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淑妃往软枕上一靠,笑得娇媚却暗含讽刺,“含宜你瞧,这可是圣意,圣上在点本宫呢。”
  甄含宜满眼的难以置信,压低了声音问道:“可是母妃,父皇为何要——”
  “嘘——”
  淑妃抬手,青葱似的食指轻轻贴在了娇艳的唇上,嘴角的笑容变得意味难明。
  “所以啊,争吧抢吧,谁能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若生恻隐,小心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甄含宜听到这里,止不住打了个激灵。
  淑妃见状,将意味深长的神色一收,面上复见明媚。
  “含宜,言归正传。”
  “男人的心大得很,除了权势地位,还能容得下很多女人。”
  “你生了穆儿,母妃便偏向你几分,也不必你如何帮到朗儿,只要将穆儿教好了,便是你最大的功劳。”
  “至于朗儿心中那个女人,她若不死,万一将来她生出第二个‘穆儿’,你要如何自处?”
  “想来当真到了那一日,连母妃也是管不住朗儿的。”
  甄含宜听到这话,蓦然抬头,心里头又惊又慌。
  淑妃眸光凌凌,落在甄含宜的脸上,柔声道:“所以啊,她得死,即便朗儿余生都念着她,但——那又如何呢?”
  说到此处,淑妃似乎也有些恍惚了,她垂眸去看指上鲜艳的蔻丹,低声道:
  “就算他为了那个女人,一辈子后位虚悬,那又如何呢?”
  “人死了,便什么都没了,将来朗儿如愿,自会尊本宫为皇太后的。”
  甄含宜听到此处,美眸微微瞪大,这一刻竟分不清,母妃是在对她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
  毕竟她也有所耳闻,圣上对先皇后用情至深,自先皇后病逝后,至今中宫之位仍空悬着呢......
  “母妃......”
  甄含宜试探着喊了一声。
  淑妃蓦地回神,垂下眼帘,沉默片刻后淡声道:“所以,含宜,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就莫要生出那些可笑的恻隐之心了。”
  “只消挖空心思,倾尽全力,若赢,再去试试拾起本善之心,好生做人吧。”
  “若败,左不过一个身首异处,本宫连这世间最繁华最富贵都已亲历之,还有何遗憾呢?”
  淑妃说着,往后一仰,懒懒窝在云朵般的软枕里,挥了挥皓腕。
  “去吧,去看看穆儿,便也就能硬下心肠了。”
  “为母则刚,这深宫中的女人哪个不是如此呢?太子妃也是这般,不是吗?”
  甄含宜见淑妃已不欲多言,便听话地起身,可此刻心中思绪翻涌,竟难抑悲哀。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明明是......
  她冲美人榻上的淑妃盈盈一礼,低低呢喃一声:“含宜......谢母妃指点。”
  她转身,脚步沉重地往外走去。
  淑妃却在这时缓缓睁了眼。
  她扭过头去,目光落在甄含宜娉婷婀娜的背影上,而后视线穿透而出,远远的,仿佛瞧见了矗立在行宫最正中,那座名为“清寰殿”的殿宇。
  那里,是天子居所。
  淑妃扬了扬唇,笑得戏谑又隐含苦涩,最后掩眸喃喃:
  “且等着看你,万事到头一场空......”
  第155章 反客为主
  二月初二,花朝节,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照破浓雾,洒金周山时,礼官们神色肃穆,乐师奏响雄浑的礼乐,钟鼓齐鸣,声震云霄。
  盛帝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稳步登上祭天台,阳光照洒在他身上,龙袍上的刺绣熠熠生辉。
  直到登上了祭台的最中央,盛帝仰望苍穹,面容庄重而虔诚,缓缓举起双手,昭示着祭天仪式正式开始。
  ......
  山脚下,乐声传来,众臣的家眷也正在太子妃的带领下,祭花神、祈神佑。
  周山上下一片肃穆。
  ......
  午时末,山上乐声渐歇,表明祭天仪式已进入尾声。
  一直等到未时一刻,山脚下众人这才敢放松下来,心神一松懈,便感腹中空空如也。
  好在行宫、官舍皆已备下午膳,众人饱餐过后,便是休憩玩乐的好光景了。
  行宫内,照着往年的习俗,安排了扑蝶会、做花糕、簪花、品花茶等诸多宴乐之娱。
  若要自去踏青赏花,也是可以的。
  簪花一直以来都是最受欢迎的娱项,此处闺秀最多,沈嘉岁和赵怀真亦在这里。
  她二人正说说笑笑,忽而听到些许嘈杂声,闻声望去,竟是久未参加宴会的宁丰枝来了。
  上元节那日,宁丰枝与顾惜枝在清月阁的恩怨诸人都已经听说了。
  既然宁丰枝当初确实是受了顾惜枝蒙骗,风波也过去了,众人自然没有再冷着她的道理。
  赵怀真这会儿眉眼微弯,倒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看来丰枝确实放下心结了,上次御苑的接风宴,我都喊她了,她都称病不去呢。”
  “嘉岁,我去和丰枝聊聊,你要一起吗?”
  二人的对话并没有避着旁人,四周之人微微侧目过来,便见沈嘉岁摇了头,笑道:
  “怀真你去吧,我给你编个花环,你一会儿来看。”
  赵怀真见状也没有勉强,只是临走前捏了捏沈嘉岁的手,抬眸间,泄露出些许惶恐和不安来。
  沈嘉岁借着袖子的遮挡回捏过去,冲赵怀真轻轻点了头。
  赵怀真见状微呼出一口气,状若无事地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开了。
  宁丰枝见赵怀真主动迎向自已,不免受宠若惊。
  听闻郡主如今和沈嘉岁是最好的手帕交,她还以为郡主已经把她给忘了。
  这般想着,还没开口说话呢,宁丰枝的眼底就先有了湿意。
  赵怀真见状心头一软,主动拉起宁丰枝朝外走去,瞧着是要说些体已话的。
  离了赵怀真,其他人与沈嘉岁到底陌生些,见她编花环编得入神,便也没上前搭话。
  只是听闻她与大名鼎鼎的江浔定了亲,便不免多打量她几眼。
  谁知这时候,外头忽然进来一个宫女,左顾右盼后,径直走到了沈嘉岁身旁。
  “沈小姐。”
  那宫女扬声唤了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沈嘉岁闻声回头,瞧见是个陌生面孔,不由偏头问道:“你是?”
  那宫女冲沈嘉岁屈膝一礼,语气平淡道:“沈小姐,奴婢是安宁郡主身边的,此番奉郡主之命,来请沈小姐一叙。”
  此言一出,众人的脸色瞬间微妙了起来。
  她们才想到江浔这个名呢,安宁郡主的人就追来了。
  巧的是,怀真郡主前脚才刚走,不知道的,还以为安宁郡主的人一直守在外头,就等这一个“恰当”的时机呢。
  沈嘉岁面色微变,立刻往赵怀真离开的方向看了眼,随即面露难色道:
  “可否烦请安宁郡主稍等等,待到怀真郡主归来,我自会与郡主一同前去。”
  那宫女似乎是得了嘱咐的,这会儿一脸有恃无恐,沈嘉岁好歹是定国将军之女,可这宫女竟当场给了冷脸,淡声道:
  “沈小姐,我家郡主可是说了,要快快见到您,奴婢想着,还是莫让郡主久等的好。”
  沈嘉岁犹豫片刻,只好将手中花环放下,目光环顾一圈,冲四周人说道:
  “若怀真郡主回来不见我,还请诸位帮我转告一声,就说我去安宁郡主处了,多谢。”
  沈嘉岁说着,冲众人屈膝,而后跟在宫女的身后离开。
  二人的身影才消失不见,场中便响起了不小的嗡声,众人都猜测,沈嘉岁八成是要吃亏了。
  谁不知晓,安宁郡主很是得圣心,背后又有长公主撑腰,在京中也算是横着走的主儿了。
  这时候,暗处便有人悄无声息地退下,将消息传了出去。
  沈嘉岁随着宫女在行宫内七拐八绕,很快被带到了一处殿宇,守在门口的侍女穿着越国服饰。
  宫女止了步,沈嘉岁自行入内,一眼便瞧见了殿中早已等候多时的阿娅。
  阿娅眉眼微舒,冲沈嘉岁点了头,引着她步入内殿。
  这厢才掀开幔帘,一个身影就蹿了过来,直往沈嘉岁身上扑。
  “嘉岁姐姐!”
  沈嘉岁和拓跋宁虽通过江浔有过两次暗中的书信往来,但确实有近一月没见了。
  沈嘉岁这会儿仔细一瞧,拓跋宁看着竟白胖了些,不由眸光含笑。
  “宁儿这些时日看来过得不错?”
  拓跋宁脸上一垮,“哪里!整日里待在长公主府,实在无趣得很。”
  “何时才能和你还有怀真光明正大去踏踏青,策策马啊?”
  沈嘉岁挽住拓跋宁的手,笑道:“我也期待这一日早些到来呢。今日这关一过,想来离我们得偿所愿也近一步了。”
  拓跋宁闻言稍稍正了色,低声道:“该准备的都妥当了,何时行动?”
  沈嘉岁瞧了眼一旁的漏刻,摇了摇头,“宁儿不急,我们先等江大人的消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