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01节
这些菌子,夏秋季节还显平常,可要到了冬季,那就不得了,别看现在重盐腌制,可到了冬季,只需要取出来,用水净泡去盐巴,就能让人在冬季也吃上这些美味的菌子。
至少到目前为止,陈安看到的,只有自己这么干,也算是独一份,相信会很受欢迎。
夏秋季节以来,两口子收了不少东西,估计陈安交给顾兴元那几百块钱,早就用得干干净净了,自己的到来,陈安看到两人欣喜之余,更多的是轻松。
一问所花的钱,除了陈安交给他的那几百块,他自家家里攒下的东西,还有了一些赊账。
陈安赶忙掏钱,钱一到手,顾兴元立马忙着去村子各家各户把钱给还上。
当天晚上,顾兴元两口子极尽所能地弄了桌饭菜招呼两人。
陈安也没有阻止,很是坦然地吃了这顿饭,也顺便聊聊彼此的情况。
去年被猴子差点拖走的孩子,已经成了个小胖墩,看到陈安和陈文志的突然到来,开始的时候还显得有些紧张,但在陈安将专门给他带的衣服、糖果、糕点之类的东西连续轰击下,吃饭的时候就一个劲地往陈安面前蹭了。
一声声干爹叫得亲切。
等吃完饭,在火塘边闲聊的时候,小家伙更是胆大地将小腿一抬,让陈安给抱着,看得两口子差点没去门外拿竹条抽。
但陈安对此并不介意,挺乐于抱着这小家伙。
在这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陈安打算尽早离开,顾兴元找人来帮忙装车。
让陈安挺意外的是,顾兴元找来的人,有一个有些面熟。
陈安细细一想,才猛然想起,这人正是陪着雷选运进山的那个被叫做老沈的撵山人,竟然跟顾兴元是一个村的。
雷选运之死,陈安只是远远看到过他,并没有近距离照面,所以,心里尽管有些惊讶,但表现得依旧坦然。
直到车子装好,给几人付了工钱,离开后,陈安才试探地问了顾兴元一句:“那个老沈,我好像在哪里见到过,感觉有些面熟。”
“可能是在山里边,我们遇到你们三个的时候,他也在山里。他呀,是我们村里最厉害的撵山人,以前经常往山里边钻,但是自从去年陪着几个广东人到过山里去过以后,不晓得为啥子,就再也不进山了。
我们问他,他也只是笑笑,说上年纪了,跑不动了,说不想死在山里边。明明才四十多岁的人,身强力壮的,啷个可能会跑不动嘛,反正这一年没有见他再动过火枪了。”
顾兴元压低声音说道:“听说在山里出了人命,有人来问过,我觉得应该是这个原因。”
陈安微微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什么。
但就刚才的几个照面,老沈表现得很随和,并没有什么异常,陈安也稍稍放心。
事情都过去一年了,应该也不再会有什么事情,何况死的是个偷尸贼。
一年的时间,没有说过别的,甚至都不再撵山,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出现什么幺蛾子。
在临走的时候,陈安给顾兴元又留了两千块钱:“这两千块钱,一千你趁着农闲的时候,重新把房子盖一哈,不然到了冬天,怕是冷风都能灌进家里边,是该好好弄一哈了,另外一千,是明年收山货的底金。”
看着手里的钱,顾兴元的手有些颤抖:“这钱给太多了!”
“多啥子多,帮忙折腾了那么长时间,又不是白给,再说了,这么多山货,送到店里,我也还有得赚,那是你该得的。”
满满一车的东西,数量着实不少,他自己往山里弄来不少,各种腌制、晾晒,也是顶麻烦的事儿,花费了两口子不少精力,关键是事情做得板正,虽然按照价格,多给了三百块钱的样子,但陈安觉得很值。
顿了一下,他接着又说道:“过年的时候,就不用跑那么远过来拜年了,没得别的意思,主要是现在路不太方便,那个时段又是到处霜雪,这两年外边有些乱,你一个人过来也不安全,你应该晓得外边的事情撒…”
陈安是真担心顾兴元大冬天走那上百里的路,山中野兽难防,更有流窜的罪犯,万一撞上了,容易出事儿。
顾兴元点点头:“晓得!”
“那我们就走了!”
陈安叫上陈文志,钻进了驾驶室。
刚把车子启动,顾兴元又忙将陈安叫住,匆忙回屋里一趟,扛了一只腊好的猪后腿给陈安送来。
“别再给我送了,你晓得我条件,不缺这个。”
“我晓得伱不缺,但这是我今天去请人的时候,专门从别人家买来的,不管好赖,也是我一番心意,没得你,我上哪里去赚这上千块钱嘛,救了我家娃儿就不说了,还给我找了条出路,我这是遇到贵人了…我不说咯,反正你必须得收下,不收的话,过年我还给你送过来。”
陈安看着在这件事情上显得异常固执的顾兴元,叹了口气,笑道:“是了,听你嘞!”
他将腊肉放在驾驶室里,挥手告别后,开着车子离开。
顾兴元一家子,愣是跟在车后面送到村口,看着车子走远了才返回。
两人轮换着开车,当天将一车山货送到巴适火锅店,冯学恩、冯祥中见到这些地道的,品质很好的山货,也是赞不绝口,直夸陈安有想法。
接下来又跑了大半个月的车,收了地里的红苕,没过多久,山里就下起了雪。
路上多冰雪,尤其是那些狗头石铺的公路,车子在上面直打滑,每天连发动车子,都得用热水烫,拢火烤,外加手摇,折腾不少时间才起启动,是件顶麻烦的事儿。
陈安也暂时放下跟着陈文志跑车的事情,叫上宏山和甄应全撵山。
这次撵山,往旺苍方向走,一个冬季倒也没遇到什么状况,除了一些野味、珍皮小兽,还打了两只黑娃子,三只香獐子,也赚了四千多块钱,
八四年春天,陈安如愿在车管所,拿到了正式的驾驶证。
但政策还没到下发的时候,还买不了车子,一直到下半年,有了私人允许购买汽车的政策后,陈安第一时间拉上陈文志,前往县城,买了一辆汽车。
第546章 调皮捣蛋的孩子
买汽车的手续很复杂,关键是,跟之前不允许农民进城做生意,得城镇人口才行一样,买车也要求是城镇户口才行。
陈安要想有城镇户口,也不是太难的事儿,毕竟有老丈人一家子在县城,还有骆祥文他们几个,走点关系还是能搞定。
但陈安不想离开石河子村这个土生土长的地方,对他来说,更适合山村而不是县城,更不想一家子分居两地。
而且,这时候买车,也不能全款。
在这年头,全款的解放牌汽车,差不多五万的样子,东风四万八。
那么一大笔钱出来,又在风头上,搞不好又一个投机倒把的名头落到自己头上,很难解释清楚。
可不是每次都能有孙世涛、骆祥文他们担保解决的,落到别人手里,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所以,有钱也不能显露出来,贷款买车,有优惠不说,也是对自身实力最好的遮掩。
甚至,车子都不能放在自己家里。
关于这方面的事儿,陈安和陈志文好好商量过一次,决定借陈文志的名买车,车子也放在他家里。
两人相处不少时间了,在陈安心里,陈文志还是挺靠谱的。
陈安先借了钱让陈文志从车队先买下一辆二手解放牌汽车,他自己在得知如今的政策时,也想从车队脱离出来单干,什么活都可以接,而不是仅极限于车队接到的运输任务,也更为灵活,赚钱更方便。
陈文志买了二手车,手头有了保险单,才能做担保抵押,帮陈安买车。
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
就这点事情,两人在县城整整折腾了差不多五天,才将车子买下。
至于钱,存银行的那些都不用动,陈安不过是把家里放在楼顶板上那些都落尘灰的钱给拿出来用了而已。
在事情办成的时候,约着去巴适火锅店里好好搓了一顿,算是庆祝。
开上属于自己的车子,陈安很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车子在陈文志家放了两天,就被陈安开回了盘龙湾,偏僻有偏僻的好处,盘龙湾除了熟识的几個人往来,一般人很少会到这里,反正有人问起,早已经找好推脱的借口,反正都知道他是有驾驶证的人。
把地里的庄稼种上后,陈安更多的时间是跟着陈文志往县城跑,而不是在桃源小镇这个没多少人口,也没太多货源的小镇。
作为稀缺工种,县城里的货源很充足,加上很多人嫌前往车队办理各种手续麻烦,而且价位死板,和私人司机能有商量,倒是很容易接到活计,帮人拉水泥,拉沙砖、搬家,运送牲畜、蔬菜,帮做生意的人拉货物等等。
只要愿意,每天都有得跑。
反正是按照吨位、路程计费,这年头也就只是需要交个养路费,别的就没什么费用了,跑起来简单轻松。
随便一趟,少说能赚十来块钱,碰到量大,距离近的,一天跑的趟数多一点,能赚不少,可比撵山采药稳定得多。
有的时候,陈安挺嫌弃这车子,不能拉太重,载重四五吨的样子,超载了容易拉缸。
他和陈文志搭档,相互帮忙找货源,有活一起干,也算是结个伴,相互照应着,开始了每天起早摸黑的日子,跑的都是县城周边,最远也就是到隔壁县城。
时间长了,倒也把周边的情况摸得很透,越跑越熟,甚至和几个合作社、小厂,达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货源进一步稳定。
当然了,大的工厂、公司,人家有自己的司机汽车,也很少轮得到两人,就即使有货物需要运输,实在忙不过来,也会跟车队联系,而不是找散户,除非情况特殊。
即使这样,依然非常有赚头。
这一干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进入仲秋时段,下了几天暴雨,陈安难得回到家休息。
他这些日子以来,也就是天气恶劣,或是车管所检查严格避一避风头,要么就是实在太累了会选择在家休息。
在县城学车的时候,他可没少给车管所管事的人好处,往往在遇到检查的时候,一般情况,睁只眼闭只眼就过了,检查特别严格的时候,也会提前给陈安递句话,提前回避。
这些家伙,可没少到巴适火锅店吃饭,多有减免,陈安和陈文志在县城活动的时候,也经常落脚火锅店,这些消息,就是通过冯祥中或是冯学恩进行传递。
他还有一种情况会选择休息,那就是宏山和甄应全两人找来的时候。
陈安买了汽车的事,两人清楚,知道这门路赚钱,也明白这是不能声张的事儿,没有缠着陈安跟他们一起撵山、采药。
跟着陈安进山的次数不少,两人已经将陈安的那些撵山、采药的手段学得七七八八,没有陈安,两人也能搭伙在山里闯荡,也有得赚。
为了这事儿,宏山还说过,自己养的四条猎狗,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平日里撵山,无外乎就是寻一些好的野味,比如麂子、獾子、果子狸、毛冠鹿、野羊、竹溜子、斑鸠之类,这些都是小动物,对于两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也就是寻到到诸如黑娃子、豹子、云豹和金猫之类,没太大把握能搞定的情况,会一起来找陈安。
就宏山的四条猎狗和甄应全仅剩的那条,有些不太中用,没有缠斗黑娃子的能耐,也围撵不了豹子,危险性太高,还是得陈安领着招财它们上。
碰到这种情况,陈安往往也会花上两三天的时间,跟着两人进山,帮忙将野物打了,所得的钱,没有再按照之前陈安占一半,宏山和甄应全各占四分之一的法子进行分配,而是进行平分。
毕竟,猎物是宏山和甄应全花了心思寻到的。
碰到这种珍贵大中型野物,花时间打下来,又比花同样的时间开车要赚得多一些。
只是,这事儿,大半年的时光,宏山和甄应全,也只是在山里碰到过一只黑娃子和一只云豹而已。
两人除了撵山、采药,也顺带摆弄着山货的事情。
那些野味、山珍,在巴适火锅店里很受欢迎,一直有些供不应求。
顾兴元能在碑坝镇帮忙收山货,宏山和甄应全自然也能做这种事情,这也成了村里人为数不多能赚点小钱的门道。
原本收山货的事情,冯丽荣自己想张罗起来。
考虑到她得领着家里两个孩子,养着蜜蜂、熊猫、羊群、猪、鸡等东西,还有杜仲、金银花、天麻需要打理,事情不少,更重要的是,陈安不希望盘龙湾太过热闹引人注目,就把事情交给宏山和甄应全来办。
反正主要是供应自家在县城的火锅店,也有得赚,没必要让她那么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