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
-
翌日晨起,乔漓在客厅碰到蒋时岘。
自结婚以来,除了在老宅那天,这是两人第一次面对面吃早饭。
管家一早备好餐点,营养均衡,恒温保存。
看见小笼包,乔漓眉眼不自觉弯了弯。
熟练地将醋和辣椒混合,她夹起一只小笼包沾了沾辣椒醋,再送进嘴里。酸辣鲜香,汁多味美,口腹皆满足。
喝水不忘挖井人,乔漓搁下筷子,给蒋时岘调一份味碟,“你要不要试试?”
蒋时岘应声尝一个。
小笼包是乔漓最喜欢的点心,等他咽下便问:“怎么样?好吃吧?”
“嗯。”
其实太甜,有点腻。
他没再碰第二个。
餐间手机消息音不断,乔漓边回消息边用点心。
见状,蒋时岘问:“筹备得怎么样?”
蒋氏律师团队效率极高,协议此前拟定好,已经签署完毕,公关公司前期筹备工作开始有序展开。
有许阔在,相关手续交由他去办,乔漓只需线上指点,很是放心。
“挺顺利的。”乔漓摁熄屏幕,将手机摆到一旁,“我先处理一下员工的事,预计下个月可以正式开业。”
也蓝公关原有员工该如何归置,是眼下最棘手的事。
一刀切不是乔漓的处事风格。
尤其在人的问题上,她最是慎重对待。因此她调出员工档案和电子简历,一份份细致查阅。
“资金呢?找融资了吗?”
乔漓点点头,心有盘算:“嗯,这两天准备拜访几家商业银行和风投机构,去谈融资。”
闻言,蒋时岘不动声色地提醒,“京市的资本公司幕后都有蒋氏参与。”
换言之,要找京圈资本必然绕不过蒋氏。
虽是暗示,但语意足够明显。
她不会听不懂。
乔漓自然能听懂他的意思,只是理解上与他想的有偏差。
稍怔片刻,她抿唇温笑:“懂了,谢谢。”
蒋时岘低嗯一声,等她下文,却迟迟没等到。
目光微凝,他沉声问:“你懂什么了?”
乔漓抬眸,直言道,“我会回沪市找融资。”
经他提醒,她就不必在京圈资本里浪费时间。
所以是应该谢谢他。
蒋时岘一口气堵在胸腔,声音更是沉了两分,“回沪市,你打算找谁?”
沉吟几息,乔漓认真开口,“林总。”
“哪个林总?”
“林盛集团,林默泽。”乔漓掀唇,颇有信心,“沪圈资本背后离不开林家,之前达瑄和林盛有过合作,我有八.九成把握能谈下来。”
“......”
呼吸不顺。
蒋时岘战术性抬杯喝水,顺顺气继续问:“还有一两成呢?”
乔漓眨眨眼,语调轻快幽默,“那就打感情牌了嘛,好歹老乡一场呀!”
“他是你老乡,我——”
急音顿停,乔漓惶惑不解,“你怎么了?”
第17章
老板心情不好,特助总是最先感知到。
从蒋时岘回国进蒋氏开始,郑睿便跟随左右一路至今。在肃清蒋系亲属、与其两个亲叔及堂弟厮杀最艰难的三年,都没见他如此过。
沉郁,困惑。
仿佛遇到了什么世纪难题。
郑睿大脑疾速运转,半天搜寻不到答案。
近半年集团销售目标超额完成,研发项目稳中突破,股价平稳上升......所以不会是公司的事,那或许是私事?
这就超出特助过问的范围了。
汇报完工作,郑睿准备离开,却被叫住。
“郑睿,你太太的咖啡馆在松西路也有分店?”
郑睿惊讶,没想到老板会问这个。
提到太太,男人语气不自觉柔和几分,“是,上个月刚开的新店。”
今年两人结婚八周年,松西路店正好是第八家分店。开业日定在结婚纪念日,是夫妻俩心意相通的浪漫标记。
蒋时岘笑笑,又问:“当初你太太开第一家店,启动资金是怎么解决的?”
据他了解,郑睿和其太太是青梅竹马,从南方小城考到京大,毕业后留在京市打拼。短短几年在京市落户安家,实是努力奋斗的成果。
“我比她早毕业两年,她创业那会儿我手里攒了些积蓄,再问亲戚朋友借一点。”
忆当年,郑睿打开话匣子,“当时她压力大,怕失败血本无归,差点放弃。我告诉她,不管是赔还是赚,都有我给她托底。哪怕赔本欠钱,工作几年也能还得上。”
创业之初最为艰辛,尤其白手起家,更是难上加难。
好在苦尽甘来,郑睿眼含笑意,自我调侃,“现在她是老板,我还是打工人,将来退休估计得吃软饭。”
“挺好。”蒋时岘从名片夹里找出一张名片递给他,“雅豫下个月举办经销商会议,茶歇方面暂未确定合作商。”
大订单从天而降,郑睿万分惊喜。
“不是人情订单,咖啡确实不错。”
每次咖啡馆推出新品,郑睿都会请总裁办同事品尝。
蒋时岘尝过几次,早前便让行政部和咖啡馆签订了长期合作。
即使如此,郑睿依然礼貌道谢。
回到工位,他忙不迭给老婆发消息,分享喜悦。
办公室重归寂静。
蒋时岘走到落地窗旁,抬手按压太阳穴。
早餐时的对话犹在耳畔。
乔漓打算去沪市找林默泽谈融资。他与林默泽相识多年,最清楚他的行事风格。想从林默泽手里拿到融资,免不了要签对赌协议。
“我知道。”女人眉目舒展,底气十足,“我预估过风险。签对赌,我照样有把握赢。”
天空云舒云卷,春莺从窗外飞过,直冲天际。
蒋时岘目光一顿,有片刻失神。
玩转资本多年,风险把控早已深入骨髓,以至于下意识替她规避风险,给她提供一条畅通无阻的捷径。
托底之举,好坏参半,因人而异。
正如鸟儿无需牵引,有时保护反倒是束缚,解开绳索,它才能飞得更高。
思绪回拢,男人豁然开朗。
截至目前,他还看不到她的上限。
所以更加不该给她设限。
-
晚九点半。
酒局未散。
觥筹交错间,包厢门被叩响。
侍应生打开门,清俊男人风度翩翩,稳步入内。在座皆是熟识,他让侍应生加座椅,坐蒋时岘边上。
有合作方调笑,“林总最近天天往京市跑,是为了看未婚妻吧?”
林默泽与江家小女儿不久前正式定亲,名流圈人尽皆知。
闻言,林默泽无声笑笑,算是默认。
蒋时岘没多理会来人,频频看手机。
21:58,两分钟倒计时。
不出所料,来电犹如闹钟般准点震响。
没有离席,他直接接听。
酒桌上个个是人精,见状立刻压低聊天音量。
“还没结束吗?”
温柔言语钻入耳中,蒋时岘回应,“快了。”
“喝得多不多?我让管家准备醒酒汤?”
“不多,不用。”
“好,那你忙。等你呀!”
“嗯。”
电话挂断,相熟的友人
连声啧叹,“有老婆记挂就是不一样。怎么说,结婚香不香?”
“那也得分人。”桌上某个喝多的男人接话,涨红着脸表情苦兮兮,“蒋太太体贴。换成我家母老虎,我多喝两杯就得睡沙发!”
“哈哈,那你今天估计连家门都进不去!”
“......”
蒋时岘没搭腔。
他心里门清,关怀备至无关情感——乔漓根据他的行程建了备忘录,何时来电、说什么话,皆是提前打过腹稿。
周祥完备,对外打造模范夫妻形象。
话题引至此,有人顺势提了嘴,“蒋太太好像要开公关公司?到时候我把公关部裁撤掉,公关项目全部外包给蒋太太的团队做。”
语气夸张,奉承意味明显。
这时,与说话人面和心不和的友商出言暗讽:“有蒋总在,你以为蒋太太看得上你那三瓜两枣的小项目?”
蒋时岘坐在主位,眼神骤黯。
那两人没注意到,你一言我一语,借题发挥。
男人正要发话,有人比他快一步出声。
“沪市的达瑄公关,和林盛有过项目合作。”林默泽话音掷地有声,“正是乔二小姐结婚前带的公关团队。”
言罢,席间静默数秒。
能与林盛集团合作,绝非空喊搞事业口号、暗地里倚仗老公的花架子。
方才打嘴仗的两人面面相觑,偷瞄主位。
男人面上无甚情绪,瞧不出喜怒。
很快有人打圆场,转移话题。桌上气氛恢复和乐,小插曲仿似从未出现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