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28节
领在身边也有好几天了,陈安能从种种表现上看出,招财在嗅觉和力量上,都要略强于进宝,自然强者为尊,这样的培养,也是为了日后它们能更好的配合。
狗,也如狼一样,有等级之分,而且,这等级,比啥都好用。
陈安此举,正是为了进一步确定招财的地位。
在喂饱两只狗以后,陈安用刀割下黑娃子的鼻子、膝盖骨和四只熊掌,用绳子拴着,挂在肩膀上,这才领着两条狗回家。
第44章 关门吃独食
陈安回到家里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陈平在柴房前用斧头砍柴,将砍好的柴在柴房边堆成柴垛子。
看到跑来的两条青川犬,他放下手头的砍刀,起身朝着路口看去,只见陈安顺路一步步上来,当注意到陈安肩膀上挂着的东西时,一下子愣住。
那黑乎乎毛茸茸的东西…熊掌?
陈平盯看着越走越近的陈安,越是确定陈安肩膀上挂着的是熊掌,就越是惊讶。
熊掌是熊的脚和掌,按照古代的说法,其珍贵就在于一头熊只有两掌,掌是指前蹄,后蹄一般不用,而且只要右掌,左掌万不得已不用,据古人说,左与阻谐音,有阻手阻脚的意思,再加上古时有鱼与熊掌的典故,使得熊掌这个食材更加珍贵。
不是达官贵人,享用不起。
但对于山野村民来说,没那么多讲究,都是好东西,所以,陈安将四只脚掌都带了回来。
“你这是打了黑娃子了?”陈平不敢相信地问。
“今天我出师,师傅告诉我一个黑娃子的石洞,让我去打了,侥幸打死了!大哥,老汉老妈他们在家没得?”陈安问道。
“老妈和你嫂子在家里缝衣服,老汉出去串门了。”陈平凑过来,帮着陈安将四只脚掌拿下来。
村里也有人打到过黑娃子,但这还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显得很好奇。
“不要砍柴了,去把老汉找来,等一下我领你们去背肉,有了这些东西,来年的肉和油就不用太担心了,都能稍微吃好点。这个事情,不要外传,有些东西,关起门来自己吃没啥子问题,若是传出去,不分大家伙一点,那就说不过去了。”
眼下肉油是大问题,不见得比别人家好,陈安当然得先顾着自己。
至于以后打到了,自己充裕了再分也不迟。
他清楚,村里人的关系很有必要搞好,但一时只能说一时的话,自家家里边吃喝都成问题,只能先顾着自家。
大方,那也是有限度的。
所以,陈安回来的时候,也是绕路有意避开可能碰到的人,准备关起门吃次独食。
再说了,熊胆,那么珍贵的东西,要是让人知道,也少不了被人惦记,纯属给自己添麻烦。
陈平尽管老实憨厚,听陈安这么一说,也知道其中的意思,点点头:“我晓得了!”
提着四只黑娃子脚掌跟陈安进屋,将东西找了个盆放着,转身小跑着到村里去找陈子谦。
看着风风火火的两兄弟,再看看盆里的东西,在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缝衣服的耿玉莲和瞿冬萍两人都有些莫名其妙。
陈安只能将跟陈平说过的话又跟老妈和嫂子重新说了一遍,两人这才反应过来。
和瞿冬萍的惊喜不同,耿玉莲更担心的是陈安,赶忙将手头的针线往一旁的桌上放,焦急地拉着陈安转着看:“你啷个一个人跑去打黑娃子了,以前村里人打黑娃子,那次不是去七八个,你龟儿就不晓得害怕?会要命呢,有没有被黑娃子伤着了?”
面对老妈的关切,陈安伸开双手,转着圈让耿玉莲看:“没有,黑娃子都没有碰到我,放心撒…对了,赶紧烧点水,锅一定要洗干净,保证里面没有油才行!我要处理熊胆。”
熊胆珍贵、值钱,可供销社收购站或者药材收购站,摘下来的新鲜熊胆,人家也是不收的。
那只是代收,并不负责处理加工药材。
这熊胆必须处理好了,才能拿去卖。
而处理熊胆,也是有个过程的,李豆花教过,陈安也见过。
瞿冬萍也放下手头针线,赶忙往火塘里添加柴火,取来铁鼎罐,好好刷洗了几遍,这才打水放在鼎罐里挂火上烧着。
“先给幺儿弄点吃的,一大早出去到现在,肚子应该早就饿了。”
耿玉莲却是忙着拿来玉米面等着,准备给陈安熬面糊,一家子中午吃的红苕,现在拿出玉米面,也算是给陈安优待了。
“妈,不用那么麻烦,我烤两个红苕就行了,随便吃点,留着肚儿晚上吃肉!”陈安笑着阻止。
耿玉莲伸手在陈安脑袋上轻推了一下,笑道:“随你!”
耿玉莲放好玉米面,又挑着没有虫眼的,个头大的红苕,拿了三个过来,刨开火红的火塘灰,将三个红苕埋在里面烧着。
陈平在村里找到陈子谦,只说家里有事儿,要陈子谦赶忙回家一趟。
直到出了大村子,陈平才将陈安打了熊的事情跟陈子谦说了一遍。
陈子谦心里有震惊,也有惊喜。
不说一整头黑娃子,就只是一个熊胆所能卖的钱,那少说也能顶上工人一年半的工资,能给家里带来多大的改变,毋庸置疑。
这算是家里的大喜事了。
父子两匆匆赶回家里面,推门进屋的时候,正看到陈安从布包里拿出那个黄铜色的大熊胆,又赶忙将大门关上。
“幺儿,打黑娃子的时候,没出啥子事嘛?”
“没得事儿。”
“那就好!”
陈子谦松了口气,凑到陈安旁边,看了看大熊胆,满脸稀奇,然后回头冲着一家子人说道:“记住幺儿说得话,这个事情不准往外说,财不露白,晓得不?”
一家子人纷纷点头。
“黑娃子是在蜂石岩打到的,是师傅告诉我的位置,也是对我的考验,我去打的时候,我都不晓得师傅就藏在一边守着,他生怕我出事,
现在,我出师了。
这黑娃子,师傅啥子都没有要,这一年下来,他教了我很多撵山、采药的东西…能找到这样的师傅,是我的福气。”
“以后好好孝顺就是了。之前以你懒散的性子,说话做事,当然让人不放心,不愿相信,你还瞒着。事情说明白了,你老汉我也不是那种不开明的人,去找过李豆花,确定你是在跟着他学,不也没说啥子。”
“我不瞒不行啊,早我就想学撵山、采药了,是你们天天说山上豺狼多,豹子厉害,黑娃子凶残,总是不答应,我当然只能瞒着了,先斩后奏。”
“龟儿子…行了,你也长大了,以后你自己看着办,还是那句话,山上豺狼多,自己小心,我可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听到陈子谦这么说,一旁的耿玉莲伸手就拍了他一巴掌:“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就不会说点好话…”
随后,她笑盈盈地看向陈安:“幺儿,等这个熊胆卖了,该考虑成个家了。”
陈安连忙摇头:“成啥子家嘛,还一样不是一样的。”
家都还没有搬,虽然睡婆娘安逸,他也不想现在给自己增添更多麻烦,选择避而不谈。
眼看着铁鼎罐里的水沸腾起来,陈安提着麻线,将熊胆放入开水中。
整个熊胆没入水里,快速瘪了下去。
第45章 掘过坟?
用开水蘸烫,熊胆会缩小。
把它挂在阴凉处,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熊胆又会重新鼓起来。
这个时候,又得再次用开水蘸烫,熊胆又会缩小,然后继续挂在阴凉处…
如此反复操作,直到熊胆不管怎样放置都不会再鼓胀起来,就是胆汁完全被胆腑吸收了,这样的熊胆,才能拿到收购站去换钱。
手中的熊胆蘸烫好后,陈安直接提着上楼,将熊胆就挂在自己床上担衣服的竹竿上。
回到火塘边,扒开火塘灰,见红苕已经烤熟,将三个烤红苕刨出来,找了个包谷芯,刷刷刷几下擦掉烧焦的外壳,手里抓着一个吃着,另外两个装自己衣兜里,然后到水缸边拿起木瓢,舀了半瓢水水灌下。
从昨天在李豆花那里吃过晚饭回来,到现在还什么都没吃过,又折腾了那么久,陈安也是真的饿极了。
看到大冷天陈安直接灌冷水,耿玉莲立马又叫了起来:“就只晓得喝冷水,是家里没得火还是啷个说?年纪轻轻地不注意,等以后上点年纪,你才晓得厉害。”
陈安笑笑:“没得事,我只是口太干了,再说了,早就喝习惯了,让我喝热水,反而不舒服。”
山里人,喝水确实没什么讲究,除非在家里,要是在外面,口干了,都是找个有水的地方,只要看着水干净,撅起屁股就能喝上一饱。
也正是因此,山里经常有人走动的地方,能看到在有水的地方被清理出一个个小水塘,那都是喝水的地方,真正的山泉水,地脉水,不见得就差。
“走喽,我领你们去背肉,把家里的刀子磨一下,要剥皮、砍肉…”
随后,他看了下两个蹲在木盆边,好奇地看着盆中的熊掌,时不时伸手抓一下熊掌毛或是用指头戳一下的两个侄女,又看向自己耿玉莲:“老妈你就别去了,三百多斤肉,我和老汉还有哥哥嫂子,四个人就能背回来了,你留在家里边看家领娃儿。”
耿玉莲想了想,点头道:“要得!”
随后,一家子各自准备,背着背篼,带着菜刀斧头,跟着大口吃着红苕的陈安一路往蜂石岩走。
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对于忙于家务农活的大多数人来说,蜂石岩算是比较远的地方,离着石河村有十多里地,可对于撵山、采药的人来说,却只能说是附近。
往往很多时候,进山一趟,一去就是几天。
大巴山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但那也不是漫山遍野都是,竹溜子、野兔、野鸡、斑鸠之类还好说,可那些有着好皮毛、能出珍贵药材的值钱兽类,被多少人盯着,往往进山几天找不到一只,就即使找到了,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猎捕到的。
这就更加考验撵山人的水平了。
山里野兽是不少,可那么大的地方分散开来,就显得微乎其微。
不然,守着大好资源的山里人,又怎会一直穷困。
能弄到一只黑娃子,对于陈安一家子人来说,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一路紧赶,当一家子人到了蜂石岩,才到山林边缘,饱餐过一顿熊肉,紧紧跟在陈安左右两侧的两只青川犬忽然停下脚步,朝着前方发出呜呜的凶叫声。
陈安抬头看去,见大漆树下的黑娃子尸体旁,蹲守着两人。
这两人,正是早上用石头将黑娃子砸醒的人。
看见他们,陈安不由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早上发现的熊瞎子,下午再来一看,已经被人打了,心有不甘。
“这两个狗日勒怕是想要来扯皮。老汉,你认不认得他们?”
陈安停住脚步,一家子也跟着停了下来。
“认得,他们是黑潭子村的人,左边那个叫吕明良,右边那个叫封正虎,六二年的时候,两家人一起从外边搬到山里来住的,只是认得名字。”
陈子谦凑到陈安旁边小声说道:“我听人说,有人看到他两个的老汉领着他们两个在山里面掘过坟,用冥财换粮,不晓得真假,这个事情不要乱说,发冥财的人大都阴狠…你啷个说他们会来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