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59节
不过,据吴华说,读研期间,班级意义的其实不大,除了偶尔某些大课需要“成班制”去听外,其他大部分时间,柳乘荫都不会跟同班的其他同学见面。
读研期间,柳乘荫见得最多的,比起“同学”,更多是“同门”。
好家伙,柳乘荫突然觉得学生的升学之路就像火箭升空一样。
火箭每飞出一段距离就会脱离掉一个燃料舱。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们脱离了红领巾。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们脱离了文体课。
从高中到本科,学生们脱离了班主任。
从本科到读研,学生们又脱离了同班同学…
回归正题。
所谓“同门”,指的是同一个导师手下的其他学生,数量通常在1~5个这样,不会太多,而且这些学生通常不会都是同一个年级的。
一般情况下,当导师有研究任务时,会将部分内容交于手下学生一起分工、协作完成。
第三行是柳乘荫的名字。
总体上跟本科时的学生卡差不多。
至于“新生须知”,上面主要是教学生们如何查看并下载课程表、学生卡的使用方法,以及导师的信息和联系方式。
其实关于导师的信息,吴华早就私下给柳乘荫交代过了,柳乘荫关于自己导师了解远比“新生须知”上所提供的更多。
完成报道工作后。
柳乘荫根据吴华所提供的信息,直接找到了他的导师。
他的导师名为方松,年龄五十多近六十岁这样,已经是临近退休的年纪了,这些年来,他凭借优秀的培养能力,手下出过不少好学生。
临近退休的方松原本他已经不打算带研究生了,只是平日里偶尔给本科生们上上那些开办频率很低的大课,以及做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工作。
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的他,只想在最后的时间里过几年安稳日子。
然而,吴华却找上了他。
根据吴华所说,柳乘荫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导演,但他依旧自学了一套纯熟的体系,一般的学习已经对他没用了,接下来主要靠悟。
现如今他只是想让柳乘荫在方松那里挂个名而已,其实根本不用费心教什么。
在柳乘荫想要拍电影时,方松只要把柳乘荫拍电影的事情作为考评用“课题”就好了。
等柳乘荫的电影出了成绩,攒够考评所需的条件,该升级升级,该毕业毕业,轻轻松松搞定。
而且,以柳乘荫所表现出来的天赋,他很可能会在方松退休前再弄出些惊人的好作品的话。
方松有机会“师凭徒贵”,靠着教学成绩在临退休前提一提职称等级,在退休后享受更好的退休待遇。
如果不是吴华所负责的不是导演专业,他都想自己带。
听吴华这么说,方松心动了,然后答应了下来,开放了他今年的导师选择通道。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双向选择的。
柳乘荫一早就在吴华的推荐下,在沪戏的教育管理系统上选择了方松作为导师,而方松也只选择了柳乘荫这一名学生。
就这样,柳乘荫成为了方松手下唯一的学生,同时也是关门弟子。
自从知道柳乘荫会成为他未来几年里唯一的学生后,方松就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柳乘荫。
柳乘荫的试映会,方松也去了。
在方松这个专业人士眼里,《轻狂》这部电影从服装、化妆、道具,以及演员的总体表现能力,这些都展现出柳乘荫的镜头掌控能力,确实很出色,只是有些没找对方向而已。
但没关系,在方松看来,方向这种东西都是靠摸索出来,多试几次就好了。
再然后,方松关心的是柳乘荫的电影票房,以及柳乘荫对票房的反应。
看到柳乘荫前几天票房出来后,方松又是欣慰,又是担心。
欣慰是因为,在方松看来,柳乘荫哪怕是拍了部炫技冲奖用的电影,他也知道为回收成本做考虑,这样一来,柳乘荫未来至少不会因为饿肚子而不得不放弃理想…担心是因为,方松害怕柳乘荫会被眼前的名利所诱惑,看不到名利后面隐藏的陷阱。
当然,这个时候方松和柳乘荫还没正式见过面,自然不会有什么太深的感情,方松的担心更多是担心他作为柳乘荫的导师也多少会因为柳乘荫的事情而受到牵连。
不管是处于师生关系,还是处于利益,方松都打算提醒一下柳乘荫。
就在方松想着该用什么方式进行提醒时,柳乘荫突然玩了一手自爆。
看到柳乘荫的反应后,方松更加觉得自己收下这个关门弟子是个正确的选择了。
第74章 老天爷的玩笑,“营销鬼才”柳乘荫?
在柳乘荫眼里,方松是一个挺和气的人。
以“教师节”为开局闲聊了一会儿后,柳乘荫跟方松大概对了一下“答案”。
对过“答案”后,柳乘荫确定了自己的导师并不会用课业来挤占柳乘荫的规划好的时间安排。
柳乘荫松了口气。
可方松那边却不淡定了。
方松从柳乘荫的口中打探出来一个“可怕”的结果!
柳乘荫居然想学习!
这个吴华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说柳乘荫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导演体系,不需要跟他学习了吗?
等等!
哦,原来柳乘荫想学的是编剧方面的知识啊!就说嘛~
不对!
他方松明明是教导演专业的啊!
你跑来跟我个教导演说要说要学编剧…
什么情况?
好在,柳乘荫后面又补充了一番。
听了柳乘荫的话后,方松明白过来,然后松了口气。
原来,柳乘荫并非真的要重头学习怎么写出好剧本,那样的话,柳乘荫从时间上也来不及。
所以,柳乘荫打算“速成”,而“速成”的最好办法不是学会写出好剧本,而是通过学习编剧方面的知识,先懂得如何辨别好剧本。
想要好剧本,要么学会自己写,要么学会分辨,从别人手上找过来。
柳乘荫打算先开通后者的路子,学习分辨剧本的品质。
这样一来,在柳乘荫学会如何写出好剧本前,如果他遇上了别人递过来的好剧本。
如果一直没有遇到好剧本的话,他也能通过不断学习,最终写出他自己的好剧本。
导演想学习如何分辨剧本,这对方松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方松也没有多想,并未意识到柳乘荫未来还将会继续“得寸进尺”,企图从他这个教导演导师这里学习编剧方面知识的事情…
虽然,柳乘荫的情况跟吴华所说的“完全不用教”有所差距,但如果只是传授些如何辨别好剧本的技巧的话,他倒是可以指导一下,而且也费不了什么工夫。
就这样,柳乘荫的读研生活开始了。
…
知识这种东西,往往只有在真正要用到时,人们才知道自己明白自己在某方面的匮乏,然后一旦有机会饥渴地去获取自己所缺乏的部分。
柳乘荫根据方松的指点,去图书馆找了些书看。
一连数日,柳乘荫都是在知识的海洋中度过的。
最开始还会关注一下票房和专辑销量。
在看到《轻狂》的票房毫无意外地日渐走低,专辑日增销量额平稳增长后,他就逐渐降低了对外物的关注,为能拍出好电影而专心学习去了。
就在柳乘荫以为不出意外的话,日子就会以这样的节奏慢慢过去的时候。
某天,系统光幕突然出现在他视野中:
【“老天爷的玩笑”已结束!】
【【鬼才】已恢复可正常使用的状态。】
柳乘荫:“???”
“老天爷的玩笑”就这么结束了?
好像…没什么感觉啊?
不对!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快点把问题找出来!
柳乘荫记得【鬼才】技能是通过“修音”触发的,也就是说,“老天爷的玩笑”会跟“修音”有关!
和“修音”有关的事情…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专辑!
难道是专辑出了问题?
不会吧,前几天的销售量看着挺正常…
耶!!!!!!!
怎么回事?
柳乘荫发现,今天的专辑“发售量”暴增!
结合“老天爷的玩笑”这个信息素介入…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