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76节
零零总总的,单是各种银元,就清点出一百二十八枚,别的银角子、铜板也有不少,别的东西倒是没有。
这些东西,哪怕就是按照现在收购的价格,那也是八九百块钱的东西,这要过上二三十年,那更不得了。
在冯丽荣用手帕将它们都擦拭一遍后,背篼里面收着有蜜蜂,又没有别的工具,陈安只能脱下外衣,将这些东西都捡拾在衣服里包裹着,随手提了提,份量还不轻。
如此杂乱,如此大量,陈安能想到的拥有者,要么是当初山里四处打家劫舍的土匪的,要么是某些地主老财家里的,一般人家,几乎不可能有这许多东西。
肯定是遇到状况了,才送到山里藏着。
这鹰嘴岩倒是一个很明显很容易记住的地方。
陈安现在相信山里有人藏宝的事情了,以后进山,还真得多看看,说不定还会有别的收获。
这么多年不见取走,它们的原主人,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活在这世上。
但现在,这些东西的主人,是陈安。
有了这种收获,现在最要紧的,是将东西送回家里藏起来,收起来的蜜蜂,也得赶紧到屋后的悬崖上,找石槽安置起来。
两人没有在山里逗留,陈安将开山儿、柴刀插在自己后腰皮带上,双管猎枪和火枪也挎在身上,然后提着这些银元和背篼里的蜜蜂,领头往回走,而冯丽荣则是用纱布蒙着瓦盆上堆叠的蜂脾,端着至少有三十斤的瓦盆,跟在陈安身后。
提着收拢的蜜蜂走路,不能走得太快,颠簸大了,容易让蜂群掉落,一下子变得散乱。
冯丽荣端着小瓦盆,也不能走得太快,要是一个不小心摔倒之类,小瓦盆要是被摔坏,蜂脾中流出后聚在底部的蜜和这些蜂脾必然少不了洒落,会被糟蹋不少。
两人跟在四条猎狗后面,走得小心翼翼。
来时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回去却是花了两个多小时。
等到了盘龙湾,家里静悄悄的。
陈子谦和耿玉莲都还没有放工。
冯丽荣接过陈安那一包银元,到厨房里舀水,放在盆里搓洗一遍,然后送到楼上,用一个簸箕装着,就在楼上的客厅里放着,推开窗子通风,进行晾干。
洗了把脸以后,她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忙着准备中午饭。
而陈安则是砍来竹子,弄成竹片,修理那些带着花粉和蜂蛹的巢脾,在竹片上用麻绳进行捆绑,然后送到屋后石崖,选了个离地一米多的石槽,将蜂脾一片片架设进去,把背篼里的蜜蜂也放入其中。
等他把这些事情做完回到屋子前,见冯丽荣将连日阴雨一直放在楼上房间里的那些五灵脂给搬到院子里,正在进行晾晒。
“这些五灵脂放在那房间里面,我刚刚上去,打开门的时候,被熏得差点吐起来!”冯丽荣抱怨到。
这些五灵脂,没干燥的时候,散发出的腥臊味不小,一直在房间里放着,积蓄了那么多天,气味不重才怪。
“熏得受不了你不会叫我来弄蛮?”
陈安说着,上前帮忙将五灵脂在晒席上散开。
其实经过那么几天的阴干,这些五灵脂已经干燥得差不多了。
今天天气很好,只要再晒上一天,就可以送往收购站。
只是,当时放在屋里,因为有不少还比较粘稠,没有进行杂物清理,这还得花上不少时间。
“你也在忙起的撒,我有手有脚的,可不想啥子都等着你!”
冯丽荣笑道:“不过,我一想到它们能卖不少钱,我就突然觉得这些气味都是香的了。”
“所以说,很多人张口闭口就说钱臭,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陈安心里也满是感慨,他看着冯丽荣笑道:“我今天才发现,伱也是个财迷。”
“钱欸,这可是钱啊,哪有不喜欢钱的人嘛。”
冯丽荣说得理所当然,想了想接着问道:“今天弄到那么多银元的事情,要不要跟妈老汉说一下?”
陈安摇摇头:“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不要说了,万一一个不小心,事情泄露出去,那不是给自己惹麻烦蛮。”
“也是,那就不说嘛!”
冯丽荣顿了一下,接着又问:“你说那么臭的五灵脂拿来做药,这些人啷个吃得下去哦。”
“那我不晓得,反正我应该吃不着,反倒是你很有可能。”
“为啥子?”
“这五灵脂是治疗行经腹部疼痛、产后淤血作痛的好药,对你们女娃儿作用最大。”
“希望不要有这么一天。”
“除此之外,还能用来治疗蛇、蝎子。蜈蚣的咬伤!炒出来以后,能用来止血。”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安略微想了想,接着说道:“这次就不要全部送到镇上去卖了,家里面多少留点,万一关键的啥时候要用到。”
进山那么多次,陈安遇到寒号鸟的次数可不多,这玩意儿难得。
“那就留着一些!”
冯丽荣没啥意见,散好五灵脂后,她站了起来,拍拍手,转身去了厨房。
陈安也起身,跟着到厨房,和冯丽荣一起洗了手,然后在屋里找了个准备用来装豆瓣酱的小瓦缸提着上楼,将那些银元全都装到瓦缸,到自己卧室里面,掀开二楼顶上留下的出入口,找来梯子,将瓦缸放到楼面上藏好。
第213章 一股子杀伐
屋后的石洞里,养着的五只小寒号鸟,也开始在产五灵脂。
之所以留下些野外弄来的五灵脂而不是家养的,那是因为野外成年的寒号鸟所采食的东西,可能更杂,也可能更具药效,而家里养的寒号鸟,吃得就比较单一一些,转来转去,就那么几样东西。
关于药效,一直有着家养不如野生的观念,就连价格也在很多时候比不上。
自己留着用,当然要留点好的。
陈子谦和耿玉莲放工后匆匆赶回家,一个叼着烟袋锅走在前面,一个抱着捆地里割来的猪草跟在后面。
上工的时候,总会想方设法顺带做点家务,这是村民们常有的操作,耿玉莲也不例外,猪草是她在割那些红苕藤子的时候,顺带割的,里面裹卷了半数的红苕藤,这可是喂猪的好饲草。
到了盘龙湾对面的竹林,见屋子的烟囱冒着火烟,两人的脚步都不由放缓了一些。
“耶,今天两个娃儿回来的有些早哦!”耿玉莲有些意外地说。
陈子谦脸上堆起笑意:“那还不好蛮?回到家里就可以等着吃现成的了。”
这段时间,陈安只要领着冯丽荣进山,家里的中午饭和一些家务,就落到了老俩口自己的头上,家里的事情倒是不多,主要是吃的饭菜,感觉做出来以后,总没有冯丽荣做出来的吃着舒坦。
他们悄然间已经开始习惯冯丽荣的存在,并且变得有些依赖。
等回到家里的时候,看到冯丽荣忙着在厨房里炒菜,陈安则是在餐厅里忙着捣碎大盆的蜜脾。
支着的木架子上绷着双层纱布,捣碎的蜜脾被舀到纱布里,褐红色的蜂蜜抽拉成丝线地从纱布过滤眼里冒出来,进入下边接着的盆子里,不断地堆叠着,很是浓稠。
饭桌上,已经摆放了几样小菜。
满屋子的蜜香和菜香。
见到陈子谦和耿玉莲进屋,冯丽荣从厨房探出脑袋,冲着老两口说道:“妈老汉儿,饭菜马上就可以了,你们稍微等哈哈!”
“不急!”陈子谦笑着回应。
他走到陈安旁边,看着盆里过滤出的蜂蜜和陈安在捣碎的蜜脾:“这次蜂蜜不少哦,怕是少说也有二十斤。”
“应该有!”
陈安见陈子谦准备伸手从盆子里捞一块蜂蜜,赶忙将橱柜里放着一盘蜂蜜端出来:“吃这個!专门给你们留起的。”
盘子里是一块块精心挑选出,并切割成小块的封盖蜜。
老两口见状,拿了筷子,一个夹了一块,放在嘴里美美地嚼着。
就在这时候,冯丽荣端出炒好的最后一道小白菜出来,准备的饭菜算是齐了,招呼着一家子吃饭。
一顿饭吃完,休息的时候,陈安将那些捣碎的蜂蜜放在纱布里过滤着,一家子就在院子里的晒席上,一边说着在田地里的事情,一边捡着五灵脂里面混杂的小碎石、泥土和杂草。
这是个细活。
“今天还真是奇怪,苏同远那龟儿,之前从来不上工的,今天早上集合的时候居然也来了。”陈子谦饶有兴趣地说。
苏同远跑去上工的事儿,算是村里的新鲜事情了。
“还是闲伤了,手上细皮嫩肉的,才刨了一早上红苕,还要专门有人教,你看看被挖烂多少红苕?干不了两个小时,就开始叫苦连天了,一双手上全是血泡…我估计,回去吃了饭,下午肯定不会再来了!”
耿玉莲多少还是有些嫌弃:“一个年轻小伙,还不如一个婆娘。”
“我倒是觉得,他肯定会去…他为啥子要去上工你们还不晓得蛮,就是吕明良没被抓住的事情,他担心自己被针对,哪里人多,哪里就安全!”
陈安插了一句嘴。
“这倒也是…你们上山也要注意着点,这种人,最容易狗急跳墙了!何况还多少有些过节,哪怕事情是他们干的不地道,但心里肯定也会有厌恨。”
陈子谦叮嘱了一句:“敢惹事情,莫跟他客气,该动手就动手,不要犹豫。”
平淡的言语中,透露出一股子杀伐。
“我晓得!”陈安郑重地点点头,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老两口去上工以后,冯丽荣将圈里的四只猪崽放了出来,打开院门口,排成队地往外跑,熟门熟路地去了河滩边上翻拱找吃的草根、虫子。
把猪放出去,也只有两人在家的时候,才能这么搞。
不然,陈子谦和耿玉莲去上工了,放出去可没人招呼。
下午显然没必要再进山,来回都是路,时间倒有大半浪费在路上。
两人也就集中精力,将这些五灵脂给打理出来。
然后,冯丽荣端了这些天积攒下来的脏衣服,到河边去清洗。
陈安则是去看了新收回来的蜂群,见情况稳定,去仓房提了锄头,到屋后石崖边去开一片荒地,准备来年用收集回来的杜仲树种子育苗。
前两天在山坡上砍柴的时候,林子里见到两大蓬金银花。
这东西用枝条就能扦插繁育,他准备也栽上一批。
要知道,这时候金银花的收购价格可不低,采摘回来的花朵,晒干后能卖五块钱一斤干品,而且,往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收购,价格也随着不断攀升,达到百多块钱一斤。
栽上一山坡,就能经管多年,持续有收入。
将来,那也是本地的特产。
他打算先行一步。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悄然到了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