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177节

  那太太便也给他安排了位置。
  讲台下边摆了二十套桌椅,上边儿还同时配备有毛笔和铅笔。
  等二十个年岁不同、有大有小的孩子入座之后,先前问阮仁燧话的那太太便徐徐开口,宣布了考试规则。
  “拿到考卷之后,第一时间在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名字,如若不然,就是零分。”
  “限时半个时辰,能答多少是多少,铃声响起之后,停止作答。”
  “为了照顾年幼的学生,你们可以选择用毛笔,也可以选择用铅笔,但是——选择用铅笔的人,会自行扣除三分!”
  “如果你们中途觉得身体不适,亦或者是想上厕所,可以举手示意,但是离开教室之后,考试自动结束,不能再继续进来作答了!”
  “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说话,如若出现抄袭行为,立即零分,还会知会你们的父母!”
  她抬高声音:“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底下的小孩子们声音不太整齐但很洪亮地应了声:“没有了!”
  那位太太便点点头,与其余两名同伴交换一下眼神,开始分发试卷。
  阮仁燧年纪最小,但个子却不是最矮的,只是太太们照顾他,让他坐在了最前边第一个位置上。
  这会儿试卷到了手里,他没急着作答,而是很好奇地来回翻动了一下。
  试卷一共有三页,都是单面,满分三百。
  阮仁燧注意到,第一页标注着,其中有十分的卷面整洁分。
  翻到最后一页,他小小地吃了一惊。
  最后一页只有孤零零的两道题,但是居然有整整四十分!
  这一页的顶端标注着三个字:附加题。
  也就是说,龙川书院的太太们认为,这两道题是超出三到十岁孩子能力范围的。
  阮仁燧饶有兴味地想:如果有一个人总分只有四十分,但却是通过附加题得到的,这是不是比靠前边的题目拿到二百六十分更有含金量?
  他来了兴趣,定睛去瞧题目。
  看心情决定一下,他究竟要不要一鸣惊人。
  《尚书》立政篇讲,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
  此作何解?
  阮仁燧:“……”
  阮仁燧当场破防!
  都是孩子,为什么要出这么难的题啊?!
  阮仁燧倒真是能答一点,他从前学过嘛!
  但是这真的要写很多很多字,也真的很麻烦很麻烦!
  婉拒了!
  他又去看附加题的第二道题。
  是张图片。
  有个小球儿在几个弧度不同的斜坡上滚来滚去,图上还标注着几个莫名其妙的数字。
  要求算几个公式出来???
  阮仁燧愉快地合上了第三页试卷。
  太好啦,是数学题!
  等死吧,我们没救啦!
  监考的太太看他一直没有动笔,心下叹气,放轻脚步过去,伸手在他试卷第一页的左上方点了点。
  好歹把名字先写上啊。
  阮仁燧领受了她的好意,赶紧摸了支炭笔在手里,写了侯永年三个字上去。
  阮仁燧老老实实地开始答题。
  第一页多半是基础入门题,主要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他选了几个自己现在能力范围内的答了。
  第二页的内容相对就要复杂一些了,开始出现了需要写字的题目。
  最开始是简单的诗文,四道单位数之间的运算之后,出现了双位数之间的运算和除法。
  再后边是高皇帝开国之后宣布的第一道旨意和今年正月一日,朝廷对外公布的第一道诰文的内容。
  阮仁燧很老实地把前一个题做了。
  他心里边还是有点ac数的。
  这道题要是答不出来,回去很可能会被打……
  虽然已经被打习惯了,但是能不挨打最后还是不挨打比较好。
  再后边的他就懒得看了,卷子一合,举起了手。
  离他最近的那位太太悄声问他:“怎么了?”
  阮仁燧小声说:“太太,我答完了,我想出去。”
  那太太看一眼时间,发现从开考到现在只过去了不到两刻钟。
  她有些讶异,但是也没有阻拦。
  看一眼他自己合上的卷子,点点头,领着他出去,交付给了外边的人。
  外头的人就领着他去找亲属——也就是小时女官。
  阮仁燧听见身后响起了一阵小小的吸气声。
  有人小声说:“他这就交卷了呀?!”
  还有人明显是着急了:“我还没有写完第一页!”
  监考的太太抬高声音:“安静,继续答题!”
  孩子们这才低下头去,咬着笔头,重又将注意力投到了自己面前的试题上。
  ……
  阮仁燧没叫人牵,自己迈着小步子,稳稳当当地往外走,捎带着瞧了瞧其余考场里的情况。
  今年来龙川书院东园的学生,约莫有将近两百人,差不多十个班。
  年纪大点的九岁多,最小的大概就是阮仁燧。
  六成男孩,四成女孩。
  他从容地从外边走过去,惹得每个教室里的孩子全都哗然了起来。
  阮仁燧幸灾乐祸地想:尽情地破防吧,小孩儿们!
  他听见接连有太太训话:“安静,专心答你们的题!”
  龙川书院设置了专门的等候区给家长和亲属们,还有茶水和点心招待。
  这会儿见有个孩子率先出来,先是一惊,知道这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之后,反倒都平静了。
  因为他小嘛。
  小时女官见了他也不吃惊,还笑眯眯地问他:“难不难呀,感觉答得怎么样?”
  阮仁燧就大大方方地说:“还行,会的都写上了!”
  大公主出来的时候倒是有点丧气,跟与她同行的汪明娘如出一辙。
  小时女官和汪太太异口同声道:“考得怎么样啊?”
  大公主和汪明娘苦着脸,异口同声道:“好难好难啊!”
  旁边也有个俏丽妇人问自己儿子:“你考得怎么样?”
  那男孩儿自信爆棚:“必然是第一!”
  惹得阮仁燧、大公主和汪明娘齐齐看了过去。
  书院里的太太们紧锣密鼓地开始批阅试卷,这边家长们则各自带着孩子回家,亦或者是寻个地方吃饭。
  汪太太知道跟人家不算熟,就没有贸然邀约,一起走出门去,大公主忽然间眼前一亮:“小鸡!”
  几人初听一怔,扭头去瞧,就见门前有个老妪正在卖小鸡崽。
  那是一群毛茸茸的小黄团,正叽叽喳喳地在叫。
  打眼瞧见,实在是很可爱。
  已经有几个小孩子受到召唤,硬拉着父母的手挪过去了。
  大公主笑眯眯地看了会儿,抬起头来,眼睛亮闪闪地叫了声:“小时姐姐!”
  小时女官笑着提醒她:“别忘了,你已经养了一只公鸡了呀!”
  汪明娘听得愣住:“宝珠,你还养了只公鸡?”
  大公主就把自己从杜太太那儿学的那首诗背给她听了,末了又抱怨道:“我阿娘不让我养了,把我的公鸡撵到马厩里去,跟我的小马住在一起了!”
  汪太太听得心下微动。
  阮仁燧心想:这事儿还真是不能怪大姐姐。
  富有跟贫穷一样,都是很难掩饰的。
  到底还是跟弟弟分别买了三只毛茸茸的小鸡,为了装载它们,姐弟俩还专门买了只篮子。
  想了想,又额外买了三只,带给阿好。
  大公主还振振有词:“公鸡叫起来很吵,可小鸡又不吵,阿娘不能撵它们走了!”
  汪明娘央求地看着母亲。
  汪太太不愿叫女儿失望,就有点无奈地点点头:“嗐,养吧。”
  两边人客气地说了几句,就此分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