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洛蔚宁内心激愤,很想请命出征为国雪耻,但想到杨晞又矛盾了起来。
说实在,赵建的确有意让洛蔚宁领兵挽救大周,多看了她两眼,发现她在纠结,起码不是贪生怕死的畏缩样,便欣慰地等待着她开口。
这时候,秦渡却先踏出一步,拱手道:“官家,此时大周士气不振,乃危急存亡之秋,臣请官家立刻准许太子亲征,臣愿领兵随同左右!”
自从听闻唐家军全军覆没,唐老将军殉国后,赵珙方切身体会到顺国士兵之强悍,摆驾亲征虽能出风头,但更可能有去无回。他早早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想到秦渡又再提起,令他不由得深深打了个寒战。
见赵建犹豫了,向从天附和道:“官家,秦帅言之有理,如今我军连连败退,顺国气焰嚣张,若能让太子亲征,不仅凝聚军心,提振士气,还能威吓顺国,这是唯今对抗顺国最好的办法了!”
这番话听起来句句在理,实质包藏着向从天的祸心。他深知秦渡与洛蔚宁一样的天真和愚忠,留在汴京只会坏了他的大事。若他与赵珙一同战死沙场,大周没了殿前司统帅,失去储君,就是他求之不得的结果。
赵建根本不去考虑,不满地哼了一下,道:“秦帅和太子都不能北上,朕另有安排。”
赵珙顿时松了口气。
只听见赵建环视众人,面色忐忑,带着心虚,继续道:“一旦晋城不保,顺国不到几日将会兵临汴京。朕打算南巡,让秦帅领兵随驾,而太子就留守在汴京处理政务吧!”
此话一出,十几名重臣面面相觑,都惊得咋了舌。显然,这时候赵建说的“南巡”就是跑路。他担心顺国攻陷汴京,故而事先南逃,把烂摊子扔给太子。历朝历代,不乏帝王如此,群臣理解赵建的想法,却大都不认可。
首先跪下来劝阻的是亲王,接着是吴焕。
然后秦渡也跪下来道:“晋城还在坚守,官家乃一国之君,不能在这时候离开了汴京,否则军心溃散,百姓混乱,大周江山就……保不住了!”
秦渡痛心疾首地重重磕下了头,眼中随之洒下几滴热泪。
最不愿意赵建逃跑的莫过于向从天,他联手顺国、安置秦扬在北境,布下这场冒险的大局,就是为了取了赵建的性命,将江山大权收拢在自己手中。他逃跑了,岂不是功亏一篑?
于是他也装作忠直,痛哭磕首请求赵建留守汴京,鼓舞大周军民守护国土。
赵建见群臣跪伏痛哭,也泪流不止,手执黄巾帕擦拭眼泪。他不想做亡国之君,不想被俘虏落得个青史嘲笑的下场,除了懦弱逃跑他别无他法。
擦干泪水后,他看向了洛蔚宁,这个命中注定的大周救星,是他最后的寄托了。
“洛卿!”
洛蔚宁心中一紧,随后挺了挺身板,“臣在!”
“从青匪叛乱到张照谋逆,你两次匡扶朝廷,就像是大周的福星。如今外敌入侵,大周有难,朕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在你身上再赌一把,愿你不负朕的信任,把野蛮胡人逐回赤山!”
听闻赵建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洛蔚宁赶紧道:“臣惶恐,臣不敢当福星,但臣食皇禄,身为大周子民,只要有需要,臣……愿为大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如今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一职仍在空缺,今日起由你迁补。接下来你便与马军司协调,整顿十万兵马,准备解围晋城。至于南巡之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洛蔚宁没想到,就在自己提出请辞前一刻,唐家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恰好传来;更没想到出征的使命当日就落在了自己头上。顿时如血液倒灌脑袋,脸上发烫通红。
不是她不想与杨晞归隐,只是,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宿命吧!
秋风萧萧,宣德楼上旌旗飘扬,站岗的禁军站得笔挺,在夕阳斜照中拱卫着这座古老而垂暮的皇城。
一袭苍凉的身影立在城墙垛口边上,眺望着街道上如织的行人和道路边上的千家万户,容色悲凉而无力。
在她身后,杨晞在士兵的指引下登上了城墙,“夫人请。”
士兵以手势和眼色指示洛蔚宁的方向,杨晞点头致谢,然后走向洛蔚宁,步伐却停在了洛蔚宁身后五步外。
望着那立在秋风中的瘦削背影,杨晞忽然觉得好陌生。她大概知道对方请自己到这里要说什么了。心如冰窖般寒冷,更带着对洛蔚宁的失望。
“你找我来这里想说什么?”
洛蔚宁闻声转过身来,“巺子,你来了。”
杨晞见她神色悲凉,眼眶含泪,不知是哭过还是被风吹的。走到她身边,盯着她道:“你的辞呈呢?”
洛蔚宁眺望着远处道:“我撕了!”
“为什么?”
“我就要领兵北上了。”
杨晞听着她说得那么云淡风轻,仿佛不曾对她承诺辞官归隐,仿佛不把她的想法当作一回事。她委屈地哭了,疼痛的感觉从心底扩散到全身,痛得她几乎要窒息。
哽咽着,好不容易才能开口质问,“你为什么要出尔反尔?你忘了昨夜答应过我吗?”
洛蔚宁就这么看着她泪如雨水打落在脸上,却抬不起勇气为她做点什么。
“巺子,对不起。”
“既然一定要出征,为什么还要承诺,为什么还要给我希望?”
“不是我不想,而是……”
“而是比起你将军的责任,我的想法根本就不重要对吗?”杨晞愤怒打断了她的话,“洛蔚宁,这种日子我不想过了!”
在平定青军之乱的那段日子,她多少次看着洛蔚宁领兵出征,然后整日整夜的提心吊胆,担心再也见不到她。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是死别,永远的循环往复。
她恐惧,她痛苦,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她爱她!
若洛蔚宁决定了出征,她只能斩断这一切。
杨晞盯着洛蔚宁的眼睛,含泪的眼眸充满了决绝,“既然你出征,那请你给我一道和离书,从此以后你我再无瓜葛,无论日后你是权倾天下还是战死沙场皆与我无关。没了你,我大不了就随至清真人出家!”
在听到“和离书”三个字的那一刻,洛蔚宁彻底慌了,眼见杨晞转身欲走,她一步上前握着杨晞的手腕。
“巺子,你听我解释。”
“我不想听!”
杨晞奋力挣扎,双手却被对方紧紧钳着。
“盛榕战死了!”
洛蔚宁大吼一声,扭动挣扎的身躯终于安静了下来。
杨晞镶满泪水的脸上露出错愕的神色,洛蔚宁担心她承受不了,紧紧地把她抱着。
“唐家军没了,我们无路可退了!”
深夜,洛蔚宁从军营回到洛府,刚踏进寝房就见到杨晞坐在窗边。
窗牖敞开,寒凉的秋风从口子灌进来。杨晞只穿着一袭单薄的寝袍,麻花像一只毛茸茸的大球安静地趴在她腿上,她手里抚摸着猫毛,目光看着窗外,怔怔出神。
听到她脚步声后,麻花冲她喵了一声,杨晞回头淡然地看了她一眼,又把目光放回窗外。
盛榕毕竟是杨晞曾经爱过的人,得知她战死的噩耗,难过是在所难免的。洛蔚宁走到架子旁拿起一件披肩披在杨晞肩上。
“外面风有点大,小心着凉了。”
说完洛蔚宁撤下支撑窗扇的木棍,把窗户合上。然后轻轻坐到杨晞面前,撸了撸麻花的头颅,麻花与她们相处了几年,甚通人性,很快就会懂洛蔚宁的意思,咚地从杨晞腿上跳下,竖着尾巴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洛蔚宁安慰道:“盛榕的死和唐家军覆没是大周的不幸,也让满朝哀痛。但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要坚强起来,不能难过坏了身子。”
杨晞缓缓把目光投向她,眼中仍含着泪水。心中划过嘲笑,这个傻子,竟以为她只是在为盛榕的死难过。
诚然,一个从前倾注过感情,亲密无间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告别就这么消失在世上,的确让她震惊与难过。但她现在的唯一是洛蔚宁,更让她难过的是洛蔚宁要代替死去的盛榕继续作战,这难道不是一个让人恐惧的巧合吗?
“为什么偏偏是你,为什么偏偏是你代替她?”
杨晞无力地阖上双眼,两行泪水沿着脸颊滑落到下巴。
勇猛强悍的西北唐家军尚且全军覆没,洛蔚宁带兵出征不就相当于白白送死吗?
听着她的控诉,看着她的泪,洛蔚宁胸口蓦地一痛,低下头,落下了几滴泪水。她看到杨晞放在腿上的手在颤抖,把它握紧了。
“我们没得选了!如果大周亡了,我们谈什么归隐田园,谈什么平凡的日子?”
“就算颠沛流离,我也希望我们能在一起!”
若她们只是平头百姓,顺国打到汴京,她们起码也能逃,但洛蔚宁出征了,就只有赴汤蹈火这条路了。
洛蔚宁又道:“那他们怎么办?大周的老百姓怎么办,大周那么多的孩子,无忧无虑的日子都没了,要么死在烽火铁蹄下,要么跟着爹娘颠沛流离。而我明明有责任守护他们,却做了缩头乌龟,你让我有何面目活下去?你忘了那晚,我和你还有公主、柳澈的约定吗?我说过要做改变天下的第一人,如果天下都守护不了,如何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