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17节
这次不一样,至少在人们心里,会知道,盗猎大熊猫,会有死的后果。
宣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后,直到天空又下起了雨,事情才草草结束。
村民三五成群地议论着离开后,潘石玉将陈安叫到一旁,很认真地问:“我想知道,对这次事情,伱心里的真实想法?你是怎么看待的?”
陈安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要我说有多强的保护意识,这不见得,我只是单纯的喜欢熊猫。我只是觉得,把猎打恼火了(打猎打多了),打断种了,我们的后辈儿女,子子孙孙都不晓得这些东西了。
还是要给子孙后代留点。我们这一辈子都打完了,子孙后代还能有啥?”
欲扬先挫,陈安懂得这个道理。
他知道,这样更容易让人信服。
听完这话,潘石玉笑着拍了拍陈安的肩膀:“小兄弟,你很不错…现在对保护大熊猫的力度不大,我们已经在多方发力,在佛坪那边建立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还有保护区的划定,任重道远啊。
你有这种觉悟,非常难得,如果可能,在以后保护区建立起来,有没有兴趣在以后成为一个巡护员,参与保护区的巡视和野生动物的保护?”
这是要给陈安找份工作啊!
别说,陈安还真有些意动。
他是知道巡护员的,就是定期到保护区内巡视,清除各种陷阱,追踪大熊猫动态,采集样本,负责架设红外相机并定期更换电池和取卡这些事情,常年在大山里转悠。
但说实在的,在这年头的工资是真不高,更像是个护林员,凭那点钱,养家糊口都很难,而且,以后结婚、有了孩子之类,跟她们也将是聚少离多的一个状态。
这不是陈安想要的日子。
于是,陈安微微摇了摇头:“教授,你也晓得,山里人日子艰难,只能靠山吃山,说实在的,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并不适合养家糊口,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撵山人,以后也想走出去,多看看。
我所能做的,大概就是保证自己不去猎捕大熊猫,在山里见到有人这么做,能尽力阻止一下,如果碰到有大熊猫受伤,可以帮忙救助一下,也只能是这样了,你也晓得,做这种事情,非常得罪人。
正式的巡护员就算了,当个临时的还可以。
得空的时候,给你们当个向导之类的,我还是非常愿意的。见谅哈!”
潘石玉想了想,笑道:“山里日子艰难,这我能理解,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我找人给你弄个临时巡护员的身份,多重身份,更名正言顺。
以后进山,只要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行了,当然,条件有限,工资也给不到好多。”
陈安也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要得!”
随后,潘石玉从随身带着的帆布书包里,拿出厚厚的一本书,我了解过,你是识字的,有空把这本书看看,都是关于大熊猫的,包括一些喂养、救助的方法,以后遇到情况,你能及时解决。
期望以后条件好起来了,你能真正成为保护工作中的一员。”
第147章 自动钓鱼陷阱
雨不大,三人还想着趁着雨暂停的时机,到别的村子里进行宣讲,简单跟陈子谦打了招呼,就连着雨离开了。
主要是潘石玉坚持。
他的这份态度,让陈安都不得不佩服,这才是真正接地气的专家,什么都亲力亲为,用事实说话。
看着手中沉甸甸的书本,陈安随手翻了一下,装在怀里护着,准备和陈子谦等人一起回家。
宏山在这时候走过来,伸手搭在陈安肩膀上:“这个天气也真的是,一下起雨来就没完没了,狗娃子,到我家里边去耍!”
没有被怪责,反而得到奖赏,宏山的心情大好。
陈安此时也没了睡意,想着盘龙湾的新家里,还有周边不少地方需要收拾一下,想着天晴以后,得抓紧时间去撵山,还不如趁现在,把房子周边那些草木之类的地方打理一下,哪怕是开出片菜地都行。
“算了,我到盘龙湾去把新房子周围收拾一下,就不去了…对了,你家盖新房的事情商量好了没有?”
“我跟我老汉说了,不盖在松树湾,盖在麻柳坡,他还在考虑当中。”
“让他慢慢考虑嘛!你回去告诉他,松树湾那里山上的树都被砍得差不多了,全都开成了山地,山里雨水多,以后万一雨下得多了,那些地方泥巴容易冲刷下来,再说,那些地下边,就是些光石板,容易滑坡,不是有地方已经滑过了撒,在那里不安全。”
“我倒是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觉得离你们家太远了,以后不好耍…我晚上回去,把你的话跟我老汉说一下,看他决定。你不是要去盘龙湾蛮,等哈我,我回家拿鱼竿,你新房子门前那么大片水塘子,里面鱼不少,我跟伱去钓鱼。”
陈安笑了笑,确实没有比这种天气更适合钓鱼的了。
不用上工,放放心心地往水潭边一坐,就可以安安稳稳一整天。
一根钓竿,一点饵料,一席蓑衣,再有那一潭水,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了。
“去拿撒,我在这里等你!”
陈安也来了兴趣。
不过,他没有宏山那种闲情逸致,准备用自己的法子,既要钓鱼,又不影响自己干活。
宏山兴冲冲地往家里跑,没多长时间折返,披着一席蓑衣,戴着斗笠,手里提着他用箭竹仔细烘烤修理出来的自制小鱼杆。
那鱼竿用的时间不短了,经常抓握的地方,都已经包浆,红彤彤的。
他身上挎着个上小学时背的书包,里面是他那些钓鱼用具,另外,还提着一个装鱼的竹篓。
两人一起顺着大路往陈安家走,到了岔路口,宏山就等在大路上,陈安自己回家拿工具。
回到屋里,陈安随手将得到的三十块钱递给耿玉莲:“我去打理下盘龙湾新房子周围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中午不用等我吃饭!”
听到陈安这么一说,陈平也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一样,跟着说道:“我也去青沟那边看看。”
陈安笑了笑,取了墙上挂着的蓑衣和斗笠穿戴上,也不去管陈平,提了把柴刀先行一步。
锄头、十字镐之类的工具,在新房子的杂物间里有,他倒是不用带。
和宏山碰头后,两人一起前往盘龙湾。
到了地方,宏山随着陈安绕着石房子转了一圈:“我还是觉得你这房子好,比平哥的院子还要安逸、敞亮,你晓不晓得,我老汉就是因为看了你们哥俩的房子,才想着要盖房子的,也想盖石头房,只是,我是想仿照着你的盖,我老汉老妈看中的偏偏是平哥的房子,觉得你这房子样式弄得太怪了。”
陈安的房子没有一本正经地按照老式房屋的样子进行建造,而是用了后世的别墅造型,在这年头,确实显得奇特,接受度不高。
“我哥那房子也不错,既然伯伯嬢嬢都觉得那种样式的好,那就盖成那种样式的嘛。”
想了想,陈安又补充了一句:“麻柳坡那里石头多,就地取材,盖起方便,如果在松树湾,那石头搬得就远了。”
嗯,这又是一個让宏山家选择麻柳坡的理由。
“我也觉得!”
宏山点点头,跟着陈安进仓房里,拿了一把锄头出来,自己选着地方去挖蛐蟮做饵去了。
“多挖点,我也钓!”陈安招呼了一声。
难得听到陈安也要钓鱼,一直觉得钓鱼没伴的宏山一下子变得兴奋,满口答应:“要得!”
陈安随后提着柴刀,过了小桥,到河对面的竹林里,挑选了几根木竹回来。
这是一种木质化的竹子,挺结实,也比较柔韧。
简单修理后,他将竹子拖了回来,蹲在地上用刀削着。
十数分钟后,宏山用竹筒装着十多条蛐蟮回来,看到陈安在摆弄,好奇地凑了过去:“狗娃子,你这是在干啥子?”
“我在做自动钓鱼的工具。”
“自动钓鱼?”
“就是我不看着,有鱼咬钩就自己钓上来的一个陷阱…你有你的玩法,我也有我的技巧撒,钓鱼、干活两不误。”
“得不得行哦?”
宏山表示怀疑。
“到时候你就晓得了!”
陈安先是将自己随身带着的麻线弄出两米多长的四段,作为鱼线。
麻线结实,水潭里的鱼一般都不大,能有一斤多算是非常不错了,木竹杆和麻线完全能够承受。
随后,宏山看到陈安用竹片削了四个两头尖锐,长不过两公分不到的细小竹片,擦着火柴烤了一下,进行硬化处理,他又有些不明白了:“你这是干啥子?”
“做鱼钩撒!”
“这啷个得行哦?”
“为啥子不行嘞?别小看了这种鱼钩撒,其实也是非常有效的,鱼在吞食蛐蟮的时候,连着着鱼钩一起吸进去,就会卡在鱼的食道上,虽然没有钩子,一样能钓上来。”
陈安说着,将麻线末端绑在这特殊的“鱼钩”上。
然后,他砍下四节短竹棍,在上面用柴刀切出“7”字形凹槽,另外一片绑在麻线中间位置的小竹片也是一样的处理,让两个“7”字形凹槽能够稳定地勾着就行,凹槽不用太深,这就是自动捕鱼钓竿的机关,需要有足够的敏感。
最后,陈安将四根作为鱼竿已经在尖端绑了麻线的木竹隔着五六米的距离分别插在水潭边的石头缝隙中固定稳当,将那四节短竹棍用石头在鱼竿前的泥土上斜着钉入大半截,将竹竿拉弯后,把麻绳中段绑着的竹片勾在竹棍的凹槽里。
做完这些,陈安找宏山要来蛐蟮,弄成几节,穿在“鱼钩上”,然后抛入水潭中。
“这就可以了?”宏山看得直皱眉。
作为经常钓鱼的人,哪怕不太懂这些陷阱,他也能很轻松地想明白,只要鱼儿咬钩,带动鱼线上连着的机关,木竹杆弹起来,就能将鱼给提溜起来,而且是直接提到岸上。
陷阱很简单,却也奇妙。
他只是怀疑那样有悖常理的鱼钩到底行不行,虽然陈安已经跟他解释了,他还是有些不相信。
“这这样的钩子,对小的鱼没什么作用,对大一点的鱼效果不错,我这不是懒得做鱼钩撒,接下来就交给你看着了,看到有鱼被钓起来,你就帮忙收一下,如果没有钓成,蛐蟮被吃了,你就帮忙挂一下鱼饵,重新布置一下…会弄撒!”
陈安笑着问道。
宏山木然地点点头:“会弄!”
“那我干活去了!”
陈安一点都不担心,扛着锄头就走。
阴雨天气,水中的氧气含量骤减,不少鱼喜欢到游到水面表层。
而且,雨天用腥味重的活饵效果更佳。
连续的阴雨,让温度降低了不少,鱼对活饵会更有兴趣一些。
所以在选择饵料的时候最好可以选择腥味比较重的食物,类似于蛐蟮等,可以直接挂在鱼钩上。
蛐蟮除了腥味重能吸引鱼类外,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天然饵料,很适合变得警惕的鱼类吃食,而且其在鱼钩上不断挣扎扭动,更是大大刺激了鱼类的吃口情况。
这些东西,上辈子有人来这里游玩钓鱼的时候,说过不少。
耳濡目染,陈安虽然不是特别感兴趣,却也懂得不少钓鱼方面的事情。
他相信,自己设置的四个自动钓鱼陷阱,会有收获,而且,还是比较大一些的鱼。
他四下看了下,屋子旁边有十丈左右的一片地方,土层比较厚实,虽然里面支棱着几块山石,但简单的清理出来,还是能规划出好几垄菜地,浇水挺方便,到时候种上几样菜,随时都能吃上应季的时鲜蔬菜,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