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121节

  实际上, 从《轻狂》到《追梦》,院线之所以愿意以25元上映柳乘荫的电影,其实都是因为柳乘荫对自己的电影进行介绍时各种“不看好”, 导致院线觉得柳乘荫的电影就值这个价。
  院线上映柳乘荫的电影为了不是票房,而是想通过利益交换, 用院线资源从柳乘荫身上换取其他利益。
  《轻狂》还好。
  虽然当初《轻狂》火了,但院线并没有提出要涨价。
  其中原因是因为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
  《轻狂》之所以能火, 这跟它的票价以及专辑价格
  息息相关,二者达成了微妙的配合。
  这种微妙的配合, 就仿佛程序员看到自己写了大半个月都没写出来的程序,突然成功地跑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最好别动!
  一旦提升了电影的票价,这部电影最吸引观众的点之一——“10元看电影”就没了。
  至于让专辑价格跟着一起涨…
  要知道,专辑的价格已经是音乐平台替柳乘荫参考的最合适价格,所以不可能涨价。
  再加上,电影票临时涨价多少会引起影迷们的不满,显得吃相难看,劝退观众。
  另外,《轻狂》虽然获得了9月票房冠军,但它的票房其实跟同月的其他电影并没有拉开什么很夸张的差距。
  综合可知,《轻狂》电影票涨价所要付出的代价远大于带来的收益!
  因此,院线们并没有向柳乘荫提出让《轻狂》涨价的要求。
  然而,现在正在上映的《追梦》则不同!
  院线方已经看清楚了。
  《追梦》这部电影本身就十分令观众喜欢,所以并不需要搞什么噱头。
  涨价虽然会抬高消费门槛,引起一些观众的不满,并劝退一部分观众,但这些被劝退的数量并不多。
  毕竟大家都知道,《追梦》这部电影的票价确实是低了,它的存在甚至有些“扰乱市场”、“引起同行内卷”的嫌疑了。
  虽然电影是虚拟产物,但也是一种商品!
  柳乘荫要是总这样干,观众们迟早会拿柳乘荫的电影和国内其他电影进行对比。
  然后开始嫌弃起其他电影的“高价格、低性价比”,从而对其他电影产生心理上的“消费障碍”,然后逐渐丧失“电影消费意识”。
  如此一来,其他电影为了吸引观众消费,他们只能跟着柳乘荫一起降价。
  电影票降价又会导致电影盈利率减少,亏本几率提升,打击电影人的热情。
  最终导致国内电影行业衰退。
  电影行业衰退,就会导致国家财政在电影方面相关税收减少, 并且对国外文化入侵的抵抗能力下降, 导致国民的精神领域高地陷入危险…
  其按理可参考西方古时的纺织机被发明, 并快速普及后, 对西方社会带来的巨大震荡。
  听到这里,柳乘荫先是有些懵。
  他电影票卖的便宜,居然还错了?
  他给电影票涨价居然还能整出“为国为民”、“拯救华国电影”来?
  这叫啥?
  这就叫“国家之崛起而涨价”?
  就离谱。
  但是,三号为院线方所转述的那些话,柳乘荫听过后确实感觉很有道理。
  虽然柳乘荫大学期间学的不是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但毕竟是九年义务教育过来的。
  政历课上老师也讲过商品价格、市场、经济各方面相互间的影响。
  之前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但现在被提了几句后,柳乘荫也能通过辩证,知道这些话的真实性。
  确实,柳乘荫的低价票的确影响到了很多东西。
  如果柳乘荫的电影扑了还好,一部扑了的电影,哪怕票价再便宜或再高也不会激起什么水花,可柳乘荫的电影却火了,并成为了一道引领潮流的汹涌浪潮!所以,《追梦》这部电影的票价变得十分重要,不能随柳乘荫的心意任意定价。
  难道,真要…涨价?
  柳乘荫一时间感觉肩膀和背后都沉甸甸的…
  肩膀上的沉甸甸是一种名为“责任”的东西;
  而背后的沉甸甸的则是一口大锅…
  一旦电影临时涨了价,无论如何,柳乘荫这个“最大受益人”绝对免不了会被喷,并扣上“黑心资本家”的锅。
  接着,三号继续说着:
  实际上,哪怕《轻狂》涨价,也只不过的回归它本该在的价位而已,让市场变得健康而已。
  而且,院线方也为柳乘荫整出了一套方案。
  只要到时候在涨价前两天声明一下,说:前几天票价便宜是为了“开业大酬宾”,“开业大酬宾”结束后,价格恢复。
  如此一来,巨大部分观众们甚至不仅不会感到不满,反而会为了赶在“开业大酬宾”结束前,趁着电影还便宜的时候把电影给看了,由此令《追梦》的票房在接下来几天内引来一波爆发!
  除此外,他们也会花钱让人在网上宣传电影票涨价所带来的“重要意义”,总之,怎么上升思想高度怎么来。
  电影票涨价,院线能赚到更多钱,但赚的更多还是柳乘荫。
  毕竟院线有很多家,他们要多方一起分钱。
  而制片方这边,柳乘荫又占了60%的股份。
  总之,涨价不仅能让柳乘荫获利,还能让柳乘荫冲击更高的票房记录,赢得声誉!
  所以涨价这件事,对院线是好事,对柳乘荫更是好事!
  柳乘荫听完三号的话后,他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说了句“我考虑考虑”便挂断了电话。
  虽然柳乘荫觉得三号为院线方转述的那些话很有道理,但他没有直接听信一家之言,他打算询问一下可以信任的人专业人士。
  挂断电话后,柳乘荫又转头打算给他的导师方松、师兄张猛,以及公司里相关专业的员工等人打了个电话询问。
  然而,柳乘荫的电话还没来得及打出去,就又有电话打了进来。
  这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电话…
  它是“123”开头的,而且只有五位数。
  妈耶,这是一个来自官方的电话!
  柳乘荫没有直接接通电话,而是通过面前的电脑快速打开搜素页面,输入手机屏幕上号码,点击搜索。
  搜索结果很快出来了。
  柳乘荫一看——
  妈耶!
  物价局的!
  好家伙,柳乘荫感觉自己可能已经不需要找什么“专业人士”,毕竟最专业的已经自己找上门来了。
  随后,柳乘荫接通了电话…
  当天傍晚时分,网上出现了一则官方在对柳乘荫进行点名“批评”的消息。
  紧接着,柳乘荫通过公司官方网络,以及社交账号在网上对“批评”进行了回应,并发布了一份三千字“检讨”。
  在检讨的最后部分,柳乘荫宣布:
  从明天——大年初三,即2月20日0点00分开始,《追,梦中的人》的电影票价格从原本的25元涨价到35元。
  好吧,所谓“批评”其实并不是说明“批评”,“检讨”也不是什么“检讨”。
  首先,电影票价是需要先通过物价局批准才能通过的,所以柳乘荫没有什么非法操作。
  所谓“批评”只是官方向民众直接说明《追梦》影响力配上当前票价所产生的不利后果。
  一部“投资两亿,外加大量资源扶持”的大制作票价定价居然只有25元。
  这虽然没有违反法律,但依旧对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
  虽然“白皮书”上没有写,但这不是官方看到不利于市场发展,却听之任之的理由,必须及时纠正。
  对于这种“程序正确的错误”,官方是有自己一套处理方式的。
  因为法律上没有写,所以官方不能“立刻”对柳乘荫进行什么强制手段,所以先是“协商”。
  总之在一番友好的协商下,柳乘荫“意识到错误”,并“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改过”。
  说白了,就是官方为了柳乘荫背锅,柳乘荫“奉旨涨价”。
  这种好事,柳乘荫没理由不答应。
  而柳乘荫的所谓“检讨”,其实就是个“涨价声明”。
  总之,电影票涨价了,他能赚到更多钱,同时还不用背涨价的锅,这让柳乘荫很开心。
  有官方背书,涨价过程十分顺利,影迷们也没有什么过激言论,十分和谐。
  官方这边,在完成与柳乘荫的协商后,他们转头起草了一份《电影票价制定法规完善申请书》并朝立法部门交了上去,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法律漏洞”。
  当然了,这种赚不到的“漏洞”,估计除了柳乘荫应该不会有人会去钻,但多少为法律的完善的进程增添了一丝丝刻度…
  今天的事情,让原本因为初二这天要陪母亲回娘家走亲戚,面对比往年更难应对亲戚而感到头疼的柳乘荫感觉变得好过起来。
  柳乘荫在这半年里有了巨大的变化。
  毕业。
  拍电影出名,赚大钱。
  搞音乐出名,赚大钱打游戏出名,赚大钱
  成立公司,赚大钱
  …
  总之,半年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本来就不擅长交际的柳乘荫更加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