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5节
“那该怎么办?”
“我倒是有个想法…”
“说说?”
“你们想,如果《星海》真的有能力达成我们的那些赌约的内容话,那岂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可是《星海》只是个游戏,不是电影啊!”
“啧~《星海》是个游戏没错,但它的宣传片,是不是能算做‘微电影’…”
“嗯?”
“嗯!?”
“哦哦哦…!!!!!你是想…”
“嗯。”
“可是,《星海》真的值得我们这么做吗?就算我们一起使劲,也有失败可能,到时候不仅要丢坏名声,还得搭上人情,即使成功了,万一舆论方面不接受,上头…”
“可如果成了,我们不仅不会失去名声,反而会因为捧起了《星海》的功劳而得到比现在更大的名声,兴许足够吃到我们孙子的孙子那辈了…”
“如果是别的片子,我肯定不能接受这个方案,可如果是《星海》,我觉得,我们能赢!”
“是啊,《星海》…我就不明白,以那个团队的本事明明可以轻轻松松在电影圈赚名声,为什么要混游戏圈这种九流的地?”
“总之,表个态吧,我同意。”
“我去人多那边。”
“同意。”
“你同意的啥?”
……
在柳乘荫澄清了《纵横星海梦》是个游戏而非电影后,除了那些真的对单机游戏毫无兴趣的网友顿时大失所望后,不再关注外,大多数人都忍不住好奇,到游戏官方平台搜了一下这个游戏。
在得知了游戏的玩法介绍和游戏价格后,即使是对冒险跑酷题材不感兴趣的玩家也会因为惦记着宣传片里曾出现过的某个符合自己审美的角色或事物而停下来观望。
这个游戏到底值不值得花钱入手?
而那些正好对这类型游戏的玩法感兴趣,对游戏里的画面更感兴趣的玩家在大致了解了这个游戏后便第一时间点亮“收藏”和“上架通知”按钮,然后扔出了自己手头上的所有催更票。
在无数催更票加速下,游戏介绍界面右下角的“预计10天内完成审核”迅速变成“预计2天内完成审核”。
然而,说是这么说。
但众所周知,华国官方通常习惯在一些事情上给自己多留有点余地。
说是“2天内”,实际上,才第二天上午10点,柳乘荫就从后台接到了官方发来的“审核通过”,同时作品后台界面点亮了“上架”按键。
从此刻起,柳乘荫可以随时让自己的作品在官方平台上架发售。
当然,这并非是强制性的。
只要是没经过官方审核的游戏在哪都不能上架,反之,只要是经过官方审核的游戏在哪都能上架。
只要记得缴税,且别漏税就行了。
审核通过后,柳乘荫如果不想在这卖,也能去别的地方卖。
但柳乘荫觉得游戏这行水很深,他把握不住,还是放在官方平台比较稳妥,直接点击“上架”。
之后柳乘荫又快速在各视频的软件评论区发布声明,告诉网友们——《纵横星海梦》上架了!
就算柳乘荫手速很快,但当他再次将视线转回到游戏后台信息的时候,他发现游戏居然卖出去四千多份!
原来在游戏上架的同一时间,是那些提早收藏了游戏,并开启了“上架通知”的玩家立马就在手机上收到自己所关注的游戏上架了的消息。
四千份,每份10元。
那就是4万块!
与平台五五分成,就是2万。
扣去16%的税,那就是…
是多少来着?
虽然早就有所预料,并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可当横彩真的天降到自己面前时,柳乘荫依旧被砸得有些蒙了,一时间有些找不着北,脑子有点缺氧,竟然连这么简单的算术都无法心算出来。
柳乘荫脑回路已经短路,他不得不找出手机上的计算器软件,算一下…
答案是16800元!
话说,个人所得要交3200块的税确实有点多,柳乘荫之前三年下来也才攒了八千多。
据说走公司账户能少很多,要不以后开家公司?
不过即使有3200元要上交国家,但柳乘荫依旧有着小两万块钱的收入。
这对于柳乘荫这个没见过什么大钱的普通学生来说依旧是一笔巨款。
而得到这笔巨款,他总共只付出了七天多的时间!
而且这个游戏也才刚上架几分钟,它能为柳乘荫带来的利益远不止这些,这16800元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这时,柳乘荫突然伸手在自己额头拍了一下!
哎呀!
我是不是傻?
柳乘荫突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做法根本毫无意义。
因为,就在他刚才算数的那会儿,后台上的销售数据又增长了几千。
这一刻,柳乘荫突然有所感悟:
其实,人这一生活着,并非一定要做什么有意义事情,自己喜欢就好,以自己喜欢且安心的方式活着,而“活着”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事…
柳乘荫再次打开计算器软件。
钱不钱的倒无所谓,柳乘荫只是喜欢数学罢了~
第6章 《星海》:我起了!我没了…
现在距离游戏上架后的第一个24小时即将结束。
柳乘荫调好闹钟,早早守在电脑前,手指放在“alt”和“prscrn”上微微活动,避免僵硬,准备随时截屏。
当时间来到昨日上架的同时同分的瞬间,柳乘荫立马截屏。
《纵横星海梦》的24小时销售成绩出来了——5万。
虽然比起首日直接突破几百万甚至千万的大作、神作比起来,这个成绩看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但别忘了,这个游戏是昨天才开始宣传的!
别人做游戏通常都提前大半年甚至一年开始宣传,有时候还会在即将到约定好的日子的时候来个跳票,延长上架时间。
过分的甚至连着跳了几次,说好的“明年发”,结果演了一波“三年之期已到”。
长时间的宣传,使得扩大流传面的同时,也不断吊起玩家的期待感,许多曾犹豫着要不要买的玩家也在这段时间的宣传“勾引”中逐渐坚定决心。
这都是在“蓄力”,当那些游戏在上架后,成绩就会在曾经的蓄力中迎来可怕的爆发,然后“爆发的成绩”本身就是一种最好宣传的素材,能够引来更多的关注,进一步调动玩家的购买冲动…
良性循环下,雪球就滚起来了。
柳乘荫虽然宣传片的确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引来了很多关注。
但宣传片只是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只靠宣传片宣传,就等同于跟人打架只用右手。
更何况,柳乘荫的宣传时间只有一天!
另外,那些大作的宣传都是面向全球的,而柳乘荫却只是在国内的平台上打广告。
这意味,柳乘荫连这只仅有的右手都只是虚握的!
仅用一只虚握的右手跟别人全身都用上的打就算了,还要靠只练了一天的招数,跟人家花费了半年乃至几年的工夫比。
再天才也不行啊!因此,仅凭国内市场就首日达到五万销售量,虽然比起那些大作看着有点少,但如果把游戏宣传的功力换算成武侠世界的战力等级体系,如果那些大作的宣传功力是“绝世高手”,那柳乘荫的宣传就是“二流高手”。
一天化身“二流高手”,已经属于奇迹!
总之,《星海》起了!
柳乘荫不打算继续帮游戏做宣传、搞活动什么的来促销。
他虽然喜欢钱,但他做游戏并非是为了钱,就连系统的创作提现什么的都是顺便的事,当务之急是论文!
这游戏只是他为了毕业设计而弄出来的、用来获取论文素材的实验品。
为了论文的举证足够客观,减少争议性,他要尽可能避免干扰项,虽然“图像挂”本身的干扰已经够大了。
因此,这“日销五万”的成绩就是柳乘荫手里唯一的雪球,至于接下来能不能滚起来,做大做强,就看这些购买过的玩家对作品反馈的了。
如果这第一批“以身试毒”的玩家觉得这个游戏好,那么自然就能把更多人引来,雪球越滚越大。
如果觉得不行,雪球就会受阻,滚不起来,然后逐渐在阳光的照耀下,随着时间融化、流失…
截图成功获取论文素材后,柳乘荫关闭平台,打开名为“第六版”的文件夹。
创建新文稿,然后开始依据素材写论文。
“广告形式与质量对电子游戏首日销量的影响…”
“论点…”
“论据…”
“论证…”
【键神】的作用其实是提高将头脑内的东西通过手中的工具将表达出来的效率。
如果脑子里本身没有那些概念、意识、想法的话,那么就算有再快的手速也什么都输不出来。
当时柳乘荫做游戏,搭建核心玩法部分的时候,那一个半小时里绝大部分是用于思考,当脑子里有了大致轮廓后,他凭借【键神】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游戏的搭建,这其中还是因为电脑硬件不够用,使得软件操作过程的卡顿浪费了很多时间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