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还是他,得调教好了再嫁 第419节

  主要是他和孙大娘家里住太近了,熟人的钱不好挣。
  调料厂办公室,刘桂芝怀里抱着小冬媛,若有所思。
  之前满月宴结束的时候,张红跟她提过,把梁秀兰的其中一个孩子改个姓。
  她一辈子没能给梁家添个儿子,梁建国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到底是埋怨她的。
  埋怨她没能给梁家传宗接代。
  如果把梁秀兰的儿子改个姓,姓梁,那他们家不是就有后了?
  可那是儿子啊,人江锦舟能愿意吗?毕竟只生了一个儿子,又不是生了两个。
  她这个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
  不然给江冬媛改个姓?
  就算改了,还是个女娃,有什么意义?
  到最后还不是得嫁人?生出来的孩子不是还得跟人家姓?
  刘桂芝坐在沙发上,思来想去,难以抉择。
  想要个传宗接代的孙子,怕江锦舟不同意,想要个孙女,又觉得没意义。
  最后,还是算了吧,等过两年俩人生了二胎,如果是小子她再提这茬。
  第473章 不好,大水灾要来了
  孩子出窝了,整天梁秀兰都带着去厂子里。
  由刘桂芝和梁秀兰两个人带着,家里还有张翠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用不着梁建国了,就把他又赶回家种红薯。
  梁建国:我就是一块儿砖,用我的时候搬过来,不用的时候一脚踢开!
  算了算了,一个人在老家也自在,省的被这婆娘唠叨。
  收拾东西,回家翻地去!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又平凡。
  世面上出现了很多和一枝兰味道差不多的甘梅粉,辣椒酱,还有火锅底料。
  劳动人民的模仿能力始终都能让他们快速发现财富密码。
  半年后,梁秀兰的厂子渐渐变得不温不火,属于那种饿不死,又起不来的情况。
  她上辈子使用过的调料,她能做出来的都做出来了。
  可只要她一上架,不到两个月,就有不少人模仿出来。
  好在那些模仿者的规模不大,也没有政府正规认证,只能在小摊贩上售卖,进不了供销社和代销点以及商贸城之类的地方。
  如此,梁秀兰的订单量才能始终平稳。
  八月,外面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这雨已经下三天了,而且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梁秀兰担心仓库里的东西受潮,便让仓库管理员把材料都做好防潮工作,又做了许多大型高脚货架,把材料都放在货架上,以防地面反水。
  看着外面的天,始终阴郁,梁秀兰总觉得心里发慌。
  看外面的雨又大了起来,担心晚些时间,雨更大,员工回家不安全,下午三点多就让人下班了。
  “下班之前,一定要把做好的调料,放到高架上,不要放在地上。”
  “万一雨下大,进车间里就不好了。”
  “还有那些纸箱和包装袋,全部用塑料布包好,放机器顶上!”
  “走的时候,把车间挡水板按上吧。”
  梁永杰听着她的吩咐,总觉得她有点儿小题大做了。
  “姐,这雨说不定明天就停了,用不着这么麻烦吧?”
  车间主任看着地面上的水位渐渐升高,觉得梁秀兰说的有道理。
  “咱就听厂长的吧,以防万一,没事便好,若是水真进来,咱们就算有八只手都抢救不及啊。”
  梁永杰低头,看到水已经没过了自己的鞋底,觉得还是听点儿话吧。
  万一真出了什么事,他可赔不起这么多东西。
  梁永杰和车间主任安排所有人,把机器都保护好,调料和原材料,也都打包的严严实实。
  放高架的放高架,放机器顶的放机器顶。
  又把所有车间都仔仔细细检查一遍,才让人下班。
  几个男人留下,把车间挡水板按上,锁上车间的门,这才安心离去。
  此时的江锦舟,正在孙三姐家。
  房子已经盖好了,还没来得及装修就下起了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几天。
  他担心房子再出现裂缝,便过来看看。
  好在当时地基重新打过了,他检查所有的墙壁,都没有裂缝,才安心离去。
  来到调料厂,发现调料厂已经锁上大门了,看来她们已经先回去了,江锦舟便自己开车回家。
  路上,习惯性的打开汽车收音机,听到了气象局的紧急播报。
  “未来三天内,强降雨将持续……”
  “插播一条紧急新闻,我省东北部地区已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现象……”
  “各地区负责人正在积极做防汛工作……”
  “三阳山出现山体滑坡……”
  一路上,全都是这种新闻,听的江锦舟心头发紧。
  回到家,看都梁秀兰和孩子,稍稍安心了些。
  “厂里提前下班了吗?”
  “嗯,雨越下越大,我怕员工回不去,就提前下班了。”
  江锦舟洗洗手,拿毛巾把湿头发擦一擦,伸手接过了江冬钰。
  “三姐的房子刚盖好就下这么大的雨,我听广播说还有三天的强降雨,唉……不知道这次她的房子能不能顶得住。”
  梁秀兰给他端了一杯煮好的姜水,递给他,坐在沙发上整理尿戒子。
  “你不是重新打地基了吗?应该没事吧。”
  “这事儿我也不敢打包票,毕竟这次的雨下的时间太长了。”
  喝了一口姜水,有些辣,见江冬钰盯着自己的杯子,一副很想喝的样子,就把杯子放在江冬钰鼻子下让他闻。
  闻到辣味儿应该不会想喝了吧?
  结果江冬钰直接双手抱着杯子,张开大嘴就凑了上去。
  江锦舟赶紧把杯子拿开:“辣!很辣!不能喝!”
  江冬钰眼巴巴的望着杯子,真的好想尝一尝那是什么味道。
  梁秀兰怕他又夺杯子,赶紧把他的水壶拿过来,塞他手里。
  小家伙拿着水壶,咕咚咕咚解馋。
  江锦舟看着他可爱的样子,忍不住笑。
  想起路上听到的广播,又聊了起来。
  “我听广播说,好多地方都山体滑坡了,还有泥石流,要不咱回家看看?”
  梁秀兰叠尿戒子的手突然顿住了:“泥石流?哪里出现泥石流了?”
  “三阳山……”
  “三阳山?!!!今天几月几号?”
  “8月17号啊,怎么了?”
  “不是,我是说阴历。”
  正巧刘桂芝从楼上下来,又掐了两三个已经阴干的小褥子。
  “今年闰六月,今天是六月二十!”
  “六月二十?!!!”梁秀兰惊呼出声。
  “不好,大水灾要来了,赶紧回家,把你爸妈接出来,还有我爸,都接出来!快走快走!”
  她快速扔掉手里的尿戒子,从沙发上站起来,对刘桂芝道:“你赶紧给我爸打电话,让他把门窗什么的都弄好。”
  “让他去告诉村长,今天有大水灾,七点会从山上下来!”
  “还有,通知我舅家,告诉他们有水灾!总之你认识的人,电话本上有的电话,你都通知一遍。”
  她神色很紧张,刘桂芝却是一脸迷茫:她是怎么知道有水灾的?
  还不等她问出口,江锦舟已经把孩子塞进她怀里,俩人急匆匆出门去了。
  车上,江锦舟问梁秀兰:“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水灾有多大?”
  梁秀兰看着外面的铺面,面色凝重:“很大,很严重。”
  “洪水会穿过整个林县,下窑村的山移了,洪水从山上下来,冲到上窑村,你们村子好多家整个一楼都淹了,还冲走了不少人。”
  “这次大水灾,全省东北部地区基本上全都遭殃了,好几个市都会经历洪水洗礼。”
  “不过……不应该是今年才对,我记得洪水那年我都四十七了!”
  梁秀兰紧紧攥着头顶的扶手,始终无法忘记当年的场景。
  第474章 这车真能装
  那一年,她大儿媳生了头一胎,在老家坐月子,孩子刚满月,打算去娘家挪窝。
  可外面大雨始终不停,一连下了四五天,下的人心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