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40节

  那场面,那叫一个热闹。
  天黑后,它们也会自己钻进棚舍里。
  不过,陈安还是低估了这千多只鸡的消耗能力,每天打碎的苞米,少说也得两百斤粮食,等再长大些,估计就得三百斤往上了。
  这是个不小的开销,也非常的吓人,至少在甄应全的婆娘看来是这样。
  建造养鸡场的时候,甄应全没少过来上工,他是看着两人各种折腾的。
  给那些公鸡阉割的时候,从兽医站请来兽医,也叫甄应全来帮两天忙,第二天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婆娘也到了养殖场里边。
  等到事情忙完,闲聊时听到陈安说每天至少得消耗那么多粮食的时候,她掰着指头算算,一年下来是一个她算不太清楚的大数字之后,当着陈安和宏山的面,冲着甄应全说道:“一天那么多粮食,你看看他们能搞多久,还好你没有跟着瞎搞,怕是粮食都买不到,哪里去搞那么多粮票嘛!再说了,万一再来个鸡瘟…”
  看在甄应全的面子上,陈安没想跟这张口就是晦气话的嬢嬢计较。
  只是一个一辈子没走出山村没啥见识的婆娘又哪会知道,土地到户之后,之前粮食统购统销的做法,已经在今年一月,就改成了订购价加市场价的制度,订购的粮食价格由国家确定,其余粮食由市场决定,用以解决农户卖粮难的问题。
  换句话说,不用粮票,用钱也能在市场上买到粮食了。
  山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没什么余粮可卖,但山里没有,不代表别的地方也没有。
  每百斤玉米十一块五,一天也就是二十多块钱的开销。
  这种话,陈安承受得了。
  甄应全听到这话,立马瞪了过去:“简直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啥子话都不好好想想,张口就来,给老子把伱那张破嘴闭到。”
  他婆娘被唬得有些发懵,又不敢当场发作,气哼哼地走了。
  甄应全冲着两人歉意地笑笑:“狗娃子,铁蛋,让你们见笑了…我这个婆娘不懂事,又没得啥子见识,莫见怪哈!”
  陈安笑道:“甄叔,啷个变得恁个客气了,我们又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甄应全叹了口气,很认真地冲着陈安说道:“这些日子我想过了,少了你们两个,我也就是一个没得啥子本事成事的,一个人天天守着那点庄稼,实在是无趣得很,还是想跟你两个娃儿掺一脚。我家婆娘不看好这个事儿,但是我看好,也相信你娃儿的本事…你看得不得行?”
  “得行啊,啷个会不得行嘛,你愿意来帮我,我求之不得,只是嬢嬢那里…”
  甄应全稳重,办事靠谱,本就是陈安一直需要的搭档,只是很多事情,有女人掺杂其中,总会变得很不好办。
  可不是所有女人都像冯丽荣那样敢闯敢拼,更多的山里女人,只求一个安稳,这本也没错。
  “放心,我会说服她,到时候领着她一起来找你们两个!”
  甄应全说完,转身就往回走。
  陈安总觉得有些不妥,赶忙在后面补了一句:“甄叔,可千万不能动手哈!”
  甄应全回头看了看两人,笑道:“放心,绝对不会!”
  陈安笑道:“可要说到做到,要是被你打服嘞,我们可不认!”
  宏山咧嘴插话:“在床上打服倒没得事!”
  “你龟儿没大没小的…”
  甄应全闻言,弯腰捡起个土团朝着宏山扔了过来。
  宏山不闪不避,看着土团在自己前面一米处的地上崩碎,看着甄应全走远后,问陈安:“你说甄叔啷个才能说服她婆娘?”
  陈安翻了个白眼:“我啷个晓得,改天你自己问他就行了!”
  其实,对于宏山和甄应全来说,两人手头的钱差不多,之所以愿意跟着陈安折腾,最大的底气还是那些不能轻易示人的金银,实在是将家里的钱折腾光了,还有它们,想办法处理了就行,不至于山穷水尽。
  这是宏山私底下跟陈安说的,那些金银的事儿,宏元康也知道,想必甄应全也这么想过。
  再者说,甄应全也不是全无主见的人,在家里闷声不吐气,可不是怕了自家婆娘,纯粹是懒得纠缠,但大事上,一向是他自己拿主意。
  不过,不得不说,甄应全他婆娘那番话,还是听得宏山都有些忧心,很认真地跟陈安探讨。
  但陈安给他算了笔帐,只要半年左右,占了三分之二的那些母鸡就开始下蛋了。
  这年头,一块二毛九一斤鸡蛋,一斤,差不多八个鸡蛋的样子,就以隔天下一个来算,到时候七八百只母鸡,一天也能有三百个蛋,那也是五十来块钱的东西,补回粮食人工,足够了,加上鸡肉本身终究也是钱,一块三毛六一斤,一只鸡好歹也是五六块钱,算下来,还是很有赚头的。
  粮食消耗,其实也用不了那么多,自行搜食的土鸡,自己就能吃个半饱,加之田间地头割来剁碎的草叶辅助,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十多块钱的粮食就行了。
  何况,入了秋季,也是山里青杠籽落地的时候,那成片的青杠林里,青杠籽不要太多,陈安直接放出收购的话,村里不少人整天进山拿着竹竿去打青杠籽。
  这玩意儿,不但可以加工成青杠旋这样的美味,也能跟玉米混合,用来饲喂禽畜,更是大大节省了花销。
  何况,这承包的大片山野,就以青杠树居多,自己都能掉下不少,对于这一千多只鸡来说,显得很空旷,有的是它们折腾的地方。
  至于销路,陈安是真不急,别的不说,就是巴食火锅店里的清汤锅底,那就是用土鸡熬成的汤底,然后拌着香菇、草菇、山药、干贝之类的东西煮出来的好东西,味道那叫一个鲜,店里客流不小,土鸡也是个很大消耗品。
  陈安往县城里送山货,冯学恩就经常发电报来让收些土鸡送去。
  甄应全他婆娘还是有一句话说到了陈安的心坎上——鸡瘟。
  这种事情,确实是大麻烦,一旦来临,养着的鸡那是成片的死亡,折损严重,甚至灭场。
  散养的关系,又处于秋末时节,马上入冬,这时节很少发生鸡瘟的事儿,陈安不太担心,反而比较担心来年的春夏季,风雨、温度变换频繁的时期。
  他思来想去,专门到镇上去问了下,弄来些防鸡瘟的药备着,隔十天半月,集中喂药水一次,也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将那些鸡舍经常打扫清理,那些鸡粪,肉眼可见地增多。
  散养的时候,觉得不是什么难事儿,真正开始规模养殖,陈安才发现,难处不少,也庆幸自己没有贪多,一下子全面铺开,不然,就即使有那二十多万的存款,家里每天都有些收入,加上巴适火锅店的盈利,怕也经不住折腾多长时间。
  但,经验是一点点积累,这又是一个想办得长久的事情,陈安只能说贵在坚持了,他相信总有能赚到大钱的一天。
  可这药钱,所需要的也不少。
  他琢磨一通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进山一趟,他想起了一种很特别的药材,能应对鸡瘟,若是能找到几百斤回来,就够用很长时间了。
  殊不知,陈安傍晚回家吃饭的时候,听冯丽荣说起了一件事,心里一下子变得警惕起来。
  第584章 不会是简单的一次偷盗
  按照冯丽荣所说,盘龙湾有个游客,拿着摄像机一天到晚咔嚓咔嚓地拍着,好像见到院里院外什么东西都稀奇。
  这人已经接连三天在自家院里转悠了。
  本来冯丽荣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不少来到盘龙湾的人,对自家院里不少东西都很很感兴趣,兰草、蜂群、山洞、红枫、银杏,流苏、架子车、石碓、房屋,包括那用河里捡拾来的石头砌成的院墙都有人拍照。
  只是这人拍得未免太细致了一些,把院子和周边的旮旯都拍了一遍。
  最离谱的是,冯丽荣在山洞里招呼客人落座,准备火锅的时候,这货竟然摸去了自家二楼。
  若不是冯丽荣围裙上不小心泼了些汤水,准备去楼上拿一件新的围裙换一下,都不知道楼上有人。
  而她这一上楼,正好看到那家伙从卧室里钻出来。
  那可是自家最私密的地方,放了不少贵重的东西,她在忙着招呼客人的时候,那房间都是用锁着的。
  这家伙居然有能耐无声无息地开锁,绝对有问题。
  冯丽荣当时就怒了:“你干啥子?”
  那人倒是镇定:“我就是觉得这房子挺有意思,想看哈具体结构,没得别的意思!”
  “你看房子就看房子,不晓得跟主人打声招呼蛮,还自己开锁进去看…你觉得你这话能哄得了我,不要跟我说我没有锁门,这个事情我记得清清楚楚。”
  冯丽荣一边说着,一边往楼上临窗的墙壁上靠过去,那里挂着自家的两把枪,一把火枪,一把坤枪,陈安撵山的那把双管猎枪原本也挂在那里,只是养鸡场建起来以后,就被他带到养鸡场去了。
  眼看情势不妙,那人突然狂冲下楼。
  冯丽荣倒是想用枪,但她也知道,枪挂在墙壁上,为了防止不懂事的孩子瞎搞,里边根本就没有弹药,拿下来也只能当根烧火棍。
  而且,她在取枪的时候,这家伙已经有足够的时间跑下楼。
  她只能上前去拦,却被这家伙给一下子撞倒在楼板上,起身的时候,只看到这家伙三四下跳下楼梯,朝着院外冲去。
  她一路追出屋子,大喊让人抓小偷,结果这家伙直接亮了刀子,没人敢上前。
  冯丽荣跑到柴垛边提了把斧头,等她追出了院子,那人早已经顺着竹林的石头路跑远了,想着院里还有客人要照顾,只能放弃。
  忙着回卧室看了下,见卧室里有被翻过,好在放钱财的柜子还没能打开,估计是听到冯丽荣上楼的叫不上来不及了,柜子的锁上还插着细铁丝,没打开。
  冯丽荣恨恨地说:“现在细细想起来,这狗日勒哪里是在拍照,分明是在我们家里找啥子东西!”
  陈安没有怪冯丽荣现在才说,因为他知道,盘龙湾隔着养鸡场,有几里地,这来回一折腾,那人已经能跑出很远了,根本追不上。
  但陈安觉得,事情不会是简单的一次偷盗。
  哪有偷盗的人拿着个相机,将自家院子里里外外走個遍的干法?
  正如冯丽荣所说,这人绝对是来找东西的。
  金银?铜牛?
  陈安只想到这两种可能。
  如果是为钱的话,完全没必要在院子里折腾。
  他觉得,在锦城的董秋玲、池源海压不住性子了,再使的手段的可能性更大。
  陈安问了一句:“你说的是哪一个?”
  中午和晚上都会来吃饭的,晚上的时候,游客大都走了,但中午的时候,大都能见到。
  冯丽荣说道:“就是穿着件格子花衬衣,套着件皮外套,还穿着条牛仔裤,蹬着双皮鞋,戴着顶黑色鸭舌帽的和一副蛤蟆镜的那个。”
  这身装扮,在往来的人中,绝对是超前且显眼的。
  冯丽荣一说,陈安就知道了。
  “我明天和蛋子哥去锦城一趟,可能要好几天才回来!”
  “你怀疑是董秋玲他们在使坏?”
  陈安微微点点头。
  “那伱们两个都走了,养鸡场啷个办?”
  “我请甄叔暂时帮忙看上几天,他晓得该做些啥子。倒是家里边,你要小心些,我去蛋子哥家打声招呼,让宏伯伯帮忙放几天羊,我让妈老汉儿他们回家来守起,招呼好娃儿,不要让他们乱跑。”
  陈平已经按照陈安所说,在夏季茶采完后,就辞工回家了。
  茶园本不想让他离开,他也直接说明了自家的由头,准备回来单独经营自家的小茶园,好好一番打点后,还是同意了,人走茶未凉。
  回家后,他先是将自家的茶园打理了一遍,修剪了夏季的那些徒长的枝叶。
  自家地里的庄稼收起来,又帮着陈安将陈安家的也收起来以后,随后让陈安帮忙拉了些料子,开始请人在青沟建造他的晒场、炒房,还有打那口水井。
  早上的时候,陈子谦和耿玉莲也会过去帮忙,只是到下午,陈子谦回家放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