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220节

  所以,哪怕要在山里,呆上大半个月,真正的撵山人身上,除了厚实的衣服和一块油布,还有带来的狩猎工具,就再没有其它赘物。
  一般在天黑前一两个小时,撵山人就要找地方过夜,这地方必须是一个能避风避雨的石崖或是石窟。
  选好地方后他们就会生一堆火,刚开始这火堆不会很大,能够把猪油做的饭菜热透了吃或者烤一些猎物就行了。
  撵山人的晚餐丰盛而简单,说丰盛是因为都是山珍野味,说简单是除了咸菜火烧馍、苞谷面糊糊就是肉。
  这样的“篝火晚宴”绝对不能没有酒,也都是自己酿的高度包谷酒,会在捕获猎物的当天晚上拿出来“开坛”庆贺。
  当然不会喝的酩酊大醉,一来要防备野物侵袭,第二天还要爬山涉水的高强度追撵猎物,二来就带了那些酒,敞开了喝,后面只剩下砸吧嘴了。
  酒足饭饱冲壳子,就该睡觉了。
  这时那堆火就要往大里点,大概有三个桌面那么大。这会儿那块油布就派上用场了。其实那就是一块简单的防潮垫。
  铺的有了,盖什么呀?更简单,就是自己身上厚实老旧甚至说得上破烂的棉衣裤,盖上外套就能在冰天雪地的山里过夜了,有这火,早上起来每个人还是都能睡出一身汗!
  像眼前这个石窟,里面弄了简易木床,还带了厚实铺盖和雨衣雨鞋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绝对不是什么撵山人。
  山里人很多人家里根本就拿不出这些东西,防下雨还在大部分披着一席蓑衣、油布的年头,山洞里的东西,那都是高端货色。
  再加上使用半自动步枪…
  陈安思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在这洞里入住的是什么人。
  他总觉得有些别扭,能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什么撵山采药的人,谁闲着没事跑深山石窟里面搭木床的。
  无论是撵山、采药,都是到处游走的活计,不会费心思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停留。
  还有那些酒瓶子,山里人进山,哪会带这些需要花钱才能买来的所谓“好酒”,都是一些苞谷之类的自酿酒,够烈。
  逃犯?
  有些犯事儿的人,为了躲避追捕,是会藏进山里面。
  上辈子,陈安就听说过藏进山里十数年的人,直到后来又犯下大的命案才被发现抓捕。
  盗墓贼也有可能!
  可这附近,没听说过有什么大墓啊…
  看着山沟里的积雪,下过那场大雪后,这几天并没有再下过,上面没有任何人走动过的痕迹。
  他估摸着,住山洞里的人,应该在下雪前就离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返回。
  想不明白就不想,陈安更不愿给自己找麻烦,他隐隐觉得,不会是什么善类。
  他没有再过多停留,继续朝着自己设陷阱的地方走。
  没想到,找到自己设在深山的第一个陷阱,陈安就有了收获。
  第一个被吊起来的,是只石貂。
  这小东西喜欢喝水,洞穴一般离水不远,多在岩石的沟缝、山坡上的石头缝隙或是岩洞、树洞里居住。
  一身的皮毛,随着季节变化,在冬夏季节交替更换。
  夏季是咖啡色,到了冬季,则是换成一身白,只留下一小段漆黑的尾巴尖。雪地奔行或是枝头窜跳的时候,蓬松的尾巴经常来回扫动,因此又被叫做扫雪。
  这可是顶好的皮毛兽。
  被陈安设置的野鸡肉诱捕。这小小一个皮桶,那也是能卖三四十块钱的。
  时不时在村子周边也能看到它们,有的时候还会进入村子里面咬鸡鸭,在屋顶跳动,就是太过灵敏,稍有动静,立刻迅速远遁,一纵就是两三米,灵敏得不得了,很难捕捉到。
  陈安当即将小东西取下来,装在布包里,然后继续查看自己的陷阱。
  第二个陷阱和第三个陷阱都没有被触动过,直到最后一个陷阱,他又有了收获,又是自己独自撵山以来,初次遇到的野物——灵狸(大灵猫),又被叫做麝香猫。
  陈安跟着李豆花在山里学撵山的时候,看到过几次,它们似乎更喜欢夜里出行。
  白天几乎见不到,藏在灌木丛、草丛或是树洞里面,也就是早晚的时候,能看到在林木间窜跳,相当的敏捷。
  李豆花说它性子很是狡猾,在一个地方经常是一步三回头的样子,非常多疑,有些像狐狸,所以,他更多的时候叫它狐狸猫。
  这是一只大小与家犬相似的动物,有一张细长的脸和身体,身上有黑褐色斑纹和麻点。
  最明显的是那条长长的尾巴,有着黑白相间的色环。
  它的皮毛厚实浓密,收购站也在大量收购。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玩意遇到猎狗追撵的时候,也会像黄鼠狼一样放出极臭的气味。
  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有一个香囊,气味就由此而来。
  但香囊开口处会分泌出有液状的灵猫香,像是黄油,这是一种贵重的香料,也能入药。
  它们靠在领地范围内的树上磨蹭,涂抹这种气味来进行标识定向,这一举动,被山里人称为擦桩。
  陈安也从后世的视频和动物世界等栏目看到过,以后所出的猫屎咖啡,就是玩意儿吃了咖啡豆排出来的。
  和麝香一样,灵猫香带着个香字,其实是浓烈刺鼻的气味,让人很不舒服,也就是些老外喜欢用这玩意儿遮盖自身体味。
  对于陈安来说,有价值的就是那张皮毛和那个香囊,都是收购起来出口的,皮毛加上香囊,也能卖六七十块钱。
  这一趟下来,收获挺出乎陈安的意料,他原本不抱太大期望。
  设置的陷阱,收获一只黑麂,一只石貂,一只狐狸猫,要肉有肉,要皮毛有皮毛。
  收获颇丰!
  这边的山里,该趁着这个冬季多转转。
  虽然时间只是临近中午,陈安也不打算继续深入了。
  把这些东西带回家里面打理出来,就得花费不少时间。
  只能是改天再来!
  重新将陷阱布置起来,他提着狐狸猫往回走,到了挂黑麂的地方,将两个小东西捆绑,砍根木棒挑着。
  回到放黄毛野猪的山林,陈安看到那头大野猪已经被开膛,搬回去大半的肉。
  陈安干脆在那里,用杀猪刀从大野猪身上割了些肉下来,紧着几条猎狗吃饱。
  然后,他自己找来些木柴,拢了一堆火烤着,也将包里用纸包着的火烧馍拿出几个烤着。
  等火烧馍烤软和了,吃上几口馍,往嘴巴里塞些积雪,当是喝水。
  一直等到陈子谦和陈平回来。
  看到雪地上放着的狐狸猫,陈平和陈子谦都没见过,好奇地追问:“这是啥子哦?恁个臭!”
  “狐狸猫…”
  陈安简单地跟他们介绍了一下。
  说起狐狸猫的臭味,三人都觉得不舒服,陈安一路挑着回来,一直小心注意着,生怕抹在衣服上,不容易洗下来。
  “那么臭的东西,用来做香水?是不是真的哦?”陈平觉得老外挺奇怪,是怎么忍受这种怪味的。
  陈安笑着说道:“那些老外看上去人模狗样的,但体毛发达,身上老是有一股子怪味,可不像咱们,哪怕十天半个月不洗澡,也不见有特别重的体味,顶多就是些汗酸味。
  他们只能选择以香掩臭的法子,用这些香料弄出香水之类的东西,来掩盖自身的臭味。
  当然了,这些香料也是需要加工才能成为香水使用的。”
  说起这个事儿,陈安不由在想,那些热衷嫁老外的女人,面对那体味,心里究竟是什么感受。
  第263章 聪明
  烤着火吃着火烧馍的时候,陈安顺便将在石窟里看到的情况跟陈子谦说了一遍。
  陈子谦也想不明白,石窟里的人究竟到山里干什么。
  他没听说这山里有过古墓,也觉得不像是撵山、采药的,他更觉得是在外面有了祸事,跑到山里躲避的逃犯之类。
  跟陈安的想法差不多,陈子谦也觉得,最好不要跟这些人接触,省得惹来麻烦。
  分吃了火烧馍,陈安还是挑着黑麂和狐狸猫,剩下的小半大野猪和那头黄毛则是由陈子谦和陈平两人分装在背篼里,背着回家。
  陈子谦已经先背过一只黄毛回去,叫来陈平背了第二趟,现在是爷仨一起回去,带的猎物一趟比一趟多。
  经过石河子村大村子,引得人羡慕不已,见到陈安就是一通夸。
  不知不觉中,陈安觉得自己也没怎么摆弄,但村里人早将他说成是村里最厉害的撵山人。
  事实也是如此,陈安没有开始撵山之前,石河子村主要就是甄应全他们几个,但几人的水准,也大都是隔三差五弄到个长耳,打到个野鸡。
  他们一個冬季,能弄到一两头野猪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也不是一般人能想的。
  碰到野猪、黑娃子和豹子之类的猛兽,绝大部分人躲都来不及,更别说去打,都清楚是一个不小心就丢命的事儿,更多的选择安分。
  有看到的路人羡慕之余,也开口询问要不要帮忙。
  这是想多少分点肉回家尝尝。
  对此,陈安倒也乐意,两头黄毛,一头大野猪,这些东西数量不少,而且打理起来麻烦。
  就即使杀上两头年猪,七八个男人还得忙活一早上呢。
  询问的几个人高兴地回家带了刀具,跟着他们爷仨一起去了盘龙湾。
  猎物就放在院子前的雪地上,现挖了个土灶,架上陈平从家里搬来的大铁锅烧水,给两只黄毛野猪和那只黑麂脱毛。
  至于那只大野猪,皮太硬,毛也不好打理,直接动手剥皮,然后用开山儿进行分解。留下的,只是那一对猪耳朵,这东西打理干净了,用卤料卤出来,里面全是脆骨,吃着劲道,是挺不错的下酒菜。
  这事情交给陈子谦、陈平和来帮忙的五个人去摆弄。
  陈安和冯丽荣给打回来的石貂、狐狸猫剥皮,瞿冬萍也过来帮忙,和耿玉莲一起在桌上放了砧板,将那些送到家里的野猪肉进行切条,也炒制一些香料,进行腌制。
  事情弄得热火朝天,像是杀年猪一样。
  滚滚还是喜欢到院子里打滚,两条东川猎犬俨然成了它的小跟班,至于招财它们,几天下来已经对它见怪不怪,不会去招惹它。
  更多的时候,是在看到陈安或是冯丽荣的时候,跑过来抱着腿脚不放,咯咯叫着,显得非常粘人,总免不了费上一番力气,将它给“摘”下来。
  陈平和瞿冬萍都在盘龙湾,云梅、云兰自然也跟着过来。
  两个小侄女追逐着滚滚,是她们最大的乐趣,直到滚滚不堪其扰,选择爬到树梢上挂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