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时间,竟然有个贵族学生想到退学。
说不清是不是被平民学生的气势吓到。
这当中,最气恼的,必然是阚文彦,可他还要保持贵族体面,不能直接掀桌子。
但每次上课,旁边的纪霆就让他心里无名火生气。
阚文彦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吃饭的时候,他再次看向朱家墨。
这朱家墨就是上次拿着五个鸡腿,要喂狗那人。
他看到阚文彦的眼神,颇有些不安。
可只能咬咬牙,看着吃饭正香的平民学生们,出言嘲讽:“都说贫者不吃嚼来之食,如今世风日下,这话竟然不对了。”
此话一说,众人自然看向他。
袁秀才直接驳斥:“你又发什么疯。”
说别的就算了,提到吃的,袁秀才是真生气啊。
能不能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打扰别人?!
袁秀才一说,众人忍不住又笑。
事已至此,朱家墨只能继续道:“到底是谁发疯?吃着我家,还有阚家等人捐的米粮捐的鸡鸭牛羊,还敢大言不惭。”
“乌鸦尚且反哺,有些人竟然连禽兽都不如。”
什么意思?
正说着,就有小厮跑了过来,递上账本:“少爷,家里捐给国子监的钱粮数目都在这了,您请过目,第二批跟头一批一样,直接送到国子监杂务管事手中。”
只见那杂务管事颇为尴尬,他也没想到朱家回来这么一手。
但最尴尬的,还是正在吃饭的众学生。
这段时间大家的明争暗斗,是个人都清楚,甚至国子监之外的人都在看热闹。
最近这段时间虽有波折,却还是平民学生占上风,这本来是件好事。
可现在告诉他们,大家吃的饭,都是朱家跟阚家提供,实在让人如鲠在喉。
这一口饭在嘴里,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这种感觉实在太难受了。
再看向阚文彦跟朱家墨的眼神,不少平民学生忍不住要吐出来,从心底散发恶心。
食堂里原本轻松的气氛,现在变得让人极其不舒服。
平民学生吃的好像不是饭菜,而是自尊。
他们的自尊简直被人肆意玩弄。
就连杂务管事脸色都变了。
反而是林丰宝一拍桌子:“不就是捐点钱粮吗,真当自己厉害了?”
“捐了就是让大家吃,难道还要挟恩以报?”
纪霆扶额,吵架不是这么吵的啊。
果然,朱家墨找到话头,接着道:“你也知道这是恩?”
“一群不知感恩的,都说穷生奸计,倒也没错。”
众人脸色变得更难看,最爱美食的袁秀才手在发抖,明显是又恶心又气愤,还不能反驳。
纪霆叹口气,众目睽睽之下认真吃饭。
在场所有人都停了筷子,此刻显得他格外突兀。
朱家墨本想嘲讽几句,可想到纪霆的口才,干脆当没看到。
阚文彦也是同样的想法。
可两人忽然有点心虚,是不是找的时机不对?
为何纪霆不在意?
纪霆的动作,不仅引起他们两个人的注意,其他人更是看过来,想听听他的看法。
又或者说,像纪霆求助。
就这么愣神的一会,已经有些聪明的读书人反应过来,笑了声之后,继续吃饭。
纪霆还看对方一眼,他认识对方,如今也在崇志馆读书,之前很不服贵族子弟更受优待。
这会儿他端起碗大大方方吃饭,还道:“国子监的饭菜,确实好吃。”
“反正我在家的时候,是吃不到的。”
这位监生特意强调,是国子监的饭菜,点醒不少人。
对啊。
那朱家墨不是在偷换概念吗,他们家捐给了国子监,自家就要卑躬屈膝吗?
纪霆此刻才对朱家墨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吃了你们朱家,阚家捐的米粮,就要反哺你们两家吗。”
朱家墨知道纪霆话里有话,一时没有回答,就听纪霆继续道:“原来国子监招贤纳士,不是
为皇上为朝廷招揽贤才。”
“原来是为朱家阚家选家臣。”
此话一出。
本来尴尬的杂务管事惊出一身冷汗。
纪霆!
你说什么呢!
不要命了?!
偏偏纪霆气定神闲:“倘若不是这个意思,何必说什么乌鸦反哺。”
“难道你就是有奶便是娘的人?”
有方才的书生,还有纪霆开口后,其他学生的话可就多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朱家耀武扬威的,捐了点银钱,就拿我们当你家的家臣奴才了?”
“你们这些人怎么进的国子监,难道就是靠捐钱进的?”
“我们可不一样,我们吃的是皇上的粮,受的是皇上恩典,吃的是朝廷俸禄,以后报恩,报的也是皇上跟朝廷的恩。不是哪家的家奴。”
纪霆又插嘴道:“若是认为捐了钱,就能控制国子监。”
“眼里还有没有皇上。”
“纪霆!”
“你到底在乱说什么!”朱家墨急地跳起来。
他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这话要是让皇上听到,他就完了。
阚文彦可以不在乎,他姑姑是太后。
但他不行啊!
朱家墨着急解释,恨不得赶紧撇清关系。
阚文彦则极为沉默,如果真的默认这种事,对他怎么可能没有影响。
所以他才不会出这个头。
纪霆已经吃饱了,站起来准备离开,轻飘飘道:“朱家墨,别帮人冲在最前头。”
“不过既然奉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想法,那也别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放在后世,这大概就是社会达尔文思维?
以为只有强者才配生存才配活着。
有这种想法的,必然会成为上层的燃料。
朱家墨听到这话,脸色更白,恨恨地看向阚文彦。
今日这事,必然会传出去的。
到时候皇上会如何处置朱家,谁都不好说。
可真正怂恿他做事的人,却可以置身事外。
让人如何不恨。
等他们离开,才有书生低声道:“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纪霆分明是在用他们的手段,予以反击。
而且看样子,还真的成了。
当日下午,朱家就来人把朱家墨急匆匆接走,听说是皇宫都知道这事。
皇上虽然还没有过问,可这事必然要有个交代。
朱家墨肯定是要被禁足的,至于能不能回来,就看皇上的心情,以及朱家的态度。
双方又一轮交锋,再次以贵族子弟落败告终。
原本就少的贵族子弟,现在更少了,别说耀武扬威,多说一句话都不敢,生怕被这些敏锐的书生们找到漏洞。
因为经过那次食堂的事。
不少书生发现,这些所谓的贵族子弟,口才也就那么回事。
真要辩起来,不一定谁赢啊。
毕竟能写科举文章的人,想法肯定不少,顶多口舌不利落,还带些家乡口音而已。
但放在如今的国子监里,大家都差不多,不如顺势练练口才?
不过这口才,如何训练?
这事肯定问问霆哥啊,霆哥肯定有办法。
纪霆听到这话,直接挑眉:“闲暇时候,可以打打辩论赛。”
辩论赛?
等霆哥解释之后,大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辩经吗,他们可以!
不过纪霆也没忘了提醒,这都二月下旬了,马上就考月考,这事也很重要。
“没关系!不耽误事!”
学霸的时间不能以常理论之。
对他们来说,时间嘛,挤挤总是有的。
想来等他们把口才练好,这些贵族子弟连口舌之快都逞不了吧?
国子监这些事别说瞒不了皇宫,就连京城市井百姓都瞒不住。
贵族子弟连连吃瘪,简直是普通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那可是天下间读书最好的少年人,能不厉害吗。”
“就是,这么看来,咱们老百姓也不比这些贵族子弟差。”
“还是皇上慧眼识英才,召了这么多贫而好学的学生过来,听说国子监学习风气都好了不少。”
而皇宫里面。
皇上也为这事高兴。
别看会试临近,他还是抽空多关注了国子监。
如果说,之前召纪霆来京城国子监,说以正国子监读书风气,是句虚言,谁也没当真。
可人家真正做到时,自然让皇上感到惊喜。
就像甲方提了一个,自己都觉得无理的要求,可你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尽善尽美。
这谁不惊喜啊。
还好皇上这位甲方不算太刻薄,帮着顶住许多压力,不让其他人打扰国子监监生。
而且平民学生的胜利,足以证明在民间挑选英才,确实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