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不过天上掉馅饼,大家还要反应一会儿,看馅饼能不能吃。
  贪多不足,四婶希望女儿有个好姻缘,却不想高攀太多,省得让女儿嫁人之后的日子难过。
  思来想去,这事还要跟祖母商量。
  纪祖母跟文家来往更多,她肯定更了解纪家人。
  还有大伯纪伯章,他应该认识文家人吧?
  纪祖母去年因纪海的婚事,便从佛堂搬出来,今年又因为云姐儿婚事病了一场,基本就没再回佛堂。
  这也多半因为云姐儿婚事没定,她也着急。
  好在纪霆考上秀才,还有私塾大比几个孙子孙女都得了好名次。
  除了纪风得了第一,让祖母高兴之外,还有孙女纪雨,外孙女沁姐儿的好名次,更让她感慨:“都是好孩子。”
  当年的她们,可没那么好的机会。
  以前想着读书只能科举,却没想过给家里女孩子们,找个增光的机会。
  不过现在好了,她也能宽心。
  美中不足的,估计只有云姐儿的事了。
  纪祖母暗中骂了凌家无数次,却也无济于事,只能用心去寻门好人家。
  大房媳妇二房媳妇,加上纪霆一起登门,把文家的意思说明白后,纪祖母肉眼可见得好了大半。
  文家?
  文家真这么说?
  这可是最好不过的婚事了。
  “他家教育世家,所以家风极正。”
  “若不以身作则,他家学生如何看待?故而全家对名声都很看重,对女方家里要求品行高于家世。”
  纪祖母说的话,明摆着告诉大家。
  文家是看重咱们家的人品,还有云姐儿的聪明,再有纪霆的前途。
  这几番考量下。
  文家的求娶,便更加真心实意。
  纪四婶听婆母说完,笑得嘴都合不拢。
  太好了。
  终于可以安心了。
  云姐儿,云姐儿的婚事不用愁了。
  四婶拉住旁边纪霆的手,眼神中都是感激:“多谢霆哥儿了,真是多谢了。”
  这话说得极为真切。
  大家都听得出来,四婶感谢的不只是纪霆牵线,也感谢他读书如此有天赋。
  否则云姐儿还不会有这样的姻缘。
  纪霆挠头,开口道:“事也没成吧,问问二姐姐的意思?”
  他们觉得好,那是次要。
  还要看云姐姐的意思吧。
  四婶笑道:“放心,包在我身上。”
  二房那边如何想,纪霆跟卓夫人就不知道了,但大家都很高兴。
  高兴之余,也未走漏半点风声。
  事情还未尘埃落定,不可过分张扬。
  但总的来看,纪家的喜事一件接着一件。
  卓夫人走着走着,却叹息道:“想来,要给你收拾行李了,出去读书,肯定苦得很。”
  是啊
  。
  要出去读书了。
  现在定下去文家书院,虽说距离隔壁东昌府也就两三日的路程,快马加鞭一两日。
  可还是外地,卓夫人如何舍得。
  但她明白,孩子想要更好的出路,只能过去。
  纪霆安慰几句,两人聊起带什么,纪霆道:“简单即可,我一两个月就回来一趟。”
  “对了,带上大黄吧。”
  到时候青竹他们都跟着,不怕没人照顾,自己没事的时候也遛遛狗。
  卓夫人点头:“少带点也行,娘跟着你去东昌府,帮你安排住处,有什么就在那边买。”
  送孩子上学这种事,她肯定要做的。
  卓夫人说完,又有点担心孩子会不会不高兴。
  谁料霆哥儿却道:“好啊,可以多住一段时日,娘也可以在那边多转转,毕竟是东昌府,应该比咱们白台州热闹。”
  卓夫人眼前一亮,这个好,她可以去逛逛街市。
  “这样,咱们在东昌府文家书院附近买处宅子,你爹跟我可以经常去住。”
  听他娘这么说,纪霆终于知道,自家为什么在白台州州城有地方住了?
  去哪读书,就把房子买到哪。
  母子俩商议得很好,还跟院子里的纪老爹说了这事。
  对于家里的银钱,纪伯章基本不过问,全都给到自家娘子,他自己这边有书看有字写即可。
  但这次却罕见道:“去东昌府买宅子的事,要缓一缓。”
  纪霆跟卓夫人都有些奇怪。
  再看纪老爹的表情,有点不对劲?
  等卓夫人把文家求亲的事讲了,纪伯章表情更是一言难尽。
  到底怎么了。
  “文家,是因为纪霆要去文家书院读书,才来求亲的吗。”纪伯章问道。
  纪霆摇头:“这倒不是,他们在私塾大比还未结束时,就给家里送信,还送的急信。”
  否则不可能这么快有回信。
  这么一说,纪伯章更愧疚了。
  文家如此待人,可他家只怕要失约。
  “我也收到一封信。”纪伯章把京城的信件拿出来,直接递给纪霆。
  卓夫人也看过去,眼睛带了惊愕:“国子监?”
  京城国子监,这几个字出来,世人都知道是什么地方。
  京城脚下最好的学校。
  或者说,整个南正国最好的学校。
  如果说州学那边,水平最低的夫子,也要有举人的功名。
  到了国子监里面,别说教书了,能做助教,都是祖上积德。
  那里是真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地。
  里面不少夫子,还在京城任职。
  等于说还没考上功名呢,你就有官场上的人脉。
  天底下的学子,都把国子监视为最高学府。
  想进里面学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里面的学生非富则贵,随便一个学生,就可能是某某公爵伯爵之事。
  自己最不起眼的同窗,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权臣家子弟。
  纪霆之前在京城的时候,都挨不到这群人的边啊。
  这种地方,跟一个已经被罢官的纪家有什么关系?
  信里面倒是说明了情况。
  说是皇上想要整顿国子监的风气,故而从全国各地挑选秀才举人,前往国子监进学读书。
  信里表达为这个意思,却不能直白说出。
  信里只讲,以天下英才,充实京城国子监。
  则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量材录用。
  彰显天子不拘一格,心系天下学子之心。
  纪霆,就是被皇上关注到的人才之一。
  让他做好准备,朝廷不日就会下达正式的圣旨,以后他就是国子监生了。
  别说纪伯章无奈。
  纪霆看完后同样傻眼。
  这信早来一会儿,他都不会那么尴尬。
  方才还跟文夫子表明,自己一定会去文家书院的啊。
  他是个从不食言的人。
  现在这怎么办?
  “能拒绝吗?”
  纪霆说完,纪伯章跟卓夫人看过来。
  没想到他爹在考虑,他娘却摸摸他的头上:“傻孩子,都说是天子恩典,怎好拒绝。”
  “你外祖父曾说过,事异则备变,不要拘泥于一时。”
  这是韩非子里的话,大意是,情况不同就要做出相应改变。
  纪霆跟纪伯章也是那么一想。
  谁都知道,这事不可能拒绝。
  纪家都这样了,若不抓住这个机会,那才是对不起家族。
  纪霆辛辛苦苦科举,为的不就是让家族立足吗。
  可文家书院那边?
  文家还要跟他家结亲呢,突然出了这个岔子。
  之前是州学要跟他们抢学生。
  好不容易抢过了。
  现在又跳出来一个国子监。
  能争过州学已经很厉害了。
  国子监?
  别做梦了啊。
  以国子监的教学水平,人脉关系,朝廷恩典,皇上钦点。
  整个南正国所有学生,不敢也不会拒绝啊。
  可转念一想。
  文家知道这事,只怕也不会气恼,觉得纪家食言。
  更多的是无奈?
  当天傍晚,纪霆跟纪伯章并不拖延,直接去找住在纪家家学的文夫子跟文举人。
  文举人看到他们过来,还以为自己婚事有着落了。
  谁料两人都面有难色。
  怎么了?
  他被拒绝了吗?
  云姐儿没看上他?这怎么办。
  等纪家父子把国子监的信件拿出来。
  文举人先是松口气,然后是一头问号。
  那文夫子已经把信件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又来一个地方跟他抢学生。
  还有完没完啊。
  可比起生气,文夫子既有些郁闷,又有些骄傲。
  郁闷在于,好学生肯定没了。
  骄傲则认为,自己的学生能被皇上钦点至国子监,同样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