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50节

  二胡声用事实证明了“搞笑角色是无敌”的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最后,二胡声仿佛是感觉自己没人搭理实在没啥意思,在一串仿佛背后唠叨一般的旋律中,电影的片尾曲也结束了。
  影厅内灯光亮起。
  至此,电影的全部内容已经完全播放完毕。
  电影播放完后。
  柳乘荫根据业内的正常流程,让工作人员派发问卷,询问观众的对电影的看法和意见。
  这些被邀请来的观众大部分要么业内人员,要么是资深影迷,对于这些流程都十分了解,填写问卷时都都十分中肯,而且基本都能答到点上,所以他们的反馈非常重要。
  很多电影高试映会就是为了得到这一波重要的反馈,然后根据这些反馈,在上映前紧急修改掉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不过,这一点跟柳乘荫没有太大关系。他打算明天直接就会让电影上映,根本没有留出修改的时间。
  他之所以办试映会只是为了争取从院线那里得到更多排片量的机会而已。
  除此外,这批试映会的观众也将成为试映电影的第一批“超级自来水”。
  这就比较关键了。
  排片量能不能增加就看这一波了!
  这些观众都是精挑细选的,要么是业内人士,要么是网络名人,就连那些抽奖来的“幸运观众”其实也大多是一些在网络上有过精彩言论,有着一些拥趸的网民。
  他们对电影的评价都或多或少具有着一些权威性。
  虽然因为签署了保密协议,这试映会参与者不得透漏电影里的情节,但一些不涉及详细情节评价还是可以说的,比如给剧情、画面等方面打分什么的,办法有很多。
  然而,不管柳乘荫在不在意,但试映会的观众们离开后,他们中那些追求关注度的人都纷纷准备根据早已在心中打好的腹稿写起了影评,然后发布到网络上。
  以外界对柳乘荫的新电影的好奇,第一个发出有价值的影评的人很大概率能够收获到巨量的关注度,甚至有机会上热搜!
  然而,当这些人准备开始码字时,他们大多数人都犯难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发现别看这部电影只有90分钟的长度,算是比较短的那种,几乎是压着“正常时长”的底线了。
  但这短短90分钟里出现了太多的要素!
  音乐、爱情、教育、潜规则、黑色幽默、道德绑架、继承传统与对外学习的矛盾、竞争与合作、体制僵化和打破规则、文化入侵与文化融合…最后还带点喜剧元素。
  如果抛去斗琴的加成不谈,各种元素从成分和深度上其实都差不多。
  专门选几个讲,会显得舍弃其他元素有些可惜。
  可如果全都讲一遍的话又显得没有重点。
  放到以往,这样片子,会因为“没有重点”而被评价为“一部没什么点评价值的烂片”。
  可是…
  每当他们回想起电影中曲子旋律时,他们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就凭那几幕高朝的剧情,这部电影必定是要爆的,现在说它是烂片,这不是找“冲”吗?
  更何况,这部电影除了剧情上有点难以评价外,其他方面都可圈可点。
  抱着这样的想法,很多影评人都选择了暂时放弃了对影片“内涵”部分的评论,转而对准军情剧情外的地方。
  比如演技?
  比如画面?
  比如那几幕高朝戏…
  唉~换个角度瞬间思路打开,好写多了!
  夸就是了!
  至于影片内涵方面的讨论,大多数人准备等别人的“黄金模板”出来后,再“借鉴”就好了。
  哪怕赶不上第一波热度,他们也不愿意随便写写,最后背上个“不专业”的评价。
  宁可“智迟”,也不能当“智障”!
  很快,除了少部分人还在硬钻剧情外,其他人都开始从剧情外的各方各面评价起《年轻狂响曲》这部电影。
  …
  结束试映会后,在返回住处的路上,柳乘荫用手机开着十几个影评网页和app,不断翻看着今天请来的那些影评家和那些喜欢“多嘴”的导演编剧,想第一时间看到别人对他的电影的评价。
  当然,柳乘荫最关心的还是影评人有没有看出电影剧情所要表达的东西,以及对他所表达的东西的评价。
  这才是最重要的!
  直到试映会结束后的大约十五分钟后。
  柳乘荫终于刷到了一条最新更新的影评。
  标题是:《来自天才新人导演的视听盛宴!——观后感》
  柳乘荫看了一下,总体来说,就是不断地夸那么几幕——开局的“断章钢琴曲”,中间的“传统与外来乐器斗琴”,后面的“中西结合”、结尾的“为爱斗琴”。
  夸赞曲子多么好,画面感多么强,用于比喻斗琴情势的战斗画面多么炫酷。
  至于柳乘荫最关心的东西…
  他是一点都没提到啊!
  第61章 找时像条狗,找到变疯狗
  虽然没看到自己想要看到东西,但毕竟这只是第一条影评而已,说明不了什么。
  而且,虽然对方没夸到柳乘荫的最希望看到的点上,但好歹是夸赞。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夸后,柳乘荫心情还是不错的。
  随后,心情愉悦的柳乘荫继续刷新网页和app。
  在柳乘荫看第一条影评的期间,而且仿佛是约好的一样,新的影评接连出现,一下次“爆”出好多条。
  柳乘荫刷新后,立刻看到了十几条影评。
  先看了一下标题:
  《的劲爆视听!》
  《的音乐: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都能听出厉害之处!》
  《:超燃的爆炸战斗cg,碾压猴来坞!》
  《柳导又要拿“最佳美术奖”了!》
  《国产特效大片起来了!》
  …
  虽然都是夸赞的格式,但柳乘荫却逐渐开始有点烦躁了,怎么全是写音乐和cg的?
  就没有别的可以写了吗?
  随后,只要是看到标题是只提了音乐和cg的柳乘荫都直接跳过,开始寻找其他不一样的内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找到了:
  《震惊!全体演员演技惊人!》
  《论的服装道具所呈现的美术功底》
  《对的票房估计》
  …
  好吧,还是与剧情无关。
  真就没人提剧情吗?
  因为实在没得选,柳乘荫只好抱着“写影评的人可能虽然是主讲标题上点出的东西,但最后总会提到包括剧情在内的别的部分”这样的想法,一条条打开来看。
  影评中的内容,屏蔽掉夸音乐和cg的之外,还有就是:
  “柳导选角选得好,演员的表演和戏之间很融洽。”
  “主要演员都发挥得很好,有影帝之姿。”
  “电影里的服装很考究,很自然,不会让人感到出戏。”
  “电影里学生日常的画面很生活化、很自然,几乎看不出演戏的痕迹。”
  …
  事实上,这些影评的确是有提到除了标题里的东西外的其他内容,而且基本都是好评,喀斯木的都有,但…就是和剧情无关!
  难道现在的影评家都这么肤浅,只流连于表面吗?
  就没人剖析一下剧情的内涵吗?
  柳乘荫十分心累。
  随着时间流逝,参加过试映会的观众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出了自己影评,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发了第二条,乃至第三条…
  影评更新的速度比柳乘荫看的速度还快。
  看到突然冒出来那么多影评,柳乘荫一时间失去一条条看下去的勇气。
  要不,等明天吧?
  如果关于剧情影评出来了,明天一早或许能在热搜上找到…吧?
  然而虽然打算明天再看,可是柳乘荫脑海中里总会有一个念头挥之不去:“万一那一条关于剧情的评论就在后面,我下一秒就能找到呢?”
  就在柳乘荫即将进入某种死循环的时候。
  好在这时,柳乘荫突然灵机一动。
  等等!
  我为什么不直接用“度狗”搜一下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