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还是他,得调教好了再嫁 第282节
到底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致使这个家庭如此破败不堪?
第316章 奇葩的一家人,让梁秀兰紧张
十几分钟后,潘耀辉回来了。
身后还跟着两个孩子,年龄稍大一点的手里还拿着农具。
看模样,应该是他大儿子。
年龄稍小一点的,大概七八岁,就是出去喊人的三洋。
他朝墙角的人看了一眼,没做声。
自顾自的用凉水洗了手,问:“二洋,是谁来了?”
江锦舟听见他的声音,立刻站了起来,朝门口走去。
“潘大哥……”
潘耀辉一看到江锦舟,立刻扬起笑脸:“锦舟?你咋来了?”
江锦舟回笑道:“我媳妇儿调料厂需要姜,我带她来姜沟看看。”
说着,梁秀兰从屋里走了出来,礼貌打招呼:“潘大哥……”
潘耀辉擦着手应和:“呦,这就是弟妹吧?”
江锦舟颔首:“对,带她一起来的。”
擦完手,把毛巾搭绳子上,朝两人摆手:“走走走,进屋里坐。”
三人一同进了屋。
他看了一眼时间,己经十点多了,便朝外面喊:“大洋二洋,家里来客人了,今天中午吃米饭,多整点儿菜!”
“好……”
两个孩子一同应和。
梁秀兰忙摆手:“不用不用,我们一会儿到镇子上吃就行了。”
她是对这奇葩的一家人感到害怕。
而且别人家有事,她们怎么能厚着脸皮留在这里看热闹?
可潘耀辉这人很热情,非要留两人在家里吃饭。
江锦舟再三推辞,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
他握紧着梁秀兰的手,让她把心放肚子里。
俩人也没招他们也没惹他们的,应该不会朝两个人动手的。
而且潘耀辉这人他接触过,是个老实人。
潘耀辉把花生瓜子和水果朝梁秀兰面前推了推:“弟妹吃啊!别客气。”
梁秀兰点头:“好好好……”
说完,抓了一把瓜子。
然后江锦舟开始跟潘耀辉谈购买姜的事。
“你们家亩产多少?”
“村子里的姜大概多长时间熟?”
“我要的话,多少钱一公斤。”
“鲜姜和老姜价格差多少?”
两人在屋里聊,大洋二洋在厨房做饭。
二洋拿了一包青菜扔在地上,对他母亲道:“把这个择了!”
他母亲慢悠悠的搬了个凳子,坐在太阳底下,开始择菜。
择完洗一洗,送到厨房。
那女人刚进厨房没多久,梁秀兰就隐约听到里面传出争吵声。
依旧是二洋暴躁的声音:“滚!哪远死哪儿去!”
大洋:“啧!你小声点儿,家里还有人呢。”
话落,厨房争吵声停了,女人被人大力推了出来。
她看了一眼墙角的男人,转身回了房间。
梁秀兰看着外面的情形,嗑瓜子的动作停止了。
江锦舟也忍不住看。
潘耀辉笑了笑,面色有些尴尬:“都是家事,让两位见丑了。”
梁秀兰终于忍不住了,小声问道:“那个蜷缩在墙根儿的人是谁啊?”
江锦舟伸着脖子,也好奇的看着潘耀辉。
潘耀辉搓了搓手,笑容牵强:“是……我弟弟……”
“你弟弟?也就是孩子的叔?是亲的吗?”
潘耀辉点头:“是亲的!就是脑子有点儿不正常。”
可不正常也不能打成这样啊,侄子打亲叔,还打亲妈,这什么倒翻天罡的玩意儿?
不过孩子和潘耀辉的关系好像处的很好,他说什么,孩子都听。
看潘耀辉脸色微微泛红,江锦舟捏了捏梁秀兰的腿,让她不要再问了。
梁秀兰也没再多管闲事,但是心里还是会忍不住瞎琢磨。
两个人聊完姜的事,又聊了一下工地上的事。
“今年打算啥时候接工程?”
“等我结了婚吧。”
“呦!好事将近啊,年里的时候听说你买了房子,是结婚用的吗?”
“对,那房子是个半成品,而且盖的也不怎么好,又扒了重新盖了。”
“嗯,我听说了,啥时候结婚啊?”
“大概三月底能把房子弄好,放一个月再住,差不多西月底到五月初结婚!”
“行!到时候记得喊我!我要是不忙了,去凑个热闹。”
十一点半,三洋跑进来喊:“爸!饭好了!在这里吃还是在院子里吃?”
“在这里吃吧,让你哥端进来。”
“好嘞!”
小孩儿欢快的跑了出去。
梁秀兰忙站起来道:“我去端饭吧……”
潘耀辉朝她摆手:“不用不用,让三个孩子忙吧,平时这些活都是家里孩子干的。”
不得不说,这孩子培养的是真好。
梁秀兰又乖乖坐下。
不一会儿,三洋端着一盘炒花生米进来了。
二洋端着一盘菠菜炒鸡蛋,一盘蒜薹肉丝。
“大洋端着青椒肉片和一小铁盆米饭。”
梁秀兰看了一眼饭菜颜色,首夸孩子手艺好。
三个孩子都害羞的笑了笑,走了出去。
三洋又拿了三双筷子,三个勺子。
二洋拿了六个碗,大洋端着一盆鸡蛋汤放到了桌子上。
潘耀辉道:“放下吧,饭我们自己盛。”
大洋点头,带着两个弟弟回了厨房。
梁秀兰道:“他们不和我们一起吃吗?”
潘耀辉拿起一个碗,一边舀米饭,一边说:“他们在厨房吃。”
这孩子,真懂事。
潘耀辉盛好一碗,梁秀兰推了推江锦舟。
江锦舟赶紧拿起碗,伸手去接米饭勺子。
“潘大哥,我俩的我来就好。”
“我来我来,哪有客人干活的道理。”
江锦舟:“我媳妇儿吃的少,你不知道她的饭量,我来就成!”
潘耀辉笑了笑,把挖米饭勺子递给了他。
开始给梁秀兰吹嘘江锦舟如何出色。
“弟妹啊,你嫁给锦舟算是嫁对人了,他在工地上可是能干的很!”
“刚开始搞那些厂子的时候,他一个老板,跟我们干一样的活。”
“杨金宝说他,哪见过老板干员工活的?”
“你猜他咋说?他说我得知道这活是咋干的,我才知道标准在哪里!”
“他就干了一个多月,后来,他往墙边儿一站,看两眼,他说垛子打歪了,我们还不信,拿个提溜一打,还真是!赶紧扒了重新打。”
“他说口子留的砖不够,水泥都封好了,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非要扒了重新整,不然两边口子接不上。”
“比我们干的快的,当天下午就接口子,果然没接住,哈哈哈……”