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79节

  主角第一次尝试找借口,试图躲开了父母的男女混合说教。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成功了!
  父母居然如此轻易便放过了他。
  但很快,他知道为什么了。
  扎针的来了!
  父母是因为发现了儿子的异常,担心他神的癔症了,怕刺激到他所以放过了他,然后转头去找了大夫…
  随后,为了脱离父母的控制,凭借自己前世所积累的学识,自立门户,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不被扎针。
  主角离家出走了。
  首先,他要追寻自己的是自己爱情!
  至于主角为什么会喜欢那个女孩…
  这点柳乘荫还没想好该怎么编,而且喜欢的理由也不重要。
  在柳乘荫的想法中,他想通过这个“女孩”所要表达并非是表面上“爱情”。
  毕竟柳乘荫根本没谈恋爱,也还没有过那种想要谈恋爱的冲动。
  柳乘荫写这个女孩,其实是想通过“女孩”来指代任何主角以及柳乘荫所要追求的,却不被家人所看好,不仅不支持,甚至还反对的那些东西…
  剧本在,主角追求爱情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为了追求的某种理想,而不断突破重重阻扰的过程!
  主角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他没有选择直接靠花钱把人从富商家里的这种方式。
  他觉得如果是依靠这种方式,他最终只能的到对方的人,却得不到对方的心。
  他打算平等地跟对方谈一场恋爱。
  至于怎么谈法,具体的过程、细节…说实话,柳乘荫也还没想好,他打算想弄好框架。
  框架弄好后,再准备到时候集合039,四个人一起商讨着补充细节。
  总之,这个过程一定要虐主!
  让男主干啥都不顺。
  而且,男主还得百折不挠。
  使劲虐!
  最好还得出现生死危机,这样男女主角才好在危难中真正交心,产生跨越各种阻碍的爱情嘛!
  至于男主能不能抱得美人归…
  就算能抱,又是怎么个抱法,还是有待商酌。
  柳乘荫打心底还是很想整出个大圆满结局,毕竟主角是柳乘荫以他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主角对柳乘荫来说,就仿佛他的孩子一样,而柳乘荫就是主角父母。
  为人父母,他们都想着能把自己最好的都给自己孩子,甚至又试图把更好给孩子搞来,好让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最好事业上还能有所成就,什么都圆圆满满。
  呃,那些不配的当父母另算。
  然而,人生哪有这么多圆满?
  有舍有得才是人生!
  如果电影的结尾是大圆满结局的话,那就成了喜剧结尾了。
  喜剧固然是欢乐,但…
  首先,喜剧是不好冲奖的。
  拿不到奖的话,电影倒是成喜剧,而现实中柳乘荫便成了个悲剧。
  其次,男主他是一部电影中的角色!
  对于一部电影里的角色来说,是柳乘荫所能想到的,成就他这个“儿子”的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让这部电影获奖!
  这让柳乘荫心里十分难受、纠结。
  想宠爱你,就无法放手去成就你;
  想成就你,就不能尽心去宠爱你…
  当柳乘荫自己也有了“孩子”后,这一刻,柳乘荫似乎有些理解自己父母的心思了…
  然而,柳乘荫通过自身的经历,明白了一件事情:
  儿女有儿女自己的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而柳乘荫的“主角儿子”的路,就是拿奖!
  想通后,柳乘荫在心里默默对着剧本中的“主角儿子”说道:“儿子,你就放心地上路吧!”
  这时,柳乘荫心中浮现出了一副画面:
  一个位于深海中的海沟里,一条体型巨大无朋的大鱼守护着一颗鱼卵。
  关于新的电影
  本书的核心是主角根据自己的经历获得各种创作的想法,但那些想法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发展成成出离想法的样子。
  所以,不是现实中什么作品好就可以“借鉴”什么作品。
  毕竟主角的系统没有直接发作品的功能。
  因此,最终是看主角的经历和想法接近哪些作品,书里才能用。
  创作是要有依据的。
  虽然现实中好的喜剧有很多。
  但在这么多的片子里,我能想到的跟主角的生活阅历较为接近的就只有《唐伯虎点秋香》。
  新电影中大部分内容也都是模仿的《唐伯虎点秋香》
  至于《夏洛特烦恼》,我只是用了重生,以及以为自己做梦做了荒唐这一部分,其他的不会有,也用不了。
  人家夏洛有冬梅,还能抄歌。
  电影的主角哪有冬梅管他?
  而且在古代他抄什么歌?
  古代的歌手可没啥社会地位,而且设定中,主角重生前家里管得严,根本没机会去那些娱乐场所听歌。
  安排重生和“梦中打人”是为了给主角一个推力。
  重生的记忆和重生这件事给了主角改变的勇气。
  记忆的让主角恐惧按部就班的未来,渴望改变。
  至于重生,对于古代人来说,这是“天意”,是老天爷的一种“暗示”,天命在我,主角会更加坚定内心。
  没有这些推力,主角凭什么改变?
  《唐伯虎点秋香》是无厘头,一开始就是喜剧画风,不需要考虑逻辑
  主角一开始想写的是悲剧,要冲击奖,所以各种动机肯定得有
  “梦中打人”而被开除以及被当成神经病治疗的后果,更是进一步驱使他离开家,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推力。
  总不能说好了家里管的严,结果莫名其妙,又跟唐伯虎那样,出去浪,几个月不着家吧?
  跟设定不符啊
  按理说,本来这本书就是喜剧风格,就算稍微有些不讲逻辑的夸张也是在喜剧的逻辑范围中的
  我喜欢喜剧,思考时快快乐乐,写的时候开开心心,看的人也乐乐呵呵
  大家都图个乐
  结果,好家伙……一天天光是在这跟我掰扯逻辑了,甚至都没自己思考过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就上来掰了
  非要把喜剧风变正剧风吗?
  话就这么多了,心累,爱咋咋地滴吧,关于电影的解释就到这了,以后都不打算在这方面继续再做纠结了
  为了顾这些东西,导致这书的节奏原来越慢。
  写这本书时,一开始每天想的应该是如何搞点出乎意料的反转乐子,现在都在想着怎么解释,那些地方需要解释才不被挑刺
  整天想这些怎么乐呵得起来啊!
  不管了,开摆!
  第100章 大鱼
  (参考《大鱼》)
  ……………
  大鱼期待地看着那颗鱼卵——那是她即将出生的孩子。等待孩子出生的过程中,大鱼激动地口中不断地吐着泡泡,每一次呼吸,就有成千生万的泡泡从其口中吐出,接着天空中传递到海底下那一微微阳光,泡泡化作了一道道彩虹…
  于此同时,一个声音在柳乘荫脑海中响起:
  嘟噜轱辘~
  嘟噜轱辘~
  嘟噜轱辘、嘟噜~
  …
  在大鱼吐了不知多少万个泡泡的后,一条小鱼破卵而出。
  柳乘荫视野一转,发现自己变成那条小鱼。
  破卵而出的小鱼,很快看到身旁的大鱼后,他雀跃对着母亲呼唤着起来。
  呜午~
  面对小鱼的呼唤,大鱼给予了回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