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还不是有事找杨医官。”
暗香眼神认真,说完就安静了下来。杨晞很快会意,带着暗香进了书房。
“今日天还没亮枕流就来找我了。”未等杨晞开口,暗香就迫不及待道,“昨夜北境回来了一个信使,枕流多方打听,得知晋城又出大事了。”
“什么?”
听到“晋城”这个地名,杨晞的心自然地悬到了嗓子眼。
“十日前,顺国深夜突袭晋城,打了士兵一个措手不及,晋城又被围起来了。”
“那阿宁……”
“听说当时洛将军在城内,我想,固然也被围困在城里了。”
暗香的话击碎了杨晞心中最后一丝侥幸,杨晞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了悲痛。
“楚王不是在军营和谈吗,为何又贸然起兵了?”
暗香无奈,“属下也不晓得。今日朝堂定会议论此事。”
她话音刚落,杨晞就一阵风似的走出了书房。
乘着府中的马车,杨晞很快就来到了大内,进入宣德门继续沿街而行,直到皇城外马车才停了下来。
杨晞下马车后就一个人立在皇城正门旁等候,神色焦急,但始终未见退朝出来的官员。直到晌午才听到人流躁动的声音,陆续有官员出来,官员们三三五五,边议论边走,无一例外,都愁容满面的。
好一会,见到许多官员跟随一人而出,其中有驸马都尉向恒。走在中心那人一袭紫色公服,面容威仪凛然,衬得身边的人有些谄媚,那人正是她父亲,如今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向从天。
待这群人走近,杨晞便两步踏上前。
“父亲。”
议论中的人安静下来。
“妹妹,听闻你今日休沐,怎么来了?”向恒首先道。
杨晞道:“我在外面听到一个传闻,晋城是否又出事了?”
向从天显出一些不满,不自然地动了动下巴,黑须随着抖了抖。信使昨夜直奔大内,北境的事又怎会传到外面?杨晞显然撒谎,明明是从她手底下线人得来的消息。
他清了清嗓子,左右看了看。
旁边的官员会意,纷纷对向从天作揖告辞。
待只剩下向从天和向恒,杨晞急道:“晋城是否被围困了?”
向从天道:“今日早朝都在谈论此事。”
“那官家如何处置?”
向从天沉默了,杨晞看对方严肃的眼神,察觉自己身为杂流官员,过问朝政密事不妥,解释道:“父亲,我只想知道阿宁的消息,朝廷可会派人救他们?”
“都商议好了,太子亲征鼓舞士气,秦帅随同,且打且谈。不过……这次顺国来势凶猛,也没有楚王的消息,恐怕发生大事了。若太子执意要打,继续激怒顺国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听到太子亲征解救晋城,杨晞本来心生欣慰,松了口气,但向从天却话锋一转,直指两国之间发生大事,让她陡然恢复了紧张,随后匆匆拜别了向从天。
向从天和向恒目送着杨晞踏上马车,马蹄踩着青砖路哒哒地离开,他惆怅地叹了口气。
向恒怜悯道:“妹妹真是消息灵通,不过一夜就知道晋城被围,还在这里守了一大早上,对妹夫可谓用心良苦。”
“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只会徒增痛苦,是时候收回巺子手下的线人了。”向从天盯着马车背影,眼中闪过一抹狠辣。
夜晚,秦府书房两边燃着油灯,摇曳的光影中,只见秦渡立在兵器架前,一手握着红缨枪,另一手拿着巾帕,面色沉重地擦拭着枪头。
杨敏站在旁边,同样满脸的凝重。
他们这代人生于盛世,长于盛世,和平快乐了一辈子,没想到将近年老之际遇上国难,意料之外又痛心疾首。
秦渡抬头看着杨敏,慨然道:“夫人,征战沙场建立军功一直是我的夙愿,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也无愧此生了。”
秦渡出身武将世家,祖上乃大周开国功勋,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早年在边境历练过,回京后将途一直平坦顺利。一生没吃过苦,想不到晚年遇上大变,不得不与妻子诀别。他的内心有多悲痛,嘴上就越是轻松。
“殿帅武艺高强,练兵有道,妾身相信您定能赶走敌军,平安归来。”
杨敏深知顺国骑兵之强大,这次攻势更为凶猛,两国难有回旋之地。尽管秦渡此行凶险,但她既然是秦渡的妻子,除了尊重夫君的意志别无选择。无法阻拦,不如多说些好话好让彼此轻松一点。
“身为武将,大半生享太平,如今报效国家,自是应该的。”
杨敏点了点头,忽然又惆怅,“妾身还有一事恳求殿帅。”
“嗯?”
“我们的扬儿还困在晋城,无论往日你和他闹得多僵,他终究是你的骨肉,是秦家的人,一定要平安把他带回来。”
闻言,秦渡陷入了思索,他如今还分不清这个儿子是敌是友。正犹豫间,门外就传来管家的声音,通报杨晞来访。
夫妇二人到达客堂,见杨晞冒着寒冷等候,立即请她坐下,并命人上了热茶和暖炉。
寒暄了几句,杨晞便开门见山道:“今日听父亲说,姑父即将随太子领兵救晋城。”
“嗯,巺子可是有家书带给阿宁?”秦渡问。
杨晞想了一会,摇了摇头,道:“我和阿宁不需要再多说什么,我的意思她都明白,巺子唯愿姑父想尽办法把她带回来。”
秦渡的目光对上杨晞充满信任的眼睛,不忍直视,脸庞低垂了下来,不让她和杨晞发现自己的惭愧。
从洛蔚宁在北境传回的密信中,他就怀疑所有的战火都是向从天勾结顺国而为之,碍于多日来查不出蛛丝马迹,加上对方在朝中势力庞大,他既不能完全确定向从天卖国造反,也不敢对任何人宣之于口。
直到今日朝堂之上得知顺国突袭晋城,再次撕毁休战契约。而向从天一党依然主张议和,他才完全相信,洛蔚宁信中所言非虚。若是一直相信顺国有心议和,无异于被他们玩弄鼓掌中,大周江山迟早葬送。
对于当初信任和扶植向从天,秦渡感到悔恨无比,于是在朝堂上联合太子和几名太子党官员主张抵抗,两党吵得面红耳赤,皇帝听得连连扶额,最后太子请奏领兵出征,方获得了向从天的妥协。
秦渡本想以太子是国本为由阻止出征,后突然想起洛蔚宁于密信中提醒他保护太子,汴京尽是向从天的势力,大周危难当头,不能将皇帝和太子都困囿于此,万不得已的时候就携太子离京躲避向从天的锋芒。于是他将计就计,提出随太子出征。若他日汴京局势有变,他和太子手握兵力,还有挽救的力量。
杨敏和杨晞作为他和洛蔚宁最重要的人,本该一起带离汴京,但秦渡担心打草惊蛇,会害了太子害了大周,不得不舍弃她们。
他什么都计划好了,却对眼前两个女人隐瞒,看着她们寄希望于自己,良心不断地刺痛着。
“姑父,你怎么了?”秦渡迟迟不开口,杨晞不禁疑惑。
“没什么。”秦渡摇了摇头。
想把向从天的的阴谋告诉她们,又担心给她们招致杀身之祸,终究是没说出口,转而道,“阿宁勇武,又有柳军师在身边,一定会没事的。”目光深深地在杨晞与杨敏的脸上流连,“夫人,巺子,我不在的日子,你们要照顾好彼此。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坚持等我们回来。”
听着这番话,杨晞总觉得怪怪的,心里像被一团东西堵着。秦渡貌似在安慰她们,但又好像是诀别前的叮嘱。
第158章晋城沦陷
◎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顺军不屠城!◎
且说晋城之内,诸将率领士兵顽强地抵御了十数日,终因西门出现叛徒,倒戈刺向昔日的同袍,把城门敞开,于是大批敌军从西门冲杀进城。遵照预先商议好的城破撤退计划,除了洛蔚宁镇守的南门,其余城门的守将和士兵都弃守了城门,将南门外的敌军统统引走。
城内的守兵与敌人继续展开激烈的巷战,厮杀的呼喝声、伤亡的哀嚎声混杂着兵器互砍的铮铮声,响彻了整个晋城,百姓闭门不出,躲在家里,眼睛透过门窗缝隙往外看,一股股鲜血在空中划过弧度,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突然倒下,人人吓得心惊胆颤,大气也不敢喘。
洛蔚宁听闻晋城失守,敌军自北朝南杀来,立即命柳澈和李超广守好南门,只带着李超靖策马飞奔向官署。
“吁……”
洛蔚宁勒紧马缰绳,由于骑得太快,骤然停下的白马前蹄高高地抬了起来。她很快从马背跳下来,直奔入门。
里面与外面一样人色慌乱,小吏和官兵都收拾着东西背着包袱往外跑。
“钟知府!”
洛蔚宁跑进庭院,刚好与慌乱的人碰撞,他赶紧推开那人继续走,很快走到知府厅堂门外。
只见钟知府穿着彰显官职品位的紫色曲领公服,腰带挂着紫金鱼袋,手里握着一把唐刀。面容肃穆,挺着背脊踏出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