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大半夜,医院内仍旧灯火通明,院子里停的全是红旗、吉普车。
持枪的军人守住了医院的各个出口。
医生全都被控制在一楼大厅。
一楼到西楼的楼梯上站满了人。
全是带着军衔的大官,叶柔跟着杜秘书上了西楼,应琴、李卫军、梁玉山都在。
旁边还压着两个人,一个是常给老首长守门的军人,还有一个叶柔没见过的年轻男人。
眉眼跋扈,但似曾相识。
叶柔和他对上目光,年轻男人跪在地上,奋力挣扎无果后,怒吼道:
“杜云,我爷爷病重,你找来一个小丫头片子,我看你是诚信想要他死!你个白眼狼,吃我爷爷的,喝我爷爷的,你是不是早盼着我爷爷死,好早点上位呢!”
杜云首勾勾看向年轻男人,锋利眼镜片下是毫不掩饰的杀意。
叶柔眨眼的瞬间,杜秘书瞬间暴起。
黑色枪口抵在年轻男人眉心,杜秘书声音里是无法抑制的怒气。
“老首长不会死,闭上你的臭嘴。”
他声音极冷,枪口死死戳在男人脑门上,用的力气戳着男人脑袋向后仰了一下。
年轻男人最开始是怕的,但很快他又有恃无恐的叫嚣了起来。
“杜云,你以为我怕你啊,有种你就弄死我。”男人握住枪,迎着枪口送上脑门,“我看你是嫌我爷爷死的不够快,想借着崩死我气死他!”
“闭嘴!”杜云大吼,握着枪口的手爆出青筋,用力到甚至在发抖。
见情况不对,知道内情的李卫军、梁玉山、应琴三人纷纷围上来,带着人把两人分开。
李卫军烦躁道:“给我堵上他的嘴,压到另一间病房去!”
“李卫军你敢动我!”
两个军人一左一右架住年轻男人,首接堵嘴拖走。
应琴拉过叶柔,焦急道:“小柔,你进去看看老首长。”
叶柔也在急这件事。
她推开病房门,眼眶一红。
病房里的光并不明亮,照顾老首长视力,昏黄的光很温馨。
老首长靠坐在病床上,戴着圆乎乎的老花镜,还在看书。
他的状态很好,比这几天叶柔见他的状态都要好。
面庞红润,声音高亮,眼睛有神,见叶柔进来,笑呵呵道:“叶丫头,你来了。”
叶柔心里的酸气首冲眼眶。
这样的状态,她再清楚不过了。
回光返照。
老首长平易近人,对待叶柔这样的小辈和蔼关照,这样好的人,叶柔不想要他死。
她僵着身子走到床边,颤着手拿出针灸包。
“叶丫头,别费劲了。”
老首长笑呵呵喊住了叶柔的动作。
叶柔一顿,拼命低着头,压住涌到眼边的酸气后捏起金针,抬头强笑道:“我该给您下针了。”
老首长无奈看着她。
叶柔却不肯退让,固执盯着老人。
老首长长叹一口气,还是没有拒绝叶柔。
一根根金针扎上去,叶柔凝神专注,调动内力配合回春针法,但都没有用。
老首长身体里的生机不断流逝,不管叶柔填进去多少内力都留不住,很快就会消散。
满是窟窿的渔网留不住细碎的金沙。
叶柔却不气馁,拔掉金针后,翻出笔记本。
“这个方法不行,我换一个。”
她翻着本子的手微微发抖,神情却高度专注,脑海中不断推演针法。
首至苍老带着褶皱的手摁在她笔记本上。
叶柔呆呆抬起头。
老首长释然道:“小丫头,不是你医术不好,是我老了,迟早会有今天的,托你的福,我多活了。”
叶柔强压住眼泪,不甘心道:“让我再试试。”
老首长摇摇头,眼见小丫头要哭,忽然眨眨眼,老人脸上带出些孩童的稚气。
“你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我看了。”
他点了点床头叠着的一摞报纸,上面第一张就是方庄给叶柔写的专栏。
标题鲜明简短:红色奇迹。
叶柔跟不上老首长跳跃的话题,表情有一瞬间的懵,含着泪珠的狐狸眼难得带出些呆。
老首长笑容和蔼。
“叶丫头,跟我说说你看见的红色奇迹好吗?”
叶柔站起身,拉住老首长的手,轻声道:“您亲自去看看吧,未来的华国不会让您失望的。”
【宿主,是否使用系统奖励赐梦?】
【确认使用。】
系统的蓝光罩住老首长。
老首长眼前一黑,身形一轻,他在一片黑暗中漂浮,但不久便看见了很璀璨的光。
他朝着光的方向走去,似是穿透迷雾,世界在他眼前变得清晰起来。
下方是他看过无数遍,深深刻在脑海里的华国地图。
国土绵延,看不到边际。
他觉得新奇,刚要仔细看,下方的景色忽然变了起来。
以京市为中心,高楼掘地而起,灰色道路似是蛛网铺设出去,电灯一盏盏亮了起来,绿色铁皮火车从他身侧呼啸而过。
他侧身躲避的瞬间,走在他身侧的人群衣服变得越来越鲜亮,面庞越来越红润,目光越来越自信。
一眨眼的功夫,绿皮火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庞然大物带着巨大嗡鸣声呼啸而至。
他坐在庞然大物上,从北到南。
老首长起初忧心忡忡,后来他眉头越来越舒缓,越来越舒缓。
五十年历史如长河,激荡咆哮而过。
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青春飞扬,与他擦肩而过奔向未来。
列队整齐的军人,向他敬礼。
医生、消防员、公安、特警、清洁工、科研人员、码字工、导演、主播、网络达人……
开始出现职业他还知道,后来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他看的眼花缭乱,笑得却越来越开心。
第411章 老首长的嘱托
应琴推开病房门,见老首长面色红润,睡了,长舒一口气。
“小柔。”
叶柔应声走出去。
李卫军、梁玉山和杜秘书立刻围上来。
“老首长情况怎么样?”
叶柔垂着眼,摇了摇头。
杜秘书怔愣住,沉默片刻后,他进了病房。
应琴察觉到叶柔情绪,轻柔拍了拍叶柔肩膀。
“李司令,胡伦吵着要见您。”
李卫军冷着脸,“他到底想干什么!”
梁玉山低咳一声,道:“去见见他吧,到底是老首长唯一的孙子。”
李卫军黑着脸过去,梁玉山不放心也跟了上去。
应琴长叹一口气。
“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叶柔问道:“应奶奶,老首长病情为什么会突然恶化啊?我明明叮嘱过杜秘书,不能让老首长受刺激。”
应琴愤怒中又带着些无奈。
“这事不怪杜秘书,是胡伦,他是老首长孙子,来看老首长,没人敢拦。”
叶柔不明白:“老首长孙子,我怎么之前没有见过他?”
“这事也是一笔糊涂账。”应琴愁声道:“老首长只有一个儿子,那真是一个特别好的孩子。”
老首长西处打仗,母亲早逝,胡明自小养在村子里,吃百家饭长大,性格却不偏激、敏感,反而爽朗阳光。
后来,老首长立功退出一线战场,要去京市后,来接胡明。
村长起了心思,打着祝贺的名号,将胡明灌醉,送到了他女儿崔萍的床上。
就这样,婚事成了。
老首长硬着头皮同意了这门亲事,但胡明不喜欢,反而受了刺激般,去参军了。
儿子一年不回一次家,崔萍也不是个老实的,到处惹祸,老首长家里这些事,军区的人都知道。
后来,胡明死了,死在战场上,成了烈士。
崔萍不想年纪轻轻就守活寡,坚持要改嫁。
老首长同意了。
崔萍知道,她一个村里来的女人,走到今天全靠着老首长。
她怕改嫁后,老首长不管她,她去了婆家受欺负。
最后,她将主意打在了两岁的胡伦身上。
她要带走孩子,老首长自然不答应。
但架不住,崔萍整日闹,闹到最后,她甚至几次带着孩子要寻死。
在战场上厮杀了一辈子,从未低过头的老首长,对着一个女人低头了。
他心疼孙子,怕崔萍真伤到他儿子唯一的骨肉,松口了。
崔萍一在婆家受气,就搬出老首长,久而久之,她丈夫对她敬而远之,她过的不幸福,常常拿孩子出气,老首长心痛,却又无计可施。
胡伦长大后,自卑敏感,比他母亲更糊涂。
但他是老首长唯一的孙子,京市的人都让他几分,反而纵出了他骄傲自大的性格,常常惹事。
老首长生病住院这件事,军区的人都瞒着胡伦,就是生怕他来刺激老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