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96节

  切换结束了。
  然而,表面上的实际变化非常小。
  如果不是柳乘荫有着【完美观感】这个能力的话,他可能都看不出来。
  举几个例子:
  第一处,或许是因为平日里不正确的走路、跑步姿势导致,又或是天生的因素的缘故,这使得他的双腿有点微微内八。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腿都不是笔直,多少有点内八或外八,很正常,只要不严重,且不从事田径行业,那就没什么。
  第二处,因为久坐的缘故,他的腰间盘其实也微微有点突出,虽然对生活没什么影响,但却难免使得他腰变得有些僵硬,失去柔韧性,体测时的“侧位体前屈”成绩大不如前。
  第三处,柳乘荫上高中时指掌骨骨折过,长好后发现那截骨头有点弯。
  第四处,柳乘荫小时候扭伤过右脚脚,虽然被后面治好了,但又没治好,总感觉那里有什么东西卡在那里,外表可以看出右脚脚踝比左脚稍微“肿”一些,除此外,右脚脚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又比左脚的小一些。
  总之都是些零零散散,人人都多少会有的小毛病。
  然而,在此刻,它们全都消失了。
  除此外,还有连“毛病”都算不上的,只能算作“身体特点”的地方。
  比如他有点“萝卜腿”,明明不胖,但小腿后的肉却有点多,使得小腿和大腿无法闭合时形成的角度有点大。
  这些也消失了!
  总之,只要只是不便于身体个关节活动的毛病通通消失不见!
  柳乘荫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十分轻快,而且还非常柔软,好像不管什么动作动能轻松做出来!
  他激动地走出厕所,然后高兴地当场跳了起来,在空中劈了叉。
  轻轻松松。
  把腿挂脖子上。
  轻轻松松。
  将腿举过头顶,做个“朝天蹬”。
  轻轻松松。
  近乎180度的铁板桥!
  轻!轻!松!松!
  前面都是些“静功”。
  来个动的。
  再来个高难度的。
  旋一个“托马斯回旋”!
  然而,乐极生悲。
  柳乘荫差点一脚踢在墙上。
  好在这时“自保本能”触发,在脚即将踢到东西是,身体的自保本能令其瞬间回缩,避开了坚硬的墙壁。
  使得差点柳乘荫免受本该抱着脚指头惨叫的悲剧结局…
  第120章 小试牛刀
  虽然在测试环境的循着上出了点小失误,但因为没有触发被动,及时收住脚,导致说明事情都没有发生。
  所以,小失误没有酿成什么后果,顺带着还稍微体验了一下触发背后的效果。
  其中,重要的,柳乘荫明明从来没有学过“托马斯全旋”,只是看过,导致记忆力对这个动作有印象的而已,具体的动作技巧,柳乘荫根本不会。
  他只是在想到这个动作的时候,瞬间他有一种感觉。
  他的某种“直觉”告诉他,这个动作其实并不难。
  大概就是:只要这样、那样、再这样…就行了!
  然后他根据脑海中出现的思路试了试。
  结果…
  在根本不懂其中技巧的情况下,柳乘荫第一次施展这个动作,就十分流畅地将其完成了!
  毫无任何别扭的感觉。
  嘿!
  还真行!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正如技能说明里的一样。
  随心所欲!
  柳乘荫又在脑海中想了一些通过影视画面中所见过动作。
  体操、格斗、舞蹈…
  在想着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的大脑某个区域不由自主地对这些动作进行了分析。
  分析柳乘荫的身体素质能不能支持他完成这些动作。
  “直觉”告诉柳乘荫,这些动作中,除了那些对力量要求很高的动作,其他的他都能完成。
  随后,他从这些动作中选了些当前空间环境允许的出来,从易到难试了一遍。
  果真如此!
  这一切都印证了主动效果中的描述:“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当前情况所能完成的动作。”
  也就是说,只要柳乘荫觉得自己能够做出来的动作,他都能做出来!
  不会出现:
  脑子:学会了!
  身体:学会了个屁!
  …这种情况。
  受【自在】的影响。
  柳乘荫身上的逻辑其实应该是:
  身体:我觉得ok啦!
  脑子:那就上吧!
  身体:好嘞!
  …这样。
  学会动作的是身体,大脑只要下命令就是了。
  到自立,【自在】的主动效果验证完了。
  接着是被动…
  趁着还有半天假期,柳乘荫叫上张刚、马全他们,然后进市区租了间舞蹈室。
  嗯,哪怕放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假的。
  租好舞蹈室后。
  在张刚和马全疑惑的目光中,柳乘荫对他们这样说道:“打我!”
  一开始,张刚和马全以为听错了。
  柳乘荫的反复确认后,他们这才开始小心谨慎地出了手。
  最先出手的是张刚。
  虽然二人在综合素质上都很强。
  与马全相比,张刚更侧重于技术型。
  这点从体型就能看得出来,张刚的力量方面不如马全。
  马全的力量强,技巧略弱。
  为了安全起见,对练这种事情,还是让技巧更好,更能控制好身体力量的张刚出手最好。
  柳乘荫没意见。
  直接上最高难度的话,柳乘荫也有点虚。
  柳乘荫不用担心张刚他们的安全,因为被动效果是可以“主动”抑制的。
  只要柳乘荫主观意识下不想伤害张刚他们,那么柳乘荫的身体就不会做出伤害他们的反应。
  柳乘荫担心的是自己。
  毕竟他是第一次实验这个能力,他担心做不好“放空”的状态,使得“代打”在关键时候频频被柳乘荫的主观意识挤下线,无法即使操控身体躲开攻击,最后白白挨顿揍。
  张刚他们下手有分寸一些,在柳乘荫没有熟悉能力前,哪怕失误了,也不会太疼。
  张刚试探性的攻击并没有打向柳乘荫的躯干、头部这些要害多的东西,而是打向了柳乘荫的左肩,而且用的是掌,而非拳头,手掌力道也不大。
  如此一来,不仅好收力,而且哪怕真的打到了也就疼一下,打出个红印而已,不至于让柳乘荫受伤。
  事实说明,“a级”技能的强大不禁在与其能力上,还体现在其“简单易用”上。
  哪怕在张刚的攻击打来时,柳乘荫脑子还在胡思乱想,他的身体却已经帮他做出了反应。
  只是左腿后滑半步,同时扭腰,向左微微侧身,分寸之间,柳乘荫便轻易躲开了张刚的拍击。
  张刚见自己的攻击被轻易躲开后,他虽然为柳乘荫干脆利落的动作惊讶了一下,但其身体却没有因惊讶而停下里。
  那在千万次练习中,早已融入了肌肉里的动作十分流畅地衔接了起来。
  在拍空后,张刚弯腰,躲开敌人可能会通过向左侧身的动作顺势打来摆拳,并迎接可能扫来的扫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