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贵妃承宠记 第75节
康玉仪向来最羡慕身段儿纤瘦苗条的女子了。
这位小姐瞧着极和善,日后她若是成了太子妃,想来也不会怎样为难她罢?
李元珩漠然置之,只沉声道:“皇祖母若无旁的事,孤便告退了。”
皇太后讪讪一笑:“好好好,你且先去忙罢。”
李元珩揖礼告辞,转身负手离开。
跨过殿门时却发现那丫头还呆呆立在原地,像是脚底生了根。
他握拳抵在唇边轻咳了两声,拧眉唤了声“走了。”
康玉仪这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朝主位的方向福了个身,并小跑着跟上了男人的脚步。
看着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祖孙三代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长公主火冒三丈,“这狐媚子手段真是了得,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怎么欺负她了。”
“母亲息怒,太子表哥乃一国储君,蓄纳些婢妾原也不算什么,哪怕不是康氏,也可能有旁人。”裴玉媗压抑着心底的酸涩。
皇太后见外孙女想得开,面色渐缓,稍稍宽心,颔首:“是,太子宠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妃之位……”
殿内气氛一时陷入凝滞,几人神色复杂。
长公主把玩着手上的赤金缠丝嵌蓝宝红宝对镯,注视上头的凤纹,忽地灵光乍现。
她神采奕奕道:“咱们玉媗不是自生下来便被钦天监批出是天生凤命嘛?不如咱们拿这桩事到皇兄面前去做做文章?”
皇太后闻言眸光微动,却是久久不语——
她生下一女后便再无生育,故而对容貌性情都与自己相像的外孙女玉媗寄予深切厚望。
于是便四次三番买通钦天监之人,让其对外宣扬外孙女天生凤命。
可捏造出来的就是捏造出来的,若是日后被戳穿岂不是……
“容母后再斟酌斟酌。”皇太后心中五味杂陈。
“玉媗你放心,不论如何,外祖母定会想方设法把你推上太子妃的位置,乃至成为一国之母……”她的凤眸微眯,眼角的纹理尽显。
*
殿外。
再次把康玉仪拎上轿辇后,李元珩淡声吩咐安进喜去敬事房拨几个宫女过来给她使唤。
随即,他便径自阔步朝勤政殿的方向去了。
安进喜忙不迭连声应下,心里愈发佩服这位出身低贱却备受宠爱的康姑娘了——
按规制,太子妃身边六名宫女服侍,良娣身边四名,才人两名,选侍与淑女都仅有一名。
太子殿下金口玉言说的是拨几个宫女过来,无三不成几,说明殿下属意康姑娘为东宫良娣啊!
康玉仪独自坐在太子规制的轿辇上,思绪不知飘忽到哪儿去了,压根儿没听清外边儿的对话。
待回到东宫正殿,她终于独自安安心心用了顿膳食。
许是昨日晚膳没吃够,夜里侍寝又很是费了番精力,膳桌上摆着的几品分量不大的菜式都几乎被她扫空了。
立在一旁的小太监默默记在心底:康姑娘胃口好,下回膳食得多备些……
就在康玉仪饱胀得走不动道儿时,东宫的首领太监安进喜谄笑着领了四个宫女过来。
“这是康姑娘,快向姑娘行个礼。”
“奴婢们见过康姑娘。”四人齐齐福身。
又来了四个?康玉仪美眸圆瞪。
她迟疑须臾,软声问:“安公公,这是……?”
安进喜笑眯眯道:“太子殿下方才吩咐了,拨几个宫女来伺候您,这不,奴才刚去敬事房亲自给您挑的,您给赐个名儿?”
赐名?康玉仪蓦地想起来昨日皇后娘娘赐名的四个“仪”,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原先叫什么依旧叫什么,可以吗?”她双颊薄红,语气认真。
“自然可以,都是姑娘说了算。”安进喜点头如捣蒜,唇边的谄笑就没停下来过。
东宫可还没有女主人,太子唯一的女人便是这位康姑娘,他可万万不敢得罪的。
尤其昨儿守夜,他也隐约听到了些动静,太子竟是亲自抱着这康姑娘去清洗的。
太子殿下那般冷毅威肃的天潢贵胄,竟也会这般体贴柔情,可见这康姑娘真不是一般的受宠啊……
四名宫女又各自自我介绍了一番,年龄从大到小分别是青竹、紫苏、半夏、青黛。
青竹稳重细心,紫苏擅梳妆,半夏与青黛都才十三四岁,是给前两人打下手的。
确认了这四人不是昨日那般,康玉仪心底稍稍舒了口气,便与她们几人闲聊起来。
一眨眼便到了夜深,太子临近子时才归,径直入了浴间洗漱。
康玉仪老老实实坐在床榻边儿,也没敢独自先睡下,心里不断胡思乱想着——
这儿既是东宫正殿,她总不可能一直住在这头的罢?也不知日后会分个什么住处……
为何今日在慈寿宫太后娘娘说要封她为才人,太子殿下却不应下呢?若是能封才人多好啊……
紫苏今日说了,东宫才人年俸二百两。
她原先在王府花房当差时月例不过一吊铜钱,也就是不足一两。后来成了世子通房月例才涨成四两。
若是能获封才人,她就能想法子给家里送些银两了……
一阵沉闷的脚步声传来,由远及近,打断了康玉仪的思绪。
身着一袭银白色中衣的高大男人阔步走来,手里捏着个精致小巧的药瓶子。
他眸光复杂,剑眉微蹙,“把裤子脱了。”
闻言,康玉仪如遭晴天霹雳。
第一百一十二章 if线:假如贵妃没中药(9)
刚沐浴过浑身散发着潮湿热意的高大男人越走越近,并在床榻边大马金刀坐了下来。
“殿,殿下……”康玉仪下意识往后挪了点。
“孤给你上药。”
男人俊脸绷得紧紧的,深邃墨眸极快闪过一丝不自在。
什么上药?
上什么药?
康玉仪又是微微一怔。
见这丫头呆呆愣愣的,李元珩不耐这么与她耗着,索性一把将她按在身下,自己摸索了起来。
忽觉身下一凉,少女低低娇呼了一声。
“就寝罢。”男人帮她上完药之后,眉眼骤染冷意。
康玉仪不懂他这是何意,又怕触怒了他,只好规规矩矩躺好了……
一夜无话,只余殿内烛火摇曳时的细碎声响。
次日,早朝过后,太子依旧例来到承宁宫向崔皇后行礼问安。
崔皇后才刚洗漱罢,便邀儿子留下同用早膳。
膳桌上琳琅满目的点心菜品映入眼帘,李元珩蓦地想起昨夜小太监的话——
“康姑娘胃口极好,竟把呈上来的晚膳全用完了……”
他莫名想笑,抿了抿唇掩饰。
崔皇后倒是没察觉到儿子细微的变化,她自个儿亦是满头愁绪。
从前在王府也罢,如今丈夫登基为帝,成为天下之主,她便没有一日不忧心的。
昌盛帝与她自幼青梅竹马,年少成婚,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从始至终仅有她一人,从无通房侍妾。
偏偏她却不争气,这么多年来生育的两子一女仅有元珩一人顺利长成。
带着对丈夫与大周皇室的满心愧疚,她将繁衍皇嗣的希望全寄托在儿子身上,恨不得儿子妻妾成群,开枝散叶。
“元珩啊,母后听说昨日你见着玉媗了?”崔皇后试探着问。
她压根儿没提皇太后宣召康玉仪的事,而是更在意儿子对长公主之女的看法。
那裴玉媗的祖父是内阁首辅裴铭,父亲是礼部左侍郎,外祖母更是当今皇太后。
崔皇后从前便属意过这位裴姑娘为儿媳,只是儿子从来没松过口,她也不好擅自做主。
“谁?”李元珩面不改色。
崔皇后面露无奈,“裴家玉媗,你姑母长公主之女,昨日你在慈寿宫没见着嘛?”
“许是见着了。”李元珩气定神闲地说。
崔皇后暗叹了口气,“你就没仔细瞧瞧她长什么样儿?她可是有京城第一美人的盛名。”
蓦地想起来什么,她又追问:“亦或是,你不喜欢玉媗那等纤细苗条的姑娘……?”
儿子生得高大健硕,确实可能更喜好丰腴的美人,比如……
李元珩剑眉拧紧,正色道:“儿臣对女色不感兴趣。”
“那你怎么把玉仪放在正殿里日夜同住。”崔皇后脱口而出。
闻言,李元珩脸色微变,薄唇抿紧。
崔皇后忙不迭找补:“欸,母后不是在训你,母后巴不得你多近女色繁衍子嗣呢。”
她甚至没打算让玉仪那丫头服用避子药,不论嫡庶,儿子的子嗣越多越好。
“如今玉仪只是个通房丫头,与你同住不算什么,待日后太子妃入门,你可不许在这般胡闹了。”她循循善诱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