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是啊,两个小孩现在都还没回去呢!戚溯支着长剑,没个正经样地靠在自己师弟身上懒懒道:逢仙门的人到崔门的地盘上闹事,被崔家扣住了,逢仙门就聚集人手准备开打,现下两家正摩拳擦掌,崔门腹背受敌咯!
无人前去相助吗?林双不解。
按理说江湖中几家虽然互相看不上,但对于逢仙门态度还是统一的,崔门前有逢仙门后有八部,应接不暇,该有人前往相助才是。
戚溯幸灾乐祸道:你忘了那两个臭小子在船上是怎么看不起我们和你家的吗?崔门那臭德行,得罪了老邻居雪山,其他家离这么远,又有逢仙门在其中作梗,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咯!
戚涯又斥责道:师兄,不得妄议他人是非。
戚溯撇撇嘴,小古板!
林双沉思片刻,道:看这局势恐怕十天半个月都消停不了,等下去也没什么用,多谢蓬莱仙好意,我还是今晚就启程吧。
蓬莱仙自知劝不住她,也不再多说无用的话,只道:林姑娘一人,身上余毒未解,路上恐生意外,我门中弟子今晚要前往中原相助崔门,不如你与他们同行,也安全一些。
还不待林双回答,戚溯奇道:我们要帮崔门?这不吃力不讨好吗?
蓬莱仙道:如果真让逢仙门打赢崔门,只不过是壮大其门派,对江湖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对付他们也会更加棘手。
戚溯似是不满意地嘁一声,但也没再说什么。
蓬莱仙对二人道:由你们二人带领门中弟子前往天门关与崔家兄弟会合,途经锦瑟山时不得无礼,代为师向今上问安,途中谨慎,不得冒进贪功,每三日来信汇报情况。
三人同众弟子乘蓬莱岛的特殊船只,只用一夜就抵达江回渡口,一行数十人,皆身着蓬莱岛的月白校服,腰间挂着代表身份的腰牌,背负长剑。
在江回渡口买到马匹,茶肆简单休整后,戚涯确定了行进路线。
崔家兄弟来信,他们就在天门关的鞍落城落脚,逢仙门的弟子驻扎在鞍落城外十里,往前十里的雁鸣城就是崔门的地盘,崔门弟子如今驻扎在那儿。
鞍落城
一直捧着茶杯的林双垂眼在他手中的地图上扫了一眼,看到三个字,隐约想起什么。
戚涯将地图往她那边挪了些,林姑娘,怎么了吗?
无事,林双收回视线来,你继续。
戚涯继续道:走官道,大约十日就能到鞍落城,途经锦瑟山,今上与八部正在那儿设宴谈判,我们要去向他问安。
戚溯问道:非去不可吗?
戚涯点头道:朝中有战事,这个时候最忌江湖动乱,眼下我们前去相助虽师出有名,但倘若不亲自去向他问安,他恐怕难以安心。
戚溯耸耸肩。
戚涯看向林双,道:暂时委屈林姑娘跟我们一道,待过了盛京,你便可前往雪山。
林双颔首,言重了。
一行人翻身上马,出了城就策马扬鞭,疾驰赶往锦瑟山。
行程紧促中,人人少言寡语,偏偏戚溯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三番五次打马到林双身边。
小师妹,你内力恢复多少了?
戚涯从旁道:师兄,行走在外,不要问这种冒昧的问题。
林双瞥了戚溯一眼,道:四成。
戚溯夸张道:只四成就能抵得过我与师弟联手,果真凶悍。
林双不应声。
戚溯又道:你可知我师弟已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戚涯管不住他,自己当先打马跑出去一大截,林双看了眼他的背影,赞同道:能接我十招,比许多人厉害些。
戚涯满意的眯着眼笑,见林双也打马而去,却还有声音传过来。
你不如他,打你,五招足矣。
戚溯在心里暗暗赞同江南堂没什么好东西这句话。
不多时,他又凑上前贼兮兮地道:小师妹,你这只笛子不错啊,能给我看看吗?
林双冷冰冰的:不行。
戚溯不死心地问:你从哪儿得的这么一个好宝贝?有名字吗?
林双道:朋友相赠,没有。
料峭春风中,锦瑟山已不是一片枫红,枫叶新长,犹如苍翠欲滴的锦被披在身,在春风中簌簌作响,远远望去有几分像汪汪青潭。
锦瑟山作为皇家猎场,向来有人严密把守,如今天子亲临,在此设宴款待使者,巡逻的队伍加了一倍也不止。
山脚的官兵查验过他们的腰牌,确定是蓬莱岛无疑,便让他们卸下剑,交代一队人带着他们前往山上。
步行约一柱香,来到半山腰一片开阔的草地,远处搭建起来几个帐篷,一座明黄的的尤为显眼,其他都以其为中心向四周散开,金吾卫来回巡逻。
一路上林双不着痕迹的放慢脚步,直到戚涯将蓬莱仙亲笔手书交给一名太监时,她已经混在队伍中间,确保别人不能一眼看到她。
片刻后,竟是皇帝身边的王睬出来迎接,请戚涯进帐面圣。
至于其他人左右无事,便牵着马在草地上放起风来。
林双牵着马走到河流边,河流对面是一个不甚陡的山坡,沿着山坡上去就是一片树林。她松开缰绳,拍了拍马头,放任马匹去玩,自己则蹲下身抄水净手。
小师妹
林双想也不想,手用力往水面一拍,水花全部溅在来人脸上。
戚溯抹了把脸在她身旁蹲下,不恼不怒道:别这样啊,说不定你有求于我呢?
林双不理会他,余光瞥见他背在身后的手抽出来,竟是拿着一个木制面具递到她面前。
林双有些意外,问:哪儿来的?
戚溯笑吟吟道:我见你一直往后躲,这儿恐怕有你的仇家吧?还是老相好?
林双斜了他一眼,他立即正色道:随手雕的,我这个人呢没什么特长,也就手巧些,捡块木头雕个面具也不过是顺手的事罢了。
说罢,他将手中的面具往林双面前送了送。
林双接过来翻看一二,虽不精巧但也难得,更难得的是戚溯看上去不正经,心思倒有几分细。
谢了。
多客气啊。戚溯笑得像只老狐狸一般,搓着手指了指她腰后的玉笛,我都这么帮你了,你能把这个借我看看了吧?
拿人手短,林双便取下玉笛递给他,随手将面具挂在腰间。
玉笛入手寒凉,不似暖玉倒像块千年寒冰,笛身光滑,和一般竹笛无二,甚至可以吹奏,末端处有一个暗扣,拨动时一甩便能弹出寒刃,再用力一按就能收回,另一端挂着一枚红色的穗子。
戚溯得寸进尺道:我能用它为小师妹奏乐一曲吗?
不能。林双严词拒绝,支着膝盖站起身,趟过河水往山坡上走去。
戚溯连忙跳起来追上去,小师妹去哪儿?
马走远了,去牵回来。
只见骏马自己溜达到山坡上去,再走几步就要进到树林中,到时候走失就不好找回,要是被有心人牵走,难保会生出什么意外。
这么想着,林双加快脚步,手指搭在唇边吹了一声响哨,但骏马依旧不回头地往树林里走去。
山坡上树林边还站着两个人,看样子是随行的宫女,此时正踮着脚不知往树林里张望什么,见来了人就突然慌乱起来。
林双只看了一眼,并未放在心上,沿着地上的马蹄印继续往林中走去。
骏马停在树林中,没走太远,此时正用蹄在地上不知道刨什么,看上去焦躁不安。林双走上前去拉住缰绳,安抚地拍了拍马背,还没等马安定下来,一道尖尖的声音从林深处传来。
本宫就是想要你那把琵琶,三请四催,你端什么呢?!
林双视线穿过茂密的树林,看到两名女子相立对峙,看不清面容,但皆是一身宫装,头上插满珠钗玉簪,约莫是皇帝随行的妃子。其中一人声音尖厉,另一人则语调平淡,离得太远林双也听不清她说了什么。
声音尖厉的女子怒道:你竟敢你!本宫要让陛下废了你!
林双只当二人在此争风吃醋,觉得没什么意思便要牵着马离开。
啪
一阵细小的动静落在林双耳中,她耳尖动了动,听着像踩断树枝的声音,且不止一人。
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