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62节

  这一次,不为撵山,不为采药,只想看看,能不能在山里,找到西王宝藏的所在。
  当天下午,三人抵达鼓城山下的那个小村,还是将车子交代给上次那户人家帮忙照管。
  在他们家住了一夜过后,第二天一早,三人各自背上装有干粮、绳索和一些口袋的背包,领着猎狗,再一次登上东鼓城山。
  也就在那山上,三人绕着周围石崖,摊开那副重新被用一张纸完整印描下来的地图,对着周边的山岭、沟壑比对。
  直到转到东古城山北边的悬崖时,
  总算看到北边的山岭、沟壑和地图有诸多吻合。
  这让三人越发确定,现在的地图就是完整的。
  “甄叔,蛋子哥,你们觉得,这地方最有可能藏宝的是哪里?”陈安扫视着这大片云牵雾绕的山野问道。
  甄应全摇摇头:“这我说不上来,感觉哪里都可能藏宝,也不晓得,人家当时是啷个选的。
  我就觉得,会不会像古墓一样,藏在什么风水宝地里边。
  这历朝历代的帝王不少,但就我所知,几乎每一个帝王一上位,就开始考虑给自己建造陵墓。
  张献忠好歹也在蜀地建都称王,有没有可能,也给自己建造过陵墓?也有可能,他不是单纯为了藏宝,就想着以后自己死了,还能作威作福,多多有些陪葬。
  当然,这只是我瞎想,可惜,我们三个,都不晓得那些风水手段。不然倒是可以试一哈,说不定就碰到了。”
  宏山有不同的意见:“我倒是不觉得他会这么搞,狗娃子之前不都说了,这狗日勒被明朝、清朝的军队打的时候,准备逃跑,为免自家婆娘、娃儿落入敌人手里边,对自己产生威胁,把他们都宰了。
  这种狠人,怕是不会考虑这种事情。
  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建陵墓,如果是真的建陵墓,那消失的三百工匠,可能性更大。
  不过,这地方我们来过,都晓得石崖多,溶洞也多,我觉得,藏洞里边的可能性更大,只是不晓得,会是哪个石洞。”
  说完后,两人纷纷看向陈安。
  陈安笑了笑:“我其实也没得想法,实在想不出可能会藏在啥子地方,不过,我偏向蛋子哥所说的石洞。算了,说多了没得用,我们就一条沟一条沟地找,一个山洞一个山洞地找,说不定能就能找到。
  要是实在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宏山和甄应全都微微点了点头。
  “先从鼓城山开始蛮?这山就有大洞!”宏山笑问道。
  甄应全摇摇头:“我觉得没得必要找,这山洞有人住过,说不定早就被人探查过了!”
  “还是找一哈,很多山洞深,根本就没得啥子人敢进去。”
  陈安不想错过:“万一真就藏在这山洞里边不被发现,还是很有可能的。”
  见陈安这么说了,两人也没什么意见,这趟进山,本就没有明确的目标,碰运气的成分很大,都值得试一试。
  古城山顶,几百年来,不少人活动过,就没什么看的必要了。
  三人顺着崎岖小道,下到山脚的石洞里,打开手电,就朝着洞里钻了进去。
  在这,三人特意留了心眼,都知道在有些山洞里边,错综复杂,有如迷宫,不注意的话,贸然钻入,可能就迷失在里面。
  所以,进洞的时候,一路用带着的开山儿,在石壁上敲出标记。
  这山洞,并不算特别复杂,里面有两个岔口,其中一条积水很深,没法往里面探索,另一条则是没几个弯拐,尽头就开始变窄,最后没路,唯有有凉风吹过的那一条,穿山而过,在另一边有另一个出口。
  出了山洞,三人没有过多停留,开始按照地图,一条山沟一条山沟地找寻。
  一整天折腾下来,岔沟找了三条,溶洞钻了两个,什么痕迹都没有发现。
  倒是三人在经过一条峡谷的时候,在山上崖壁上看到一大群猕猴纵跃,山崖半腰,有一个被藤条遮掩半边的山洞,从下边上不去,三人想办法从一侧爬到石崖顶上,用绳索垂下来,在崖壁上,看到不少名贵的金耳环。
  另外,钻进洞里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发现:石洞内的石头上,有三处棕黑色的块状物凝结其上。
  第610章 阴寒的山洞
  陈安最先下到石洞,紧跟着是宏山。
  甄应全没有跟着上来,在石崖上边,看护着绳索。
  宏山到洞里的时候,看到陈安正在转着看那些棕黑色的东西,有些好奇地问:“这是啥子东西?”
  “猴竭,也叫猴结,血灵脂,血灵芝!”
  陈安知道宏山不懂,解释道:“是猴子经血或者是分娩时的血液、胎盘等遗留在地上,久而久之凝结而成的东西,我师傅以前领我进山的时候,看到过一处,说是以前用于治疗妇科的宫廷秘药。前些年收购站也有收购,这可是点好东西,带回去能用来治疗鸡瘟,也可以用来收藏,千年不败。”
  “啥子猴子能有那么多经血…”
  宏山不敢相信:“就你面前这一块,怕是就有百多斤,另外两处还有几十斤。”
  陈安笑笑:“不相信嗦,你看看这山洞,那些石头都已经变得光滑了,刚刚我们在悬崖下边,不是看到一大群猕猴在这石崖上,这洞一看就晓得,是它们常年居住的地方,日积月累,数量多了,也是正常嘞,没有跟你说是一只猴子的嘛。
  我跟师傅看到的那一次,就一处猴结,只有七八斤的样子,这次挺意外,全部弄下来,估计得有一百四五十斤,只是收购站没有收了。
  以后猴群越来越少,带回去,用一部分留着在养鸡场用,好点的各自家里边也留着点,说不定啥子时候有大用,听说能治疗男女不孕不育。”
  “本来没想着采药,结果到了山上,这药材反倒是随时看到,真的是…”
  宏山咧嘴笑了起来,有好东西,怎能不笑。
  “所以才有人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陈安也笑了起来:“顺便弄点好药材,哪怕找不到东西也不亏撒!”
  两人没有急着采挖猴竭,而是打着手电筒,顺着山洞往里边一路看着进去。
  只是,这石洞并没有多深,只是十多米的样子,就到了尽头,都是原生的石壁,没有丝毫人工痕迹。
  两人随即退了出来,从背包里取出袋子,花了大半小时,将那些猴竭给敲下来,装袋,绑在垂下的绳索上,在洞口朝着上边的甄应全喊话,让他将装了三半袋的猴竭给提了上去。
  既然在石崖上有金耳环,也不能错过。
  宏山体重大,在石崖上腾挪有诸多不便,也更危险,他上去换了甄应全看护垂下的绳索,由陈安和甄应全在崖壁上飞檐走壁,采挖那些藏在山石缝隙中的金耳环。
  等到事情忙完,已经大半天时间过去。
  三人也就没有再在山里继续逗留,将采到的猴竭石斛,背送到在山里选好的临时落脚的山洞存放着。
  接下来几天,三人按着地图上的山沟,一条条排查,遇到诸如天麻、茯苓、猪茯苓、黄精、重楼、金耳环之类的药材,也都采挖下来。
  结果,一转眼又是七八天过去,山岭、沟壑走过不少,悬崖、石洞也没少攀爬和探索,宝藏影子没见到,药材倒是积攒不少。
  生怕这些药材坏掉,也担心家里的情况,三人将药材全都搬出山,装车里送回盘龙湾,交给冯丽荣和钟启秀打理、晾晒。
  一起在陈安家洞子火锅店里好好吃了一顿,吃饱喝足后,说好接下来两天的事情,宏山和甄应全各自回家。
  隔天的时候,三人不约而同地到养鸡场看过。
  那些鸡仔,已然褪去绒毛,换上了一身羽翼,状态很好。
  陈安站在喂食的场子上,敲响手里提着的破铁盆,那些母鸡、公鸡和鸡仔,欢叫着从四面八方的山林间飞奔出来,有性子急的,甚至直接拍动翅膀飞扑,忙着争抢撒在场子上的苞谷籽。
  这些土鸡的状态一目了然,都好得不得了,三人也算是放心了。
  眼看没什么事儿,宏山和甄应全也到盘龙湾帮忙处理那些药材。
  陈安见采挖回来的金耳环,还有不少非常鲜活,他心血来潮,将那些鲜活的金耳环挑拣出来不少,带到院外的山林里。
  盘龙湾所在山坡,里面本就多爬满青苔的山石,林木间温润潮湿,感觉上是种植金耳环的好地方。
  现如今的金耳环,鲜品的收购价格只是六毛一公斤的样子,干品三元一公斤,在药材中,价格不算高,并没有引起重视。
  他上辈子放羊的时候在山里遇到过一个采集金耳环标本和调研的专家,曾有过简单的交谈。
  说是在蜀地,解放前在合江有两个专业的金耳环交易市场,那时候的金耳环很多,每年通过山城港口外运的金耳环一百多担,产量很高。
  但是后来,炼钢铁,大砍树,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那些本就依附在树干、山石上生长的金耳环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少。
  甚至到了后期,有大人物急需石斛,专门派人到蜀地索取,竟然只能从当年收购到的六斤金耳环中挑选了四斤送到京城。
  他还记得那专家说过,已经有数十家研究所开始进行栽培研究,解决金耳环资源枯竭的问题。
  不用说也知道,随后的金耳环开始变得值钱了。
  尤其是过上些年,更是一度被炒作到天价,也是往小龟子、美丽国那边出口的大项。
  陈安也打算种植一些试一试,如果能够成活,扩大规模人工种植,总能赚到钱。
  这事儿,他简单跟宏山和甄应全说过,两人一听专家都这么说了,也来了很大的兴趣,各自拿着砍刀就到竹林里砍来竹子,按照陈安的说法,劈成细条,然后削成竹钉。
  将这些鲜活的金耳环,敷上泥土、青苔,用竹钉钉在大树干或是嵌在石头缝隙中,
  这是陈安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的法子,也是摸索着用。
  若是有效果,倒是可以承包一片这类林木山石夹杂,位置潮湿的山岭,扩大规模来搞。反正这样的地方也没什么大用,容易承包,价格还不高,而且,这样的山岭还能有别的用途,比如砍来青杠树树段,在这样的山林里布置好,还能用来培育木耳,或是栽培天麻。
  三人也没有弄多少,只是搞了百来棵,算是一种尝试。
  等到将这些药材处理完毕,是两天后了,虽然在干活,但强度不大,也算是休息。
  随后,三人再次去了鼓城山。
  又是连日在山里翻找折腾,这天,在山间又看到一座石山,上面怪石林立,山石之间,间杂着不少灌木杂草,又多有藤蔓、荆棘缠绕。
  这样的石头山在山里不少见,但就因为这山上有不少石洞,感觉整座石山都像是空的一样。
  这就很值得找一找了。
  谁知,三人刚寻着山石间隙往上攀爬,草丛一拨弄开,立刻被吓一跳。
  那些山石根脚的缝隙中,居然一眼就能看到四五条暗红色,长有十多厘米的大蜈蚣,惊慌地在山石缝隙中游走。
  都知道这是剧毒之物,要是被咬到了麻烦。
  三人小心避让开来,再往上走,结果,没几步,又看到草木缝隙中蜈蚣乱窜。
  这数量就有些让人心惊了,各自好好检查绑腿,有没有缠好,袖口扎紧,领口扣好。
  “狗娃子,这蜈蚣也是能做药的嘛,药材公司有没有收?”宏山问道。
  陈安想了一下:“确实是点好药,收购价格也不错。”
  宏山笑了起来:“我看这山上大蜈蚣不少,不能浪费了撒!”
  甄应全也点头同意:“搞起!”
  反正是顺手的事情,陈安当然没意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