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173节

  另外一提,银行的后门通道也是一楼的内部区域的一部分。
  很显然,这个脚步声是来自一名负责蹲守后门通道的“劫匪”。
  通过对脚步声进行进一步的“解析”,柳乘荫得知了脚步声的主人所在的方向,以及与他之间的距离。
  通过方向和距离,柳乘荫再结合“信息库”里的银行结构图。
  再发挥一下【完美观感】的想象力…
  【叮!【鬼才】“灵感”效果触发!】
  【发现当前正在专注于的事物为——“搜索”。】
  【正在匹配结合使用的能力…】
  【匹配能力为【完美观感】+【终极解密】,成功领悟附属技能——【鬼才-小地图】!】
  …
  老规矩,【天妒】部分省略不看。
  看到突然出现的光幕后,哪怕是在如此争分夺秒的时刻,柳乘荫也还是忍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赣”!
  自从三月份在灯塔国给人干了一架,结束了跟随【鬼才-假想敌】而来的“老天爷的玩笑”后(之前漏写,已补),时隔数月,柳乘荫终于再次激发了【鬼才】技能的效果。
  可是…
  这“小地图”明明是他在行动前自己所想到的能力用法啊!
  可现如今,系统居然用着他的创意,帮他“开发”了个技能。
  这是什么行为?
  就是相当于柳乘荫跟人对线,眼看就要单杀对面,结果,系统突然蹦出来抢了个人头!
  整的单杀变成了“伪-单杀”。
  在系统的“帮助”下,那种“单杀”的成就感瞬间没了大半。
  更别提,这种“帮助”是有代价的。
  因为这次“帮助”,未来一段时间里,柳乘荫将会遭遇一次来自“老天爷”的恶劣玩笑。
  不过,这种“抢人头”也不是没有好处。
  虽然通过【鬼才】所领悟技能,柳乘荫本身也能通过自己努力结合自身所拥有技能和知识将其开发出来,但自己开发技能比起【鬼才】帮助领悟的技能总是少了一种“本能感”。
  【鬼才】的技能只要一领悟,柳乘荫就不需要慢慢熟悉、适应的过程,直接就能如同呼吸一般将其应用出来。
  在领悟到【鬼才-小地图】后,柳乘荫瞬间就知道了关于这个技能的一切。
  ….
  【鬼才-小地图】:【鬼才】附属。通过【终极解密】收集周围信息,然后通过【完美观感】将周围的地形和个单位的位置想象出来,并转化成“小地图”。
  (结合:【完美观感】+【终极解密】)
  …
  下一刻。
  柳乘荫瞬间化身“人体雷达”。
  只见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张关于银行内部的地图,地图中标注则些红色和蓝色的小点,他们分别代表着已发现的敌人和柳乘荫本人。
  看了一眼地图,柳乘荫踩着“无声步”走到不远的拐角处贴墙站好,同时从腰间掏出点东西。
  两秒后,柳乘荫突然将手伸出拐角外,用一把涂满了红色油彩的橡胶匕首扣在一名头上戴着头套的人的脖子上划了一下…
  蹲守后门的老阴比,out!
  还剩两人!
  第185章 终结演习/社死
  因为担心对方没反应过来他自己已经“阵亡”,在此之前会做出“死人不该有的反应”,从而弄出点动静,引起剩余“劫匪”的注意力,破坏潜行。
  因此,柳乘荫在接在解决掉在大吼后路的“老阴比”后,在对方没反应过来自己死亡, 准备还手时,在“代打”的操控下,柳乘荫先一步出手。
  他一只手施展擒拿手将其限制住,另一只手捂住他的嘴巴防止其出手,然后…
  “你已经死了!”
  说完这句后,柳乘荫通过对方的突然松懈下来的肢体,明白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情况。
  柳乘荫松开他, 然后转身朝打听方向跑去。
  此时,距离“查岗”还剩三秒!
  好在银行里不是迷宫, 里面通道都是为了方便“交通”而设计,为了能让人尽可能快的抵达目的地,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并没有搞得太多弯弯绕绕,基本都是直线。
  楼梯口到出口的距离也被设计得尽可能靠近。
  而银行的大门又是在大厅处。
  所以,从当前位置到大厅这段路才不到五米。
  五米距离让柳乘荫消耗了一秒。
  还剩两秒。
  银行内部进入大厅的门是从内部才能反锁的,而从内部开门不需要考虑钥匙的问题。
  柳乘荫拧开门把手,小心地拉开一条缝,然后看向大厅内部。
  这一步骤又花了一秒。
  柳乘荫看到了一群坐在等候区长椅上说说笑笑的“人质”。
  嗯,毕竟这只是一场演习。
  虽然总说“演习即实战”,但那是军警人员内部对自己人的要求, 他们不能苛求临时被请来演人质的普通市民跟他们一样,人家愿意配合就已经很好了。
  除此外,柳乘荫还看到了一名“劫匪”。
  只有一名。
  那另一名呢?
  “解析”!
  通过“解析”,很快, 柳乘荫注意到这些“人质”的目光看向两个方向的频率十分之高。
  这些“人质”在看向那两个方向的同时, 嘴巴里还会说着些什么, 仿佛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通过“读唇术”,柳乘荫知道了他们在这一秒里的交流内容。
  “…肌肉真好看…”
  “那枪是…”
  “…是特种兵吗?”
  “…去要个电话…”
  “…还没结束吗?”
  接着通过解析结果,柳乘荫知道了这些“人质”的目光高频聚集的两个方向里的其中一个所指向的目标。
  那个目标就是柳乘荫当前视野中所能观察到的那名劫匪!
  由此可得,被“人质”的目光高频聚集的另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在柳乘荫视野外另一个劫匪!
  “解析”继续。
  “解析”出那些看向柳乘荫视野外的“劫匪”的那些视线的交点。
  该交点就是柳乘荫视野外的另一名劫匪的所在位置!
  至此,柳乘荫依旧知道了所有“劫匪”的方位。
  解析的全过程总共是花了两秒。
  超时了…
  但…
  没关系,这是柳乘荫故意的。
  确切的说,“三十秒内完成一切”并非柳乘荫的真正的目标。
  柳乘荫真正的目标是——在“劫匪”下一次查岗前解决战斗!
  现在,虽然时间到了,但劫匪却还没开始查岗。
  所以,柳乘荫虽然超时了,但任务却还没失败。
  而且,“劫匪查岗”这一事件也是柳乘荫提高行动成功率的一个保障!
  因为,当“劫匪头目”查岗时,其注意力多少会被分散到用于通讯设备上,这样一来,其临时反应速度必定会有所下降。
  只要柳乘荫在听到对方“查岗”的动静后再瞬间掏出手枪突入大厅,那么,柳乘荫那一个瞬间只用面对一个敌人。
  等下一瞬间,“劫匪头目”因为听到柳乘荫开枪干掉其同伙的枪声,而导致注意力从通讯器上转到柳乘荫身上时。
  柳乘荫估计已经对他完成了开枪。
  就算他能在柳乘荫开枪前反应过来,估计来不及完成瞄准, 依旧会被柳乘荫一枪崩掉。
  虽然,柳乘荫已经知道了两名劫匪的切确位置,知道以他的速度,虽然因为劫匪不在同一视界上,这导致,柳乘荫“一秒十枪,枪枪命中”的手枪枪法无法发挥出最大射速,他在攻击第二目标时必须在中间加上一个动作来切换视界。
  这会额外消耗一点时间,而这个时间大概需要0.3秒左右。
  普通人的反应速度通常在0.15秒到0.4秒。
  人类的最快的反应速度在0.125秒左右。
  这些“劫匪”们有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特战士兵。
  他们的反应速度绝对不差,哪怕没有达到“最快”,但应该也能在进入0.2秒。
  所以在柳乘荫依靠这0.3秒进行切换视界的时间里,另一名“劫匪”应该能对情况反应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