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将军!”李珩大喝一声,自侧殿飞身而来,手中佩剑脱鞘,银光如瀑。
  他落地之时正逢两名羽林军朝顾行渊袭去,长剑一翻,剑气如虹,将一人剑腕挑断!
  顾行渊冷声道:“站我左边。”
  李珩嘴角扬起:“那我可别挡你风头。”
  二人背靠背,刀剑并起,犹如铁壁天成。
  殿外杀声已起,内殿卫队死死围住大门,西侧偏殿忽传来一声炸响,一队便服亲卫强势破墙而入,直奔苍晏。
  “护丞相大人——!”
  为首者是苍晏公主府暗卫,皆是他私下调入京中等候之人,沉默不语,刀法极准,一刃封喉,破局于寸间!
  苍晏抬手止住反扑兵士,眉眼冷淡如水,他微微整了整被撕裂的衣袖,缓步自殿后走出。
  御座之上,李珣神色已变,正欲高声斥责,苍晏却已走上前来,在漫天血光与钟磬断音之中,低声开口:
  “陛下,臣曾许过你,不负辅政之责。”
  “今日起,不负之日,已满。”
  话音落下,苍晏亲手将腰间玉带解下,朝李珣掷去,砸落台阶,滚落玉石之上,声声作响。
  他回头,眸光横扫群臣,衣袍翻飞:“含元殿起乱,并非兵变,是救大昭。”
  “擒下李珣者,不负社稷之名!”
  话落之时,大殿之中,再无主君,只剩杀局彻底破裂!
  李珣猛地拔剑,身边亲卫护起,仅剩的忠诚之士死命护他退入御座之后。
  而此时,天光忽暗。
  乌云压顶,风从殿外卷入,将帘幕吹得哗哗作响,仿佛天意也不肯再留这位昏君半步。
  殿外,宫城之钟已大作。
  而此刻,长公主府中。
  沈念之忽从午睡中惊醒,身旁床帐轻晃,屋内灯火未明。
  她眉头紧蹙,手指无意识地按着掌心,下一瞬,门外脚步急促。
  “沈娘子!快醒醒——宫里……宫里传出鼓声了!”
  一个婢女一掀帘而入,神色紧张,脸色苍白:“宫里打起来了!含元殿方向鼓声连击,是……是兵变!”
  沈念之坐起身,眼底风暴翻卷。
  她看向窗外天色,一道白光斜落,隐隐照见远处皇城高墙上。
  “顾行渊,你一定要没事!”
  含元殿已乱作一团。
  羽林军兵溃,北庭与赤羽军联手攻破正殿四方,鲜血染红玉阶,宫墙之上旌旗断裂,金钟之下残肢遍地。
  李珣被迫退入后殿,亲卫皆折,他仍死守龙椅不退,嘶声怒吼:“朕为天子,谁敢造反?!”
  而顾行渊,身披血衣,立于乱军之中。
  他一刀劈开数人,护着身后的苍晏缓步而行,身边北庭军与李珩旧部合围推进,每一步皆血路开道。
  就在他们即将逼近正殿
  台阶时,敌军一批伏兵猛然杀出!
  是李珣早布于殿后的暗卫,皆为死士,专为绝境之时布设。
  那一刻,苍晏几乎暴露于刀锋之下。
  “相爷——!”一个文官大喊一声。
  顾行渊猛地转身,拔刀迎上,在乱军中挡下三刀两箭,一刀穿肩,一刃破腹,他却不退半步,生生挡住涌来的五人合围!
  他咬紧牙,左手折断羽箭,反手砍下一人头,鲜血喷涌,他的胸前已然是一片殷红。
  “退后!”他怒喝,“我来!”
  苍晏目光骤缩,想伸手拉他,却只握住了那一片快要脱落的披风残角。
  下一瞬,一柄长刀自他背后袭至,来不及避。
  顾行渊几乎是本能地抬臂、侧身,以己身硬挡。
  那一刀,从他背后劈下,带着全力之怒,穿骨而入。
  鲜血溅出,染了殿前白玉台阶。
  顾行渊身形一震,长刀脱手,跪倒在地,目光却仍死死盯着李珣所在的高台方向。
  “不能……让他活着。”
  他说得极轻,像是从喉咙里咳出来的气。
  他的指节死死扣着地面,鲜血滴落在石缝中,滴答作响。
  苍晏扑过去时,已顾不得一切,压低声音喊他:“墨怀!”
  他却撑着膝盖,眼神依旧冷静坚定:“书阳……你该知道……他不能再活下去了。”
  “快……带他们上去。”
  这一边,李珩率亲卫清扫正殿,北庭军于西门破防,其余的赤羽军从礼部内廷攻出。
  阿聿手执弯刀,一跃而上,将李珣最后一名心腹斩于殿前。
  顾行渊倒下的那一刻,李珩亲自登上龙阶,踏着血水直面御座之上那道依旧嘶吼不止的皇影。
  李珣举剑指向他,眼神癫狂:“你什么都不是!李珩,我才是皇帝!”
  李珩冷冷看他,长剑一横,目光如冰:“那我偏要登。”
  他不再犹豫,一剑横斩!
  李珣头颅滚落玉阶之下,尸身倒地,金冠翻落,凤袍染血。
  四月初八,未时。
  宫门大开,金钟三响,含元殿血战落幕。
  李珩登殿,于群臣叩首之中,执剑而立,北庭王子阿聿立于左,苍晏文武并列,宫门之上旌旗更换。
  风从宫墙之外掠来,鼓声渐歇,火光未散。
  长公主府外,天色已入傍晚。
  昭京城西,一道落日正从宫墙后斜斜坠下,照得公主府前檐金瓦微红,风吹旗影摇晃,静得诡异。
  沈念之一整日未曾动。
  她立在府门前,披着婢女送来的斗篷,一言不发,眸光死死望着街头。
  直到一抹熟悉的墨色马车出现在尽头。
  她心跳一下漏了半拍,猛然奔了出去。
  “停——停下。”
  她嗓音发紧,快步奔向那车队,一眼便看见马车后帘一角垂落,有一只手,从帘内探出,垂落着,指尖染血。
  她冲过去时,那群人方才停下。
  苍晏率先从马背上跃下,亲自掀帘,一身赤金甲袍的顾行渊,正被平放在辇中。
  整个人已是浑身血污,胸口塌陷,左臂几乎无力垂下,嘴角还挂着未干的血丝。
  “阿之。”
  顾行渊睁开眼,看着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
  沈念之猛地扑过去,跪在他身侧,一把握住他冰凉的手,眼泪猝不及防地涌了出来:
  “顾行渊……你别吓我。”
  “顾行渊,你起来——你快起来!”
  她哭得失了声,肩膀抖得厉害,可他的手,却慢慢抬起,拭去她脸上泪水。
  掌心血污未净,他指尖带着温度,缓缓划过她面颊:
  “阿之……你看,我做到了。”
  “我答应你的事,我做到了。”
  “你……可以回家了。”
  这一句,说得极轻,却仿佛在沈念之心头轰然一震。
  “不——”
  她猛然低下头,将他的手紧紧抱在怀里,哭声颤抖:“我不要回家。”
  “我不要你有事……我不要你说这种话。”
  “顾行渊,你听着,我要你活着,活着娶我!”
  她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喊出来,眼泪糊满了整张脸,指节攥得发白。
  他嘴角动了动,像是还想说什么,却最终,手指缓缓垂下。
  沈念之猛地一顿——
  他的手,从她掌中滑落,带着尚未凝结的血,落在她裙边。
  她僵在原地,仿佛一瞬间失去了所有力气。
  然后,她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哽咽痛哭,抱着他血迹斑斑的身子,整个人像是要塌了。
  “我等你回来,就要嫁给你了……”她声音小得像风,却句句入骨。
  “你说了要带我回家……”
  “你说过的啊……”
  身旁的苍晏缓缓走上前来,目光落在那一身是血的顾行渊身上,唇边微颤。
  他这个一起长大、在昭京城打鸟策马的兄弟,就这样在他眼前,倒下了。
  他想说点什么,可话还未出口,眼圈却早已红了。
  沈念之整个人抱着顾行渊,泪水未干,呼吸却极轻,像是那一瞬情绪太盛,直接昏厥了过去。
  “沈娘子——!”
  翌日,李珩登基。
  改年号为“天元”,赦天下,昭示新政。
  登基第一道诏令,便是清理旧冤,追封沈淮景为扬州大都督,配享忠烈祠,御笔亲题“忠义两全”四字匾额,昭告天下。
  晋国公府复名,宗籍恢复,金榜重立于旧府门前,百姓再称“国公府”,堂而皇之。
  沈念之因策定含元之局、筹谋归计、护君有功,被新帝亲封为安和郡主。
  沈忆秋册立为皇后,主中宫,册文称其“心慈持家、德配新主”。
  而那一战血染玉阶、以身换局之人……
  顾行渊,追封为镇国大将军,谥号“忠武”,护国护主,功昭千秋。
  第87章 他重生了。
  回到晋国公府后,屋里灯未点,沈念之坐在床榻上,一动不动,眼睛红得像是火烧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