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他定了定神,凑到顾莲沼耳边,刻意压低声音,努力让自己显得鬼气森森,“从前,有个赶路的郎君,回家途中发现有个女子蹲在路边,那女子说自己的脚崴了,让郎君背她一程……”
  顾莲沼没兴趣听故事,只想听他说话,但为了表明自己听得很认真,他装作感兴趣地问道:“然后呢?”
  “哎呀,”柳元洵轻扯他的头发,怪他破坏了自己营造的恐怖氛围,“不要插话!”
  “哦。”顾莲沼莫名想笑,但还是乖乖应了一声。
  “郎君背起女子,起初还觉得轻飘飘的,后来越走越沉。走到半路,那郎君忽然感觉脖子后面凉飕飕的……”说到这里,柳元洵深吸一口气,人造了一股冷风,吹向顾莲沼的脖颈,待到身下的人如愿僵住,他第一次体会到捉弄人的乐趣。
  信心大增的他继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下去。
  郎君心里害怕,却听一道婉转女声说:“郎君,你回头看看我呀。”
  郎君不敢回头,可背上越来越重,压得他直不起腰,最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才听耳边的女声悠悠道:“好郎君,我终于到家了。”
  郎君艰难抬头,赫然发现眼前竟是一座孤坟,揽在他脖颈上的手,早已腐烂见骨,此时正冰凉凉地摸向他的脖子……
  讲到关键处,柳元洵冰凉的手指同时抚上顾莲沼的脖颈。
  可对方毫无反应,依旧稳步前行。
  柳元洵不信邪,刻意用指甲刮向他的喉结。
  这次好像有作用了,顾莲沼终于停下脚步,可他没颤抖也没害怕,只静静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像是被忽然定住了一样。
  柳元洵刚讲完鬼故事,忽然撞见如此诡异的一幕,顿时有些害怕,他甚至不知道是趴在顾莲沼身上比较安全,还是先下地看看顾莲沼比较稳妥。
  不管哪条,都让他毛骨悚然起来,声音也发起抖,“阿峤,你说话啊……”
  顾莲沼倒是真的开口了,他一边说,一边空出一只手,自柳元洵的大腿摸向他的脚踝,语气森冷而诡异,“你方才说的,只剩白骨的手,是这样的吗?”
  明明顾莲沼体温灼热,可柳元洵刚被吓得浑身发僵,此时只能感觉到铁钳一样的五指,正沿着他的腿侧缓缓下滑,当即惊叫一声,挣扎着要跳下来。
  “好了好了,不吓你了。”顾莲沼怕他跌倒,连忙蹲下身,让人站在了地上,转身哄道:“胆子这么小还讲鬼故事?你是想吓我还是想吓你自己?”
  柳元洵吓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顾莲沼转身的时候,他甚至联想到了一个惨白的骷髅头——好在转过来的确实是那张熟悉的脸。
  顾莲沼见他脸色惨白,顿时后悔了。他也没想到,有胆子拿鬼故事吓唬人的人,竟然会被自己讲的故事吓到……
  柳元洵心跳如擂,被顾莲沼拍着后背,安抚了好半响才恢复过来。
  接下来的路,他说什么也不让顾莲沼背了,甚至走两步就要侧头确认一下,看看和他一道回家的,究竟是人是鬼。
  这目光太可怜了,顾莲沼即便知道他是吓的,可还是被他的眸光望得心痒,索性趁无人的时候,将他拉到自己怀里,深深吻了下去。
  滚烫的唇舌比什么安抚都有用,柳元洵揪住他的衣领,面色潮红中,还在分神想着:鬼是凉的,顾莲沼是热的,看来,他真的是安全的!
  ……
  昨天夜里,柳元洵特意嘱咐顾莲沼早些叫醒他,说是有事要做。
  直到安排马车时,顾莲沼才知道他要去海防线。
  他们在城中,海防线距离此地少说也有一个多时辰的路程。顾莲沼便在马车里架了两块板子,又垫了厚厚的褥子,好歹能让柳元洵躺着去了。
  柳元洵挑开帘子看了眼马车内的布置,一时语塞,“也不必如此,不过一个时辰而已……”
  顾莲沼却不由分说地将他抱上马车,又替他脱了靴子,将人推了进去。片刻后,他也脱了靴子,一来就将人抱进了怀里。
  “我以为,你会先去找于文宣呢。”
  有了顾莲沼,柳元洵几乎不需要手炉了,他靠在顾莲沼怀里,一方面觉得躺着确实比坐着舒服,另一方面又对顾莲沼感到好奇,“你怎么知道我一开始想去找于文宣?”
  顾莲沼一本正经道:“我看见了。”
  柳元洵睁大眼睛,“你看见什么了?”
  “我看见……”顾莲沼伸出手指,在柳元洵的额头、鼻尖和唇瓣上依次点了三下,道:“这里写着,‘于、文、宣’。”
  柳元洵面无表情,“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顾莲沼闷笑出声,胸膛直颤。
  柳元洵接二连三地上当,不由恼羞成怒,转身去戳顾莲沼的胸膛,可他越戳,顾莲沼笑得越厉害。笑到最后,揽着他的腰软倒在软褥上。
  顾莲沼捉住他作乱的手指,放在唇边轻吻,声音里仍有未散的笑意,“找到贺郎平以后,你打算问他什么?”
  柳元洵不想理他,可也不想耽误正事,别别扭扭地说了句:“我想看看他的营地。”
  “你好聪明啊。”顾莲沼松开他的手,转而捧住他的脸,热情地夸赞道:“如果说江南一带,谁最熟悉倭寇,当然是贺郎平了,不管是勾连还是憎恶,等看看他的军营,就什么都清楚了。能想到从这里入手的人,一定是个天才吧?”
  柳元洵忍无可忍,反倒彻底平静,任由顾莲沼捧着自己的脸,冷酷道:“你在拿我当傻子哄吗?”
  “当然不是,”顾莲沼又笑着去亲他的唇,“我拿你当天才哄。”
  第114章
  天雍立国后,大刀阔斧地重整前朝海防布局,将海防大军拆解为多个小型卫所,各卫所防区约二百里,形成星罗棋布之势,将延绵数百里的海防线全都纳入了侦察范围。
  各个卫所都有固定的巡逻时间,并在固定的通信区互相传递情报,类似“手拉手”的方式,将整个海岸线牢牢把控了起来。
  各卫所受指挥使管辖,而指挥使司又隶属于中央督军。不过,作为江南总督的贺郎平,亦有权对这些卫所进行指挥调遣。
  柳元洵此行去的,便是贺郎平驻扎总营区。
  他来得突然,来之前也没提前派人通传。贺郎平并不在营地,出面接待的,是当日随贺郎平前往萧金业宅邸的亲兵——小六。
  小六本要去请贺郎平,却被柳元洵拦住。
  柳元洵说自己不想打扰贺郎平的正事,只需在大帐里坐坐,等等贺大人便是。
  将柳元洵迎到帐子里后,小刘局促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好不容易想起该为贵人斟茶,翻出来个瓷杯后,瓷杯不仅杯口残缺,杯子里甚至有尘土。
  “不必麻烦,”柳元洵温和解围道:“来前刚服过药,不宜饮食,你无需操劳。”
  小六闻言,下意识放下杯子,可不倒茶,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他虽机灵,却从未应对过如此场面,在接待贵客方面,着实有些手足无措。
  柳元洵四下打量,目光在角落那堆漆黑的铁疙瘩上稍作停留,又看向案几后铺着褥子的简陋板床,不禁迟疑:“此处,真是贺大人的营帐吗?”
  小六连忙点头,解释道:“平日里不是这样的,没有这么乱。只是,大人最近在研究些新东西,特意吩咐我们不许收拾帐内,看着便乱了些。”
  柳元洵点了点头,又道:“那贺大人如今在何处?何时能回来?”
  小六面露难色,不知该如何作答。说吧,担心生出事端;不说吧,柳元洵身为王爷兼巡抚,本就有权过问官员行踪。
  思忖再三,他还是如实相告:“大人在炮台那边,短时间内怕是回不来。殿下若有急事,小人这就去请他。”
  柳元洵摆摆手:“不必了。既然一时回不来,我去那里找他便是。”
  小六倒没异议,只是城防墙距此甚远,他担心柳元洵路途劳顿,便唤来两名士兵,从角落里翻出一顶轿子,抬着柳元洵朝城防墙而去。
  柳元洵倒是没逞强,上了轿子以后,视线一高,反倒将营地内的景象尽收眼底。
  海防与陆防不一样,作战的器械也很陌生,柳元洵看不懂其中门道,但他能察觉到,留守在营地中的卫兵并不算多,士气也很低迷。
  小六心思单纯,比贺郎平好打交道,柳元洵趁机问道:“沿海一带的海防兵力,共有多少?”
  这是册籍上明载的信息,小六脱口而出:“沿海共五十个卫、一百个所,每卫五千余人,千户所与百户所兵力合计十万有余,总兵力约三十多万人。”
  柳元洵接着问道:“那贺大人所在的营地呢?”
  小六支支吾吾,“我,小人不负责管这个,不太清楚。”
  柳元洵很是和气,“那你估算一下呢?”
  小六苦着脸,实在无法推脱,只能报出个模糊的数字,“约莫三千到五千人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