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叶祈安其实也不太确定什么时候要出差,毕竟时间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但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于是趁着现在有空,捎带着顺便整理了一下行李,这一套下来也彻底清醒了,见时间差不多就开车驶向了医院。
“方主任还没回呢?”见自己的桌子上又堆上了一大堆文件,叶祈安料想其中估计大部分都该是方新处理的文件,顺嘴问了谢共秋一句。
谢共秋对科里的消息显然要比叶祈安灵通,听叶祈安这么问,顿了一下后才轻声细语道:“回是回a市了,但是暂时停职了。”
叶祈安怔了下,扭头看向谢共秋,问:“什么?”
“停职了。”谢共秋皱了皱眉,又道,“上次不是和你说有人举报吗?你知道是谁吗?”
听谢共秋这么说,那就是已经知道是谁了?
叶祈安问:“谁?”
“张明远。”谢共秋一字一句道,目光却一下都没有从叶祈安脸上移开过,似乎非想要窥得几分叶祈安表情的变化。
果不其然,这个消息饶是叶祈安都没有想到,在听到这个名字后眼睛睁大了一瞬,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谁?”
“张明远。”谢共秋道,“是吧,我也没想到。”
“但是仔细想想也对......可能严格来说还是因为你的无意之举。”谢共秋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道。
叶祈安也当即想明白了,抬眼和谢共秋对视了一个来回后才道:“我当时没想那么多,而且也没想到他会看录像看的那么仔细。”
手术后叶祈安确实出于职责考虑,带着手术录像去见了张明远,在当场只粗略地看了后续处理止血的部分,以此确定叶祈安的操作没有任何失误,相反甚至能因为这冷静果断的处理意外的方式成为一种范例。
张明远将那份录像保留了下来。
估计也是在后续复盘的时候注意到了不对劲。
以张明远多年从医的经验,一眼就看出了器械的问题,又依仗着他的身份和这些年的人脉,和不少器械商旁敲侧击过这个问题,在确定了疑点后当机立断地选择先把源头给解决了。
他不是警察,也不是卫健委或检察院的人,调查的事他不负责,他只负责把疑点呈上,剩下的有的是上级的人下来一一调查清楚。
张明远见识过不少医疗腐败的情况,对此行为更是深恶痛绝,他性格一向刚硬死板,尤其是医疗器械这种和患者的生命紧密相连的东西,如果贪都贪到这里去了,他就只能秉承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原则,把这条线都连根拔起,谁也别想逃过去。
也得亏是张明远,因为有个圣莱前院长的身份,上级包括圣莱现院长对此都十分重视,几乎在得到消息的瞬间,当即就表面一定会彻查此事。
如果有,他们一定不会放过方新,会亲手将他送进去,如果没有,也可以借此还方新一个清白。
“反正还挺精彩的。”谢共秋啧啧称奇道,“我听说的时候都傻眼了,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么一个走向。”
“张院长也是个猛士,竟然直接走的院内实名举报,太狠了。”谢共秋没忍住又说道。
叶祈安不置可否。
其实举报渠道挺多的,但通过医院纪检组或者上级医疗集团进行举报是风险最高的。
不过以张明远的性格,应该也不会怕风险什么的。
老实说,本来叶祈安在处理车祸后续复盘事宜之余,还在顺便琢磨方新这件事,一个是证据,一个是举报渠道,这两者叶祈安都得慎重地考虑和整合,然后再做行动。
结果还没等他有所行动,张明远就意料之外地替他行动了。
叶祈安一时间心情也有些复杂,坐在办公室处理积压下来的文件时都时不时发散一下思维去盘算这事,然后捎带着开始研究起了张轩的二次手术的事宜,只是半个小时的功夫,叶祈安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了手术方案上,完全把方新的事抛到脑后去了。
好吧。
叶祈安发现比起管理工作,他果然还是更加喜欢临床工作。
二次手术其实也在叶祈安的预期当中,毕竟从一开始他就一直在劝说实行多次手术的策略,只是有时候医生劝服不了家属,也只能倾向于考虑家属的意愿。
叶祈安也提前想过二次手术的手术策略,现在也只是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而已。
比如核心目标就是根治性切除残留畸形团以及保全运动以及语言功能。
“术前是准备先介入栓塞,栓塞目标一个是脉络膜前动脉穿支,一个是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技术路径是介入拴塞加显微镜切除双阶段杂交手术。”叶祈安对张明远道,“但是术前我必须和您说明白风险问题。”
“一个是栓塞剂反流可能导致脑梗死,一个是畸形团破裂出血。”
张明远眉心紧蹙,问:“发生率多大呢?”
叶祈安斟酌了一下,给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区间:“大概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
张明远安静了下来,垂眸陷入了思考,过了好半晌才又问道:“手术还是你来做?”
叶祈安颔首,说道:“是的,术前我会拿完整的手术方案给您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再进行协调修改。”
“行,你的水平我信任。”张明远道,“但是方案我确实也有必要看一看。”
叶祈安应声,顿了一下后又问道:“您一个人能做得了主吗?或许......”
“没事,不用管他们。”张明远冷淡道,“她飞国外去了,我管不上她,她现在也不愿意管张轩,本来就是利益链接,他俩也没什么感情。”
“那他父母?”
“他爹妈更是不管事,之前全交给他儿媳做主,现在人在icu住着,更是不敢做主了,见我在国内,又愿意管事就全丢给我了,要不是我拦着,说不准直接跟他们儿媳一块儿去国外了。”
叶祈安点了下头,倒也不对他们的家事多做评价,反正得知了到时候有家属可以传达信息就完事,其他的都不是他该操心的事。
“你的能力确实不错,就是太年轻了。”张明远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扭头冲叶祈安若有所思道,“要年龄再大个十岁八岁就好了。”
叶祈安一顿,隐约猜到了这个话题的由头,却也没那么不谦虚地应下这句恭维和夸奖,只是说道:“那还是别的,三十是个很好的年纪,我还想再体验久一点。”
张明远似是笑了一声,听出了叶祈安话里的意思,意味不明地瞥了叶祈安一眼,然后才撑着桌子站起身,拍了拍叶祈安的肩膀后才道:“年轻也好,也好,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没有你这水平,不过也是,你再磨砺几年更好,圣莱有你是圣莱的运气。”
这话夸的就有点太大了,叶祈安都怔了一下,正欲起身,就又感觉到张明远压在他肩膀上的力道重了几分,把他按下后才和蔼地继续道:“这是实话,不瞒你说,那份录像我看了很多遍,你的技术水平确实顶尖,是在我的视野当众的年轻人里最出众最顶尖的一位了。”
不只是操作技术,还有方案撰写能力,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能力都是拔尖的。
张明远都想知道是怎样,是谁把叶祈安培养出来的。
张明远现在看叶祈安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和叶祈安看闻折许觅清的态度差不多,都是一副看学生的姿态。
只是学生质量和所处阶段略有些差异。
比如说许觅清和闻折现在还处于典型的新手区。
甚至还没过得了出科考试这一个小小的关卡。
想起之前几次都是闻折来找他一起吃饭,许觅清这回决定主动一次,趁着今天有空,就专门停下来给闻折发送了一条“约饭邀请”。
闻折问为什么?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我想和你一起吃顿饭不行吗?”许觅清故作抱怨道。
“嘶。”闻折的语气听起来古怪中又带着点淡淡的得意,似乎非常享受许觅清这难得的主动,“这很不对劲......”
“来不来?”许觅清逼问。
“我是真想来。”闻折似是笑了一声,然后才说道,“但是我已经吃过了。”
许觅清顿了下,才道:“噢,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吃饭?”
“科里请的客。”闻折懒洋洋道,“前天晚上东二环不是出了场车祸吗?我正巧在科里值班,虽然帮不上什么有实质效果的忙,但是帮着推推车,干干体力活还行。”
许觅清惊讶道:“你也知道车祸的事?”
“谁会不知道?那么大规模的车祸,全z国都该知道了吗?”闻折道,“铺天盖地的全是新闻报道,估计只有山顶洞人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