那张年轻帅气的脸一下子又不内耗了。
长这么帅可是能当明星的,现在只要百来块就能近距离聊天,还有赠品营养土,怎么看都是赚了。
李婶又自信昂扬了,并打消了把两包营养土藏起来的念头,光明正大的摆在客厅里,所以她的家人一回来就看到了。
李婶女儿先发出疑问,“妈妈,这是什么呀?”
“就是那种营养土呀,妈妈觉得用着很好,就又买了两包。”李婶非常淡然。
大人的态度很容易感染小孩,女儿也就点点头不说话,感觉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李婶丈夫是第三个回来的,看着客厅里的两包黑乎乎的泥什么也没说,只是变得非常沉默,活像是被人抛弃了一样,行为举止都透露出落寞。
“我真服了你了,我都跟你结婚多少年了还搞这死出,我真是觉得很好用,你怎么就不相信呢!”李婶一脸痛苦,仿佛真被冤枉了。
丈夫还是很落寞,并且还更夸张了,神色灰暗的去厨房装饭,吃饭都坐在了餐桌的最角落,菜都不夹了。
“我真服了你了!你居然不相信我!”李婶满脸懊恼,饭都不急着吃了。
“嘻嘻。”女儿一边扒饭一边左看右看,不管看多少次还是为爸妈的表现所折服着。
“你等着!你居然不相信我!我现在就证明给你看!”李婶一下子来劲了,演技狂飙的冲到阳台上,刚想把蒜头狠狠的挖出来,突然发现里面居然冒出来一个小绿苗。
她的手一下子就停住了。
“诶?”
她轻轻的碰了碰,柔软稚嫩,完全就是新长出来的小苗的模样。
明明早上还没有的,大蒜一般在半个月左右才会发芽,现在才两天啊!
李婶皱了皱眉,突然感觉事情好像跟她想象的不一样,虽然说她上头了很爱表现,也有欢快的家人陪着一起演,但基本的常识她还是有的。
一个营养土,或者说一种肥料,怎么着也不能让半个月才能发芽的蒜头两天就发出芽来,这已经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了,而是根本不合常理的。
“怎么了老婆?怎么没声了?”李婶丈夫也从戏里脱身出来了,来到了阳台上,看着李婶手里的那盆土眯了眯眼睛。
“这是什么东西?难不成真是蒜子发芽了?”
“应该……”李婶也有点不确定,但看着手里的稚嫩小苗也无法直接否定。“可能是种进去的时候就已经发了点芽?现在有土了刚好顺着长?”
“不是,之前发芽的一批早吃了,这是一点都没发芽的。”
“那……这这。”李婶有点磕磕巴巴了。
两种想法反复横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