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眼下先要收拾战后残局,还要处理麻衣教教众的去留问题。
等她忙完一大圈,再歇下来已是夜晚亥时。
丐帮与苗疆五派没有立刻打道回府,众人的伤势不轻,要休养两三天才能翻山越岭。
凉雾没有请人入教,而让六派联军撤出麻衣谷六里地,退到原先的艳丽花海旁扎营养伤。
丐帮如何处置内贼钱多金,那是丐帮的事情。
作为引起云南之乱的导。火索,这笔账丐帮却别想轻飘飘揭过。
尤其是今天,丐帮与苗疆五派主动围攻麻衣教。作为战败方,更要给赔偿。
凉雾没有直接提条件,是给六派主动示好的机会。
如果对方会做人,自是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如果有哪一派不懂事,将来就等着日子不好过。
麻衣教的教众被困许久,都憋着一股去外面好好耍耍的劲头。即便不打打杀杀,也照样能给人添堵。
今天,唯二进入麻衣教的外来者,一个是被绑着关到地牢里的苗重山。
五长老去好好“招待”他。
没有三尸脑神丹的解药配方,能问出蛊毒配方也是好的,对医治这种蛊毒有一个思考方向。
另一位是被请来作客的柳不度。
他第一个享受了作为教主朋友的贵客级礼遇,由长老亲自热情招待,陪吃、陪聊、陪玩。
不过,今天情况特别。
先是教主出关,紧接着与六派团战,麻衣教长老团都太忙了。
只有一位长老有空,把招待贵客的重担交给了六长老郝明。
“叩、叩。”
凉雾忙完后,敲响了柳不度的客房门。
“是我,你还没休息吧?”
柳不度应声开门,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相互打量了对方好一会。
“你还好吗?”
“你没受伤吧?”
这番异口同声地问话,令两人都笑了起来。
凉雾:“我很好,短短六七天,成了麻衣教教主。我猜六长老对你说了具体经过。”
柳不度听到“六长老”这个词,却罕见地露出了一丝疲态。
下午,他进入麻衣教后,全程由郝明陪同。
这感受该怎么形容呢?一言难尽,懂的都懂。
柳不度:“这里没第三个人,你给一句实话。今天安排六长老接待我,你是故意的,还是故意不小心的?”
第55章
是否故意派出六长老待客?
凉雾笑而反问,“郝明招待你时,难道不够热情周到?没有让你感受到麻衣教对待朋友的一片诚心,是如同春天般温暖吗?”
“太热情了,直接跳过春天,直奔酷暑。”
柳不度耳边似乎还残留着郝明叭叭叭不停的魔音穿脑声。
一个人怎么能演出一场锣鼓喧天的大戏呢?
叫他喜静的毛病又要犯了。
柳不度:“我确定了,你是故意的。”
凉雾:“有福同享,不用谢。”
柳不度:“这分明是有难同当。”
“我可不认。”
凉雾夸赞,“六长老为人赤忱。活到他那把年纪还能保留这种品质的人,别说放眼江湖,麻衣教内也就独此一位。”
柳不度无奈地认可,“这话倒是很对。你遇上郝明,比之我遇上苗重山,是云泥之别。”
同样被怪风刮走,同样被刮到山谷的地形中,一个闯关成为教主,一个遭遇毒物围堵,真是同人不同命。
差别境遇,没有什么不好。
柳不度丝毫不认为自己倒霉,还很庆幸走了一趟遭受剧变的长春谷。
在枯死老槐树之侧,三天三夜地劈刺死气凝结的屏障,令他感悟良多,触摸到了一种“死”的无形规则。
他先详述了自己在长春谷遭遇,转而又说:
“下午,我听郝明猛夸了一通,夸你如何勇闯「听天池」,夸你又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打碎麻衣教的禁锢。只是缺了最关键的那部分,他没提你挑战的难关究竟是什么。”
六长老把教主吹得天花乱坠,但对重点避而不谈。其中原因很好理解,毕竟事涉麻衣教隐秘。
柳不度没有当场追问郝明,而是直接向凉雾求证。
“我猜你在「听天池」的挑战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生机,对吗?”
“对。”
凉雾干脆地认了,“你凭什么这样猜?”
柳不度:“七天前,平地而起的两团怪风,是逆向而行。一团风没入存在古怪死气的长春谷,另一团风进入的地方就很可能存在某种变异的生机。”
凉雾也细说起「听天池」内的遭遇。
除了隐去游戏系统的相关部分,其余是知无不言,谈起麻衣道人留下的变异「规则」。
“有的感悟以语言传达时,难免词不达意。”
凉雾感叹,“可惜传神石已经沦为普通石头,无法叫你亲自试试了。”
柳不度:“枯死槐树的无形死气屏障也一样,只有击碎它才能离开长春谷。你也无法亲眼一观。”
错过亲身验证的机会,遗憾吗?
两人对视一眼。
哪有半点的遗憾惋惜,只瞧见对方眼底跃跃欲试的兴奋。
凉雾:“今天,我不得见长春谷人所留的无形死气屏障,反而是一个好机会。我想来日能有幸第一个见识你剑下的死亡领域,你不会拒绝吧?”
“不会。”
柳不度也问,“等到来日,你造出升级版传神石,也必会邀我做第一个试石人吧?”
凉雾:“那是自然。”
来日是何日?
两人无法给出确切日期,但都确定不会遥遥无期。
前辈们能做到的,我辈有信心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好运的话,三年五载;漫长的话,不过十几年而已。
此情此景让凉雾倏然想起初遇旧事。
“那年,在星宿海地牢,劫匪起卦抓人。”
凉雾记得清楚,“你的房间上画了‘死门’,我的画了‘开门’。劫匪是算对了吗?”
柳不度轻轻摇头,“不知道,我认为也没必要深究,既定的命运也会有变数。算无遗策如麻衣老道,不也漏了最关键的一卦,导致麻衣教被困一百五十年。”
“比起难以捉摸的命数,不如先接受这个不太好的消息。”
他拿出在树洞里发现的那卷血书,“这封遗书提到了时隐时现的云南神秘岩洞,但也说了它应该不会再出现。”
凉雾细看起来。
血字遗书密密麻麻,说长也不长。写在布上,布块只比两个手掌大一些。
书写者回忆从前,长春谷已经存在四五百年。
早期,据说人们尚且有机会自由进出山谷,只要能练成一门神功。
书写者不知
道是什么武功,这门神功在一百五十年前丢失了。
其实丢不丢都一样,在武功没弄丢之前,也没有练功大成的记录。
不过,有一件事是有记载的。
最初,谷中人的谷外活动时间是一百天。
随着时间流逝,在外的时间越来越短。到了书写者这一辈,出谷后基本十天就会死,最长没超过一个月。
再说「不老泉」很是神奇,喝了泉水就能在谷内青春永驻。
以前试图查找泉水从何而来。
当时,谷中人在外活动的时间偏长,有机会走一走云南的深山老林,发现了一个特异现象。
云滇之地存在一个岩洞。
洞内没别的,只有一潭池水,几乎如死水不动。
岩洞很怪,怪在它居然会移动,更怪的是洞内池水。
池水似魔镜。
水面不起一丝波澜,但人靠近望向它时,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景象。
有心底最渴求的,有个人最恐惧的,有最期盼的答案,也有最不可追回的……
总之,池子映照出的景象是千奇百怪。
过去的四五百年间,有四十九位谷中人遇上过神秘岩洞的池子,称呼它为「仙魔池镜」。
谷民在池水里也见到过不老泉的来历。
不老泉似乎是从天外来。
在某个夜晚,它突坠大地,以泉水为阵眼形成长春谷。
另外,如非长春谷人去观测池水,而是外面的江湖人入洞看水,江湖人或疯或死,最轻的也会丢失记忆。
坏消息,越是接近遗书撰写者的生活年代,岩洞出现的次数越少,最后一次是在三十年前的云岭边缘。
谷民蓝穹宁愿求死,也不愿一直活在谷里。
她飞奔出谷。九天后,大限将至,偶遇「仙魔池镜」。
入洞观池,她不断询问如何让长春谷众生摆脱出谷则死的魔咒。
池水并非即问即答,这次却呈现出了打破长春谷魔咒的方法。
方法有二。
其一,找回那门丢失的武功,补全它的不足之处,功成则能出长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