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说话间,小木屋已经出现在眼前。
有了遥音的帮忙,每天的活儿快了许多。
等到把一切都收拾好,两个人也吃过午饭,天还很早。
时易拿出那个旧本子,招呼遥音一起坐在木屋外的桌子上:“来,咱们先把春耕的活儿敲定了。”
遥音抓了两块红薯干过来,托着脸看着。
时易已经在本子上画好菜地的分布,看她坐下,笑着敲敲她的头:“你写啦,不多练练怎么行?不会的字我教你。”
遥音嘟着嘴,不情不愿拿过笔和本子:“那不许催我。”
时易摇摇头:“不催不催。你写吧,来,这个格子是离咱们屋最近的那块地,种点去年留种的西红柿、小白菜和毛豆吧。”
遥音一边慢慢地写,一边说:“嗯……是,草药不是一下子就长好的,咱们是得留一些地,先种点菜。”
时易又指了指另外一个格子:“这里是新开出来的地,我知道你爱吃甜的,咱们种西瓜吃。”
遥音一边写,一边撒娇地笑:“哎呀,甜的你也爱吃嘛……你教我怎么写‘瓜’!我不会。”
时易凑过来,贴着她坐,又握着她的手,慢慢在纸上写着:“来,我教你。”
遥音的脸有些红,耳根发烫,眼睛看着纸上的字:“教我写字就好好写字嘛,坐得离我这么近干什么?”
时易不理,偏过头去把发丝别到耳后,又凑回来,脸颊靠在她肩上:“笔顺别写错了,一笔一笔来……对,就这样。”
笔尖划在纸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遥音悄悄瞟了一下时易的侧脸,发现看似严肃的时易,其实脸颊也微微红了。
时易写完一个“瓜”,才松开她的手,问道:“会了没?”
遥音“嗯”了一声,却身子一歪倒在时易身上:“再教一遍嘛。”
时易无奈一笑,点点头,又握住她的手,俩人靠在一起,时间突然变得很慢。
待她们整理好春播的蔬菜瓜果,预留的草药田,可以用的肥料,和明后天要去采药根的山头之后,晚霞已经挂在天边,远处的山林也罩在一层柔灰色的薄雾里。
新生活,已经在这片山谷里悄悄生根发芽。
作者有话说:
收到了一些很宝贵的评论,有的时候我措辞不太敏锐,也有不恰当的地方,谢谢大家的指正!
第25章
连着几场雨过去,一些叶类中药已经长得很旺盛了。
山坡上那片新垦出来的田地里,青绿的艾叶一排排探出头来。
一早起来,时易和遥音便提了两只竹篮,沿着田埂走了一遍,将最茂盛的那一批艾草一棵棵掐下来。
遥音懂得多,她特意挑了长势最好的,还教着时易怎么选。
时易擦了一把额头的汗:“一上午啦,是不是够了?”
遥音在充满艾草味清香的风里回过头,兴高采烈地说:“够啦够啦,咱们留一点晒干自己用,剩下的就可以捆好去集市卖!再留一点……”
时易笑着接过话:“留给你妈妈。”
这两个月,她们每周都会找个天气晴好的日子,从小路溜到镇上,把采草药根时余下的新鲜草药带给遥音的妈妈。
“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没办法上山采药,还得继续做药婆的营生,我们得给她送点药。”遥音这样解释道。
是以,镇上药婆的门面还开着。
采完这批艾草,时易和遥音一起坐在屋外的小桌上,把叶子一把把理顺,用细麻绳捆成小束,摆在竹筐里。
春风吹得人心痒痒的,屋里的茶水刚刚煮沸,rook和ash在一旁打盹,马儿和山羊群散在不远处的草地上。一切都安稳又明媚。
遥音抬头看着时易,突然伸过手,抱着她的胳膊摇了摇:“我知道日子,后天镇上有大集市,我们带上这批艾叶,再带点儿鸡蛋、生菜什么的,去当个小摊主好不好?”
她已经做好了继续劝说的准备,因为她以为时易会拒绝或者推辞的;毕竟,时易是一个不那么喜欢人群的人。
谁知时易“嗯”了一声,伸手拉住了她,认真道:“走吧,咱们一起下山,把第一笔钱赚回来。”
遥音一愣。她盯着时易看了好几秒,才眯起眼睛笑了:“好呀!”
说完,她突然扑上去,一把抱住时易的脖子,把脸埋在她肩上。
“你不那么怕人啦。”遥音黏糊糊地低声说,“我以为你要等一等的。”
时易用力地回抱她:“不是我不怕人,是我怕没有你。”
遥音稍稍偏过头,飞快地在时易嘴角亲了一下。
---------------------------------------
这天是个大晴天。镇外的小河边,各色摊子一溜排开,卖菜的、卖鸡蛋的、卖牲口家禽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次集市规模很大,不仅有本镇上的人,还有不少外镇来的摊主和游客。远处还有几辆小汽车,应该是城里来观光游玩的客人。
时易和遥音找了个靠边的小空地,把竹筐一只只摆开,艾叶、鸡蛋、小捆的蔬菜、一罐罐羊奶,都码得整整齐齐。
二人的摊子刚摆好,就有人认出了遥音。
“诶,这不是药婆家那个闺女?前阵子跑了,连婚都不结了那个……”
旁边的人啧啧两声,又看见时易:“旁边那个不就是山上那个怪女人……当时镇子上闹病,都说是她带的,啧。”
窃窃私语的声音围绕在小小的摊位旁。
时易的手攥紧了竹筐的绳子,指节微微发白。她努力克制着自己,但仍然有些被水淹没的感觉。
遥音则侧过身,面向人群,大方地笑着:“要看看艾叶吗?我们山上自己种的。药婆看过的,亲口说了好!”
有些人听到这话,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靠过来翻了翻,咂咂嘴:“是不错,挺新鲜的……多少钱一把?”
遥音趁热打铁,报了价,又提起装了鸡蛋的筐:“顺手带几个鸡蛋吧!山上的走地鸡下的,可香了。您要是买艾草,我们就送些鸡蛋。”
听到这话,围观的人都凑了上来。有人忍不住买了一些,虽然嘴上还说着:“哎,别说……要不是你们的东西真好,我才懒得搭理你们……”
遥音就笑着应应;时易站在她身后,听着那些风凉话,也强撑着镇定。
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了。
遥音把双手作喇叭状放在嘴边,冲着人群喊道:“新鲜的艾草——自己家种的!带一把回去,驱蚊又除湿!买就送山里的笨鸡蛋。还有新摘的菜,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
时易抿了抿嘴唇,也学着她喊了一句:“新鲜的艾草,买了就送鸡蛋,来瞧一瞧——”
好几个人被这免费送的鸡蛋勾过来,围着看。
纵然还有些人对她们两个指指点点、话里带刺,终究还是拗不过那一把把鲜嫩的艾草,和篮子里圆润结实的鸡蛋。
有人嘴上说着:“啧,她们俩还敢回来摆摊?”可话音一落,已经挑了几把艾草,又顺手拿了两颗鸡蛋,嘀咕着:“试试看吧,要是真好,也不管是谁种的了。”
遥音倒是笑得轻松,嘴也甜:“ 哎呀,您眼光好,挑的这些能不好吗!”
就这样,小摊前慢慢聚起人来。
出了几单后,她们的腰包里已经有了一小沓皱皱的纸币。
-------------------------------------
一个婶婶走向小摊。时易认出来了,是那天在山上被镇民搜家时,偷偷安慰她的女人。
她没像其它人那样说三道四,只是站定,端详了她们俩一会儿,然后蹲下来仔细挑了两把艾草,就要掏钱。
时易心里一动,抓起几个鸡蛋,塞进她的篮子里:“婶婶,那天……”
“行了,过去的事儿别再提了。”女人摆摆手,打断她的话,“孩子,也别总是低着头。我看得出来,你们俩都是好孩子。”
女人顿了顿,又凑近半步,压低了声音:“咱这小镇啊,人嘴碎,心不一定坏。你们俩好好过日子……慢慢来。”
说完,她抬手拍了拍时易的肩膀。
遥音并不知道那晚发生的事情,但很快反应了过来这个婶婶没有恶意,马上凑上来说道:“姨姨,下回再来,我们挑好的留给您!”
时易没再说话,看着她的背影慢慢走远。半晌,才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
正值中午,集市人声鼎沸。
遥音正蹲在摊前捆艾草,时易坐在一旁分拣鸡蛋,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嗤笑:
“哟,这不是咱们镇上那位逃婚姑娘吗?还真回来了啊?”
两人抬头看去,是一个面带酒气的中年肥胖男人。
他嘴角斜斜地咧着,目光在遥音和时易身上来回打量,像是在看什么稀奇物件。
“还有这位……当时不是说是个山上来的巫婆?你们俩……敢摆摊,也不嫌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