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司机大哥挺了挺胸,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我们这儿可是示范村,村子西边正在修酒店呢,以后还得接待游客。”
  “豁,那你们村够有钱的呀!”
  另一位演员也加入了讨论:“这儿可是新疆,遍山的流动资产,随随便便一家人可能就有上百头牛羊。”
  听到这话,司机大哥笑了笑,下巴
  上的肉随着笑声轻轻颤动:“不是我们,是公司修的,不过村委会有股份,我们村民都能分红的。”
  “公司?来你们这儿搞旅游投资的?”有人好奇地问。
  司机大哥摇摇头:“旅游是最近才开始搞的...”他正准备细说,剧组的其他车辆就陆续抵达了,村主任也赶到了村口迎接大家。
  制片人同村主任寒暄了两句,约好了下午四点还在这儿集合,带大家参观参观,就让司机挨着给送去了住处。
  因为剧组人员众多,所以大家只能分散的借住到村民家里,方好好被分到了距离村口最远的一户人家。
  送了她到门口,司机大哥又热络的帮她拎了行李,边走边道:“这家条件稍微差点儿,住的都是孤儿寡母。”
  “都?”她正思索着这个“都”是什么意思,就瞧见了院子里站着的三个女人,准确的说是一位老人,一位中年人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且三个人长的极像,都是圆脸长辫子,其中老人和妇女身材高大,头上戴着红黄相间的头巾,小女孩则显得瘦瘦小小,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
  第9章 第9章马背上的男人
  见她进来,小女孩脸上绽出笑容,用清脆的声音说道:“欢迎你来到我家!我叫阿伊莎,这是我的妈妈古丽达,这是我的外婆哈娜哈提。”
  司机大哥放下行李,笑着挥了挥手:“那我先走了啊。”
  “行,谢谢您!”方好好冲他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对三位主人家道:“你们好,我叫方好好,这段时间要借住在你们家,给你们添麻烦了。”
  小女孩儿摆摆手,笑容灿烂:“不麻烦不麻烦,我们欢迎你!”
  老太太扯了扯孙女的衣袖,用哈萨克语说了几句。阿伊莎听完后,笑着翻译道:“台台说,你们是来帮忙宣传村子的,会让这里的日子变得更好,所以我们很欢迎。”
  古丽达别了一下鬓角的碎发,用不太流畅的汉语同她打了声招呼,随后示意女儿带方好好参观一下家里。
  “姐姐,这边是我们的家,这边是羊棚,羊棚旁边的屋子是厨房和厕所,我们家装了热水器的。”阿伊莎一边带路,一边细心地介绍。
  方好好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目光扫过院子。
  比起村里的其他房子,这里的确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甚至连羊棚附近都闻不到羊粪味儿。她忍不住夸赞道:“好干净呀,外婆和姐姐都是很勤劳的人吧?”
  阿伊莎抿唇笑了笑,用哈萨克语将方好好的话翻译给了外婆和妈妈听。
  不同于古丽达和阿伊莎的腼腆,老太太哈娜哈提性格十分开朗,听了方好好的夸奖,她手舞足蹈地说了一大段话,语气里满是自豪。
  方好好注视着阿伊莎,等待着她的翻译。
  “台台说房子可以小、衣服可以旧、但一定要干净,她还说一看你就是个干干净净的人。”
  方好好顿时对这位热情开朗的小老太太生出了好感,她皱了皱鼻子,笑着说道:“外婆眼光真好,我也觉得你们家特别温馨。”
  参观过了外头,阿伊莎就带着她进了屋里。
  阿伊莎的家是平房,进门是客厅,左边两间卧房,右边一间,为了给她空出一间,阿伊莎搬到了右边和妈妈一起住。
  “这是我的卧室,床单被套都是才洗过的,衣柜也是擦过的。”阿伊莎解释的急促,她觉得方好好长的这样好看,一定是个很讲究的人。
  方好好笑了笑,扫视了一下房间。
  不大,但布置得干净温馨。一张小床,一个小衣柜,还有一张小书桌,阳光从窗户洒进来,显得格外温暖。
  再看阿伊莎一家,那样的热情,那样的诚挚!
  她突然有些庆幸自己被分到了这里,放下行李,真诚地说道:“特别特别好,谢谢你们。”
  古丽达有些腼腆的笑了笑:“不客气,放好,阿伊莎带你去村子。”
  看到方好好疑惑的眼神,阿伊莎补充道:“妈妈是说等你放好行李,让我带你去村口,村长会带你们参观村子还有马场。”
  “噢~好呀,那稍等我一会儿。”方好好点点头,迅速将衣服挂进衣柜,化妆包放到书桌上,其他不常用的物品则继续放在箱子里。
  想了想,她又换上了一件厚实的羽绒服,围上一条大围巾才同阿伊莎出门,见两个小姑娘打算走了,老太太突然从厨房追了出来,扬着手里的锅铲说了好长一段话。
  阿伊莎同奶奶挥了挥手,跟她解释道:“外婆让你晚上早点儿回来吃饭,她宰了羊。”
  方好好笑着点了点头:“那你帮我谢谢外婆。”
  冬季的村庄笼罩在一片寂静与安宁之中,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积雪融化后,露出了干硬的土地,仿佛大地在寒冷中蜷缩着身躯;道路两旁的白蜡树早已褪去了夏日的繁茂,只剩下灰褐色的枝干,像一幅简笔画,线条分明地勾勒出冬日的萧瑟与苍凉。
  雪花铺满了每一片屋顶,厚厚的积雪像一层柔软的棉被,将村庄包裹得严严实实。偶尔路过一两户人家,透过低矮的院墙,能看到袅袅炊烟从烟囱中缓缓升腾而起,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散开来,带着柴火的气息,让人心生慰藉。
  方好好跟在阿伊莎身后,踩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她学着阿伊莎的样子,用厚厚的围巾将脸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寒风凛冽,吹得脸颊生疼,但围巾下的呼吸却带着一丝暖意。
  她侧过头,好奇地问道:“所以,‘台台’这个称呼是外婆的意思吗?”
  阿伊莎点点头,眉眼间带着笑意:“嗯,老人家都可以这么称呼,是一种尊敬的叫法。”
  她在心里默默记下:“那以后我也跟着你称呼外婆为台台吧。”
  “好呀。”
  从阿伊莎家走到村口花了将近半小时,送了她到地方,阿伊莎便去找自己的小姐妹玩了。
  演员们陆续到达,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却没有人主动跟方好好搭话。
  她站在一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目光不时扫过人群,仿佛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融入其中。
  人员到齐后,副导演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高声说道:“各位,各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村主任,赛力克老先生,他会带大家参观村子和马场,大家鼓掌感谢一下。”
  所有人配合地鼓起掌,掌声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显得格外热烈。
  赛力克看上去五十岁左右,身材高大,挺着将军肚,一张圆脸上五官紧凑,虽不算英俊,但眉眼和嘴角始终挂着微笑,显得慈祥而耐看。
  他穿的应该是哈萨克族传统服饰,黑色镶红边,看上去喜庆又有气势,手里握着一个老式的扩音器,站在人群前,显得从容而自信。
  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打开手里的扩音器,声音洪亮而有力:“各位,首先非常欢迎大家能够选择到我们的牧场来拍戏,宣传我们这里的美景、美食。为了能够更好地招待大家,我们已经和全村的村民达成了共识,请大家放心入住。接下来,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村子的情况,再带大家到马场看看。”
  赛力克的声音粗犷浑厚,方好好甚至觉得,哪怕不用扩音器,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赛力克继续:“我们牧场距离县城80公里,全场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300余万亩。咱们现在所在的苏尔村是全场唯一的牧民定居点,那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来吧。”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自豪,仿佛这片土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带着大家由一处斜坡往下走去。
  剧组里有人忍不住问道:“哈萨克族不是游牧民族吗?定居在这儿的话,就是不再外出放牧了吗?”
  赛力克笑了笑,耐心解答道:“我们冬季才会回到这里居住。你们看右边这些养殖棚,把牛羊放到这里头能大大提高存栏率。等到了夏季,我们就会转场到夏牧场,逐水草而居。”
  “噢,这样啊。”提问的人点了点头。
  其他人也纷纷发问:“我看这些养殖棚很现代化呀,这是各家各户自己盖的,还是政府统一修的?”
  赛力克回答道:“政府统一找人来改造的,有补贴
  ,不过自家还是得出一部分费用。”
  听到这里,方好好想起阿伊莎家的羊棚还是砖砌的,和这些现代化养殖棚完全不一样。她忍不住插了一句:“我看有几户还没有改造成这种现代化养殖棚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