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成德公主招王家人为婿,必然给秦王夺嫡助一臂之力,秦王生母王贵妃便会威胁到圣人的地位。即便保住了皇后位置,待秦王登基后,将有两宫太后并立。
  这些都是圣人不能接受的。
  她长叹一声,继续道:“淑瑞你若不想嫁给王家人,就及早选一个驸马。若不选,起码别私自出府,传了出去,王贵妃在官家耳旁点火煽风,到时候选哪个驸马可由不得你了。”
  赵淑瑞垂首,一副受教的样子,“我知道了。”
  圣人看了看杨晞,转而又道:“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替巺子想,她为了帮你解围,曾放下话,只有你出降了才出嫁,你可别耽搁了她!”
  赵淑瑞反驳,“巺子才不着急呢!”
  她的巺子对男人根本没兴趣。
  杨晞也微笑道:“下官不着急,以公主意愿为先。”
  圣人和她们多说了几句,让杨晞劝劝赵淑瑞招驸马,才放她们回去了。
  走出明仁宫,杨晞和赵淑瑞缓缓走在宫廊上,身后远远跟着两个公主府的女内侍。
  赵淑瑞忍不住吐槽,“这王家未免太贪得无厌了。沾了三哥的光,满门享高位,如今还打起驸马的主意!”
  “所以你得听圣人的劝,别再私自出府了,以免给王家抓住把柄。”杨晞道。
  赵淑瑞垂丧着脸,“我明白了。此事连累了你,都怪我!”
  杨晞无所谓地笑了笑,“你我何须客气。不过,你昨日为何出府?”
  她直视赵淑瑞,眼神有追问到底的架势。
  赵淑瑞只好将打听到洛蔚宁入了神卫军,被分配在望春门附近当值,昨日私下出府见她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地告诉了杨晞。
  杨晞一时间,心里如挂了石头,沉重不已。都大半年了,没想到赵淑瑞依然对洛蔚宁念念不忘,莫不是真的种下情根?她想告诉她,洛蔚宁是个女子,切莫错付真心。可这关乎洛蔚宁的生死,关乎她的复仇大业。
  内心百般煎熬,眉头紧蹙,权衡过后,终究是把秘密从喉头咽了回去。
  赵淑瑞察觉她的矛盾,宽慰道:“巺子放心吧,我清楚自己的身份,只当洛蔚宁是友人,其他的可不曾想过。”
  “真的?”杨晞止步,将信将疑。
  赵淑瑞脸上划过一丝迟疑,很快唇边又扬起弧度,眼眸秋水盈盈,眺向前方的宫廊,
  浅声道:“真的!”
  第32章讨好
  ◎怕不是有心人吧?◎
  寒凉的秋季,白昼短暂,到了酉时太阳西下,金光斜斜映照在大内宣德楼,陆续有官员步行或驾马车出来。
  杨晞先去了一趟为善堂的暗府处理事情,刚踏入大堂,枕流就拿着一封书信跑到她身边,急忙道:“堂主,樊楼那边来信了,说是昨夜王敦和高太师府上的谋士在樊楼会面,给拿到的重要消息。”
  杨晞神色诧异,接过信件,坐到榻子上方拆开。
  枕流站在她身边,继续道:“这是宫里王贵妃给高府的信件。”
  大周有皇城司秘密监视百官,乃皇帝耳目。若官员之间无缘无故互相登门拜访,必然会遭皇帝猜忌,所以官员之间往来大都在酒茶楼秘密进行。昨夜王敦拿着王贵妃从宫里送出来的信与高太师府中谋士见面,林姥姥麾下的姑娘把话偷听了去,待王敦走后,以美□□惑了高府谋士,趁人酒醉把信盗了去,再临摹了一封还回去,神不知鬼不觉的。
  杨晞捏着信纸边角,柳眉轻蹙,沉思片刻后,怒道:“这个王贵妃一家实在是贪得无厌。”
  说罢,她折起信纸藏进宽袖,起身离开大堂。
  汉东王府书房。
  向从天坐在书案前,正捏着信纸阅读,面色不快。
  杨晞站在书案前,仍穿着一袭绿色公服,把今日被圣人召入宫中听来的消息一并告知了向从天。
  “这王家贪得无厌,既想求娶公主,又想密谋让皇帝册封秦王为兵马元帅,揽下收复疆土的军功。如此一来,这太子之位非秦王莫属了。”
  王贵妃不满魏王出仕开封府,压在秦王头上,便借着收复北境赤山路的由头,把秦王推上兵马元帅的位置,遥领军队,揽取功劳,为夺嫡增一分筹码。
  杨晞继续道:“不过父亲可放心,圣人和公主都不希望招王家人为驸马。以官家对成德公主的疼爱,想来也不会勉强。”
  向从天搁下信,舒了口气,道:“王贵妃早知道这一计行不通,才想了替秦王谋求兵马元帅的法子。到时,王贵妃和高太师联合逼迫,皇帝便只能二选一。成德公主与秦王在众多皇子公主中,才华尤其出众,深得皇帝疼爱,手心手背都是肉。若舍不得勉强公主,也就把秦王册封兵马元帅。无论哪个结果,都不利于我们。”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北方混乱,慕容氏建立的顺国已逐步统一,他们未必会放弃争抢赤山路。所以即便我们的军队先一步攻下赤山,也要看守不守得住顺国的进攻。这份军功,不是他们轻易能得到的。”
  杨晞颔首,紧张的情绪舒缓下来。
  “你回去就给北方探子传信,打听打听军队的情况。”向从天又嘱咐道。
  “好。”
  杨晞回暗府后就写了一封信,藏在蜡中送去北方。可没过几天,北方探子也传回蜡书。依照向从天的吩咐,但凡北方传回来的信件,她都不能擅自拆封,便把信件送到了汉东王府。
  信中所述的军情,与皇帝接收到的竟大相径庭。
  朝廷派兵出征赤山路,令长期驻守北方的唐家军协助作战。唐家军四代为将,乃大周最强悍的军队。三个月前,与王敦之子商量好分两路进攻赤山路地域最广的州参州,唐家军先行,王敦之子后续支援。
  可当唐家军攻陷参州城门后,王副将却因前军受挫,贪生怕死,立马就领兵撤退了。当敌军反攻回来,唐家军孤立无援,不得已放弃了到手的参州,败北撤退。
  不多久,参州被顺国军队夺取。
  高太师和王敦把持朝政,拦截了军情,向皇帝隐瞒,非但把责任全推给唐家军,还制造假捷报。在外私下和顺国谈判出钱赎买赤山,在内为秦王谋取兵马元帅之位。
  杨晞思忖着,惊道:“赤山地广,且是大周兵防要地,赎买起来少说也得每年二十万银,他们竟敢瞒着皇帝?”
  向从天负手,在书房里缓缓踱步,道:“你可知百年前高祖设下封桩库,将每年多余的税款纳入其中,为的就是赎回赤山,可见此法深得赵家的认可。若高太师真能赎回,皇帝也乐见其成。他们之所以隐瞒军情,不过是权宜之计,等到秦王当上兵马元帅,再告诉皇帝。”
  他忽然又冷笑,鼻腔哼出一声,嘲讽的样子,继续道:“可是呀,高纵和王敦怕是小看了顺国人的胃口,每年二十万两,断然赎不回!”
  从前大周给占据赤山的北方政权每年纳岁币二十万银和三十万匹绢,如今顺国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北方政权,高太师私以为把原本的岁币转纳过去就行了。可顺国人算准了赤山路对大周的重要性,必定狮子大开口。
  “那探子有说他们谈判的价钱是多少?”
  “少说也得上百万银。”
  杨晞陡然一惊,愤恨交加。
  每年上百万两银,如此庞大的数目,又得搜刮多少民脂民膏?就因为高王党人贪生怕死,本来能靠武力夺取,如今却要靠压榨老百姓,当真可恨!
  “这笔岁币皇帝也未必愿意出,且看看高纵遮掩到什么时候?据说唐将军已经派了儿子唐风赶回京城,揭发高党谎报军情之事。”
  听到唐风的名字,杨晞心尖微微颤了颤,感觉到一股阵痛。
  “说是初五前可到汴京。”
  “初五?”杨晞惊疑了,“可今天已经十月初八了,京中一点消息也不见。”
  “或许路上耽搁了,还没到吧!这几日多留心留心。”
  杨晞明白,浅浅颔首。
  这日清晨,天刚亮没多久,忽然又布满阴霾,接着下起了雨。不大不小的,滴滴答答地打在汴京城内的石板路上。行人打起了油纸伞,商贩穿戴上蓑衣笠子。
  雨天路滑,望春门那边的行人马车堵得水泄不通。
  洛蔚宁和李超广等五个下属也披着蓑衣,头戴笠子,冒着雨水不断地疏通道路。推车的商贩、行人和马车各行其道,洛蔚宁指引着马车有序通行,不断地叫车夫慢点儿。
  差不多到辰时正,她下意识抬头看向城门之外,果然见到杨晞的马车停在五六辆马车后。车帘掀起,侍女樱雪探出半个身子,透过缝隙中隐约瞧见车里那绿色的身影。
  据她的留意,每到这个时辰,杨晞的马车就会停在那儿,樱雪下车买香米糕。她趁机透过半掀的车帘远远地看杨晞一眼,便觉得心满意足。
  只见樱雪掂量了外面雨势,很快又缩回车内。洛蔚宁料想她们一定是没带伞,无法下车买早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