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164节
即使是在警方这样的这样的“天罗地网”下,特战队员们仍旧很快便完成了情报收集工作、设定好作战方案、行动前准备等一系列工作。
而做完这一切,特战队员们仅仅花了三天时间,并将开展行动的日子选在了演习开始的第四天!
要知道,这场演习的时间可是七天。
七天时间,除去实施行动的那一天,真正能够用来谋划的只有六天!
这放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
六天本来就很紧迫了。
然而,谁能想到,特战队员们居然将这个本就十分紧迫的时间直接再度缩短了一半。
而今天就是演习的第四天。
在大多数警员看来,特战队员最大可能性是会充分利用演习时间,尽可能准备充足后,压着时间线,到演习的最后一天,即第七天,才出手。
最早,也顶多是在演习的第六天。
然而,就在演习的第四天,这一天里。
就在警方觉得“劫匪”不会出手的这一天里,毫无防备之下,“劫匪”们出其不意地选择了在这一天出手。
这才是现实!
现实中,警方可没有机会将劫匪作案的时间“限定”在一两天的范围的。
很多犯罪都是警方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发生。
所以,罪恶大多时候总是会“抢跑”,而正义大多总是会“迟到”…
而警察这个职业的伟大之处,其中一方面就在于,他们就是要在敌人“抢跑”这种“不公平”的比赛条件下,后来居上,跑赢敌人!
为了在这种“不公平”的比赛中获得最终的胜利,警察必须要求自己比敌人们强大得多得多!
强大到哪怕敌人无论怎么“作弊”也赢不了他们!
然而,他们今天要面临的对手,更是一群“作弊”到更加过分的存在。
首先,这些抢银行的劫匪会全员特种兵。
其次,这些劫匪有着导演组帮忙开挂。
否则,这个特战小队专业能力再怎么厉害,他们没法在短短三天内搞定那么前期工作,甚至连国内严禁的各种枪支、各种爆炸物,乃至科技设备一应俱全。
这一点是完全脱离现实的。
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有这样的劫匪。
然而,虽然演习追求贴近实战,但有时候又要超越实战!
在演习中,如果警方连这样“超模”的敌人都能对付得了的话,那么当在实战中真正遇上那些远不如演习中那样的对手时,警方自然能够游刃有余,很大概率能“无伤”、“满成就”通关。
现实可不是游戏。
现实中警方“无伤”、“满成就”解决暴力事件,这并非是什么“最高目标”,而是仅仅只是“合格”而已。
毕竟,游戏失败了你可以重来,现实中,警方只要失误一点,可能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一生就没了…
哪怕到最后,警方依旧无法战胜那个“超模”的敌人,最终迎来了失败。
但在失败中,警方可以通过在与强敌交手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的不足,然后补足缺陷,变得更强!
另外,因为是演习,失败并不会造成真正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结果通常终究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回到演习上。
按照正常发展,这支特战小队应该通过意想不到的“突袭”,从一开始会打警方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利用他们刻苦学习到的各种城市战技术,在警方反应过来前完成抢劫,然后带着钱,在将警方耍得团团转的过程中,逃出这座城市,成功完成任务。
然而,任谁也没想到,就在他们准备前往目标银行开展行动的时候,一个路过的柳乘荫居然将他们的行动给“看破”了!
嗯,是“看破”,而并非“撞破”!
前者靠能力,后者靠运气。
“撞破”前提是他们行动不够隐蔽,不小心露出了马脚,如此一来,才会有运气不好导致被人“撞破”的可能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特战小队的成员们行动非常隐蔽。
他们在车里交谈,以及行动前准备装备的过程都是在确认车内隔音且外部无法观测车内情况的环境下进行的。
在这种保密级别的防护下,别说是普通人了,就算是专业能力比他们跟强一个等级的同行也很难发现他们。
然而,柳乘荫是开挂的。
那通过隔音能力强大的车体过滤过的声音,虽然其声音频率依旧处于人类的听力可以接收到的范围能,但事实上却根本不是人类的观察力所能察觉的程度!
就好比玩“找茬”游戏,你虽然看到了两张不同的图,你看到了,但因为“观察力”不够所以无法发现其问题所在。
同理,虽然人类能够“接收”到隔音结构消减后的那个声音,却无法“发现”。
然而,柳乘荫靠着【未知的召唤】的“提示”,外加【究极解密】的“解析”所提供的超越人类的“观察力”,最终发现了他们的可疑之处,然后又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大致确认了他们的即将要做的事情。
甚至还再进一步地推测出了他们做那件事情的目标!
当然,此时警方还不知道柳乘荫“再进一步”所得知的信息,他们只知道柳乘荫他们发现了“劫匪”的位置。
对于这件事情,警方这边的反应是——
当做没看到!
虽说“群众监督”也是警方维护治安的一种手段,而柳乘荫发现问题后报警就属于“群众监督”。
然而,局长李先安通过报警人留下的信息,知道了报警人——张刚背后那个柳乘荫后,他瞬间放弃了。
一来,柳乘荫这个“群众”太“超模”了,想要每次案件中都能碰上这种“群众”,太不现实了。
二来,靠这种“群众”开挂拿下胜利,这场演习就算是“毁了”,警方无法在演习中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哪怕赢了,考核出来的“分数”也不会太好看。
所以,李先安决定无视了柳乘荫他们通过所提供的能够瞬间结束游戏的珍贵线索,当做没发生过。
而军方这边。
军方负责此次联合演习的负责人在得知了这件事,并与警方达成“无视柳乘荫的线索”这一协议后,他甚至没有将此事告知那几名执行任务的特战队员,也是当无事发生。
只是特战队员们通过平日里所学习到比马全更高水平的“反侦察驾驶”技术察觉到了柳乘荫他们那辆车疑似在跟踪他们,便企图通过改变车子的驾驶行为对柳乘荫他们进行试探。
虽然马全在“反侦察/侦察驾驶”该方面的技术输给了城市战专业特队员们,但因为及时地发现了双方的差距,并放弃了继续跟踪的行为,成功让特战队员们打消了疑虑,让行动继续了下去。
只是,他们都忽视了一点!
在他们看来,正常人在发现了“劫匪”并报了警之后,但按理说,就已经“仁尽义至”了,之后报警的人应该就会直接脱离这件事情,不会牵扯入其中。
一来“劫匪”有枪,很危险;
二来,警方已经接受了报案,接手了这件事情,普通人再继续插手除了给自己带来危险,以普通人的能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还会给警方添加负担。
然而,柳乘荫这里的情况完全不同。
因为重金打造的房车,柳乘荫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而且,柳乘荫他们也不是“普通人”…
能力带给了他们参与这件事的底气和“责任”。
在军方和警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柳乘荫他们无意间参与到了这场演习中。
就在“劫匪”们排除掉了被自己跟踪的可能性,并再次出发前往目标位置的时候。
另一边,柳乘荫他们已经提前来到了“劫匪”们的目标位置。
为了防止引起“劫匪”们的警觉,这个时候,张刚和马全发挥出了他们反侦察能力。
他们先是将房车开到银行周围一定距离外的停车外,并套上防尘布,将车子隐蔽了起来。
接着,在柳乘荫的指挥下,三人快速换了衣服,化了个妆,最终变了个造型。
在柳乘荫的一番改造后,三人外表上一切具有威胁的因素都被掩盖掉。
马全两坨餐巾纸塞进腮帮子里,再掩盖掉肌肉线条,最后变成了个身宽体胖的“人生赢家”,那身大体积的肌肉变成了“虚胖”。
张刚脸上带着菜色和浓重的眼圈眼袋,原本精壮的体格,变成了仿佛被长时间连续加班榨干后的“枯槁”。
而柳乘荫则是穿着一身宽松长袖的轻薄运动服,在宽大且薄的衣服的衬托下,加上化妆和演技,他变成了一个看起来相貌平平,文文弱弱,连只鹅都打不过的弱鸡学生仔…
第179章 行动开始!行动结束!
搞好造型后,三人在了银行门口的停车位周围,假装路人,开始守株待兔。
柳乘荫站在靠近停车场的路边,眼睛盯着银行左边的道路,同时靠着手机的自拍功能当后视镜用,盯着身后的情况。
其中, 在【终极解析】的推测中,柳乘荫所背对着目标才是劫匪最有可能出现的方向。
柳乘荫背对目标最可能出现的方位,能够尽可能避免引起目标的警惕。
不管是跟踪、监视、埋伏,总之在观察目标时,尽可能不要与对方发生任何视线接触,尽可能通过镜面、影子等事物间接对目标进行观察, 这是张刚他们给柳乘荫传授的侦察方面的小知识。
不过这种小知识已经被很多影视作品“曝光”了, 所以,他们教柳乘荫并不用担心什么“违规传授危险技能”啥的。
至于张刚和马全他们。
张刚坐在银行里,假装等待办业务的路人,马全则腆着个假肚子,叼着半根烟在停车场角落里。
三人一个在路边,一个在停车场,一个银行里。
一旦劫匪来到银行前一下车,就会立马被处于他们的埋伏圈中。
就这样,柳乘荫他们静静等待可能出现的目标。
“希望等不到…”等待期间,柳乘荫一次次在心里这样念叨着。
如果等不到,就说明事情是另一种可能性:劫匪们应该是在路上就被蓄力完成的警方给一波带走了,皆大欢喜。
反之,如果那辆面包车一旦出现了,就意味着柳乘荫他们三个需要冒险去做点什么…
然而,柳乘荫的期望落空了。
没过多久。
如柳乘荫用【终极解密】所分析出来的那样,那辆熟悉的面包车在柳乘荫的手机屏幕上出现,向柳乘荫所在的方向驶来了…
看到这一结果后, 柳乘荫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